茅台故事365天 卯卷  酒雄 (6)
    當時,作為貴州省省委書記的周林切身感受到了此次「地震」的震級較大震感明顯。接下來的7年時間裡,國家連續投資擴建茅台酒廠,1954年2月,酒廠按食品工業局通知要求,規定茅台酒必須儲存三年以後才准許勾兌出廠。同年,茅台酒場籌建化驗室,我外貿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赴酒場研究茅台酒包裝問題。1957年,茅台酒包裝改換成功,「香港商報」,「香港華僑報」紛紛以「茅台新裝,華貴優雅,春節宴會,甚受歡迎」為題,進行了報道。1958年,茅台酒出口商標「飛天牌」在上海舉行了簽定儀式。由香港辦理註冊,報國務院備案。

    完成了初級整合,「地震」仍震威不減,緊接著,由貴州省輕工廳投資,在酒廠建立了中華瓶子廠。7年間,中國科學微生物所副所長方心芳、國家輕工部部長李燭塵先後到茅台酒廠視察。專家學者們對茅台酒的關注空前高漲。借助餘震不斷的攻勢茅台酒廠的質量管理和包裝進行了全面改進,茅台酒廠已初具規模和市場影響力。

    國酒茅台,偉人情懷

    薛媛媛

    方毅一句小平同志很喜歡茅台,道出了偉人對茅台的情杯。1993年9月下旬,鄧小平女兒鄧榕在香港透露:父親是位深具個性的人物,他既有傳奇經歷,也有讓人不可理喻的行為;他既有偉人的氣魄,也有不敢面對事實的記錄;他既有善良的一面,同時也有絕不手軟的一面。飲酒是父親一生幾樣嗜好之一(抽煙、打橋牌也是其嗜好),因此在「文革」下放到江西勞動改造時,母親便想盡辦法替他弄一些酒。粉碎「四人幫」時,父親當時人在北京,但他並未出來工作,當他得知這普天同慶的消息後,便拿出茅台酒一口氣喝了27杯,並痛快地說:要把絕世的內亂一口喝完!可見父親的氣魄和對「四人幫」是深惡痛絕。

    1973年鄧小平訪韶山毛主席舊居宴會時,鄧小平第一個站起來向大家敬酒。他大聲地致祝酒辭:「來,讓我們為我們黨,為毛主席乾杯!」那頓飯他喝了4大杯茅台酒。1985年鄧小平81歲高齡時,中顧委開會,他還能一席五杯,一杯一口。1986年英國女王訪問北京,82歲高齡的鄧小平在釣魚台國賓館養源齋設宴款待,賓主落座,鄧小平舉起一杯珍藏20年的茅台致祝詞,然後一飲而盡,使得客人一片讚歎。那年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結束後,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共同舉杯相慶的是茅台。鄧小平和世界各國政要首腦、知名人士、科學家等舉杯的也是茅台。據方毅同志說,「就在鄧小平年歲已高醫生不許喝酒時,他也要把茅台酒擺在桌上隨時看看,心情就感到舒服。」可見茅台,在鄧小平心裡是一種怎樣的情懷?這種情懷我們要追溯到茅台酒故鄉赤水河。

    赤水河是一條美酒飄香的河,茅台就始於「集靈泉於一身,匯秀水而東下」的赤水河。「風來隔壁三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就是茅台酒佳韻天成的獨特風味和亙古相傳的卓越品質。乾隆年間貴州總督張廣泗向朝廷奏請開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鹽入黔,完工後,瀕臨赤水河的茅台便成為黔北重要交通口岸。「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就是茅台繁忙景象的歷史寫照。

    然而「茅台」,對於中國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也有它卓越的功勞。據長征女將軍李真回憶:「1935年3月,長征到貴州仁懷縣茅台鎮。由於長途勞累和暫時甩掉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截,大家都希望能輕鬆一下。當聽到芳香味美的茅台酒有恢復疲勞和治病療傷作用時,當地群眾為了歡迎紅軍捧出珍貴的「茅台」。紅軍就用酒揉揉腳,擦擦臉,擦過之後,長途行軍的疲乏全消失了。而喝點酒後,因風寒而引起瀉肚子的病也好了,多虧茅台解決了當時缺醫少藥的一大困難。」紅軍長征勝利了。國運興,國酒興,當年為紅軍療傷洗塵的茅台酒終於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喜酒」。茅台,作為中國的國酒,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

    1958年的金秋,鄧小平一行風塵僕僕來到貴州視察工作後,又馬不停蹄來到離別23年的遵義,緬懷遵義和婁山關戰役中犧牲的紅軍戰士。作為當年「紅星報」的負責人,到參加遵義會議時他已經是中央秘書長。看著當年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址及遺物,他思緒萬千:長征,人類偉大的史詩,遵義會議,就是史詩最扣人心弦的樂章。他作為如今黨的總書記,遵義是他一種永遠的紀念,茅台是他一生難以忘卻的情懷。他在遵義視察和聽完匯報後,囑咐遵義的黨政領導:「發展名優酒是你們遵義的經濟優勢之一,首先要大力發展茅台酒的生產,以適應國家和人民的需要。」

    三碗茅台渡赤水

    魯敏

    這好酒啊,在老百姓的小日子裡,可助興,可誌喜;在英雄豪傑的崢嶸歲月裡,則可嘉勇、可明志——下面一段故事呢,說的即是後者。

    時間要追溯到1935年的3月16日,中國紅軍長征行軍,走至茅台鎮,按照毛澤東同志的計劃,正欲三渡赤水。面對滔滔急流,作為指揮將領的周恩來和劉伯承,合作了這段「三碗茅台渡赤水」的豪情往事。

    那是個晴朗的初春中午,紅軍在梅子坳、寒婆嶺等地成功打敗了國民黨的地方武裝,順利挺進茅台鎮,部隊簡單休整了一番,正準備三渡赤水河。時任紅軍總參謀長、軍委縱隊司令員的劉伯承向周恩來報告說:「周副主席,渡河便橋已經搭好,毛澤東和同志們已在小學校休息,現在先頭部隊正準備渡河,請問您還有什麼指示?」

    周恩來掏出懷表看看時間,又抬頭望望當午耀眼的太陽,劍眉一揚,對劉伯承說:「對,差點忘了,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特別任務,旁人無法替代,需要你親自來完成。」

    「特別任務?」劉伯承暗中思忖起來:剛剛結束的魯班場惡戰,他帶領部隊成功甩掉尾隨追來的滇軍、黔軍;渡赤水河的一應準備工作已各就各位;休整中的紅軍正用茅台酒按摩療傷、促進體力恢復……還會有什麼重要任務呢。但哪怕就是天大的任務,他劉伯承肯定決不後退。於是他響亮的回答:「下命令吧!保證完成!」

    「這個命令不大好下啊!」周恩來好像有些為難似的,把眼光調轉開去,

    「請周副主席放心,我一定克服困難、保證百分百完成任務!」劉伯承表情凝重起來,為革命,可拋頭顱、灑熱血,還有什麼任務不能完成?

    「真的?」周恩來敲敲劉伯承的胸脯,神秘地一笑,然後側身喊到:「魏國祿,你把剛才買的東西拿出來,我要交給伯承一個任務。」

    魏國祿笑瞇瞇地得令而出,手裡卻捧著個富有當地風情的大竹筒,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立刻在他們四際浮動。魏國祿對劉伯承擠擠眼:「到屋子裡去完成任務吧,我去炒把黃豆來下酒。」

    哈,原來是喝酒的任務!劉伯承有點喜出望外。他知道,周恩來一向對茅台酒情有獨鍾,到了這個大名鼎鼎的茅台鎮,在緊張繁重的軍務之餘,他忙裡偷閒,向紅軍戰士們介紹茅台酒的悠遠歷史與獨特妙處,同時,還不忘吩咐有關部門給鎮上的幾家茅台酒作坊貼了保護公告,禁止官兵擅入。

    「你看,這麼個任務,打算怎麼完成?」周恩來晃晃竹筒,往大土碗裡注入兩股清流,那濃郁甘甜的酒香更逗得劉伯承舔起了嘴唇。

    「你說咋喝就咋喝!」劉伯承的眼睛已經落在了碗裡。這些日子,他帶著隊伍沒日沒夜、殫思竭慮,精神與體力一直高度緊張,還真需要一點好酒來調節一下。

    「武松打虎三碗不過岡,我們呢,來個不喝三碗不渡河,怎麼樣?」周恩來風趣而認真地說。

    「好。一言為定!」兩隻土碗抬了起來,清脆地一碰,酒花四濺。

    兩人相視一笑,一抬脖子,美酒入腸,更壯氣勢。魏國祿正好送來剛剛炒熟的黃豆,又順手替他們滿上了兩碗酒。

    「這也是蔣介石給紅軍的口福啊。」劉伯承第二碗酒下肚,臉色微紅,也開起了玩笑。

    「是啊。」周恩來嚼著黃豆。「蔣委員長以前是送槍送炮,現在又送來了茅台酒,這一筆賬,真可以寫入史書了,否則真對不起這麼地道的酒香啊!」

    就這樣,周恩來和劉伯承在談笑之間,就著最樸素的一把黃豆,連干三碗茅台,真有點「把酒識英難、豪情越赤水」的意蘊!正如曹操煮酒論英雄中所發的感慨:夫英難者,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周恩來和劉伯承,他們曾在最危急的遵議會議上堅定支持毛澤東;而此刻,在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長征途中,他們又舉盞唱和,以酒嘉勇,以酒明志,更顯英姿煥發、鬥志高昂,充滿了革命者的樂觀主義與百折不撓的必勝信念,從而最終迎來長征的光榮勝利。

    ——那三碗淳香的茅台酒,也是這段崢嶸歷史的忠實見證啊。

    一場酒席救主席

    王棵

    許世友上將善酒,戰爭年代,終日運籌,軍務繁忙,常「月旬不沾」。全國解放以後,許世友稍得閒暇,便戀上了茅台酒。一頓一瓶茅台酒,根本不在話上。常自吹:「喝酒我從來沒遇到過對手。」有時難免會逼人強喝,或讓酒量不如他的人難堪。據《許世友的晚年歲月》載,有年建軍節,他的一對老戰友夫婦來看望,問他節日過得好不好,許世友喜孜孜地說:「我中午一瓶茅台喝乾了,晚上一瓶見了底,一天兩瓶茅台酒,這個節過得還不好?」後來,即使在身患絕症的情況下,別人想勸許世友少喝一點酒也很難做到。許世友忠厚少言,但卻喜「煮酒論英雄」。他和陳再道是親密戰友,兩人都愛喝茅台酒。有一段時間,不管誰弄到茅台,就會通知對方來暢飲。往往是各人面前放一瓶,不用酒杯,也不要酒菜,邊談邊喝。酒興上來,論軍事議政事,古往今來評說歷代英雄豪傑。許世友在一次喝茅台議歷史時說:「不懂民情難為相,不懂地形難為將。諸葛亮作相可以,作將不行。」可見他對諸葛亮的過於謹慎是有異議的。許世友和陳再道都精於棋術,他倆常邊下棋邊對飲。許世友說:「喝茅台,酒流淌到哪兒,哪兒就覺得舒服,不刮喉不上頭,不像別的酒滿嘴鑽。」

    許世友能喝但早晨卻從不喝酒,而是閉門讀書。因為毛主席曾讓他多讀一點書,包括《紅樓夢》、《周勃傳》,還有許多古籍和中央一些領導人的選集。毛主席對他說《紅樓夢》至少看五遍。毛主席還說:「你們只講武,光愛打仗不行,還要講點文才行,文官務武,武官務文,要文武結合。」他一直把這些話銘記於心,身體力行。他把《紅樓夢》裡的很多詩詞以及古籍中很多歷史上的戰例都背下來,高興時還給老朋友們評說,大有文人風度。

    70年代初,林彪反黨集團緊鑼密鼓地篡黨奪權,要謀害毛澤東主席。而毛主席對林彪集團的陰謀也已察覺,1971年的8、9月間,他巡視大江南北時,便先後同各地的高級幹部吹風打招呼,著手進行清除林彪反黨集團的準備工作。當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得知毛澤東主席於9月10日將要抵達上海後,便立即乘南京軍區的作戰值班飛機趕到上海,進行「保駕」。當時,住在北戴河的林彪、葉群通過其親信得知毛主席巡視的談話內容後,陷入極大的恐慌之中。9月7日,林立果按照「571」工程既定方案,向其反革命暴動組織「聯合艦隊」下達了進入「一級戰備」的命令;8日,林彪下達批准林立果這一行動的手令。他們密謀在毛主席南行的旅途中將伺機謀殺毛主席。

    國家危難之機,許世友深感情況緊急,刻不容緩。怎樣才能挫敗林彪反黨集團的罪惡陰謀,又不至於打草驚蛇,破壞了主席粉碎林彪反黨集團鬥爭的統一部署。許世友眉頭緊鎖,心中雲海翻騰,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9月10日下午1時,他從毛澤東主席乘坐的專列回到錦江飯店後,果斷地採取了一個重要行動,立即主動宴請林彪一夥在上海的死黨王維國、周宇池等人,使其無法脫身去向林立果報告毛主席去向,以便掩護毛澤東乘坐的專列安全駛出上海。酒桌上,許世友將宴席當戰場,席間,他一改往日對林彪死黨視而不見的藐視和冷淡,談笑風生,頻繁勸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