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美國派遣了不少特戰小分隊來支援我國的反侵略戰爭。一次,美軍潛入日軍的陣地,不幸被日軍發現,陷入重重包圍之中。幾天過去了,這支隊伍彈盡糧絕,與司令部的聯繫也中斷了。大家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一隻叫「愛咪」的軍鴿身上。愛咪不負眾望,勇敢地突破了日軍的封鎖,把消息送到了美軍司令部。戰士們得救了,但愛咪的腿和胸卻受傷了。戰後,美軍還專門為信鴿建立了檔案館,把在戰爭中犧牲的立下戰功的信鴿做成標本,作為永久的紀念。
在我國,每年也要選大量的信鴿「入伍」。有一年,我軍一位偵查員突患急病,需要立刻治療。如果派人去取藥,最少要兩天時間,但是病情緊急,這個戰士可能挺不過兩天。在千鈞一髮之際,人們想到用信鴿試一試。他們把任務交給四隻信鴿。僅僅半個小時,四隻信鴿就帶回了救命的藥品,挽救了偵查員的生命。
信鴿就像郵遞員一樣,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即便在通信技術相當發達的今天,信鴿依然是人們的好幫手。
在通信技術不發達的時期,鴿子為人類傳遞信息發揮了重大作用。如今,白鴿也被看做和平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