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散文-人生卷 第30章 順  逆
    世路是坎坷的,所謂不如意事常十八九。不如意,所處是逆境,反之是順境。關於順逆的劃分,還要說幾句話。似乎可以認定有個常境,順境是所得超過或大超過常境,逆境是所得不及或遠不及常境。以農民耕稼為例,如果多年的平均畝產為千斤,某一年畝產為千斤上下是常境,超過千五百斤為順境,不及五百斤為逆境。這樣,我們居家度日,定時食息,既沒有中頭獎,又沒有禍從天上來,與親友通信,說乏善可陳,可是平平安安,就可以說是常境。常境上升為順境,如小官越級右遷為大官,會帶有喜出望外的心情,旁觀者也會報以想不到的驚訝。逆境也是這樣,如一霎時加了右派之冠,自己感到意外,沮喪,旁觀者也會報以想不到的驚訝,並附帶或多或少的惋惜之情。通常是,逆境比順境多,為什麼?原因有客觀的,用佛家的話說,是我們住在娑婆世界裡,必是苦多樂少。原因還有主觀的,是人都心比天高,或說幻想成群,於是偶爾由天降福,就會視為當然,而幻想破滅,或更甚,由喬木降至幽谷,就難於適應,禁不住怨天尤人了。這裡且不管順逆的多少,泛泛說,人生,由能自主活動到蓋棺,一般五六十年或六七十年,總會遇到順境和逆境,應該如何對待?

    對待之前還有個問題,是應該不應該趨避。這個問題也相當複雜,因為情況各式各樣,又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愛惡取捨也會各異,處理辦法自然就難得一律。不得已,只好提個總的原則,然後附加個對應特殊情況的原則。總的原則是,可以盡人力,求由常境轉入順境,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或力有不及,也應該盡力求保持常境,不墜入逆境。這是常人的生活之道,過本分日子,但也有理想,甚至幻想,有就希望實現,當然也就歡迎順境的來臨。可是順境、逆境是個概括的名稱,具體為某種情況(如糧食產量的大增和大減),問題就變為複雜。

    以古代的傳說為例,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讓於舜,舜受了,天下之主,常人視為順境,許由不受,或者不視為順境,或者也視為順境而不取,總之就可見,說應該無條件地趨順境還有問題。逆境也有這種情況,如清末譚嗣同,變法失敗,可逃而不逃,等候逮捕往菜市口就義,是遇逆境而不避,是否也是應該的?這就使我們想到,常情所謂順逆,其中有些還有評價問題。單個評價,這裡做不到,所以只能附加個對應具體情況的原則,是:順境可以趨,但這趨的行為要合於義,至少不是非義的;逆境可以避,但這避的行為要合於義,至少不是非義的。記住這個附加的原則,有些關於順逆的情況就容易處理。比如富是順境,貧是逆境,有趨富避貧的機會,利用不利用?這就可以看看具體的致富之道,如果是參與製造偽劣商品,就應該避;如果是出售科技方面的專利,就可以趨。

    趨避問題談過,以下談順境和逆境之已來,應該如何對待。先說順境。具體說,無限,只好歸攏為主要的幾大類。第一大類是地位,即在社會上被安置在分工的什麼職位,頭上加上什麼名堂的職稱。職位有高低,高低蘊含權力的大小,如總理、經理之類;或榮譽的大小,如作家、教授之類。地位有高低,由低升為高是順境。第二大類是財富。這也許比一般的高位(如中等商店的正、副經理)更重要,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的來路不一,自己有門路,有機會,可以變貧為富;或者不靠自己,生在大富之家,也就可以不貧而富。

    不管來路如何,反正有了錢就可以錦衣玉食,所處之境就成為順境。第三大類是事業。這是指在某方面有超過一般的成就,如讀書人真就寫出傳世之作,企業家真就轉虧為贏,等等,都是。人,就連禪宗的和尚也願意有所樹立,所以事業有成就,所處之境也就成為順境。第四大類是男女。或者只限於常人,都願意意中人點頭,成為眷屬。對方尚未點頭的時候,忐忑不安;點了頭,常境就立即變為順境。以上四類順境分說,其實一落實,它們就會合夥。或小合,如有了地位,財富也就來了;事業有成就,意中人就容易點頭。還可以大合,如地位升而又升,財富、事業、男女三方面就都可以隨著擠進門來。

    此之謂一順百順,還會有什麼難處的嗎?難不是由順來,是由利用順而可能不當來。最明顯的是財富,錢太多,容易追求享受,其極也就會墮落,甚至危害他人和社會。地位也一樣,或更甚,位高,權大,如果發了瘋,其後果就更不堪設想。所以處順境也要有個處順境之道。這道,由偏於知的方面說,是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知足是對於所得,知不足是對於自己。知足就可以不再貪,知不足就可以時時警惕,多在進德修業方面努力。處順境之道還可以由行的方面說,是應該謙遜加節制。謙遜主要是對人,節制主要是對物。對人謙遜可以防止胡作非為,對物節制可以防止醉心於享受,流於墮落。總之,處順境更要謹慎,以免好事轉化為壞事。

    再說逆境。就常人的一生說,逆境總是比順境多得多。何以故?這裡進一步說說,也許根本原因來於人之性。不是「性本善」之性,是荀子「人生而有欲」之性。有欲就求,求,因為欲多,得的可能自然就不會多,這成為境就是逆而不是順。還可以由人性下降,找逆境多的原因。這可以來於天災,如地震、水旱、風火之類,此外還有疾病,都可以使人陷入逆境。其次是人禍。大塊頭的是由政治力量來,遠的如五胡亂華、揚州十日,近的如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都不只使人突然陷入逆境,而且天塌砸了眾人。人禍還有零碎的,最常見的是欺騙、偷盜和搶劫。

    人禍,嚴重的使人家破人亡,輕微的也會使人喪失金錢,即俗話所謂倒霉。再其次是由於機遇不巧,如坐飛機遇見劫機,買股票,到手之後遇見跌價,等等,就是。再其次還可以由於自己條件不夠或能力不夠,如找對象,因體貌不佳而連續失敗,考大學而名落孫山,等等,就是。此外,逆境還可以來於自作自受,如因工作不努力而被解雇,好賭博而陷於貧困,甚至吸毒而無法存活,等等,就是。逆境多種,其間有程度之差。最嚴重的是危及生命的一些,其中有天命的,如不治之症;有人事的,如犯重罪被判死刑,因結仇而被暗殺之類就是。死,一了百了,境是否逆也就成為無所謂。所以值得重視的反而是比死輕微的那些,纏身,驅之不去,受之甚苦,如何對付才好?

    當然,最好是能夠化逆為順,至少是化逆為常。這化,有些情況是己力所能及的,如考試名落孫山,努力溫課,下年再考,就有可能名列前茅。有些情況是自己無能為力的,大如戰爭爆發,小如患了慢性病,就雖切盼化而只能徒喚奈何了。徒喚奈何,甚至書空,寫咄咄怪事,無用;應該死馬當活馬治。辦法有消極的,是明順逆之理以後,順受,不怨天尤人。這自然不會使實境有所變,但可以使心境有所變,即履險如夷,不管路如何崎嶇,心情卻是平靜的。平靜,苦的程度就會差一些。這也許近於阿Q精神。對於有些不講理又無可奈何的情況,如果阿Q一下確是能夠使苦的程度減弱一些,那就阿Q一下也是合理的。辦法還有積極的,至少是有些逆境,還可以善自利用,有如使糞便之化為肥料。以文事為例,古語云,文窮而後工,有些人正是利用不顯達、無財富的條件,寫了傳世的詩文。還可以說得具體些,如周亮工《書影》,羅素《哲學概論》,都是在監獄裡寫的。自然,這所謂逆境要逆得不太厲害,也就是處於其中的人還能活,還能忍受。不能忍受不能活的呢?如果有善自利用的雄心,寫一兩首慨當以慷的詩,總比哭哭啼啼好得多吧?所以就是處逆境,承認天命不可抗,盡人力還是應該的。

    最後說說,對於別人的順境和逆境,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別人,可以是與自己無交往的,這裡主要指有交往的。想由不足為訓的世態說起,《史記·汲鄭列傳》末尾「太史公曰」:

    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封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汲、鄭亦云,悲夫!世態可悲,就因為不少人由私利出發,別人處順境,就跑上前去捧場,別人處逆境,就避之唯恐不遠。多年來所見,還有更甚的,是某人挨整了,其子就不以為父,其妻就不以為夫。太史公司馬遷是反對這樣為人的。應該怎樣?是別人陷於逆境(當然指非自作自受的),應該同情,或並進而援之以手。這雖然會被某些人斥為不合時宜。但是,如果人人都反其道而行,那就社會,再擴大,人生,真就不免於「悲夫」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