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倒計時 第11章 末日熔城:美國不抵抗 (1)
    倘若黃石真的爆發了,那麼會怎樣呢?科學家做過許多模擬與假設,但是,不論是哪一種,都不會是美國人乃至整個世界想要看到的。

    英國倫敦大學火山學專家比爾·麥格說:「這場火山噴發造成的影響將難以估計,地底岩漿將會衝到50千米高的大氣層中,噴發出近100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而方圓1000千米內的所有生命都會立即被落下的火山灰和岩漿殺死,整個美國都會淹沒在13厘米厚的灰塵裡。這場火山噴發形成的爆炸也將成為75000年來人類聽到的最響亮的聲音。」

    事實上,這一切只是黃石超級火山爆發後的第一輪衝擊波,黑色災難遠非如此……

    災難甚至嚴重到,無論人類怎麼抵抗,都無濟於事,都無法影響事態的任何發展。

    黃石超級火山在休眠64萬年後,隨時都會醒來,一旦醒來將山河變色。當你在讀以下的場景時或許會因為「太不可思議」而懷疑它的真實性,但是,這確實是來自世界火山專家依據科考成果對於這一超級火山爆發時的推測,一切只是尚未發生:

    1.爆發預警時地震已此起彼伏

    如果在超級火山噴發數周甚至數月前發佈火山警告,就能全面疏散人員。可是黃石超級火山非「等閒之輩」,平日見諸於普通火山爆發的症狀,它卻都在日常活動中隨意擺活,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若群震開始,超級火山就真的快醒來了。

    群震發生在2003年,便是在有異常情況的諾裡斯盆地附近,這些地震呈現在地震儀上的不再是如往常般沒有太大起伏,相反形成了明顯的波形。這說明岩漿室內有多處新的岩漿湧上來、衝破上方的岩石,岩漿開始向上湧時,就會引發多次地震。岩石突然間斷裂,緊接著猛然升起,然後又迅速消失。有規律的地震信號轉變為新信號,也就是長時間的連續震動。

    火山地震上湧的岩漿會衝破岩石,形成裂縫,而且會不斷湧入裂縫。岩漿移動的速度太快時,會震動裂縫壁,發出隆隆的聲響,這聽起來很像風箱被大力拉奏時的震動聲,科學家稱之為諧振顫音,這是超級火山爆發的最後一次信號,它是岩漿衝至地表時可能發出的聲音。這時,對任何留在危險地帶的人來說,逃生的幾率已相當渺茫。

    專家曾經提供給美國聯邦應急管理署(FEMA)?拂一份地圖,這份地圖是根據上一次黃石超級火山噴發的數據模擬的危險區。

    當黃石火山噴發時,方圓100千米左右的地區都將成為危險地帶,美國聯邦應急管理署為了安全起見,將把方圓300千米的地區都劃入警戒區。如果能在數星期前知道黃石超級火山即將爆發,那麼,聯邦應急管理署還能來得及將群眾撤離警戒區。這份地圖上劃分出美國本土直接受黃石超級火山噴發影響的4個區域:第一區是黃石公園方圓100千米內的地帶,這一區所有的一切基本上會遭火山碎屑流摧毀,因為這些巖流的流動時速可達800千米,一般空客飛機的時速也就在850千米左右,如果還有滯留未疏散的人,那麼,這些人是凶多吉少;在第二區和第三區,大約有300萬人都會受困在厚厚的火山灰中;第四區的火山灰約有15厘米厚,雖然15厘米聽來沒什麼,但15厘米厚的火山灰再加上雨水,絕對能使屋頂坍塌。一旦噴發開始,不管是營救還是逃生將舉步維艱,因為火山可能將多達幾十億立方米的火山灰、岩石和巖屑噴入空中、撒向大地,所有交通方式都將無濟於事。飛機不能飛,火車不能跑,無論小汽車、大客車還是摩托車,即使在只有十來厘米厚的砂質火山灰上也寸步難行。實際上,唯一可能的逃跑方法就是——徒步。

    除了常年監測黃石的火山專家、地質學家,沒有人會在第一時間發現黃石的異常,因此,這四個危險區域內的生命幾乎都是掌握在他們和應急管理署的手上。

    2.爆發初亮相大爆炸響徹雲霄

    隨著熔岩和火山氣體的不斷累積,地下岩漿庫的壓力逐漸增大,部分地殼因受力而變得不均衡,一些地方開始凸起,一些地方甚至出現裂縫。不多久,第一個火山噴口出現了。這個噴口可能就在黃石湖附近,也有可能在諾裡斯間歇泉盆地,或者任意一個曾經被忽略的「地下通道」,因為地下的岩漿有可能是流動分散在岩漿庫的不同位置,也有可能是黏稠地聚集在一處。但是,火山管道因被堅固的岩石塞得太緊,需要下面的岩漿房積蓄巨大的壓力才能衝開通向地面的洞口。一旦衝破,爆炸的強大威力以打破聲障的速度將液化岩石拋向空中,發出一陣音爆。

    果不其然,一聲比原子彈爆炸響亮千百倍的巨響迴盪在整個黃石國家公園的上空,可能連遠在西海岸的舊金山都能聽到。隨之,巨大的轟鳴聲伴隨著強勁的氣浪,將極熱的岩石、火山渣和火山灰以將近每秒10萬噸的流量拋入48千米的高空,大致是商業客機巡航高度的三倍。這驚人的一大團雲狀物質一邊上升一邊在頂部展開,呈現出經典的降落傘形狀,這是普林尼式噴發的形象特徵。

    3.爆發幾分鐘碎屑流殺人無痕

    接著灼熱的岩漿從天而降,將自身壓擠成雲霧狀的火山碎屑流如海嘯般以1100多千米的時速劇烈的奔騰而過,所經之處遍地焦土,宛若地獄漩渦將遇到的一切吸進。

    火山碎屑流是破壞力最強的火山現象,爆炸後的岩漿碎屑、熱火山灰、熾熱的氣體,幾乎以颶風的速度行進,從噴發點沿著地表往四面八方炸開、猶如山崩地裂。

    火山碎屑與紐約世貿中心倒塌時產生的巨大粉塵雲團有許多相同的物理性質,不同的是,火山碎屑湧浪中的物質已經在地下岩漿房中加熱到900攝氏度的高溫,火山湧浪可瞬間致人於死地,這種火山碎屑流足以摧毀黃石國家公園方圓100平方千米內的一切,波及面積達1萬平方千米。

    第一區域內的人尤其危險。嗆人的熱風以大約每小時380千米的速度吹動,溫度至少達到480攝氏度,所含的熱量足以使距火山口15千米內的水沸騰。那不勒斯市火山學家朱塞佩·馬斯特羅洛倫認為「當溫度在90攝氏度以下時,如果熱浪很快就過去,人或許還能捱過幾秒鐘。但即使倖免於高溫,也會因空氣中的粉塵而窒息,因為吸入炙熱的氣體後,這些氣體幾乎是立刻就會損壞肺臟和咽喉。但如果遇上的是溫度高達500攝氏度的火山碎屑湧浪,人體內的水分就會沸騰起來,人的衣物和血肉在幾秒內就汽化了,這種死亡是瞬間的灰飛煙滅。過去的某些火山噴發,就曾使某些人的腦袋被炸開。」

    在黃石公園超級火山噴發一小時之內,火山碎屑流將迅速掃蕩整個鄉村,將傑克遜盆地和80千米外的利文斯頓全部吞沒。留在方圓100千米的人,90%都將命喪黃泉。少數人可能在最初的爆炸中被炸得粉身碎骨,大多數人則會在碎屑流的高溫中窒息而死。

    碎屑流:火山屠夫

    如果你還想更清晰的感受火山碎屑的威力,那麼,就請跟著我去看看維蘇威火山下已成石膏模的龐貝臣民們吧。

    公元79年8月23日,人們一如往常:瘋狂的鬥獸場上,貴族興致勃勃的欣賞著奴隸的搏鬥;喧鬧的商業區,小販們在兜售著來自地中海裡的美味海鮮;公共浴場,一對羅馬戰士在盡享溫泉浸泡身體的舒適;街角的客棧裡,來自遠方的旅人正打開窗戶欣賞繁華的龐貝夜景;小小的麵包作坊裡,學徒正在用莎草紙給心愛的人兒寫著情書。小酒館裡,市民們把酒暢談,酒杯上刻著這樣一句話「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龐貝城的居民們從未想到,他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土地就要因西邊這座可怕的火山而成為遺址,而這座火山——維蘇威差不多每隔百年就要爆發一次。

    一切來的就是如此之快。當天早上發生了數次小地震,大家不以為意,因為沒有人預料到隱伏在暗處的火山會把這座城池吞噬。可是,23日深夜,維蘇威開始行動了。火山下融化的岩石以超音速的速度衝出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的火山口,當火山內部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時,驚天動地的噴發令火紅色的熔岩飛上7000米高空,然後,火山碎屑像暴雨般從天而降,向著龐貝傾瀉下來。

    當時,羅馬帝國艦隊的將軍、著名的自然科學家蓋約·普利牛斯,正在那不勒斯灣北邊艦隊總部米塞努姆港,他看見維蘇威火山上空的烏雲後,立即下令將戰船駛向龐貝方向。但他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靠近,因為火山灰、浮石太密集了。於是他只好在離龐貝不遠的斯台比亞港過夜,當時他隨行的侄子——一位17歲的少年普利尼目擊了維蘇威火山「變臉」的整個過程,他將這個過程作了詳細記錄並作為信件寄給了歷史學家塔西佗?拂。

    信中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我們準備自己逃跑用的車子在平地上搖擺不停,雖然我們在輪子底下墊了石頭。我們看到,地震造成海水退潮,大批海洋生物擱淺在沙灘上。一片烏雲裡突然躥出兩團大伙,就像兩道巨大的電光,所向披靡……跟著普利牛斯將軍從米塞努姆港出來的士兵們一下被燒得抱頭鼠竄,奔喊『上帝保佑』,但這個時候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根本沒有什麼上帝,熾熱的石頭在雲中爆炸。人們把枕頭頂在頭上,這是他們抵擋石頭雨的唯一辦法。母親讓我用任何可能的方式逃命,四周是婦女們的尖叫、孩子們的呻吟和男人們的呼喊。那朵黑暗而可怕的巨雲猛烈爆炸了,一些人在哭泣中斃命,另一些人則在祈禱中死去……而在另一側,一朵巨大而又可怕的雲團中顯然充滿了可燃燒的物質。不久,雲團就降了下來。」

    在街道上奔跑逃命的龐貝人終究敵不過這場浩劫。下落的火山碎屑在龐貝城中不斷堆積,偉大的古羅馬建築物因承受不住重壓而倒塌。同時,熾熱的岩漿夾著碎石衝下維蘇威火山,以每小時160千米的速度達到龐貝,覆蓋了整座城市的每一條街道,岩漿騰起的氣浪燒灼著路邊殘餘的房屋和躲避的人們。緊接著,黑色的火山灰從火山口上空滾滾而來,密不透風地封堵這龐貝城裡的每一扇門、每一扇窗,乃至人們的呼吸。

    火山噴發一直持續到24日,24日下午噴發產生的碎屑主要襲擊了從龐貝到斯塔比一線,到了25日凌晨1時,火山口上方的煙柱突然崩裂,致命的火山灰出現了,溫度高達400攝氏度的衝擊波順著維蘇威火山高速下瀉,幾分鐘便到達赫庫蘭尼姆?拂,火山碎屑像冰雹一樣從天而降,成千上萬的足印顯示了當時慌亂逃命的場面,當火山灰過後,可怕的岩漿衝進了赫庫蘭尼姆,因為溫度已經有所下降,所以流速只有30米每秒。岩漿流所到之處,所有一切不復存在。

    這座古城在廢墟下被掩埋了數千年,現在上面已經逐漸發展成一座新的城池——艾科拉諾城,直到一個挖掘井水的工人發現地下一處巨大的古羅馬劇院,赫克蘭尼姆才逐漸被「復原」。科學家推測,可能維蘇威火山噴發時,城裡的居民可能都成功逃脫。但是,當1980年,距離赫庫蘭尼姆被發現的270年後,一次偶然的考古才向世人昭示赫克蘭尼姆的人們並沒有僥倖逃離維蘇威的魔掌。

    考古學家在一處古代海灘的遺址裡發現了一具骷髏,然後又陸續找到三具,這些發現使得專家們重新將目光投向了未曾挖掘過的面對海灘的拱形房間。然而,這一發現卻推翻了關於赫克蘭尼姆臣民的生還推測。其實,當時許多當地人並未逃走,他們相互擁抱躲在陰暗的房間裡,在等待火山死神的降臨。但是,為何他們到了海邊卻未能逃脫呢?

    羅德島大學的西格森博士借由火山碎片拼湊出與龐貝同處維蘇威火山下的赫克蘭尼姆的最後幾小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