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孩子:給孩子一個高情商 第9章 好父母具備健康的自信 (4)
    我們往往把自己一天最為精華的時段以及身心狀況,都奉獻給了工作。因為,我們深知顧客、同事、下屬與老闆的重要性。由於工作本身的結果導向,我甚至常常會在重要的談話前,預先設想自己希望此次談話能夠達到什麼預期結果,要達到所需的結果必須如何起承轉合,甚至沙盤演練對方的反應,再設想如何處理其各種反應,以期引導談話方向,並能得到預期結果。這些用心設計的溝通,常常帶來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即使不能盡如人意,也因為有意識地作過準備,事後可以進行檢討改進,推動後續溝通或其他的互動方式。

    多麼可惜,回到家中,我們無不精疲力竭,並覺得既然都是自己人,何必那麼費事費心特意與孩子溝通?甚至有人認為這樣會不會太虛假了?就還是隨意做自己好了!別鬧了!誰回家還有力氣做最好的自己?

    這種在工作場合中,有意識地表現出自己較好的一面,一回到家中,則停止一切努力,聽任自己回復原狀,就像戀愛中的男女一旦結了婚,就各自回復原形,完全是同一回事。

    為了什麼,我們把比較好的一面給了外人?難道不是自己的愛人及孩子,才更值得我們做最好的自己嗎?再說,又為了什麼,我們不能常常保持自己更好的一面,把它變成一種行為習慣呢?我們根本不需要碰到顧客才認真聆聽,與老闆開會才仔細揣摩上意,我們完全可以同樣用心地聆聽我們的愛人及孩子,揣摩或感受他們的想法及感覺,難道他們不值得嗎?

    在傳統家教下成長的我,經常被批評、被責備、被抱怨,造成我個性非常內向拘謹。我在外地上大學,放假坐火車回家5小時的車程,我常常餓著肚子回家,旁人無不大快朵頤吃著各式食物,我越看越餓,就是不好意思拿出準備的乾糧在陌生人面前果腹,更不敢大聲吆喝小販買個盒飯來痛痛快快地吃個飽。下車時,我再一次對自己感到失望,知道自己未能掙脫束縛,那種對自己不滿的感覺實在令人挫折,我知道自己應該可以活得更自在,我相信自己有更好的一面未被發掘。

    雖然身為批評抱怨的受害者,可是,我漸漸發現自己也不自覺地批評、抱怨著許多身邊的人與事。就算由於內向,我無法像我媽對我那樣,毫無顧忌地發洩情緒,但是,我心中卻總是抱著負面的心態。最可怕的是不敢傷害他人,只有傷害自己,我常常會認為自己很倒霉,也常常收集(當然是無意識的)自己所遭遇的各種不順利的事件,包括久等公交車不來這種小事,來證明自己是個衰運上身的人。我高中、大學都在外地求學,住在學生宿舍裡,我老是發牢騷,常令室友聽不下去。我的同寢室好友就常常企圖說服我,對於人生的不幸,如果能採用接受的態度,而不是抱怨的態度,一切就會有所轉機。但是,當時的我心思苦澀,確實無法參透,為什麼同齡朋友中只有我父親早逝,與多病的寡母相依為命?在20郎當歲的青春歲月中,誰不是海闊天空,正打算振翅高飛呢?魯鈍的我起碼掙扎了十幾年,到開始卡內基工作後,才能慢慢體會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掌握、可以修復,縱然充滿各種挑戰與困難,生命本質還是非常美好的。

    其實,人生中誰沒有磕磕碰碰的?只要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提升的能力,不斷要求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這種信念可以幫助父母整理自己的過去,在與孩子的互動上,能夠有意識地發揮自己個性中的優點,即使成長歲月中曾經受過傷害,也能發揮自我修復的力量,將過去痛苦的沙粒磨亮為溫潤的珍珠,成為親子互動中寶貴的參考經驗,而不要重複過去的模式,製造同樣的痛苦。

    父母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幫助孩子發展出他最好的自己。

    卡內基親子金科玉律第三條: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

    第十九條:訴諸崇高的動機

    享受與孩子快樂相處——容許享樂的信心

    對於蒼白成長的獨生女媽媽來說,孩子的童年如同我的二度童年,我非常珍惜這第二次機會。因此,這些在一般成人眼中可能很幼稚的事情,我都像孩子們一樣認真對待。

    有一次,我陪女兒去參加一場兒童才藝比賽,每人做一項主辦單位所指定的項目,以及一項自由發揮的作品。現場的參賽兒童多是母親陪同,少數幾位父親點綴其間,每人領來材料後,就開始在預計時間內完成一幅圖畫。許多家長在旁邊不時指點孩子如何如何,我可能是少數靜靜坐在旁邊欣賞女兒繪畫的家長,可能我的藝術才氣不如女兒,她從小就能畫什麼像什麼,(姥姥說的,聽得出來灌了水!)但是她向來信心十足,意發筆至,似乎確實頗為輕鬆就能完成畫作。看著她稚氣的臉蛋,透著十分專注的神情,濃密彎長的睫毛下是一雙靈慧的眼睛,雙眉因為用心而略略有點顰蹙,顯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嚴肅,認真地在紙張上努力著。畫的是一幅她心目中理想的台北市美景,如果入圍,她會有機會向評審老師當面說明畫中的含義。我的心中充滿柔情與感恩,在那個週六的下午,我能有這個難得的機會,陪著她專注地畫畫。

    其實,帶她來參加比賽,只不過是給她創造一些經驗罷了。既然我們沒有患得患失,只求她在當下能表現自己最好的能力,因此,我們兩人頗為輕鬆,完全沒有其他家長的殷切期盼,反倒更能從此次活動中得到樂趣,收穫不是她後來得到的佳作獎狀,而是我們兩人的共同回憶,我發現即使親如母女,看似每天生活在一起,但是真正能在回憶中發光的點並不一定很多,我當時就覺得應該更努力地創造更多美好的共同回憶,雖然後來大家的回憶點不盡相同,但是,共同的話題還是可以增加

    不少。

    我很遺憾地常常聽到家長們感歎時不我予,可是瞭解到他們常不重視與自己孩子相處時的互動品質,我很好奇,即使老天再給個十年八載,延長孩子的成長時光,就會真的有什麼差別嗎?

    我的孩子成長於電動玩具剛剛問世的年代,不用說,其威力是所向披靡的。再多再好的玩具,都比不上一部電子遊戲機。對於成年人來講,要戴上兒童的眼鏡,從他們的角度看世界是那麼困難。我們的日程上,排滿了各式重要的事情,我們也把孩子的日程排得滿滿的,要他們按照我們認為的輕重緩急來過日子。在家長看來,再也沒有比打電子遊戲更為浪費生命的了。我們雖然不能免俗地買了遊戲機,卻發現他們玩的時間,總是多過我們的限制。這漸漸成為我們關切的重點。確切地說,電子遊戲成為我們對孩子不滿的主要原因,就像現在父母總是覺得孩子玩電腦、上互聯網太多一樣。

    這令我很不開心。有一天我終於想通了,如果不能打敗它,那麼,就加入它吧!

    我開始要求加入跟他們一起玩,他們很驚喜,因為以前常常邀我玩,我都表示沒有興趣並露出鄙夷的神情。現在我竟然主動要求加入了,他們興奮極了!於是我們興高采烈地一起玩開了。當然,畢竟手指不靈活又欠練習,死得很快,我只不過成為了他們的笑柄。但是,至今我還似乎能聽到,客廳中迴盪著孩子們天真歡樂的笑聲。因為一起玩電子遊戲,我們曾經一起度過了許多開心的週末夜晚。客觀地說,他們確實花了一些時間玩電子遊戲,而且如今都上30歲了,有時候還會玩玩遊戲來解悶。不過,事實證明電子遊戲並非毒蛇猛獸,他們也都能平衡健康地成長為有用之才,並沒有耽誤正事。

    女兒從小興趣廣泛,跟她一起,我們常常有機會研究獨角仙(甲蟲)、蜻蜓,養蠶寶寶直到它破繭而出成為飛蛾,為了偷摘別人的桑葉而被人追趕,養蝌蚪直到它長成青蛙放生了,在膠卷盒中泡水養著綠豆等它發芽。(有一次我把拍完要送去沖洗的膠卷隨手放入盒中,第二天才知道已經在水中泡了一晚,泡湯了!)兒子喜歡收集小汽車,後來喜歡收集棒球卡,家中到處都散落著他的小汽車,我從來不知道世界上有這麼多各式各樣的車型。對於蒼白成長的獨生女媽媽來說,孩子的童年如同我的二度童年,我非常珍惜這第二次機會。因此,這些在一般成人眼中可能很幼稚的事情,我都像孩子們一樣認真對待。

    我享受了孩子成長的快樂,彌補了我童年的不足,他們似乎也因為我的這種態度,而度過了相當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們之間也因此建立了相互信任、開放與尊重的基礎。

    現代父母想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就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陪伴他成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用開放的心態陪在他身旁。年老的父母固然渴望陪伴,年少的孩子更需要陪伴,但是現代人最缺乏的莫過於時間了。隨著孩子成長,陪伴的重點,將不只是在時間的長度上,還有陪伴的質量問題。

    在我成長的歲月中,婦女在外工作的仍是少數。我的母親是完全忠心地守在家中,內向的她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總是把家整理得清爽舒適,全心等著出門工作上學的先生女兒回家。她的全部生命都給了這個家,失去了自己的追求,也就缺少自己的成就感。面對著她辛苦準備的飯菜,本來是和樂的天倫享受,卻往往因為一些芝麻瑣事,她就對爸爸或是我生起氣來了,也可能我們從來沒有表示過感謝吧!造成我向來覺得吃什麼一點都不重要,在什麼氣氛下吃才是最重要的。三個人中只要有一個人心情不好,其他人又怎能品嚐得了山珍海味?我後來的原則是不要太勉強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也就是說我只要做了,就絕不抱怨,會引發我抱怨的事,我就盡量不做了。有時候,我們可能吃的很簡單,家裡可能不太整潔,但是,我掌握住和諧開心的氛圍,我認為家人相聚的氣氛遠比任何物質的享受重要。我不要自己重蹈母親的覆轍,為了精心準備晚餐把自己累得情緒不佳,我覺得這是捨本逐末了。家人在一起吃什麼做什麼,都不比氣氛如何來得重要。有時候為了省電,全家四口擠在一個開空調的小房間裡,大人睡床上,兩個小孩一人一邊在床旁打地鋪,大家也興奮得不得了。

    如果你是如此幸運,一生就只有一次為人父母的機會,為什麼不好好享受其過程中的每個片刻呢?有人說,人生最美好的時刻都在回憶中,直到我的子女成人,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卡內基克服壓力的金科玉律第一條就是「活在今天的方格中」,用在親子關係上完全恰當。當孩子成年後,父母才突然發現當時的許多擔憂,其實既不必要又多餘,妨礙了我們享受當下的快樂,甚至製造了許多不必要的親子緊張。

    中國人憂患意識比較強,幾乎不習慣沒有煩惱的日子,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總之,離開憂慮反倒不安。現代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我們的生活水準全面提升了,可以慢慢培養「人有追求快樂的權利」的態度與信心。即便是受到幾千年來過於嚴肅正經的人生態度的約束,我們也可以容許自己與孩子一起享受開心與快樂地成長。因為,孩子只有一次童年,而家長又只有這一次做父母的機會,何不好好把握一起成長的機會,享受親子相愛的快樂時光?這些吉光片羽,將是親子雙方永難忘懷的美好記憶,也是各自在人生旅途中,無可替代的幸福加油站。許多力量與資源,都將從這些美好的共處時光而來,成為親子雙方應對未來挑戰的核心能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