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讀歷史 第52章 世界歷史·戰後新世界 (4)
    「八一九」事件改變了蘇聯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葉利欽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國家大權。蘇聯共產黨被排擠出政權,國家政權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各共和國分離勢力急劇增長,紛紛宣佈獨立。仍試圖維持聯盟的戈爾巴喬夫與各共和國領導人多次磋商,均未成功。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協定,宣佈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此後,俄羅斯等11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簽署《阿拉木圖宣言》,獨立國家聯合體擴大到蘇聯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獨聯體」是國家的聯合組織,而不是一個國家。自此,蘇聯完全解體。

    亞洲金融風暴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複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由此引發了這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印尼雖是受影響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繫匯率制。當時,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621.80點,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又波及到韓國、日本,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

    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600多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發生在1997年∼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30年代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次金融危機也算有積極的一面。它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

    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本是塞爾維亞共和國內的一個自治省,但這個地區始終存在著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90年代後,阿爾巴尼亞族的民族主義運動高漲,並於1992年5月自行組成議會和行政機構,還選舉民主聯盟領導人魯戈瓦為「科索沃共和國」總統,形成了與塞族政權並行的另一個政權。1996年,阿族激進分子成立武裝組織「科索沃解放軍」,開始了運用暴力手段的分離運動。

    面對阿族人的反抗,以米洛捨維奇為首的南聯盟和塞爾維亞當局採取強硬鎮壓措施,派遣大批塞族軍隊和警察部隊進駐科索沃,試圖消滅「科索沃解放軍」。

    科索沃危機的發展使代頓協議後力圖控制巴爾幹局勢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不安,從1998年底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介入科索沃危機,北約與南聯盟的矛盾逐漸成為主要矛盾。

    1999年2月6日,在美國和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舉行和平談判,談判的基礎是美國特使希爾草擬的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

    但雙方對這個方案都難以接受,阿族堅持要最終走向獨立,並且不願解除武裝,南聯盟則不同意科索沃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亦反對北約部隊進駐科索沃。但是,主持談判的美國和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80%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其中對南聯盟而言將遭到北約的軍事打擊。在談判陷入僵局後曾一度休會,3月15日復會,阿族代表於18日簽署了協議,但塞爾維亞方面仍然拒絕簽字。3月19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後通牒。3月24日,北約發動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科索沃戰爭爆發。

    與海灣戰爭不同,北約這次戰爭行動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在國際關係史上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輿論的廣泛批評。

    美國為首的北約憑借佔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以大規模空襲為作戰方式,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也造成了許多無辜平民(包括阿族難民)的傷亡。5月8日,北約戰機用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和館舍的毀壞,製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見的重大事件,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

    在北約空襲的巨大壓力下,經過俄羅斯、芬蘭等國的斡旋調停,南聯盟最終軟化了立場。6月9日,北約代表和塞爾維亞代表在馬其頓簽署了關於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的具體安排協議,南聯盟軍隊隨即開始撤離科索沃。6月10日,北約正式宣佈暫停對南聯盟的空襲。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1票(中國)棄權通過了關於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的決議。歷時兩個半月的科索沃戰爭至此落下帷幕。

    美國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國4架民航客機,並對美國的幾個標誌性建築發動恐怖襲擊,製造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

    9月11日上午,四架美國國內民航航班幾乎被同時劫持,其中兩架撞擊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世界貿易中心,一架襲擊了首都華盛頓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而第四架被劫持飛機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兩幢110層摩天大樓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除此之外,世貿中心附近5幢建築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五角大樓遭到局部破壞,部分結構坍塌;襲擊事件令曼哈頓島上空佈滿塵煙。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遇難,其中2974人被官方證實死亡,另外還有24人下落不明。遇難人員名單中包括:四架飛機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貿中心2603人,五角大樓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員在此事件中殉職。

    2001年9月11日當天的恐怖襲擊對美國及全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珍珠港事件後,歷史上第二次對美國造成重大傷亡的襲擊。這次事件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政府對此次事件的譴責和立場也受到大多數國家同情與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後都有各種悼念活動,事發現場的清理工作持續到次年年中。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以保障國家安全為由,實行先發制人戰略,在全球範圍內發動「反恐戰爭」。由於美國認定本·拉登藏匿在阿富汗並受到塔利班庇護,2001年10月7日,美國開始對阿富汗實施大規模的軍事打擊。在不到兩個月內,美國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此後,美國派大量兵力,利用高科技手段搜捕本?拉登,但未抓獲其人,直到2011年5月1日,美國政府才宣佈在巴勒斯坦擊斃本?拉登。

    2003年3月20日,美國又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與本·拉登相勾結為借口,發動伊拉克戰爭。雖然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但美國對伊發動戰爭的理由,至今查無實據。

    伊拉克戰爭

    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同時,美國把伊拉克列入「邪惡軸心國」,把它看做是繼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後全球反恐的戰爭的打擊對象。

    2002年下半年,美國以伊拉克支持恐怖主義、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在中東的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作為理由,並稱美國掌握了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對伊政權一再隱瞞事實、欺騙國際社會的行為已經失去了耐心,公開表示將以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並隨之在海灣集結了大量兵力。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引發爭議,遭到世界大多數國家與民眾質疑和反對的戰爭。

    一開始,美、英聯軍發動代號為「斬首行動」和「震懾」行動的大規模空襲和地面攻勢,先後向巴格達、巴士拉、納傑夫、摩蘇爾、基爾庫克、烏姆蓋斯爾等十餘座城市和港口投擲了各類精確制導炸彈2000多枚,其中戰斧巡航導彈500枚。由於供給線太長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聯軍「速戰速決」的目標未能實現,地面進攻曾一度受阻。隨後,美、英聯軍憑借空中優勢和機械化部隊,兵分幾路發起強大攻勢,先後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戰略要地,並對巴格達形成合圍,從而使戰事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戰爭爆發大約三個星期之後,美軍順利進入巴格達市區,途中並沒有遇到任何頑強抵抗。伊拉克官員則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軍隊向美軍投降。4月9日,美軍入侵巴格達,薩達姆政權垮台。4月15日,美國宣佈伊拉克戰爭的主要軍事行動已結束,聯軍「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伊拉克戰爭摧毀了薩達姆的專制統治,但也給這個國家的人民帶來了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後的伊拉克滿目瘡痍,暴力襲擊事件不斷,安全局勢動盪不安,美軍鼓吹的建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的目標並沒有實現,伊拉克人逐漸由戰前支持美軍到戰後的反美。

    和平與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出現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變了當今經濟社會生活和世界面貌。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經濟全球化發展,使世界各國的生產、流通、投資等日益聯結為一個整體,各國經濟發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條件下才能真正實現。同時,各國之間又充滿了矛盾和激烈競爭,而矛盾和競爭的核心是經濟問題,或者說是發展問題。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使世界政治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動。世界多極化的趨勢逐漸顯現,國際形勢總體上出現了相對和平的發展趨勢。儘管世界並不太平,局部地區的戰爭仍有發生,但制止戰爭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長,在較長時期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大戰是有可能的。總而言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成為時代的潮流。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一家獨霸世界力不從心;歐洲聯盟的建立,加快了經濟和政治一體化進程,成為國際經濟、政治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日本正在積極努力,爭取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邁進;俄羅斯現有的實力,決定它仍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不可低估;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必將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

    不過,世界和平與發展也遇到一些挑戰。一些西方國家堅持要把它們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價值觀強加於別國;冷戰時期形成的軍事集團正在進一步擴大,並公然違背國際公約,悍然武裝干涉他國內政;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利用「人權」等問題干涉他國內政的現象還很嚴重;因民族、宗教、領土等因素而導致的局部衝突和戰爭時起時伏,世界仍不安寧。由於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因素作祟,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解決。因此,世界各國人民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