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讀歷史 第21章 中國歷史·元明清時期 (5)
    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簾聽政。光緒帝成年親政後,支持以康有為等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一次改良運動,目標為改變清朝祖製成法,因而招致慈禧等頑固派的妒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帝幽禁於中南海瀛台,隨即殺害策劃變法的「戊戌六君子」,並通緝康有為和梁啟超,罷免變法官員,戊戌變法徹底失敗。解除了光緒帝的皇權後,慈禧再次臨朝十年,稱為「慈恩訓政」,直至去世為止。慈禧通過垂簾聽政,操縱同治、光緒兩朝皇帝,掌握清朝朝政達四十七年之久。

    洋務運動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成「洋務派」與「頑固派」。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利用資本主義發展的工商業的手段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19世紀60至90年代,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恭親王奕訢是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勢力,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實力派大臣是地方的代表。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終結。

    洋務派將軍事工業的革新看成是首要的突破點,提出了「自強」的口號。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相繼問世。他們還開辦了一批軍事學校,為國防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隨著軍事工業的創辦,洋務派認識到,強大的國防基礎在於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要求能源、鋼鐵等工業與之配套。同時,為了維護民族利益,也必須發展民族經濟,與洋人「商戰」、「爭利」。於是,他們提出了求富的口號,民用工業和新式交通運輸業也發展起來了。洋務派還開辦了「同文館」,這是中國第一所近代學校,它為中國造就了一批外語和外交人才。這些人的活躍成為以後中國現代化運動深入的重要力量。

    「中興之臣」李鴻章

    李鴻章(1823年∼1901年),中國清朝末期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淮軍創始人和統帥。他本名章桐,字漸甫(一字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安徽合肥東鄉(今肥東縣)人。因在家排行老二,因此民間又稱他為「李二先生」,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鴻章早年得曾國藩賞識,1859年年末投奔曾國藩湘軍大營,充當幕僚。1860年,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後,清政府在整個長江下游地區已失去最後一支主力。在無人敢應的情況下,李鴻章受命籌建淮軍。經過多次惡戰,李鴻章親臨前線指揮,成功守住了上海,頓時令中外人士對淮軍刮目相看。初步站穩腳跟後,李鴻章開始從「察吏、整軍、籌餉、輯夷各事」入手,以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淮軍也逐漸成為鎮壓太平軍的主力之一。太平天國覆滅後,以他為領袖,由淮軍將領、幕僚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僚組成的淮系集團,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一個洋務派集團,並在其帶領下,開始探索中國的自強之路。後又籌建北洋水師作為清朝的海上防禦力量。在列強的侵略下,清政府簽下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李鴻章也無奈地充當著尷尬的角色。

    李鴻章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而且也是影響了近代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晚清軍政重臣。梁啟超曾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清史稿》將他看作「中興之臣」。之前人們將李鴻章看作是「賣國賊」,但是現在史學界更傾向於用辯證的觀點去評價他的一生。

    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大增強,開始準備向外侵略擴張。中日甲午戰爭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佔上風。當時恰逢慈禧太后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議和,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朝鮮半島及海上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平壤、黃海戰役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侵略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后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大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至1895年4月17日。在這一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1895年2月,在日本海、陸兩軍的夾擊下,我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1895年4月,清政府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有:(1)清政府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2)清政府不再是朝鮮的宗主國;(3)清政府割讓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4)清政府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5)清政府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6)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7)彼此的最惠國待遇。《馬關條約》的簽訂使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戊戌變法

    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一千三百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5月2日,由康有為、梁啟超二人帶領,十八省舉人與數千市民集「都察院」門前請代奏。上書被清政府拒絕,但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史稱「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康有為等人以「變法圖強」為號召,在北京、上海等地發行報紙,宣傳維新思想。嚴復、譚嗣同等人也在其他地方宣傳維新思想。之後,光緒帝起用康有為等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百日維新)。

    新政內容主要涵蓋教育、軍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體制。其最終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贈送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還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攬要》的譯本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這令光緒傾向以日本的明治維新為改革的藍本。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對,加上支持新政的光緒沒有實權及經驗不足,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

    雖然「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都先後失敗,但是維新思想從此喚醒和激勵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救亡圖存,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

    自從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失敗後,西方列強對中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熱潮。1900年6月17日八國聯軍(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攻佔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兩萬從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在廊坊受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兵敗後加大兵力一舉佔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緒帝和親貴大臣逃往西安,派奕劻和李鴻章與聯軍議和。9月德國陸軍元帥瓦德西被推為聯軍總司令來華。聯軍陸續增至十萬,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關、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內。此間,俄國又單獨調集步騎兵十七萬,分六路侵佔中國東北。12月聯軍提出《議和大綱》,迫使清政府全盤接受,並於1901年9月7日簽署了《辛丑條約》。後八國聯軍除留一部分常駐京津、津榆兩線外,其餘撤兵回國。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清政府在民眾的壓力下,表面上向列強各國「宣戰」,暗地裡卻破壞義和團運動,向侵略軍妥協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後,清政府於8月7日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正式向外國列強乞和。列強各國本想以武力瓜分中國,在中國人民的反抗下,沒能得逞;同時,各國各有打算,互不相讓,矛盾重重,使得它們需要繼續利用和維護清政府,通過清政府間接統治中國。

    1900年12月,列強各國(除了出兵的八國外,又加上比利時、荷蘭、西班牙三國)向清政府提出《議和大綱》,後又訂立詳細條款,於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有:(1)懲辦「得罪」列強的官員;(2)派親王、大臣到德國、日本賠罪;(3)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國人建立、參加抵抗侵略軍的各種組織;(4)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分三十九年付清,本息九億八千萬兩白銀;(5)在北京東交民巷一帶設使館區,各國可在使館區駐兵,中國人不准在區內居住;(6)摧毀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7)各國可以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兵。《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

    末代皇帝

    1908年10月,慈禧太后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由於光緒皇帝生前並沒有兒子,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見軍機大臣,商量立儲人選。軍機大臣認為內憂外患之際,應當立年長之人。慈禧太后聽後勃然大怒,最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道光皇帝的曾孫,光緒皇帝胞弟載灃的長子)為帝,並讓溥儀的親生父親載灃監國。接著,光緒、慈禧在兩天中相繼死去。

    12月2日,溥儀的登基大典在太和殿舉行,他成了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十位君主,年號宣統。溥儀晚年回憶了登基大典的一幕:「我被他們折騰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氣奇冷,因此當他們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寶座上的時候,早超過了我的耐性限度。父親單膝側身跪在寶座下面,雙手扶我,不叫我亂動,我卻掙扎著哭喊:『我不愛這兒!我要回家!我不愛這兒!我要回家!』父親急得滿頭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沒完沒了,我的哭叫也越來越響。父親只好哄我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就在這樣有些慌亂的情況下,只有三歲的溥儀登基了,他的父親載灃監國。載灃的「快完了」的話語也得到了應驗。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和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

    清朝是由中國滿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全國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封建王朝最高的,清末時達到四億以上。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於是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定。康熙年間,統一了台灣,並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乾隆中葉,平定準噶爾、回部,統一了新疆。這不僅一舉解決了中國歷史上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曠日持久的衝突,而且採取了一系列政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鞏固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力和凝聚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