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了,過去的事,咱不提了。」小燕垂下了眼簾,這一次她沒有直視丈夫的眼睛,因為這根刺在她心裡扎得太深了。要不是眼前的這些事,這樣的傷害又怎麼能輕易地「過去」呢?但眼前要處理的事,太多了。
「我把咱們家的那套房子賣了,著急脫手,賠了幾萬塊……要是以前聽你的,早點出手就好了。不過沒關係,我們都還年輕,我不知道這點錢夠不夠,不夠咱們就再想辦法,該退的退,該賠的賠,咱們爭取態度好一點兒,爭取少判兩年……」
小燕的話還沒說完,門衛已經打開門催促她離開了,小燕只得站起來,走到門口還是不放心地又叮囑道:「態度一定要好啊,我們等你!」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有緣才能相聚,有心才會珍惜
何必讓滿天烏雲遮住眼睛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有福就該同享,有難必然同當
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
李曉春哼唱著這首歌,心裡美滋滋的,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經歷這樣的事,又怎麼能重新找回這種失去已久的感覺?
他知道他這是自我安慰,不過能在這個時候自我安慰,至少說明自己還沒有被命運的重擊打倒。
囚室的門又打開了,負責這個案子的小鄭走進來,安排小燕進來,是他們心理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他手裡的案子看起來可以在春節前全部調查清楚了,李曉春交代的所有事情都很清晰準確。在去李曉春家裡起獲那只價值不菲的古董筆筒的時候,小燕那種眼神給小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錯,直到被當做贓物沒收的時候,這只可憐的筆筒上還纏繞著當初用粘鞋的膠水粘連的時候臨時固定用的透明膠帶,小燕怎麼也不相信自己是親眼看著「贓物」進門,又親手把它給砸了的。
現在,就只剩下包養情人的這個問題了,小鄭知道這是這個案子的難點,也是關鍵點,他們兩個人的身份能說明什麼問題?這是個引人浮想聯翩的問題,也是這次調查的重點。
沒等小鄭說完,李曉春就暴跳如雷起來——這是他這輩子最純潔的愛情,這是他的初戀!雖然這之間的跨度長了點,但在我心裡,不,是在我們兩人的心裡,這都是最純潔的愛情!
小鄭的臉上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蔑視,這樣的表演,他看得多了,這樣的套路還挺常見的,貪官們總是有比常人豐富的情感,總是有比別人更純潔的愛情,當然,最終的結果也總是證明這種「愛情」的價值不菲。
這一絲蔑視,道盡了千言萬語,讓狂躁中的李曉春終於感覺到了五雷轟頂般的絕望。
在官場上,情婦文化盛行早就不是個秘密,頗為流行的一句「紅旗不倒,彩旗飄飄」正是形容這個現象的一句謔詞。但平常大家開玩笑說說雖然無妨,但對於真正犯了事,被「拿」住的人來說,「生活作風問題」可就是一個永遠也洗刷不掉的大恥辱了。
李曉春知道,數年前受外界影響,我們也曾一度學習西方國家的習慣,把這視為個人私生活問題,而沒有嚴查過問,只要官員不因此出事,多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近年來從層出不窮的大案要案表明,許多官員貪腐與婚外情有分不開的關係,於是如今官員們若被揭發有婚外情,將很難再擔任行政領導職務。更何況是像他這種犯了事的人呢?
「色字頭上一把刀」,事到如今,其實很難避免身敗名裂的結局了。這個時候,李曉春反而不再擔心自己了,大有一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可是他的心裡痛得厲害——自己怎麼能糊塗到這個地步?自己最愛的女人還是個沒有出嫁的姑娘,是一個有著無限才華,有著大好前途的女人。可是因為他特殊的身份,這個無辜的女人將帶著「情婦」的標籤,被永久地釘在恥辱的十字架上了!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自己的地方。
李曉春獨自咀嚼著愛情苦果的時候,張芸已經收拾好了行囊,這個她自認為命中注定逃不掉的城市,最終給了她這麼一個慘烈的結局。瞬間的美好換來的將是長久的悔恨,她甚至說不清楚這種心痛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她愛的那個男人,因為她畢竟是在企業裡工作,在大城市,即便是一個女人,對於所謂的「作風問題」也不必看得那麼嚴重,但對於身為公職人員的他來說,這或許是滅頂之災。
她苦笑著,把小件的東西扔進行李袋裡,女人就是這麼傻,都已經是世界末日了,還是想著念著那個把自己拖入萬丈深淵的男人。如果他真的愛她,為什麼他從沒有想過離婚?為什麼他從沒有想過要給她一個交代?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今天的局面或許就又不一樣了……想到這,她的心裡像刀割一樣地疼了起來。
直到她的手被那張火紅的喜帖尖銳地「刺痛」了一下。她才從癡想裡醒悟過來,兩行清淚爬下那姣好的臉龐,鑽入潔白頎長的脖頸,淹沒在那條李曉春曾經親手給她戴上的那條灰色絲巾裡。
彷彿他們的故事注定是灰色的。她想著,順手把火紅的喜帖貼在脖頸那條灰色絲巾上,這是很搭的兩個顏色,就像生活,總是紅紅火火的日子襯著灰色的裡子,這才既不輕佻也不太沉重,那樣透著大氣和洋氣的配色,是自己學生時代的最愛,只是這幾年總是穿黑白灰的職業裝了,把生活裡該有的色彩都包裹成了深沉與內斂。
她把那張火紅的喜帖端端正正地放在自己的行李中間,那些深沉的職業裝,越發襯托得火紅更艷。但張芸卻笑了,女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不理智的動物,只這一抹火紅,已經讓她覺得滿足了,又何必在乎別人的評價,自己經歷過的那些春光燦爛的日子,又豈是別人能夠讀懂的?
捨得、捨得,有捨才能有得,這輩子,不來這一遭,我又豈能懂得自己的心?如果沒有這半年,我又怎麼知道,自己其實是真正愛過的呀……即便這種愛沒有人懂,也沒有其他人願意相信。
張芸的車遠遠地停在了梁家老宅的對面,鵝毛大雪飄飛之間,翻修一新的梁宅那朱紅的大門和青磚灰瓦映襯著的陡簷,顯得那麼雍容那麼寧靜,張芸可以想像得出,朱紅的大門內,一家老小,還有那些老街坊們都在為一對新人的婚禮忙前忙後——他們也是幾十年都沒有見過,更沒有經歷過這樣一場熱鬧又正宗的古典的中式婚禮,每個人都很興奮,誰會注意到獨自離去的張芸呢?
這是一場多有變革的婚禮。
按說傳統的婚禮,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大傢伙一商議,這一條就免了。不過訂婚的時候,還是按照傳統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儀式,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上官渤海選的「定禮」很有心意,那些他和子涔一起千辛萬苦辦起來的「老宅保護展」的照片都被他精心地扎上了紅綢子,全部捐獻給了如今這座古街博物館。還有那本講述濱河歷史和為了保護古跡而努力過的人的書,也扎上了紅綢子,由上官用雙手捧著,親手交到了梁伯的手裡。
「梁伯,這個書裡也寫了您,有空的時候您可以慢慢地看!」
「怎麼還叫梁伯呢?快叫爹!」老街坊們不住地起哄,鬧得上官的臉紅起來。
舉行婚禮那天,還真有點萬人空巷的意思。本來,這是梁家和上官家兩家的事,可加上史密斯夫婦的「摻和」,這場婚禮竟然成了「國際新聞」。不僅來了不少外賓參觀,而且還有很多好事的媒體一早等候在婚禮現場之外,大家倒要看看這場久違了的古典婚禮該是怎樣一幅熱鬧的場面。
還好,梁家的正屋夠大,再加上一個大院子,裡裡外外站滿了看熱鬧的人,因為這婚禮之前的「坐紅堂」大家也是好多年都沒有見過了,幾部攝像機也早已就位,生怕錯過了這場傳統婚禮的任何一個細節。
在大家的竊竊私語中,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在自家祭祖並接受過尊長訓誡之後,新娘子端坐在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感念父母恩情,並敘姐妹情誼。歌聲很是溫婉,房前屋後雖然很多圍觀群眾,但大家都屏聲靜氣,沒有一絲嘈雜。唱過之後,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這之後,還要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這樣的場面讓在場的人都很感動,沒想到現代婚禮追求的那股熱鬧勁,在這裡像是遭遇了化骨綿掌一般顯得軟弱無力,倒是老人的幾句叮囑,讓門外那些旁觀的人,聽得熱淚盈眶了。
等到吉時,新郎才坐上禮車帶著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由於花轎前邊有樂隊,所以屋裡正在聽老人教誨的新人也聽見了院外由遠及近的鼓樂聲。原來古時候的深宅大院裡,辦喜事是這樣有層次的啊,那點喜悅一點一點地流進心裡,摻和著心裡的留戀和不捨,那一種複雜又甜美的味道真的值得珍藏一生,慢慢地回味!
花轎進了門,大家的情緒都高漲起來,雖然如今的婚禮不能真的跟過去一樣了,一會兒新娘也會被花轎再次送回梁家古宅。可是上花轎前,子涔還是很鄭重地在心裡跟自己過去的生活道了個別,從今往後她的日子將要更加不同了,一個成家立業的人,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花轎在吹吹打打的樂聲中,被人們簇擁著,繞著整個新區轉了一大圈,再次回到梁宅之後,就是大家都期待了一整天的「拜天地」了,這個環節大家都比較熟,不過電視裡看來的和親身經歷的,感覺又是大為不同。街坊們花了幾天的時間給這間禮堂佈置上了素雅相間的背景和威武的四神圖騰,加上屏風坐榻,案幾漆器,硬是營造出了一份高貴典雅的氛圍。大家都希望新人能在精心佈置的場景中,通過華夏傳統的方式,許下對自己人生神聖的婚禮誓言。
在眾人的注目禮間,上官和子涔一同穿著漢族古典婚服隆重入場,在親友的注目中,新人身上散發的那種屬於我們華夏族人自己所特有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新人在傳承著祖先的文明,在此人生大禮之際也必將得到華夏先祖的佑護。
接著,新人雙方的父母依次為新人賜酒,並再次囑托新人婚後要擔負起的責任。上官的媽媽親手將一條翡翠項鏈戴在子涔的脖子上,碧綠的色彩在火紅的禮服映襯下,格外的耀眼。子涔媽媽忍不住偷偷地擦拭著眼角的淚珠,真是沒想到這孩子還有這麼美好的一天,從小在這灰暗暗的老宅子裡長大,像他們這樣普通的工人家庭,真是做夢也想不到還有今天這樣一場輝煌。梁伯也用朱漆的盤子托上來一本薄薄的冊子,那是梁伯趁著大家忙活的空當,自己親手裝訂的一本宣紙的冊子,憑著自己的記憶,他把能想起來的老配方都一筆一筆地寫了下來,雖然女兒說過不太會嘗試這些耗時費力的私房菜,不過他還是希望這些好東西不要爛在自己肚子裡傳不下去。
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兩家又在家裡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按照傳統的習俗,由男女儐相為新郎新娘引水沃盥,焚香淨手。以鄭重的準備表達對婚禮儀式的尊重,觀者也從這一絲不苟的儀式中感受到了我們華夏婚禮的莊嚴所在。
新人入席後,由侍者端上酒爵,並且酹灑爵中酒告謝天地。再由新人同食一牲之肉,同飲一爵中酒,象徵從此福壽同享,甘苦與共。這是婚禮中最為莊重神聖的環節,也被稱為「同牢合巹」。
這之後,又是「解纓結髮」,在莊嚴的婚禮儀式中由自己夫君將紅纓解下,再各取自己一縷青絲,系結在一起,作為愛情永遠的象徵與紀念。
最後是「告謝父母」,沉浸在幸福當中的新人不能忘記養育自己成長並為自己創造幸福美好今天的父母。新人要拜謝雙方父母,讓父母與自己同享婚禮這幸福的時刻。拜謝之後大禮終成。
眾人這才倒上酒,熱熱鬧鬧地吃喝慶祝起來。連老街坊們都說,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參加這麼莊重的婚禮,真後悔自己年輕的時候不知道還有這些個講究。
李曉春獨自站在窗前,俯視著遠處鼓樂喧天中熱熱鬧鬧行進在芙蓉古街上的花轎與人群,他的問題還沒有交代完,這一年零十個月,說起來彷彿比之前的三十多年都來得豐富多彩,也更五味雜陳。遠處的那場婚禮,和耳邊細細密密的鼓樂都彷彿來自遙遠的雲端,是那樣的不真實。彷彿自己一頭倒下去,閉上眼,再睜開時,眼前又會是那個乍暖還寒,到處都豎起了一塊塊「拆遷區」的藍底白字的牌子的濱河市區,兩年前的濱河是什麼樣子啊?自己居然有點兒記不清楚了,很多故事一幕一幕地在眼前閃現,但故事裡的背景卻已經不復存在——老舊的梁家古宅前那個沙土揚塵的大土坡前,多少故事,多少爭端啊,如今,那門口卻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景色,更不要提如今他家門口擠滿了的那些爭著看新娘子的大人和孩子們……
他歎一口氣,知道張芸今天也不會在婚禮現場,這個他們倆當成自己孩子一樣珍愛護惜的項目,像一個爭氣的孩子一樣,給了他些許慰藉。雖然自己像個不爭氣的「爹」一樣,無可奈何地老去,但是活著的意思是什麼?不就是看著自己的孩子好好地活著,幸福地成長?
他想,有機會的時候,他一定要親口告訴佳佳,走了這麼多彎路,他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活著的意義。作為父親,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好好地陪著孩子,快樂地成長,哪怕她也要走不少的彎路,但是他會鼓勵佳佳,因為那就是成長的代價。
李曉春抬起眼,環視著眼前的城,這個他曾經熟悉的城市,這個帶給他無限歡樂與無限哀愁的城,不是也曾像自己一樣迷失在別人審視的眼光之中嗎?它也像自己一樣曾經丟了靈魂,任憑那些表面的繁華裹挾著自己,直到再也找不到自己……或許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無法看到自己,無法認識自己,從而無法真正瞭解自己,不斷的「得到」只會讓自己的慾望不斷膨脹,只有經歷了失去,失去快樂,失去摯愛,直到失去自由,才終於發現那些對於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一切,其實一直都在身邊,從來不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