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說:「王脛素來既辦事謹慎又深明大義,他報告的情況一定不會錯!」
房玄齡又說:「現在大禍迫在眉睫,不能對太子再抱任何幻想,否則,必致覆滅。」
李世民還是下不了最後的決心,總希望太子不會如此狠毒,因此一時下不了命令去殺掉太子。
尉遲恭耐不住了,說:「如果大王不下決心,那就讓我離開秦王府吧,我寧願上山落草為寇,也不願被太子抓去殺頭!」
有幾個人也隨聲附和地說:「如果大王不當機立斷,我們情願跟尉遲恭一起去當土匪。」情勢如此,李世民被迫作出決定,他歎了一口氣,對大家說:「既然事已至此,只有按大家的意思去辦了!接下來就是部署具體的行動方案,這一次會議一直開到下半夜才結束。
當夜,繁星滿天,萬籟俱寂,士兵運動的聲音打破了沉沉的夜空。秦王騎著馬,率領部下進入玄武門,在玄武門內外,共埋伏了一千多秦府衛士。
玄武門是宮城的北門,由於唐朝的宮城在都城的北面,北門也就是保衛皇宮的主要所在,佔據了北門,就等於抓住了皇帝,可以假借皇帝的名義發佈命令,使自己處於合法之地位。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四日)上午,日上三竿之時,太子和齊王並馬而來,身後跟了許多衛士。李建成根本不知道守衛玄武門的將領常何已投向李世民,還是像往常一樣,毫無戒備地經過玄武門,進入皇宮去見唐太祖。常何等太子和齊王走遠了,立即緊緊關閉玄武門,堵斷了可能出現的外援。
太子和齊王來到臨湖殿前,下馬登殿,太子忽然發現殿角有埋伏的士兵,心知有異,立即警覺起來,他扯了一下齊王的衣袖,飛奔下殿,上馬往玄武門奔逃。這時,伏兵盡起,李世民親手射殺了太子李建成,尉遲敬德射殺了齊王李元吉。太子和齊王其餘的衛士也被趕殺淨盡。
這時,太子的東宮和齊王府也得到消息,太子的將領馮翊和馮立率兩千餘騎趕到玄武門。由於玄武門守將常何拒不開門,太子的衛士仗著人多勢眾,就奮力攻打。但由於門既高大,守得又頑強,所以久攻不下。副護軍薛萬徹見攻門無效,就調轉馬頭,想揮兵攻打秦王府。在這危急關頭,尉遲恭用長矛挑著太子的頭跑出玄武門,向太子的將士喊話道:「奉皇上的命令,在此誅殺太子和齊王,現太子和齊王均已伏法,餘者無罪。只要放下武器,不僅保證生命安全,願意歸附者一律保持原職不動。」
太子的將士見到太子的頭顱,無不呆若木雞,大多數人棄戈投降。只有薛萬徹不肯歸附,帶著少數人衝殺,李世民命放開一條生路,讓他奔終南山去了。
謝方叔極其忠於太子,他見太子頭顱高懸,兵眾散盡,便伏地大哭起來。李世民不僅赦他無罪,還嘉其忠誠,好言勸慰。就這樣,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多次蓄謀化為泡影,在秦王李世民的有力一擊之下,身首異處,煙飛灰滅了。
這場宮廷政變就這樣結束了。李世民的政敵已完全消除,從此再也無人能與他爭鋒,但他能否治理好天下,朝野拭目以待。
李世民決意實行「仁政」。在對待太子和齊王部屬方面,他表現得十分寬厚,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只要他們願意歸附,都能得到任用,並能人盡其才。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魏征,他本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自投靠了李世民以後,倍受重用,竟成為一代名臣。還有那個不願歸降的薛萬徹,後來也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就這樣,李世民團結了大多數人,建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獲得了廣泛的支持。
在「玄武門之變」後三日,平庸的唐高祖李淵發佈命令,立李世民為太子,並詔命朝野,「自今軍國庶事,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奏聞。」李世民實際上已具有了皇帝的權力。到了七月,李世民重新改組了中央政府,任房玄齡為中書令,高士廉為侍中,封德彝為尚書右僕射。第二年正月改元,年號貞觀,李世民稱帝,是為唐太宗。
唐朝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中期,按照整個封建社會發展的規律,這時也該趨於鼎盛時期,因此,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以及整個盛唐的出現,絕非李世民一人的功勞,主要是歷史發展的結果。但這也不能否認李世民作為萬世英主、帝王楷模的功績,唐朝貞觀時期的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足,均與李世民個人分不開。
那麼,李世民何以會有如此之大的功勞呢?為什麼會成為帝王的楷模呢?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應當是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就是所謂的善於「納諫」。
在封建專制體制下,君主的權力是無限的,幾乎沒有什麼力量能夠制約它,似乎道義和道德是君主權力的唯一牽制,但如果昏君不服道義,不講道德,你就拿他沒有辦法了。正所謂「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在這種情況下,是無道理可講了。因此,一朝一代的興亡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一人的品德。
說來也真可笑,偌大一片國土,如此眾多的人民,其命運竟懸於一人之手,但這是歷史造成的,你拿它無可奈何。不過,老天總算不讓中國人徹底絕望,總會讓他們「明君賢相」的理想實現那麼一兩回,真所謂「千年等一回」,李世民也算是中國人等到的好人皇帝了。
李世民很害怕自己的帝國也會像隋朝一樣覆亡,於是,他認真地總結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總結來總結去,只有一條最重要,那就是隋煬帝不聽別人的意見。隋煬帝本是英武過人,聰明超群,怎奈他荒淫無度,大違君道,「臣下鉗口」,皇上「不聞其過」,隋煬帝自己「恃其俊才,驕矜自用」,越是聰明,就越是滅亡得快。所以,李世民認為人君即便是「聖哲」,也應當「虛己以受人」,決心察納雅言,讓「智者獻其策,勇者獻其力」。他的臣下也很爭氣,例如魏征就曾告訴李世民一條極其重要的道理,叫做「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其實,李世民「納諫」時心裡有時也很不舒服,只是善於克制自己罷了。在眾多進諫和納諫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挑出一些來看一看,《資治通鑒》中有較為集中的記載,茲摘譯數則如下:
魏征相貌不超過中等人,可他很有膽量謀略,善於扭轉君主的心意。有時遇到皇上特別生氣,魏征的決心也一點不動搖,皇上也拿他無奈,只好收斂威容。魏征曾請假上墳,回來後對皇上說:「人們說陛下您打算去南山,外面的行裝都已經準備完畢,竟沒有出發,是因為什麼呢?」皇上笑著說:「當初確實有這個意思,後來想想又怕您責備我,所以沒有去!」
皇上曾經得到了一隻很好的鷂鷹,把它駕在自己的手臂上玩耍,遠遠地看見魏征來了,就趕緊把它藏到了自己的懷裡。魏征故意沒完沒了地稟奏公事,等魏征走了,鷂鷹竟被悶死在懷中。
一次皇上罷朝回來,怒氣沖沖地說:「該當殺了這個鄉下佬!」皇后問是誰,皇上說:「魏征總在朝廷上侮辱我。」皇后走了,穿好禮服立在殿前。皇上驚問什麼事。皇后說:「我聽說君主英明,臣子就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正是由於陛下您英明所致啊!我怎敢不向您道賀呢?」皇上聽了以後,覺得很高興。
中牟縣的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說:「修築洛陽宮,勞累了人民;徵收地租,加重了租稅;民俗喜好梳高大的髮髻,大概也是受皇宮裡的影響。」皇上看了奏章後大怒,跟房玄齡等人說:「皇甫德參打算讓國家不役使一人,不收一斗租子,宮中的婦女都沒有頭髮,他才稱心嗎?」要按誹謗國家罪治罪。
魏征勸諫說:「賈誼在漢文帝的時候上書說:『當前的國事,有一項可以令人痛哭,有兩項可以令人流淚』。自古以來,上書言辭不激切,就不能打動君主的心,古人說:『狂妄的人說的話,聖明的人有所採擇』,希望陛下您考慮決定。」皇上說:「我如果處罰了這個人,哪個人還敢再說話呢?」就賞了他二十匹絹布。
安州都督吳王李恪多次出外打獵,給一些居民帶來了不少損害。侍御史柳范上奏揭發這件事,李恪因而被免官,削減了他三百戶的租稅收入,皇上說:「吳王的長史權萬紀輔佐我的兒子,不能糾正我兒子的行為,應當殺死他。」柳范說:「房玄齡輔佐陛下您,尚且不能阻止陛下出去打獵,怎麼能單單處罰權萬紀呢!」皇上大怒,袖子一甩,入了後宮。過了很久,皇上單獨召見柳范,對他說:「你為什麼當著人面指責我呢?」柳范回答說:「陛下仁厚英明,小臣我不敢不竭盡愚直。」皇上聽了,很高興。
房玄齡、高士廉在路上遇見少府少監竇德素,問他:「宮裡最近有什麼修建工程?」竇德素把這事上報給皇上。皇上很生氣,責備房玄齡等人說:「你們只管理政府的事務,宮中的小小修建跟你們的職務無關。」房玄齡低頭認錯。魏征卻走上來說:「我不明白陛下為什麼責備房玄齡,房玄齡又為什麼認錯!房玄齡等人總理國政,是陛下的臂膀和耳目,對宮廷內外的事情都應該有所瞭解。如果您建的工程是對的,他們就應該協助陛下來完成;如果不對,就應該請求陛下停止。他們向主管人員詢問,是理當如此。所以我不明白陛下為什麼認為他們有罪而責備他們,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認罪!」皇上聽了,十分慚愧。
唐太宗李世民納諫的例子還很多。例如,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中書舍人李百藥上奏說:「以前雖然釋放過宮女,但宮中無用的宮女仍然很多。宮裡陰氣太重,也會招致天災。」於是,唐太宗下令釋放宮女,一次就放出三千多人。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下令建洛陽乾元殿,給事中張玄素上書反對,說他可能連隋煬帝都不如。唐太宗問他說:「你說我連隋煬帝都不如,那比起夏桀、商紂來怎樣呢?」張玄素說:「如果不停這項工程,將來的命運同夏桀、商紂一樣可悲。」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令停止工程,並說:「這是我考慮不周。」
唐太宗就是這樣善於納諫,關於他納諫的事例,史書上記載很多,可以說書不勝書。對待進諫之臣的態度,更是令人欽佩。魏征可以說是一個敢於強諫的諍臣,多次弄得他下不了台,但唐太宗對他卻一直十分尊敬。魏征病重時,他送醫送藥,並和太子一起到他家裡去探望。魏征死後,他思念不已,對左右的大臣說了如下的話: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這段話成為千古名言。
唐太宗這種提倡宮廷「民主生活」的態度直接促成了「貞觀之治」。據史書記載,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天下大治,判死刑者僅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至五嶺,都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門的人不必帶糧食,可以從道路上隨便取食東西。《貞觀政要》上記得更具體,說是商旅之人宿於野外,不必擔心盜賊來搶;監獄裡常常沒有人,牛馬遍佈山野。當然,這也許有很大的誇張成分,但貞觀年間確實比以往要好,這總是事實。
【評議】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開國皇帝都獨具特點,如劉邦善於用人,能夠容忍;劉秀善玩「柔道」,能寬以待人;而唐太宗李世民則是從諫如流,憑這一個特點,足以避免許多錯誤,就足以實施許多利國利民的策略,就足以促使社會安定和繁榮。一場「玄武門之變」的「陰謀」,造就出這麼一個萬世英主來!
「陰謀」與「陽謀」,正像太極圖裡的陰魚和陽魚一樣,並無絕對的界限,而是互相包容,可以互相轉化的。看來,如果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不能造福於人民,就是堂而皇之的「陽謀」,也會變成實實在在的陰謀;如果能順應歷史發展的要求,為社會的進步和繁榮而定計設謀,即便是在暗地裡進行的「陰謀」,也能變成光明正大的陽謀,正所謂「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不以成敗論英雄」,是道德史觀,道德史觀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具有不竭文化動力的理想,但現實之中,政治講究的是當下的成功,也就是說,只要掌握了權力,穩固了權力,並且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你就成功了,無論你當初採取怎樣的方法,都是無關緊要的。因此,從文化上講,不以成敗論英雄,從政治上講,往往是以成敗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