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後唐莊宗李存勖是中國封建皇帝的一個典型,一個由明君到昏君轉變的典型。歐陽修專門寫《五代伶官傳序》,論述後唐興起與滅亡的原因,認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指的就是後唐莊宗李存勖先是繼承了先人的遺志,滅了燕國、後梁,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後唐,但不久,就因為自己的荒淫無道,使得後唐又迅速滅亡。我們看看下面的描述,就會知道後唐的滅亡是怎樣地合情合理了。
【事典】
後唐主李存勖本來是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在滅了後梁之後,便寵信伶官,荒淫奢侈,濫殺大臣,暴虐無道。同光四年(公元926年),莊宗聽信謠言,給樞密使郭崇韜安上了謀反的罪名,殺其全族,又聽信伶官景進的讒言,誅殺了護國節度使、尚書令朱友謙全家。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藩鎮諸將惟恐禍及自己,即使是下層的軍官士卒,也惶惶不可終日。時局至此,李存勖滅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當時,戍守瓦橋關(今河北省雄縣)的魏博鎮士卒,因期滿輪調回鎮。魏博兵是後唐的一支精銳部隊,戰鬥力很強。走到貝州(今河北省清河縣)時,莊宗覺得鄴都(今河北省大名縣)兵力不足,如果他們回去以後發生變亂,恐怕不好收拾,於是就下令他們留在貝州,不准回鄉。頃刻之間,流言四起,人心惶恐,大家不知所以。兵士皇甫暉率眾嘩變,殺死了統領自己的軍官,脅迫受大家愛戴的軍校趙在禮為首領,長驅南下,攻入鄴都。變軍推舉趙在禮為魏博留後。
莊宗聽到了這一消息,立即派遣歸德節度使元行欽率軍進討,不料交戰即敗。莊宗大怒說:「破城那一天,城中老少,一個不留!」元行欽率各鎮的增援部隊,再次進攻鄴都,但因變軍知道朝廷決不饒命,所以頑強守衛,於是元行欽再次遭到失敗。這時,全國各地變兵四起,紛紛告急。莊宗迫不得已,只得讓他平日猜忌的李嗣源率領親軍前往討伐鄴都叛軍。
後唐的侍衛親軍號稱「從馬直」,是由莊宗挑選勇士組成的,分為四指揮,總指揮使是郭從謙。郭從謙本是伶人,得到了莊宗的寵信,後來以軍功升為指揮使。郭崇韜掌權時,郭從謙以叔父禮相事,而睦王李存義也收郭從謙為義子。後來二人被冤殺,郭從謙對此經常感到不平,他暗中以私財結交從馬直的軍校,準備替二人喊冤。
後來,親軍在洛陽供給不足,軍士王溫策劃兵變,因事洩被殺。一次,莊宗與郭從謙閒談,開玩笑地說:「你過去曾經依附郭崇韜、李存義,現在又教唆你的士兵王溫造反,你想幹什麼?」郭從謙本來就有此事,聽了莊宗的話,更加憂懼不安。於是,他積極準備叛亂,暗中散佈謠言,說皇上因為王溫謀反的事,等到鄴都平定以後,要把親軍全部坑殺。消息傳出後,官兵上下無不人心惶惶,兵變一觸即發,而此時莊宗對此全無知覺,反倒讓他們出征,這無異於給了他們一次絕好的機會。
李嗣源雖遭莊宗的猜忌,但忠於皇帝,並無異志。他率親軍渡河北上,來到了鄴都,在城西南紮營,準備第二天拂曉進攻。可是,當天晚上,軍營中就發生了兵變,從馬直軍士張破敗率變軍劫持了李嗣源,並向士兵們宣告說:「將士們追隨皇上十年,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終於得到了天下,可是皇上卻恩斷義絕,一味誅殺功臣勳舊。貝州的那些官兵,不過思念家鄉,想回去看看,並沒有別的意思,皇上現在竟不饒他們一死,發誓說破城之後要把他們全部殺掉!近來,從馬直的幾個弟兄吵鬧,並沒有謀反,皇上竟要把全隊處斬。我們當初並沒有叛心,只是怕死,現在看來跟隨皇帝就是死。大家商量,願意跟城裡的趙在禮聯合,擊退各道軍隊,讓皇上在河南當皇帝,讓大帥李嗣源在河北當皇帝,做我們的統帥。」
李嗣源聽了這些話,極為驚恐,勸阻叛軍,叛軍不從。李嗣源說:「你們不聽我的話,就隨你們的意去做,我自己返回京師洛陽。」變兵們哪裡肯聽,操起兵器,把李嗣源圍住,警告說:「我們這些人是一群虎狼,分不出誰尊貴,誰卑賤,大帥想去,恐怕走不了。」於是,叛軍簇擁李嗣源等進入魏州。但魏州城裡並不知道城外的這些變化,拒絕他們進城。變軍首領皇甫暉首先出城迎擊,張破敗沒有準備,結果被殺,征討軍也全部崩潰。等趙在禮弄清了真相,就率各級軍官迎接李嗣源進城,向李嗣源叩頭流淚,請求寬恕,說:「我們不知變化,願聽大帥的命令!」
李嗣源見自己已成騎虎之勢,無法脫身,只好假裝答應。後來假托收撫散兵,出了鄴都,李嗣源流著淚對各級將領說:「我明天就回鎮州,呈遞奏章,聽候皇上的裁決。」大將霍彥威說:「這樣恐怕不行,您是大軍元帥,不幸被變軍劫持,元行欽不戰而退,他回朝廷後,一定拿您當借口來搪塞。您如果直接回鎮州,豈不正應了『割據土地,要挾君王』的話?眼下之計,不如日夜不停奔往京師,親自面見皇上,或許可以洗清自己。」李嗣源聽了這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便答應了。
李嗣源不想反叛,想說明實際情況,但屢次上表申訴,但都被元行欽攔截下來,無法達於朝廷。他焦慮不安,坐臥不寧。他的女婿石敬瑭倒是個有智計的人,趁機勸他說:「事情的成功,是由於決斷迅速,事情的失敗,也是由於猶豫不定。世界上哪有上將跟叛軍一同進入叛軍的城池而將來能夠永保平安的呢?大梁是天下之要會,請讓我率三百騎兵發動奇襲。如果幸而能夠奪到手,大帥就率主力急行東進,只有這樣,才可以保全自己。」突騎指揮使康義誠也趁機說:「皇上生活荒淫,治國無道,全國早就怨恨不平。您跟大家站在一起,就可活命。您如果堅持效忠守節,恐怕難逃一死。」李嗣源思忖了一會,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向各道將領發出命令,徵調軍隊。李嗣源本來就是成德節度使、蕃漢馬步軍都總管,威望很高,所以河北諸鎮紛紛擁戴,順利渡河,不到半月,便南下進入了汴梁。
起初,因變軍四起,軍心動盪不安,國庫空虛,士卒不飽,謠言紛起。宰相們發覺情勢險惡,都惶懼不安,就上疏說:「現在國庫已空,宮庫裡卻有大量儲存,皇家各軍將領士卒,連自己的父母妻子都養不活,如果這樣下去,再不救濟,恐怕軍心生變。請陛下動用宮庫來救濟他們,等過了荒年,宮庫裡的財富還會回來的。」李存勖本已答應,可是劉皇后卻不同意,她說:「我們夫婦身為君王,管理萬邦,雖然依靠軍隊,但更是由於天命。既然天命在我,別人又能把我們怎麼樣!」李存勖聽信了皇后的話。
宰相見遲遲沒有動靜,又在便殿向李存勖口頭奏報。劉皇后派人在屏風後偷聽,過了一會兒,她派人攜帶了一個梳妝台、三個銀盆,還跟著三個年幼的皇子,從宮中出來,告訴宰相說:「人們都說宮裡積蓄很多,其實不瞭解真相。各地進貢的東西,隨手都賞賜光了,只剩這些東西。請您把他們賣掉、犒勞官兵吧!」宰相們見此情景,恐懼惶然,不敢再說。
不久,莊宗聽說李嗣源已率軍南下,這才覺得真的出了問題,便出錢帛賞賜諸軍。士卒們得到這些錢帛,並不感激,還破口大罵說:「我們的妻子兒女已經凍餓而死,現在要這些有什麼用!」莊宗率軍奔向汴梁,途中聽說李嗣源已進入了汴梁,只得倉皇逃回。到滎陽時,兵士已逃走了一半。他再三溫言撫慰士卒,答應給他們重賞。士兵們說:「陛下的賞賜來得太晚了,沒有人會感謝聖恩。」李存勖無話可說,只是流淚而已。
剛到洛陽,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便率眾嘩變,與京城駐軍發生了混戰。莊宗在亂兵中為流矢射中身死,左右全都逃散。只剩下莊宗過去寵幸的那些伶人收集走廊上的樂器,堆到莊宗身上,縱火焚燒,才使莊宗免遭屍骨暴露之災。
李嗣源隨後進入洛陽,稱監國,旋即帝位,是為後唐明宗。
【評議】
由明君到昏君,其轉變何其速也!由興國到亡國,其變化又何其自然!這中間真是富有戲劇性,尤其是後唐滅亡的過程充滿了戲劇性,即使是富有想像力的戲劇家,也很難設想出這樣的戲劇情節來,而在後唐的現實中,就活生生地演繹出來了。國家的興亡,人事的成敗,「非惟天時,抑亦人謀」,克服人性的貪壁,實是成就國事與人事的第一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