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復位不久,邊患不斷,災荒也接連發生。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陝西降特大雨雹,傷莊稼無數,個別地方顆粒無收;過了兩年,山東、河南、陝西一代發生了大瘟疫,百姓染疫而死者不計其數,再加上朝廷內的武氏勢力仍很強大,所以,唐朝的政局應當說很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韋後卻一力慫恿中宗享樂,不問國政。例如,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二月,韋後陪同中宗登上玄武門,觀看特設的宮女大宴,數不清的宮女如鶯蝶紛飛,擺開一桌桌的宴席,氣勢既壯觀又奇特。等宴會結束後,韋後又命宮女相互打鬥,弄得中宗眼花繚亂,目眩神馳,而在這時百姓正在飢餓和瘟疫中備受煎熬。第二年元宵節,韋後又特命百姓張燈結綵,大慶元宵,她則陪著中宗,帶著百官,穿著便服,夾雜在百姓之中共享太平之樂。從這些現象分析,應當說從這時起,韋後就有意傚法武則天,想讓中宗不問朝政,以便自己伺機掌權。
武則天雖死,她的武氏宗族並未失勢,尤其是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與中宗結親,更是站穩了腳跟。有一次,洛州長史薛季昶曾對張柬之說:「張氏兄弟雖被除去了,但武則天的勢力並未徹底剷除,就像漢朝的呂後雖死,她的宗族呂祿、呂產還在一樣。去草若不去根,最終還是要復生的。」
武三思之子既娶了中宗的愛女安樂公主,便有了靠山,而中宗復位後不久,武三思又與韋後私通,等於父子倆娶了母女倆,更是有恃無恐了。原來,韋後與武三思私通,是由上官婉兒牽線搭橋促成的。上官婉兒是上官儀的孫女,武則天當政時,宰相上官儀曾勸高宗廢掉皇后武則天,但被武則天的密探偵知,武則天就派人誣告上官儀謀反,殺了上官儀父子,把他家的妻女都沒入掖庭為奴。上官婉兒在宮廷之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人長得十分聰明靈秀,又極富文才,善於吟詩作賦,為武三思所愛。武則天當政時,武三思常在宮中值宿,上官婉兒於是與武三思私通。唐中宗復位以後,上官婉兒馬上被召幸,拜為昭容,專門掌管皇帝的制命,深受寵愛。中宗重當皇帝以後,生活日漸浮靡,所寵的宮女也越來越多,也就顧不上韋後,而韋後又耐不住寂寞,生性淫蕩,就找上官婉兒想辦法,經上官婉兒撮合,兩人就幹起了苟且之事。這些事,宮中幾乎人盡皆知,只是瞞著中宗一人而已,韋後和上官婉兒還多次在中宗面前替武三思說好話,誇他德才兼備,就這樣,武三思被中宗拜為宰相。
武氏勢力復振,韋後也與武氏加緊了勾結,她希圖有朝一日能借助武氏的力量登上皇位。朝中的正直大臣見中宗昏庸,朝政腐敗,大有岌岌可危之勢,就推舉張柬之面奏中宗,要求除掉武三思,以加強李唐宗室的力量,其他官員也有類似的陳請。中宗不聽,並把這些事告訴了韋後,韋後再轉告給武三思,武三思立即打擊報復,將張柬之貶出朝廷,使之死在襄州。其他正直官吏也一一遭到貶逐。
韋後的女兒、武三思的兒媳安樂公主極其驕橫不法。在中宗和韋後的縱容之下,她目無王法,屢屢凌辱大臣,貪污受賄,生活上極其驕奢淫靡,並多次向中宗索要土地湖泊。更有甚者,她竟逼著中宗立她為皇太女。這位寶貝公主,與其母如出一轍,是一位權力狂、野心家,但又浮巧刁蠻,絕無才幹,其身敗名裂是命中注定了的。
在當時的朝廷之上,真是熱鬧非凡。上官婉兒是一個天才的筆桿子,韋後是一個天生的潑婦,兩人共同私通武三思,武三思又刁滑奸邪,手握權柄,再加上一個成天吵嚷著要當皇太女的安樂公主,真是文武齊備,生、旦、淨、未、丑無奇不有,把一個堂堂的李唐朝廷當作了戲台,唐中宗彷彿耳聾眼瞎,對之不聞不問。一場風暴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安樂公主與其公爹武三思密謀串通,一心要廢掉太子,立自己為皇太女,這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如同兒戲的異想天開的想法,但在無奇不有的唐代,也難保沒有實現的可能。皇太子李重俊感到了極大的威脅和恐懼,他要先下手為強,擒殺韋後和安樂公主。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太子與左羽林軍大將李多祚、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偉等人,假借皇帝的命令,率領羽林軍騎兵三百人,衝入武三思的家裡,殺死了武三思和武崇訓及其親屬黨羽十多人,然後又自肅章門斬關而入,企圖一舉殺掉韋後、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
當時,中宗夜宴剛剛結束,忽聞太子作亂,就連忙與韋後、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一起來到玄武門,並急命右羽林軍大將劉景仁率百餘騎前往護衛,又急忙宣佈命令,赦免一切跟從起事的人員。眾人一聽太子原是矯詔,又聞皇上的赦免令,就紛紛棄戈投降,最後只剩下三兩個人跟隨太子逃去。後來逃到今陝西的戶縣,在林中休息時,太子被隨從殺掉。
在平定了太子之亂以後,韋後的勢力更加猖獗,其野心也已越來越清楚,朝廷上下一片輿論嘩然。安樂公主另嫁的新夫武秀吉也積極參與其事,再加上宗楚客,數人狼狽為奸,使得朝廷上人人側目。定州人郎岌上言,說「韋後、宗楚客將為逆亂」,結果被中宗亂棍打死。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不畏死難,毅然上書說:「皇后淫亂,干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秀吉、宗楚客圖危宗社。」中宗把他召至朝廷,當面責問,燕欽融慷慨陳詞、毫無懼色,說得中宗無言以對,只好讓他出廷去了,誰知他還沒有走出朝堂,韋後就假借皇帝的命令,讓宗楚客帶人把他捕住,摔在殿中的石頭上,使之頸折而死。中宗見此情景,竟然沒有追問,只是在臉上表現出了不愉快的神色。韋後、宗楚客等人見中宗心中不忿,生怕中宗處治,就想立即把中宗害死。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六月,韋後派安樂公主給中宗進獻食餅,中摻毒藥,中宗食後,毒發而死。
中宗暴死,而韋後的部署卻沒有完成,如果在這時發喪,定會引起朝廷的極大混亂,很有可能有人起兵,韋後一夥就有被殺掉的可能,因此,韋後的當務之急是秘不發喪,然後把親信召入宮中,商議對策。韋後讓自己的哥哥韋溫負責統率所有的軍隊,又令韋氏宗族的韋捷、韋濯、韋琦、韋播等分別帶領軍隊,巡行六街,保衛宮室,再從四方調來了五萬親信軍隊,駐守京城。待一切佈置妥當以後,才給中宗發喪。
在發喪之時,即宣佈中宗「遺詔」,韋後自己臨朝聽政。三天以後,年幼無知的太子李重茂在中宗靈前即位,尊韋後為皇太后,由皇太后臨朝攝政。
可惜的是,韋後的野心比武則天大上十倍,其慾望也強上十倍,可能力卻連武則天的十分之一都沒有,她在諸王不服大臣離心的情況下臨朝稱制,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反抗。
中宗李顯的弟弟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在身處逆境時善於韜光養晦,躲過了武則天對李唐宗室的嚴酷迫害,即使在中宗在位時,他也十分謹慎。其實,他自幼飽讀詩書,聰慧過人,又兼性格英武,胸懷大志。平時,他顯得好像迷戀於聲色犬馬,守際上處處留心朝廷的動靜。當中宗突然去世、韋後臨朝稱制的消息傳來時,他感到自己的機會到了。他派人與太平公主聯繫,取得了內應,於是,他率兵從封地奔襲長安,與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以及羽林軍的將領一起,率一萬騎兵突出玄武門,衝上太極殿。韋後對這一變故茫然不知,等聽到外面喊殺聲起時,才急忙從寢處逃出,連外衣也來不及穿。剛一出房,即被亂兵殺死。安樂公主則正在描眉,未及回頭就被士兵斬作兩截,從此真的進入安樂之鄉去了。
上官婉兒則極有心計,她聽悉變故,急忙寫了一張讓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登基的詔書,藏在袖中,率宮女列隊迎接李隆基,希望能免一死。李隆基見了詔書後,對左右說道:「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今天不誅,後悔無及。」立命左右把上官婉兒斬於當地。其實,上官婉兒是無辜的,她以才色奉事於人,並未做什麼壞事,所處不當之事,也皆因不得已而為之。她是一位極有才華的女詩人,《全唐詩》中保存有她的詩作三十二首,並且有詩文集行世。
李隆基平定了韋後之亂後,盡殺韋氏宗族,連武氏勢力也一併掃除,自此以後,唐朝又回到李氏宗族手中。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登基,仍號睿宗,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在其後的幾年裡,太平公主一直想當女皇,而且勢力很大,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後,太平公主謀反事洩,李隆基將她逼入寺廟,令其自殺,終於穩住了李唐江山。在李隆基的統治下,盛唐之世終於到來了。
【評議】
在中國歷史上,女人掌握朝政可謂屢見不鮮。尤其令人不解的是,趨奉正直的皇后帝妃尚且情有可原,而那些邪惡淫亂的女人也能得到時人的尊崇和畏服,實在是莫名其妙的事,在這時候,那些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全不管用了,似乎一夜之間都由硬骨頭變成了勢利眼。這是否也是民族的劣根性之一呢?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說過,維持政權,要靠「法」、「術」、「勢」三條,人一旦得「勢」,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一樣讓人畏服,我們為什麼要責怪誰呢?在這裡,我們絕非無聊地替哪個性別鳴不平,相反,對武則天這樣的女皇還要抱應有的肯定和讚揚的態度。我們只是想通過分析中國歷代皇后帝妃專權的現象,來看看中國傳統政治的運作方式,對於今人,或許不無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