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時期的霸權博弈 第11章 帝王氣象·自律與自責
    【引言】

    我們今天大談特談自律問題,彷彿自律是靈丹妙藥,一談自律就萬事大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大概是因為「他律」已經失效,只好轉而求助自律罷。那麼,什麼是自律和他律?說得白一點,自律就是道德與良心,他律就是法律與制度。由此看來,自律是以道德為基礎的,如果不提倡道德,自律將無從談起。

    古人自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對我們今人來說,他們對道德的尊崇還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他們有時也善於自律,因自律而自責,又因自責而行德政。

    【事典】

    楚昭王遭受吳王闔閭帶來的災禍,國家滅亡,被迫出逃,楚國的父老都赴來送行。楚昭王說:「父老們,你們回去吧,不要擔心你們沒有國君。」楚國的父老們說:「哪能再有您這樣賢明的國君!」於是就一起跟隨楚昭王出逃。申包胥則跑到秦國,在秦王的宮廷上哭著請求秦國出兵救援楚,最終請來了救兵,楚國最終因此而復興。

    劉邦進入關中後,召集各縣的豪紳們說:「百姓受秦朝苛酷的刑法已經很久了。現在我統治關中,不過是要和父老定下三條法律而已。我進關,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去禍害,不是為了虐待和搶劫百姓,大家放心好了!」於是劉邦又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巡行各地,向老百姓解釋說明,秦朝的百姓們瞭解了劉邦的真實意圖之後,非常高興。不久,項羽的軍隊又進入關中,所到之處殘酷地虐待百姓,使人們大失所望。劉邦得到了民心,從此奠定了四百年江山的基業。

    唐玄宗李隆基為躲避安祿山的叛亂,逃離京師長安。走到扶風(今陝西寶雞東)時,跟隨他的士兵都覺得他是咎由自取,很想逃走,便製造謠言,士兵也故意找麻煩,圖謀叛亂。唐玄宗把士兵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說:「我用人不當,招致了安祿山的叛亂,現在必須到遠處去避叛軍的銳氣。大家倉促之間跟隨我出走,來不及與父母妻子告別,我覺得非常慚愧。現在請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家去吧,我自己要和自己的子弟前往四川,現在就和大家告別。你們回去見到父母及長安的父老們,請代我向他們致意問候。」隨從的士兵聽後都很感動,都流著淚說:「陛下既然這樣說了,是死是活我們都跟著皇上。」從此謠言便消失了,大家一直保護著他。

    張巡和許遠等將領不顧自己的勢力單薄,堅決與安祿山的叛軍作戰,在雍岳(今河南枯縣)遭到安祿山的圍攻,手下的大將勸張巡投降,張巡把唐玄宗的畫像拿出來,帶領將士朝拜,將士在玄宗的畫像前抱頭痛哭。張巡把勸他投降的六位將領帶到將士們面前,用忠孝大義斥責他們,然後斬首示眾,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抗敵的決心。他們兩人最後戰敗被俘,不屈而死。成為唐代的著名將領。後來,大文學家韓愈寫《張中丞傳後序》,高度讚揚了他們兩人的氣節和對唐朝平定叛軍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唐德宗時,河北四鎮發生叛亂,王武俊稱趙王,田悅稱魏王,李納稱齊王,朱滔稱冀王。李抱真派賈林勸說王武俊,假托唐德宗的話說:「我以前確實做了錯事,朋友之間有不同的意見,還要道歉認錯,何況我是一個大國的君主呢?」王武俊於是就首倡服從朝廷指揮。等到唐德宗在奉天頒布罪己詔後,王武俊又派人對田悅說:「天子正為國家大事憂愁費心,還用恩德安撫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能悔過自新、歸順朝廷呢?」

    王庭湊割據成德時,韓愈奉命前去安撫。王廷湊劍拔弩張,迎接韓愈。到旅館後,王庭湊在堂上佈滿了武裝的士兵。韓愈面不改色,講論安史之亂以來背叛和歸順朝廷的利害,王庭湊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他害怕軍心動搖,就揮手讓韓愈出去。最終,他還是做了唐朝的地方長官。

    黃巢佔領長安後,發佈的赦詔傳到鳳翔,節度使鄭畋沒有出庭接受。當奏起音樂時,將領們都失聲痛哭。黃巢的使者感到很奇怪,鄭畋的幕僚說:「因為鄭畋患了手腳麻的病,不能前來,他們因此傷心。」其實,這是他們的掩飾之辭。黃巢的使者見此情景,深感歎息,百姓聽說此事沒有不流淚了的。他說:「我就知道人民還不厭煩唐朝,強盜們很快就會被平定的。」他於是起兵,並倡議各地唐軍,共同收復京師長安。

    陸贄勸唐德宗下罪己詔,沉痛追究自己的過失,用真誠的語言來向天下表示自己的過錯和誠心誠意的悔改之情。詔書發出後,即使是武夫悍卒,也沒有不感動得流淚的。有識之士由此還知道,叛亂不難平定。

    【評議】

    對於所謂的正統觀念來講,皇帝是上天之子,是天道的象徵,是沒有過錯的,正所謂老子無過天無過。但同樣是正統觀念,又認為皇帝是人不是神,和常人一樣有錯誤,皇帝如果知錯善改,便是明君。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下罪己詔的皇帝並不多,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皇帝的罪己詔才顯得難能可貴。有人說,這是籠絡人心的一種方法,其實,哪一種方法不是在籠絡人心呢?問題是,漫長的中國歷史證明,人們往往是等待著被籠絡,而統治者偏偏不去籠絡!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