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 第9章 英雄與時勢·一朝天子一朝臣
    【引言】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的確是歷代統治者的經驗總結,也是封建官場的根本特徵之一。實際上也並非完全如此,如果你善於官場經營,也許可以歷仕多朝,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鮮見。當然,成功的官場經營者總是少數,更多的還是失敗者。看看審食其的命運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問題。

    【事典】

    漢惠帝時,辟陽侯審食其得幸於呂太后,但他行為不端,引起了公憤。惠帝藉故將他捕入大獄,準備處死。審食其雖被拘獄中,但有恃無恐,認為呂太后會出面援救。呂太后聞審食其被捕,心如火焚,但又不好直接向惠帝說情,只望朝中大臣代為救免。眾臣都知審食其平日劣跡,恨不得立即將他謀殺,以申國法,竟無人出面相救。審食其在獄中得知後,這才真的焦急起來,思來想去,只有平原君朱建,昔日曾受他厚惠,或許能為他出謀劃策。於是,乘著探視的機會,全家往求朱建。

    朱建,楚人。曾為淮南王英布相,英布欲反時,朱建曾極力勸阻,英布不聽。等到英布被誅,劉邦得知此事,故封朱建為平原君,朱建也因此得名。及徙居長安,公卿大臣,多願與其交往。辟陽侯審食其,當時得寵於呂太后,聞朱建之名,也欲交結,但朱建為人剛正,多次將其拒之門外。不久,朱建母不幸病亡,因朱建平日清廉,家無餘資,無錢安置其母。朱建的朋友陸賈聽說了這件事,忙找到審食其,向他道賀說:「平原君母不幸病亡。」審食其十分不高興,不待說完,就說:「平原君母死,與我何干?」陸賈道:「君曾欲與平原君交識,平原君因老母在堂,不敢輕受君惠,以身相許。今其母已亡,你若厚禮相饋,平原君必感君盛情,將來您遇到什麼難事,平原君必以死相報,這豈不應賀?」審食其素知朱建行不苟合、受惠必報的秉性,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立即派人送去百金,助建葬母。朱建正愁治喪之資,只得暫時收下。一些趨炎附勢的朝臣,聞審食其厚贈朱建,也樂得乘機交結,向朱建贈送喪資,少則數金,多則數十,統計約有五百金之多。及朱建喪事辦完,不得不親往道謝,審食其便乘機與朱建相識,且有往來。

    朱建知道審食其前來拜見的意思,說:「朝廷要嚴辦此案,我不敢入獄相見,煩請轉告辟陽侯。」審食其聞知,認為朱建不肯出面相救,憎恨他負恩忘德。

    朱建打發走了審食其的家人,心中十分關切。他想欲救審食其,必須說動惠帝的幸臣,但朝中重臣因不齒審食其為人,不肯出面相救,看來只有設法說動內侍。朱建對一位極受惠帝寵愛的內侍說:「辟陽侯下獄,外人皆雲為足下所讒,究竟有無此事?」這位內侍聽後,大驚道:「我與辟陽侯素無怨仇,讒他何用?」朱建道:「眾口籍籍,難下定論,但恐今日辟陽侯死,明日足下大禍將至!何以見得呢?足下得寵陛下,而辟陽侯得幸太后。今天下重臣,名歸陛下,實為太后所握,試想,辟陽侯被誅,太后能放過足下嗎?太后不會把皇帝怎麼樣,難道不會拿你們這些得寵的人出氣嗎?」內侍頓時嚇得目瞪口呆,忙問:「君有何計,能使我免此災禍?」朱建道:「事到如今,足下只有在陛下面前求情,放辟陽侯出獄,如此太后必感足下,足下亦可得兩主歡心,您也將會更加富貴。」內侍聽後,點頭道:「勞君指教,我一定照辦。」朱建見目的達到,便起身告辭退出。數日後,朝廷頒下詔令,赦審食其無罪,釋放回家。審食其出獄後,始知朱建所救,遂備下重禮,往謝朱建。

    這件事,審食其做得還算不錯,但問題是他不能未雨綢繆,就難免有殺身之禍了。

    淮南厲王劉長,為劉邦少子,他的母親原為趙王張敖的美人,趙姓。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時,劉邦討伐匈奴,經過趙地,張敖把趙美人獻給了劉邦,得劉邦所幸,生子,即劉長。

    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趙相、貫高因為覺得自己命運難測,欲謀殺劉邦,事洩之後,趙氏與趙王張敖、趙相貫高等,一齊被捕押在長安。趙氏遂將懷孕的事讓有關的官吏告訴了劉邦。其時,劉邦正因貫高等人的謀殺之事牽怒於張敖,對趙氏未加理睬。趙氏弟趙兼見此,忙往拜辟陽侯審食其,想托他言於呂後。呂後本來就十分嫉妒,聽後不肯轉告劉邦,審食其也沒有堅持。

    不久,趙氏生下厲王,因怨而自殺身亡,劉邦得知後,才覺得後悔,遂將厲王交給呂後撫養,葬趙氏於真定。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劉長被立為淮南王。劉邦駕崩以後,劉長在呂後的撫養下長大成人,漸漸地從母舅趙兼口中得知自己的母親冤死獄中,辟陽侯審食其不肯盡力救母。自此,他就對審食其懷恨在心,伺機將他殺死。但審食其為呂後寵臣,又是朝廷的老臣,一時無法下手,只有耐心地等待時機。

    呂後死後,文帝劉恆即位。劉長自以為與文帝十分親善,就漸漸地驕橫起來,經常不奉法令。文帝覺得他是自己的幼弟,自小失母,就對此他格外寬容。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劉長從淮南來到長安,常從文帝外出射獵,往往與文帝同乘一輦,且不顧名分,直呼文帝為大兄。文帝知道他的性格脾氣,也就不與他計較。劉長看到皇帝這樣對待他,心中暗喜,心想,我此次來郡,本意就是斬殺審食其,為母報仇。若報於陛下,陛下必定不肯讓我殺掉先帝的舊臣,我不如先斬後奏。陛下待我甚厚,我造成了既成事實,皇帝也不會加罪於我。他定下了這個主意,便伺機而動。

    一日,劉長在袖中暗藏著鐵椎,帶領數人,乘車往訪審食其。審食其忽聞淮南王來訪,不知是什麼緣故,慌忙迎到門外,俯首作揖。劉長並不搭話,翻身下車,走到審食其面前,猝然下手,手起椎落,擊在審食其頭部。審食其未加防備,當時就被擊倒在地,腦漿迸裂。劉長立即命令手下割下首級,登車而走。

    審食其家人因事發倉促,救護不及,而且殺人的是皇帝的親弟弟,也不敢追捕,只好往報朝廷。審食其的家人尚未到達文帝那裡,劉長已驅車來到宮前,求見文帝。文帝見劉長匆忙求見,只得傳令召入。劉長步入大殿,長跪不起,肉袒請罪。文帝見他這個樣子,十分吃驚,忙問:「出了什麼事,使你如此驚慌?」劉長道:「臣母前居趙國,與貫高謀殺先帝的事毫無牽連。辟陽侯明知臣母冤枉,卻不在呂後面前全力相救,這是第一條罪狀;趙王如意母子,本來無罪,枉遭殺害,辟陽侯得幸呂後,沒有設法相護,這是第二條罪狀;呂後封諸呂為王,欲危劉氏,辟陽侯又默不一言,這是第三條罪狀;辟陽侯身受國恩,不一心為公,專門營私,身犯三罪,未加治罪。現在,臣謹為天下誅賊,上除國蠹,下報母仇!只是事前未曾徵得陛下的同意,擅誅罪臣,臣實在有罪,故伏殿自陳,肉袒請罪。請皇帝治罪。」

    文帝本來就不大喜歡審食其,聽到被劉長殺死,也覺得出了一口氣。雖先斬後奏,一則理解劉長為母報仇之心;二則自己現存只此一弟,遂不加治罪,令他趕快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評議】

    審食其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可謀一事而不能謀終身。根據當時的情況,審食其是完全可以預見到自己的結局的,也完全有時間有機會為自己設計出路,但他不能左右逢源,終於在險惡複雜的封建官場上敗下陣來,被捶得腦漿迸裂,也可謂是一個典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