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和」對於一個國家或一項事業的重要性,我們都有清醒的認識,但最早將這種認識上升到理論形態的,還是孟子。孟子為我們形象地論述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主次輕重,確立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論。讓我們來看看孟子的論述。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的意思是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方圓三里的城牆,方圓七里的城廓,將其包圍起來攻打而不能攻破。能夠圍城攻打,是因為佔了天時,不能攻破,是因為沒有佔有地利。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不是不鋒利堅韌,糧食布帛不是不多,而城池還是被攻破了,不得不棄城逃走,究其原因,是由於佔了地理卻沒有佔人和的緣故。在這裡,孟子宣傳的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的意思是說,如果實行了仁政,就必然會佔有人和,因此就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自己則是堅不可摧的堡壘。所謂仁者無敵,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的確,孟子的這一思想並不是迂腐的理論,而是具有重要實踐價值的指導思想。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以弱勢的「人和」戰勝強勢的「天時」、「地利」的例子是很多的。
【事典】
戰國末期,楚國被秦將白起攻下了郢都,被迫遷都。齊國自被燕將樂毅攻敗之後,也一直元氣難復。秦國越戰越強,與其餘六國的勢力相比佔有明顯的優勢,除趙國外,其餘五國均不是秦國的對手了。只有趙國,一方面是由於趙武靈王的改革,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大將廉頗和國相藺相如的拚力苦戰。若無廉藺合作,恐怕趙國早就不復存在。因此,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專門為他們立《廉頗藺相如列傳》,其評價之高,足見一斑。
廉頗成為大將,是積攻城野戰之功所至,而藺相如成為國相,則是由於完成了兩次重大的外交使命所致。秦國曾接連不斷地攻打趙國,可總未得逞,特別是大將廉頗,更難擊敗。於是,秦王就想採取其他辦法來挾制趙國。秦國採取的辦法是假意跟趙國交好,再用外交手段把趙國置於被動地位。公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得到了楚國的稀世珍寶「和氏璧」,就派使者去對趙王說,秦國願意以十五座城池的代價換取趙國的「和氏璧」。這使趙國十分為難。
趙國倒不是愛惜這塊玉,而是因為秦國歷來不講信義,趙國怕白白地挨了騙還要被人恥笑,損害了趙國的形象。如果不給秦國這塊玉,又怕給秦國一個把柄,他們要發兵來打,真是進退兩難。正在這時,宦官頭目繆賢推薦說:「我家有個叫藺相如的門客,智勇雙全,可以讓他想想辦法。」趙王無計,也只好叫他來問問。
趙王問道:「秦王要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給還是不給?」藺相如說:「秦強趙弱,我們不能回絕。」趙王又問:「若秦收了和氏璧,又不給我們城池,那時怎麼辦呢?」藺相如說:「秦國提出要求,若是不答應,是趙國理虧;若是秦國收了趙國的玉璧,不給城池,那就是秦國理虧了。比較起來,我看還是後一種辦法好。如果大王實在沒有人可以派遣,我可以勉強充數。如果秦王把城劃給我們,我就把璧留在秦國,如果他們不願交出城池,我就『完璧歸趙』。」趙王覺得藺相如口才便捷,慮事周密,就派他去了秦國。秦昭襄王在宮裡接見了藺相如。秦王高興而又隨便地坐在那裡,藺相如只好雙手把璧捧上去。
秦王看了又看,愛之欲狂,然後隨手傳給宮女、妃子觀看,大家都讚不絕口,齊聲向秦王道賀,高聲歡呼。
藺相如站在堂下,無人理睬。過了許久,也不見秦王提起交割十五座城池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存心欺詐,就按預先想好的計策說:「璧上有點小毛病,不經指示,很難看出,請讓我指點給大家看。」秦王沒有防備,就把璧遞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接過玉璧,立刻靠近大殿中的柱子,怒髮衝冠,大聲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這塊玉璧,差人去向趙王索要。趙國的大臣們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又不講信義,只是仗著強大,就想靠幾句空話騙取趙國的玉璧,所以大家都反對給您送和氏璧。但我以為普通百姓交往尚且講究信義,何況大王是一大國的君主呢?而且僅僅為了一塊無用的玉璧,傷了秦、趙兩國的和氣,也是不值得的。趙王聽信了我的話,才沐浴齋戒了五天,親自在朝堂上把國書和玉璧交給我,讓我奉送到秦國。這是多麼恭敬的禮節啊!可我來到秦國,把玉璧奉獻給大王,大王卻傲慢無禮,態度隨便,而且把美玉交給宮女傳觀,這是污辱趙國;您絕口不提交割城池的事,這是無意交割城池。所以,我把玉璧要了回來。現在,玉璧在我的手裡,您如果一定要強迫我,那我就讓我的頭顱和玉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說完,怒氣不休,眼睛斜看著柱子,準備猛砸。
秦王生怕他砸毀了玉璧,連忙向他賠禮道歉,並讓人拿來地圖,指點著說從某某地到某某地的十五座城歸趙國。藺相如知道秦王並非出於真心,也就來個緩兵之計。他對秦王說:「秦王既然喜愛和氏璧,趙國不敢不獻。只是趙王送璧前曾沐浴齋戒五日,表示恭敬,大王也該沐浴齋戒五日,才能接受和氏璧。」秦王看看沒有辦法,只好答應。
藺相如回到官舍,連忙做了周密佈置,派人穿著麻衣布衫,化妝成老百姓,偷偷地揣著和氏璧從小道逃回了趙國。過了五天,秦王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準備接收和氏璧。藺相如走上秦廷,張開雙手對秦王說:「秦國自秦穆以來,已歷二十幾位國君,從沒聽說過哪位國君講過信義。我也怕受了您的騙,連忙派人把寶玉送回趙國了。趙國是弱國,秦國是強國,只要秦王是真心誠意地用十五座城池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是不敢不答應的。只要派一個使臣去,趙國馬上就會送和氏璧來。過去孟明視欺騙了晉國,商鞅欺騙了魏國,張儀欺騙了楚國,如今,我不願大王再背上欺騙趙國的壞名聲,所以把玉璧先送回趙國。算我欺騙了大王,就請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王和大臣們聽罷,十分憤怒,但藺相如所說句句是實,無可辯駁。看看藺相如毫無懼色的樣子,也無可奈何,即使殺了藺相如,也屬無用,反落下個惡名。不如放了藺相如,倒顯得秦國寬懷大度,用意並非詐取趙國的玉璧。就這樣,藺相如「完璧歸趙」,既保全了趙國的玉璧,又未給秦國落下把柄,還給趙國贏得了一個好名聲。藺相如也因之聲譽鵲起。
但秦國並不會因為趙國出了個藺相如就不再併吞六國。過了兩年,秦國又奪取了趙國的兩座城池,再過一年,又去進攻趙國,但都無多大成效。秦王一想,這麼慢慢地消耗,沒有多大的用處,不如索性跟趙交好,等除滅了別國,再想法滅趙。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使者約會趙惠文王在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相會。趙王怕像當初的楚懷王一樣做了秦國的「肉票」,決定不去。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為如果不去,既會變得被動,又會被秦王看不起。因此,趙惠文王就準備去一次,讓藺相如跟從,廉頗在國內輔佐太子。平原君趙勝說:「應當帶上五千精兵作為隨從,再把大隊人馬駐紮在三十里外,作為接應。」趙王就叫大將李牧帶上五千精兵跟隨,叫平原君帶上幾十萬大軍隨後。
廉頗覺得還不放心,就向趙王請求說:「這次赴會,吉凶難卜。去澠池來回不過二十多天,加上兩三天的會議,也不過三十天。若是逾三十天未歸,我能否像當年楚國一樣,立太子做國君,以免秦國挾制大王呢?」趙王也同意了。接著,廉頗又在邊界上作了嚴密的佈置。
趙王與秦王在澠池相會。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論天下大事,似乎談得很投機。酒酣耳熱之後,秦王借酒蓋臉,似乎開玩笑地對趙王說:「聽說趙王精通音樂,請為我彈一彈瑟。」趙王無法推辭,只得忍氣吞聲地彈了一下瑟。秦王立刻讓史官記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趙王氣得臉都紫了。趙國還未滅亡,秦國就把趙國當屬國看待,甚至還不如,居然把彈瑟的事記入歷史,實在是奇恥大辱。但趙王只是氣惱,卻想不出報復的辦法。
這時,只見藺相如端著一隻瓦盆,走到秦王面前說:「聽說大王善於擊缶,請為趙王擊一次缶。」秦王立刻震怒,不去理他。秦王的衛士想去殺了他,都被藺相如大聲喝退。他對秦王說:「大王的軍隊雖多,在這裡卻用不上,在這五步之內,我就可以血濺大王。」秦王看看沒有辦法,如不擊缶,藺相如就要撲過來廝殺,只好擊了一下缶。藺相如立命趙國史官記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國的大臣看見傷了秦王的面子,就想法挑釁說:「請趙王割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藺相如針鋒相對地說:「請秦王割咸陽城為趙王祝壽。」在整個宴會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外交鬥爭。雖然秦國時時發起進攻,但藺相如以牙還牙,機智巧妙,毫不退讓,秦國始終沒有得到絲毫的便宜。同時,秦國得到密報,趙國已在邊境上集結了大軍,各方面都做好了準備,秦國也就未敢輕舉妄動。
在秦、趙兩次重大的外交鬥爭中,藺相如甘冒生命危險保全了趙國的尊嚴,未使趙國陷入被動的局面,功勞很大。為了答謝他的功勞,趙王拜他為上卿,位置比廉頗還高。廉頗很不服氣,到處給人說:「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還說如果碰見了他,必定要當面污辱他。在廉頗看來,只有武將的刀槍拼戰才算功勞,文臣的智謀勇敢算不了什麼,況且污辱了藺相如微賤的出身,到處揚言要當面加以羞辱。這對一般人來說,確實是很難忍讓的。
但藺相如好像沒有聽說一樣,幾次駕車出門,遠遠地看見廉頗,為了避免碰見,就早早地躲開了。這樣時間一久,連藺相如的門客從人都覺得太窩囊,忍受不了。一天他們對藺相如說:「我們背鄉離井,不遠千里投到您的門下,是因為仰慕您的為人。如今,您的官位比廉頗要高,反倒這樣懼怕他,真不知是什麼原因。您這樣膽小懦弱,連我們都感到羞恥,還是讓我們回家算了。」
藺相如不慌不忙地問眾人說:「各位看廉將軍與秦王比起來,哪個更可怕?」眾人都奇怪地說:「廉將軍當然沒有秦王可怕!」藺相如又說:「這就對了。試想秦王那麼強大,各國諸侯都畏之如虎,我卻敢在朝廷上當眾責罵他。我藺相如雖然沒有什麼大本領,還不至於如此懼怕廉將軍。只是我考慮到,強橫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我們趙國,其原因就在於我們兩人能夠同心協力地對付秦國。如果我們兩人爭鬥起來,那就必定給秦國造成可乘之機。我所以這樣對待廉將軍,是以國家的安危為重,不計較個人的私仇啊!」
這些話很快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聽後恍然大悟,既感動又慚愧。廉頗是個正直坦誠的人,一旦悔悟,就真誠地改過。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就按照古人最隆重的儀式,光著脊樑,背著荊杖,前到藺相如的門上「負荊請罪」。他跪在藺相如的門前說:「我是個沒有見識而又氣量狹小的粗人,沒想到您能寬恕我,請您責打我吧!」藺相如也很感動,親自把他扶起來。從此「將相和」,兩人更加相互理解尊重,結成生死之交。就因為有這樣的兩個人,秦國在其後的十年內,未敢發兵攻打趙國。
【評議】
在當時趙國和秦國的鬥爭中,趙國明顯地處於劣勢,政治、經濟、軍事都明顯地不如秦國,但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進攻趙國,使趙國得以保全一段時間,就是因為趙國將有廉頗、相有藺相如的緣故。從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再到京劇的《將相和》,講究人和的思想可謂深入人心。不僅將相和能使國家興,我們更有一句俗話,叫做家和萬事興。我們甚至把這句話寫成對聯或者橫批貼在我們的門楣上,足見我們對人和的重視。的確,在傳統社會裡,人和確實是最重要的,幾千年的封建史和人類文明史上最為發達的管理智慧正說明了這一點兒。對於我們今天來講,重要的是如何繼承傳統智慧的優秀成分,把我們的事辦得更好,讓我們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