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燕昭王高築黃金台,求賢納士,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以致唐朝的李賀對其嚮往不已。他在自己的詩歌中唱道:「為報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燕昭王處心積慮地要向齊國復仇,昌國君樂毅便為燕昭王會合五國的軍隊攻打齊國,迅速攻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並把這些城池全都劃為郡縣歸屬燕國。只剩下了三個城池沒有攻克,燕昭王就死了。然而,燕惠王繼位後,由於年輕無知,中了齊國的反間計,懷疑樂毅要謀反,就派騎劫取代樂毅為將。樂毅審時度勢,不敢回燕國,只好逃亡到了趙國。趙王封他為望諸君。
不久,齊國大將田單用計策欺騙騎劫,終於打敗了燕軍,又完全收復了齊國失去的城池,恢復了齊國。燕王這才明白,感到後悔了。燕王害怕趙國任用樂毅趁燕國疲憊之際攻打燕國,於是派人到趙國去說服樂毅。樂毅便給燕王寫了一封回信,其不卑不亢的態度,可視為典範。
【事典】
燕惠王派人到趙國去責備樂毅,並向他道歉說:「先王把整個燕國都托付給了將軍,將軍替燕國攻破齊國、報了先王之仇,天下之人無人不知,我怎麼敢有一天忘記將軍的功勞呢?只是先王棄世,我年幼無知,是左右大臣誤了我,派騎劫換你回來,是因為將軍久戰沙場,十分疲勞,所以召將軍回來,暫作休息,共議國是。將軍都誤會了,生出了嫌隙,就拋棄了燕國,投奔了趙國,將軍為自己考慮的當然是很周到的了,但你用什麼來報答先王對將軍的一片情義呢?」
樂毅就派人獻書給燕王說:「我沒有才德,沒能遵循先王的教誨,沒能順從大王的心願,我害怕遭到殺身之禍,又損害了先王的用人之明,再使您蒙上不義的名聲,所以才逃到了趙國。如今大王派使者數說我的罪過,我擔心大王不能明察先王栽培我的原因,又不明白我用來侍奉先王的心跡,所以才寫這封信。
「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把俸祿賜給他所親近的人,而是賜給功勞多的人;不把官爵隨意授給他所喜愛的人,而是授給賢明稱職的人。所以說,能夠明察人才並授予適當的官職,才是能獲得成功的國君;善於選擇人的品行而加以結交的,才是能夠建立名望的人。觀察先王的措施,具有超出世人的用心,所以我借魏王派我出使的機會,親身到燕國審察。先王對我過分重用,不同大臣、親族商量,就任命我為上卿,把我從群臣之中提拔出來。我自認為只要奉行大王的旨意,就可以不犯錯誤,所以我才接受了大王的任命而沒有推辭。
「先王告訴我說,『我和齊國有不共戴天之仇,儘管我的力量弱小,我也要向齊國復仇。』我對先王說,『齊國雖然強大,那是繼承了以前稱霸天下的餘威的緣故。大王要想打敗齊國,就必須發動各國共同對付它。而要發動各國攻齊,最好是首先聯合趙國。楚國和魏國也是可以聯合的對象,因為他們要進攻齊國的願望和我們是相同的。趙國如果願意結盟,楚、魏兩國如肯盡力相助,這樣燕、趙、楚、魏四國聯合,就完全可以大破齊國了。』先王說,『好。』於是我親自接受命令,持著燕國的符節,向南出使到趙國,很快就回來覆命。各國隨即起兵攻齊。
靠著上天的保佑和先王的威靈,黃河以北的土地,很快被先王全部佔領。軍隊到了濟水邊上,濟水邊上的各國軍隊,奉令進擊齊軍,獲得了很大的勝利。燕國的輕裝精銳之師,長驅直入,一直打到齊國都城。齊王逃到了莒地,僅保住了一條命。齊國的珠玉財寶、車馬兵甲、珍貴器物,全歸燕國所有。大呂樂鐘陳列在元英殿,燕鼎又回到了歷室殿,齊國的各種寶器陳設在寧台。薊丘種著移自齊國的竹子。從五霸以來,沒有誰的功勞能趕得上先王的。先王覺得稱心快意,認為我沒有辜負使命,就分地封我,使我的地位等同於小國的諸侯。我愚昧不明,自以為奉命秉旨,可以倖免犯罪,所以我接受了分封而沒有推辭。
「我聽說,賢明的國君,建立功業是不會半途而廢的,所以這些人能夠名垂青史。有先見之明的人,成名後能保持不毀,所以能名揚後世。先王這樣報仇雪恥,打敗了擁有萬輛兵車的強國,收取了齊國八百年的積蓄。待到去世的時候,他遺留下來的教化,仍教育著後代子孫,使任事的臣子能遵循法令,使庶出的王室子弟能聽恭順服從,即使最下層的民眾也受到恩惠,所有這些都可以教育後人。
「我還聽說,善於開創事業的,不一定善於完成;有好的開始的,不一定有好的結果。從前,吳王闔閭對伍子胥言聽計從,所以他打到楚國郊都。吳王夫差對伍子胥的話不以為然,逼著伍子胥自殺,用革囊裝屍體,拋入江中,這是因為吳王夫差不知道伍子胥能為吳國建立功業,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中而不後悔。伍子胥不能及早看出吳王夫差與吳王闔閭兩人的見識不同,所以,至死也不改變初衷。能使自身免除禍患,保全破齊的名聲,並彰顯先王的業績,這是我的上策;自身遭受詆毀和污辱,並因而損害了先王的名聲,這是我最害怕的。我面臨不測之罪,怎敢助趙伐燕以求取一己之利呢?這是我道義上所不敢做的。
「我聽說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斷絕時不互相攻擊;忠臣離開本國,不誹謗國君以表明自己的清白。我雖然不才,但經常受到君子的教誨。我恐怕大王只聽信左右親近人的話,卻不瞭解我這個被您疏遠了的人的行為。所以斗膽以書信作答,希望大王費心披閱。」
【評議】
樂毅回答燕王的這封信,可謂寫得不卑不亢,極有「大將風度」。他以伍子胥的遭遇為例子,既十分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處境和無限的忠心,又委婉地指出了燕惠王的性格特徵,十分精闢。他為自己逃到趙國作了極為合理的辯解,使人們不會責備他不為燕國盡忠。樂毅還能從大義出發,說明自己不會進攻燕國,尤其令人感動。所以說,樂毅是忠貞有道,保身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