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 第4章 情與愛 (1)
    ◎我們都是孤兒

    我們每個人從生到死,都渴望有人愛我們;從死到生,都希望有人惦記我們。我們為什麼會那樣渴望愛?我們心中為什麼會那樣期望被人惦記?

    我們每個人從生到死,都渴望有人愛我們;從死到生,都希望有人惦記我們。我們為什麼會那樣渴望愛?我們心中為什麼會那樣期望被人惦記?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孤兒」。當我們的靈魂流浪在茫茫人海之中,或輪迴之中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到非常孤獨,猶如沒有依靠的孤兒,四處遊蕩,到處尋找歸宿,希望有人愛他,渴望得到真愛。最後遇到父母欲愛時,他羨慕父母的欲愛,以為這就是真愛,也認為是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因此我們的靈魂就這樣入胎。投胎之後,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我們每個人降生時都是有父有母的,人在母親的腹中孤孤單單地生活了九個多月之後就準備降生人世了,可是當我們出生的時候,按道理來說,應該是笑才對,但是我們還是哭著而生的,因為我們很孤獨,我們渴望有人愛,但又感受不到別人的愛,因此一降生就會啼哭。隨後我們又都在父母的撫養下逐漸長大成人,在我們長大成人的過程之中,我們不知道又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淚。為什麼哭呢?因為得不到別人的愛、理解、原諒和尊重,心裡委屈,所以哭,這說明我們還是孤兒。

    我們回頭仔細想一想,父母孕育我們是一件偶然的事嗎?大千世界裡,人山人海,憑什麼我們的父母兩個陌生人就一定能相識,一定會結婚,並且又一定會在那個剛好能孕育我們的時刻結合?這絕對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他們沒有相識,或相識了沒有結婚,或結婚了沒有在那個時刻結合,就根本不會有我們!這是一個問題。另外我們也可以按照這個道理一直往上推,如果我們的祖先之中有一對沒有結婚,或結婚了沒有在入胎生育的那個時刻結合,就不會有後來導致我們誕生的祖祖輩輩,也就更不會有我們了。如此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因有緣而來到這個人間的,絕對不是無因無緣與偶然的。因此,我們從降生至死亡之間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淚,都是有因緣的,因為我們人人皆是孤兒。

    從降生到人間的第一天,我們就需要母親的愛和關照,也需要父親的愛和呵護,父母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根本因緣,也不能保護我們免受人世間的種種苦難和坎坷,因為父母不是萬能神,其實,世間上根本就沒有萬能神,更沒有萬能的人。對於幼小的兒女來說,父母的愛勝過了所有的能量,兒女相信父母的愛能給自己溫暖和保護,因此,我們非常渴望父母的愛。在我們短暫的童年裡,我們相信能在父母的懷抱中找到萬無一失的安全。但我們要知道,當死神召喚我們的時候,世上絕沒有一個父母的懷抱可以使我們免於一死。有時候,我們怕失去父母,父母也怕失去我們,其實,我們的內心都很恐懼和孤獨。我們其實都是孤兒。

    然而,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我們自己身心之間的苦難,不論是痛苦的疾病、精神的創傷,還是感情上的挫折,都是我們必須要自己去承受與面對的,我們的父母即使再愛我們,也對此無能為力。而且父母也不會一生一世跟我們一起生活,當死神召喚父母時,我們都無力挽救他們,而他們也無權留下來繼續陪伴我們,他們還是會離開我們的,那時候,我們又變成世俗公認的「孤兒」了。因此,我們在漫漫的人海之中,都希望能尋找到一個對自己真誠的夥伴與對象,希望他能跟自己一起承擔責任,願他喜歡自己,盼他能摯愛自己。

    就這樣發出了自己內心的願望,於是你開始在人山人海裡尋找那個真正愛自己的人。你和他剛開始都是陌生的,兩個陌生的人在陌生的地方相識,然後再互相瞭解,實際上,兩個陌生人猶如兩個孤兒,雙方都需要有人愛與照顧,因此互相產生戀愛,然後會結婚,並且想生育後人。那麼,結婚生子之後就能夠找到萬無一失的安全嗎?不會的,結婚之後,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大部分夫妻都互不信任,我們都害怕失去對方,害怕對方有別人,擔心愛人會不會拋棄自己、嫌棄自己、討厭自己。這一切的恐懼和猜測使得很多人惶惶不可終日。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我們內心很孤獨,很寂寞,所以渴望有人疼愛自己。

    大家都可能覺得自己的對象不是很可靠,但如果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女,待將來老弱多病需要照顧的時候,兒女會來照顧自己,因此,求神求人,盼望能生一個孩子,生完孩子之後,又渴望孩子能愛自己。年老時渴望對像和兒女都能始終伴隨著我們,我們仍然期待著對像和兒女的愛。但是,當死神召喚我們的時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幫我們免於一死,我們還是要在恐懼與失望之中面對來世,猶如孤兒流浪到社會一般流轉到下一世。

    因此,如果我們從茫茫宇宙的角度來看,我們每一個人的確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從佛教的角度看,雖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有因有緣的,可是,因緣是會分散的,我們最終還是必須要離開這個世界,那時候,我們依然是無依無靠的孤兒。而且,我們一直都處在自然變動之中,我們找不到一個永久的依靠處,所以,我們很孤獨,我們都需要有人愛,也因此有了對愛的渴望和愛的追求。

    總的來說,我們人人都是孤兒,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愛,都想要有人疼。我們幼小時需要父母的疼愛,成長時需要愛侶的相愛,晚年時需要兒女和老伴的愛和關照,我們生生世世都需要有人愛我們,我們仍然期待著父母的疼愛,父母也一樣期待著兒女的愛戴。我們每個人需要的愛都是相同的,如果我們能想像到整個天下的人,包括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等,都是可憐的孤兒,那麼,我們就不能光是愛自己一個人了,我們更應該愛天下所有的孤兒,這樣一來,我們的心中自然就會產生一種慈悲與博大的愛心。博愛與佛教講的菩提心的基礎就產生於這種大悲憫之中,而不在別處。如果沒有徹底地認識到天下所有人皆是孤兒的話,你所說的愛就是自私的,包括男女之間性慾的愛。男女之間必須要平等地對待與平等地愛。如果我們能把自己和所有的人都當做孤兒的話,你所說的愛就是大愛,假如你沒有那種把所有人當做孤兒來疼愛的情懷,你所說的愛就是自私的小愛。

    我們應該明白,自己多麼需要有人疼、關心、照顧、體貼、愛戴、關懷,其他人也同樣需要這樣的愛。那麼,就請放開你的心量去愛所有身邊的和遠方的「孤兒」吧!就請伸開你博愛的臂膀,去擁抱那些孤苦無助的「孤兒」吧!就請用你那顆慈愛火熱的心去感化心已結冰的「孤兒」吧!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愛自己一樣地去愛每一個「孤兒」,那麼我們的這個世界就將是一個祥和美滿、甜蜜溫馨的極樂世界。而我們這個世界上也就一定不會再有孤苦伶仃的「孤兒」!

    ◎愛得太深也是個錯誤

    不要把自己全部的幸福都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不要忘記給自己保留一點可以退守的餘地,不要把愛情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全部,不要做愛情的奴隸、更不要愛得太深、太癡迷。

    很多人問過我,愛得太深,到底是對還是錯呢?我每次都回答說:「愛得太深也是個錯誤。」有些人認為我是個佛教徒,對愛情有偏見,就說:「你是佛教徒,佛教講不能有愛,所以你才會這麼說的。」實際上,如果我不是佛教徒的話,我也同樣會說:「愛得太深也是個錯誤。」

    我出生四個月之後,就再沒有跟父母一起睡覺,而是跟大舅爺一起睡的,大舅爺關照了我十五年,我和大舅爺之間的感情如同魚離不開水一樣,就是說若魚離開水的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魚是離不開水的,我對大舅爺的感情與我對父母的感情沒法比,我很愛他,他也疼愛我。

    我十五歲時,有一天我的大舅爺生病了,在縣城裡住院,那時候,我完全想用自己的生命來替換他的病痛,他發現我的情緒,非常不高興,就說了一句話:「孩子,感情太深也是個錯誤。」我剛開始還不能理解他的話。後來他的病好了,我就問大舅爺:「你上次說『感情太深也是個錯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他直接問我:「孩子,想一想,如果哪天我真的走了(死了),你會悲痛嗎?」「當然痛苦啊!你是我唯一依靠的人。」他就歎著氣說:「是啊!那天我病的時候,我最大的痛苦不是病,而是我怕以後再也看不到你,所以心裡才非常恐懼、非常害怕、非常孤獨、非常擔憂,我就是死也放不下你,所以我才知道感情太深也是個錯誤。」我就笑著說:「舅舅,你被病痛嚇壞了吧?」他嚴肅地說:「孩子,不是被病痛嚇壞的,而是被感情嚇壞的。」他接著說:「如果哪天我真的走了,你也痛苦,我更痛苦,這些痛苦都來自感情,所以感情太深了也有錯誤的地方。孩子你要記住,將來無論你走哪條路,你都要學會運用感情,但不能變成感情的奴隸。」

    從此他決心使我們之間的距離遠一點兒,剛開始我們都非常痛苦,我根本就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行為。後來我去阿壩學習,他就跟我說了幾句話:「孩子,你不要想我,想我的時候,你就要認真地學習,把學習放到第一位,你學到了知識,就表示你愛我,若你沒有學到知識,就表示你不愛我;我也不會想你的,如果我想你的時候,我就一心念佛,念佛能表示我愛你,若我不念佛,就表示我不愛你。」之外什麼話都沒有說。

    從此我每次想到他的時候,我就想起他說過的話,就認真學習,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完成他的心願,心願完成才能說明我愛他,因為,他的心願就是希望我能學到知識,我學到知識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報恩。從此,我幾乎沒有時間再去想他,所以我們之間的感情距離似乎也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之間的真情卻越來越近了,我們之間產生了不愛的感情,這個叫做無愛,無愛才是大愛,是無疆的愛。大舅爺走(圓寂與死亡)的時候,我還在阿壩學習,不在他的身邊,聽說他走的時候非常開心,而且說了一句話:「我現在沒有什麼放不下的事。」我聽到這句話,心裡很開心,因為,我沒有給他帶來悲痛。從大舅爺走到現在已經二十餘年了,我沒有悲痛過,沒有掉過眼淚,也沒有傷心過,因為,我已經做到了他的心願,我以後還是要不斷地學習,學佛、學知識、修心,這才是真正地愛他,也是真正地表達我對他的真情和感恩。

    愛得太深實際上不是真正的愛,你也許自己覺得是真正的愛,但實際上你沒有真正地愛過,你自己覺得是真正的愛,實際上只是一種心情、一種依賴、一種自私。很多人說深深的愛不是自私,那麼,你失去愛情的時候,你為什麼要痛苦?你若不是為了自己,那你又為了誰而痛苦?為了誰掉出眼淚?比如說,大舅爺住院的時候,我們之間的感情也不是真愛,而是自私的,因為那時候我在想,如果大舅爺真的走了,我沒有依靠的人,也再沒有人疼愛我,我以後再也見不到他,我該怎麼辦?幾乎沒有想到他病痛的情緒和放下痛苦的方面。反過來他也一樣,而且他說過:「最大的痛苦不是病,而是我覺得以後看不到你。」這句話說明他的愛也是自私的。後來大舅爺徹底認識到了自己的愛是自私的,所以才遠離我的,遠離我以後的愛才是真情的愛、無自私的愛、無條件的愛。

    我覺得現在城市裡大多數男女之間的愛都是利用的愛,只是在自己覺得孤單寂寞時,希望有個人安慰;在生病傷心時,希望有個人照顧;在有人欺負時,希望有個人幫助;在困難時,希望有個人支持,這些想法都是利用的心情和自私的愛,而不是真愛,也不是無條件的愛。

    我們對父母的感情與夫妻之間的感情根本上不一樣,比如說,你的父母跟別人跑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再回來的話,不管他們做錯了什麼,大家都還是會高高興興地接待,還是用一種熱情的眼光看他們的;但如果你的對象跟著別人跑了,過一段時間,他再回來的話,不管他有沒有做錯什麼,但大家都不會高興地接待,而且會用一種嗔恨與殺氣的眼光看他。所以說夫妻之間的愛也並不是真愛,也不是真正信任的愛,更談不上博大的愛,而是自私的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