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朋友的孩子經常喊一個年紀比他爸還大的人「大哥」,門衛好奇地問他:「你怎麼叫他大哥啊?」這孩子一本正經地回答:「因為他比我大啊。」我另外一個朋友的孩子很聰明,每次我去看他都很受他歡迎,但他對一個手臂上有刺青的設計師叔叔卻很不感冒,他媽媽問他為什麼,他一臉不屑地回答:「有這樣東西的人就想兩樣東西—汽車和女人。」他媽媽驚詫地問他怎麼會這麼想,他很自然地說:「我三歲時就是那樣的啊。」據說(因為我自己不記得)我大概是5歲的時候,我媽對很多人說我胖得像小肥豬,我當時就對老媽一本正經地說:「你不能那麼說我,說我小肥豬不就是說你是老母豬嗎?」很多人喜歡看孩子像大人一樣說話,覺得「小大人」現象是孩子聰明的表現,這也助長了孩子模仿大人的積極性。
獨生子女時代,孩子沒有其他夥伴,家長又對孩子傾注了過度的關注,因此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半會與大人溝通,接受大人的思路與影響,但他們實際上是被迫接受一種他們難以消化與理解的成人的標準與溝通方式。媽媽帶孩子去逛街,孩子看到的景象與媽媽看到的景象就不一樣,他們看到的更多是很多的腿與櫃腳,難怪孩子就不如媽媽那麼愛逛街。孩子有自己的標準與看待事物的方式,並會隨著年齡與生活經驗的變化而調整,很多時候這種調整是在夥伴群體中通過認同與交流得到的。但如果他們只與父母和大人交流,很可能會被迫帶到大人的標準裡,產生比較嚴重的心理困擾:自卑、茫然、反叛、無力或者發洩。他們對大人的語言與其他樣式的模仿,會加劇他們與成人處在不同位置而產生的角度與角色的困擾與分裂—不知不覺中,一方面他們在迎合大人,另一方面他們在背離自己。
我過去建議今天的大人要為孩子營造兒童心理社會,在大人進行交往的時候有意識地帶上孩子,建立異姓兄弟姐妹與夥伴的關係。如果今天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70%以上的可能是只能與大人交流而不是與同齡夥伴交流,那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了。我們的目標是,還孩子們孩子的世界,讓他們做回孩子,在孩子堆中尋找他們對於世界的理解與成長之道,不要拔苗助長,也不要替子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