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 第29章 亞洲:謝裡·阿里森 (2)
    從美國遷回以色列的猶太人很少有再返回美國定居的。謝裡的特殊身份使得她的憤然離去更加惹人矚目,她的這次遠走在以色列引起巨大的反響。在以色列,上至總統,下至學者、報紙主編,都紛紛把謝裡·阿里森的行為與缺乏愛國精神聯繫起來,彷彿她的離開就是對國家不忠的叛逃。以色列國內為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讓謝裡·阿里森即使到了美國仍然需要繼續忍受來自以色列媒體的輿論壓力。以色列總統卡察夫都公開評論說,他毫不在意謝裡·阿里森停止基金捐款所帶來的損失,但是他認為謝裡·阿里森的舉動為猶太人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我希望所有的猶太人都留在以色列,但謝裡·阿里森的決定卻帶來負面的影響」。

    以色列人對他們的首富似乎沒有表現出一點留戀,而是毫不留情地表達了對這位財富精英的蔑視,他們說:「謝裡·阿里森只要離開以色列,就不再是我們這個國家的首富。」

    爭議還遠不止這些。謝裡離開以色列時,悄無聲息地將她與第二任丈夫的兒子帶往佛羅里達。2002年5月,與謝裡離婚的邁克爾·多斯曼立即以綁架罪控告謝裡。這樁拖沓的綁架官司最終以謝裡將兒子帶回以色列送還給前夫告終。謝裡重返美國期間,出售了她持有的部分嘉年華集團的股票。以色列的稅務部門並沒有因為她的出走而忘記向她徵收所得稅。謝裡逃稅3000萬美元的醜聞又被以色列的媒體炒熱了。

    謝裡·阿里森陷於百口莫辯的麻煩和官司當中。她一再要求媒體給予起碼的尊重,但得到的回應都是以色列輿論的譏諷甚至謾罵。

    不過《耶路撒冷郵報》為謝裡·阿里森辯護,認為她也是一名普通公民,有權離開以色列去另一個國家生活。「謝裡·阿里森如此有錢,她本來可以擁有許多人可望不可即的生活,但她選擇了回國,而且帶著美好的願望。如今她卻懷著被拋棄、嘲笑和誹謗的感覺而黯然地離開了以色列。這些不公平的對待都是我們的社會和媒體強加給她的,謝裡·阿里森的離開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重大損失。此外,愛國精神也不應該如此狹隘,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如果謝裡·阿里森認為她的事業更適合在佛羅里達州而不是以色列開展的話,她就應該離開。」

    和《耶路撒冷郵報》觀點針鋒相對的是Ha』aretz。該報的專欄作家反駁說,如果是洛克菲勒這麼一個美國財團巨頭,他會不會只是因為一些小報的謾罵而離開美國,而且撤回所有慈善捐款。

    在美國,同樣有媒體開始嘲笑謝裡·阿里森。在她回到邁阿密舉行新聞發佈會,解釋自己離開以色列的原因的時候,邁阿密一家媒體挖苦謝裡·阿里森說:「其實我對謝裡·阿里森並不特別感興趣,但有三件事情讓我想不通。首先,我想奉勸謝裡·阿里森一句,為什麼你在公共場合出現時總是這麼蓬頭亂衣的樣子謝裡·阿里森,你的銀行裡有這麼多錢,為什麼不捨得花點錢去理個發和買件合體一點的衣服呢其次,既然你已經厭煩了媒體的追蹤,為什麼這次回來那麼勞師動眾,還要召開記者會,這不是又給別人一個寫好稿的機會嗎為什麼你這一次還沒學乖,做事低調一點呢最後一點,你曾經說過,『3000萬—5000萬美元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對於我所捐贈給公益事業的數目來說,它並不算什麼』。沒錯,5000萬對你來說是小意思,但是對於以色列龐大的失業和貧困階層來說,這是一個大數目。你要不相信,儘管問問他們是否同意你的觀點。」

    …………

    2004年6月,謝裡發表聲明表示,在離開以色列的一段時間裡,她感到她最喜歡的還是以色列,她願意返回以色列生活,與以色列的稅務部門達成妥協,並繼續阿里森家族的慈善捐助。但到了這個分上,以色列的媒體開始一點也不合作,除了報道了謝裡回來的簡短消息外,他們似乎失去了對她的所有興趣——他們已經不再認為她是這個國家的首富了。而對於一個和自己無關的人,誰又會有興趣去投入關注呢

    謝裡·阿里森:祖國會諒解她嗎

    對於謝裡·阿里森而言,也許財富不是最主要的問題,而是祖國的諒解。

    2004年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嘉年華首席運營官霍華德·弗蘭克表示,僅2004年,嘉年華的第三財季營業額32億美元,純利10.2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7.34億美元營業額、2.5億美元純利大幅增加,創下財季最佳記錄。而隨著假日出遊方式的強勢升溫,不僅嘉年華的遊客人數比2003年上升了17%,預訂也比往年提前,因此集團計劃在2006年12月前再添8艘郵輪,這些郵輪將繼續為謝裡·阿里森創造財富。

    謝裡顯然更在意以色列和以色列人的看法。在世界上,猶太人對於財富的態度是如此鮮明,而對於祖國的歸屬感又是如此的強烈。但謝裡卻選擇了和這樣一個國家以及這樣一群渴望回歸、對祖國擁有巨大熱情的人進行互相的懲罰,她在無意間傷害了眾多以色列猶太人的感情後,她又如何從這兩個方面去縫補已經出現的巨大而深刻的裂痕呢

    更何況,在用了僅僅20年的時間就擺脫市場狹小、資源匱乏、經濟基礎薄弱等問題而躋身發達國家之列後,以色列對於富豪的態度也不一樣了——畢竟它不再認為一個超級富豪可以解決自己國家的問題。

    「我寧可政治自殺,也不願得罪以色列。」美國前總統卡特曾這樣譏諷自己因為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做出不利於以色列的舉動而遭遇的尷尬。現在,強硬的以色列和它的媒體們會原諒這個被財富寵壞的孩子嗎

    附件

    猶太人經商的一個規律、兩個公理、九個法則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會經商的民族,他們四處流散,備受迫害,卻一次又一次地以世界最富有群落的形象出現。在歷史的各個時代和今天,這個忐忑不安地穿行在驅逐令和火刑柱中的民族,卻好像是天然優良的造幣機器。它的財富之所以能夠源源不斷,正是源於猶太人古老的經商智慧。

    猶太人經商的一個規律

    78︰22規律

    在自然法則中,有一個78︰22規律。在漫長的經商生涯中,猶太人發現這個自然規律與一些商業經營活動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繫。

    首先,讓我們畫一個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再畫一個內切圓,然後計算一下它們的面積,你就會發現,一個面積為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內切圓的面積是78.5平方厘米,其餘面積為21.5平方厘米。因此,78︰22是一個「規矩方圓」中不可逾越的法則。在人體中,水的比例是78%,其他物質占22%。

    猶太人把這條法則作為從事一切商業活動的基礎和總的指導原則。正是因為有了這條根本法則,猶太商人做起生意來總是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也許有人會問,在商業運作中,應如何運用這個78︰22法則,去贏得優勢。這個78︰22法則,在猶太商人手裡,主要是一個用來把握全局的指導原則。

    服飾、餐飲、建築、珠寶、藥物等22%的行業,基本上佔了約78%的生活消費。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猶太商人的傳統經營領域大多集中在餐飲、服飾、珠寶、建築、藥物方面,尤其集中在婦女和兒童用品上了。

    男人掙了這個世界的78%的錢,女人則消費了這個世界的78%的錢。

    猶太人經商的兩個公理

    瞄準女人

    猶太人行商4000年,總結出兩條不證自明的公理,其中第一條就是:瞄準女人。對於這一公理,猶太人毫不懷疑。猶太5000多年的歷史告訴人們:男人工作賺錢,女人使用男人所賺的錢,這樣維持正常的生活。所謂經商法,就是要席捲別人的錢。所以不論古今,不論何處何地,如想賺錢,就必須瞄準女人,獲取她們所持有的錢。

    瞄準人們的嘴巴

    這是庸俗的凡人也可以做的生意。

    按照猶太人的說法,所謂「嘴巴」生意,就是同吃有關的生意。小而言之,猶太人主張經營蔬菜店、魚店、酒店、雜貨店、米店、點心鋪及水果店等,因為做這些生意一定會賺錢。大而言之,猶太人主張開飯店、酒吧、夜總會等。猶太人甚至認為,做嘴巴的生意,連毒藥在內,也會賺錢。

    猶太人經商的九個法則

    賺而不是攢

    商人以經商賺錢為天職。立足於賺,說的就是商人的天職所在。

    自大流散以來,作為其寄居城市的獨特生存狀態,猶太民族基本上保持了一個商人民族的身份。儘管他們一再被剝奪得兩手空空,但在任何一個社會,只要有那麼一段不很長的和平時期,猶太人就可以由商業活動,由同錢打交道而迅速崛起。

    立足於賺,是猶太商人不可動搖的信念。猶太商人大多有白手起家的傳統,至今世界上著名的猶太富豪中,不少只有兩三代的歷史。但是,他們沒有靠攢小錢致富的傳統。

    堂堂正正的精明

    須知,商場如戰場,機會稍縱即逝。當其他民族的商人還在為自己是否會顯得過於精明而瞻前顧後拿不定主意,甚至將那個精明的點子擱置一旁的時候,他們同猶太商人的距離就拉開了,他們敗在猶太商人手下也就是必然的了。

    猶太人在商場上,絕對容不得模稜兩可、馬馬虎虎。特別在商定有關價錢時,他們非常仔細,對於利潤的一分一厘,他們都計算得極為清楚。猶太人因為心算快,所以他們經常能做出迅速的判斷,這使他們在談判中鎮定自如、步步緊逼,直至大獲全勝,在商場上游刃有餘、坦然從容。

    對於猶太人來說,精於計算,是為了錙銖必較。他們認為,該攫取的利潤絕不應放手。他們既能做到斤斤計較,又能迅速地計算出結果。把兩者結合起來,是猶太人的聰明之處,也是他們善於做生意的訣竅之一。

    在逆境中發財

    在1800多年漂泊流離的生活中,猶太人一直處在逆境之中。在這漫長的日子裡,他們學會了耐心等待,學會了低調處世為人,學會了在逆境中生存、發展的智慧。把這種智慧運用到商業操作中,就形成了猶太商人在逆境中發財的生意經。

    一次機會兩頭贏利

    商業經營中的理性算計,是一個合理追求效率或者投入產出比的問題。說到底,看的就是同樣的投入能有多大的產出。在猶太人的經商活動中,不僅追求高產出,而且追求一次或一項投入可以有多次或多項產出。

    惜時如金

    在猶太人看來,時間就是生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還是金錢。因此,在猶太人的經商格言中,有一句叫「勿盜竊時間」。這句格言既反映了猶太人的經商禮貌,就是不得妨礙他人的一分一秒時間,也體現了他們在經商中抓緊一分一秒以搶佔商機,爭取競爭的主動權。

    靠信息搶佔先機

    商場是個機會均等的地方,在相同的條件之下,誰能捷足先登,搶佔先機,先發制人,誰就能穩操勝券。

    契約是和上帝的約定

    猶太人是「契約之民」,他們在經商中最注重契約。在全世界商界中,猶太商人的重信守約是有口皆碑的。猶太人一經簽訂契約,不論發生任何問題,決不毀約。

    猶太人認為,契約是上帝的約定。猶太人由於普遍重信守約,相互之間做生意時經常連合同也不需要,口頭的允諾也有足夠的約束力,因為「神聽得見」。

    猶太人信守合約幾乎達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在做生意時,猶太人從來都是絲毫不讓、分厘必賺,但若是在契約面前,他們即使吃大虧,也要絕對遵守。

    猶太人從來都不毀約,但他們卻常常在不改變契約的前提下,巧妙地變通契約,為自己所用。因為在猶太人看來,商場上的關鍵問題不在於道德不道德,而在於合法不合法。

    交易要講道理

    在交易中,猶太人認為,即使事先未獲任何保證,也有權利要求購買的商品具有良好的品質。去購物,就是意味著購買沒有瑕疵的商品。就算商家在交易中宣稱「貨物出門,概不退換」,一旦該商品確有瑕疵,買方仍然有權要求退貨。並且,商人們也得同意退貨。

    在做生意過程中,猶太人很注意「交易要講道理」這一從商真言。可以說,猶太商人是世界上最講道理的買賣人。其中所謂的道理,就是公平、不欺詐。

    猶太人在全世界各民族中能夠崛起成為最會做生意的商人,與他們的這一經商智慧大有關係。

    生意就是生意

    生意就是生意,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生意場上只能遵守商業規則,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親情、友情、尊老愛幼、禮讓、助人等其他的倫理道德規範都必須服從商業規則。在生意場上,一切都是商品,而商品只有一個屬性,那就是增值、生錢。只要能賺到錢,除了犯法的事不能幹,違背合同的事不能幹,其他的什麼事都可以去做。正是基於「生意就是生意」這種觀念,猶太人的先祖在自己的生意經中列入了這麼一條:「每次都是初交。」

    猶太人在經商的時候,時時不忘一條鐵律:「除了猶太人之外,不信任其他的人。」不相信他人,這是猶太人經商成功的經驗之一,也是他們防範買賣風險的智慧之舉。除了妻兒以外,我要改變一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