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期盼中國 第3章 :過半的大時代(上) (2)
    當我們都習慣於把眼睛緊緊地盯向政策,習慣了畸形的政策依賴時,往往就會忽視市場經濟的核心與關鍵,忽視掉市場規律。

    與「黑屋」到「陽光」的轉變不同,適應一個新經濟體制需要更漫長的週期,加之我們原本的一無所知,因此,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們對於市場的畏懼感和對市場規律認知的無力感也就越來越深刻。

    當計劃經濟的列車,在固定軌道上隆隆駛過數十年的時候,想要在一瞬間將它推向另一條軌道,就自然會發生不可避免的摩擦、甚至是碰撞。

    在這個已經過半的大時代中,發生的任何一次碰撞與摩擦,在今天看起來都是那樣的激烈,關於這些事件的討論直到今天還在進行,在某種意義上,它們都具有相當鮮明和獨特的中國式特徵。

    在2002年的1月份,給中國企業家們帶來寒冷的不止是冬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於昔日的飲料產業明星健力寶上。

    在這一年裡,健力寶不再是因為它驕人的銷售業績,也不是大手筆的廣告造勢而引發人們的關注,與此相反,全社會討論的是它的產權歸屬。

    在這場政商博弈之中,地方政府與健力寶之間發生了產權明晰化思路上的分歧,最終前者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拋棄後者,這樣的破裂,直接導致了企業的快速衰敗。

    政商破裂!

    這種明顯符合商業規律的現象,卻是何等地不為我們的經濟體制所允許。

    但最終,我們卻還是容忍了這樣的事件,並眼睜睜地看著科隆電器、華晨汽車等名噪一時的優秀企業,一步步地踏進末路。

    政商破裂只是新舊經濟體制轉型下,政商博弈的一個景象之一,由這種博弈所引發的失敗與出局,只不過是大時代中體制轉軌所碰撞、摩擦出來的幾點火星而已。

    而這種歷史性的事件,恰恰證明了一點,那就是體制不但在變革,而且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變革。

    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發現了規律的運行方向。

    3.4:資本的三方角力

    說到規律的大方向,我們就必須要認清身處的環境,因為那是一個紛亂複雜、風險重重的世界。

    市場經濟的大幅度鋪陳,固然是導致我們茫然無措的原因,而為了去追求自由經濟所帶來的利益,我們就不得不承受與整個舊經濟體制的剝離,甚至是對抗。

    和所有的發達商業國家不同,在我們的經濟體制下,還存在著一支強大的力量。

    這就是國有資本集團。

    正是這股力量,支撐了我們的國家經濟體系運行長達數十年之久,直到現在,它們都還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本支柱,更是國家所直接掌握的戰略性資源。

    對於這樣一位曾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共和國長子」,對於這樣一棵曾果實纍纍、根深葉茂的老樹,相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國有資本的變革、壯大和保護都將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最主要方針。

    家長的」偏向」難以避免,以至於我們的民營資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要默默地承受著庶出的境遇。

    如果說,家長「偏袒長子」,尚且情有可原,那麼對於「外來和尚」的照顧,就更加令人難以接受。在中國的經濟體制下,來自國際的資本,一直受到稅收等多個方面的優待,這使得本就顯示出極強實力的國際資本,變得更加氣勢凌人。

    如此一來,萌芽於民間的民營資本力量,就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處於極端不利的地位。

    而我們眼之所見的種種景象,統統可以歸結為一點:

    三大資本在中國經濟體制下的博弈,構成了所有經濟現象的內因!

    於是,我們終於成功地找到了這一切的癥結,找到了那個隱藏於迷霧之下的規律。

    然而,面對這樣的規律,我們卻是更加感覺到茫然與危機。

    3.5:正在失靈的政策

    2006年火爆於中國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中有這樣的台詞:

    「形勢逼人,形勢喜人。」

    同樣的,越是處於紛亂之中,我們就越是容易佔到最大的便宜。

    在我們的文化中,有著對」快刀斬亂麻」的崇尚,更有著對「殺出重圍」的期許,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任何時代,這樣的英雄氣質都在我們身上存在著。

    而面對紛亂的形勢,這樣的氣質正是成功所必需的心態。

    更值得我們欣喜的是,儘管形勢逼人,經濟體制轉型的大方向卻是毫無疑問的,這種漸變的端倪,已經在過去的大時代中露出頭角。

    初露的端倪就是:我們的政策效應正在失靈。

    回顧已經走過的2008年,那無疑是危機重重的一年。保證就業、保證經濟增長、保證社會穩定、保證民眾生活水平等話題,已經從過去的巷議雜談,悄悄地上升到了政治議題。

    在這個大背景下,如何挽救股市、挽救樓市、挽救出口企業、挽救中小企業的救市政策陸續出台。

    於是我們看到,銀行降息了,房貸寬鬆了,出口退稅優惠了,企業貸款審批了,面對著越來越惡劣的國際經濟形勢,以及來自社會內部的危機,面對各方利益群體的自我救贖,政府終於按捺不住,不得不重拾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殺手鑭。

    然而和過去不同的是,在政策的刺激下,股市卻仍然萎靡不振,樓市春天遲遲不至,出口企業仍然舉步維艱,中小企業繼續山窮水盡,可以說,這些政策的效用已經大不如前,甚至到達了一種極為微弱的程度。

    這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答案是肯定的前者!

    原因很簡單,當我們的經濟體制逐漸轉向市場經濟的時候,政策的效用必然會逐漸減弱,一切行動與趨勢,都不得不唯市場規律馬首是瞻。

    可以預見的是,那個期待著用政策博弈來獲取自身利益的依賴時期,正隨著體制的轉型而逐漸成為過去時。大時代的全新產業,大時代的全新規則,就這樣隨著大時代前10年的遠去,逐步向我們走來。

    然而,我們將會以怎樣的實力去應對?

    我們不清楚,除非我們努力找到其他的規律。

    (4)大時代規律:階級分離,主導社會體系的徹底重組

    在崇尚自由經濟的新體制下,一切商業行為都是以牟利為根本目的,而人的慾望永無止境,資本的所有者在這個過程中,無論聚斂了多少財富,都不可能得到滿足。

    於是,財富從大多數人手中,迅速地集中到了少數人手中,從而引發了我們前文所說的馬太效應,之所以會出現貧富不均,之所以會出現社會階級分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資本的意志在起作用!

    主題介紹:無處不在的馬太效應——自由經濟下的資本集中——壟斷陰影下的心理貧困——拜金信仰的源泉

    4.1:無處不在的馬太效應

    在上世紀的美國,一位名叫莫頓的科學史研究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根據他的觀察,社會對於那些已經獲得了相當榮譽的科學家,總是不吝給予更多的榮譽,與此相反的是,對於那些未成名的科學家,社會卻遲遲不願承認他們的貢獻與成績。

    這是一種古怪的社會心理現象,根據聖經裡的一段故事,這種心理現象獲得了它的名字:馬太效應。

    簡單來說,所謂的馬太效應,無外乎榮耀者愈榮耀,卑微者愈卑微,再簡單一些,就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馬太效應絕對不只存在於社會學的理論研究中。

    我們所知道的是,早在這一準確的理論描述進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社會階層就已經靜悄悄地分離開來,向各自的極性流動而去。

    如果說,有人對這一階級分離的現狀無知無覺的話,那麼我們只需要把這種現狀的社會效應表達出來就足夠了。

    中國社會,目前正朝著貧富兩極分化的方向走去!

    我們看到的是,昔日裡資源的掌控者,如今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資源壟斷,而那些數量最多的普通勞動者,其中一部分甚至已經瀕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古人曾道:「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廣廈萬千,貧者屋無片瓦。」很不幸,這樣的情景,目前正上演於中國的社會之中,並且要比預言來得更加慘烈。

    如果把過去的社會階層比喻為一座金字塔的話,那麼,從2000年開始,這座金字塔的塔尖就已經騰空而起,並且抽走了幾乎全部的資源,留下的只有遍地瓦礫。

    現在我們要弄清楚的是,這樣一座穩定的金字塔構型,何以會在短短的10年間土崩瓦解?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促生了這一變化,它對我們社會體系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在大時代的後半程中,這條隱性規律究竟又會如何發生作用?

    4.2:自由經濟下的資本集中

    貧富分化是商業社會的一種演變趨勢,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是不會有分化現象出現的,在那個全民「月薪三十六塊」、憑票供應、由行政級別區分福利待遇的時代裡,這種差距即便有,也決然不會像今天這樣明顯。

    然而,一旦我們的體制走出以生存為目的的時代,自由經濟就會自然興起。

    在崇尚自由經濟的新體制下,一切商業行為都是以牟利為根本目的,而人的慾望永無止境,資本的所有者在這個過程中,無論聚斂了多少財富,都不可能得到滿足。於是,財富從大多數人手中,迅速地集中到了少數人手中,從而引發了我們前文所說的馬太效應,更直接導致了中國社會階層分化的現實。

    鑒於此,我們再次挖掘到了一條有價值的規律:

    在新經濟條件下,之所以會出現貧富不均,之所以會出現社會階級分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資本的意志在起作用!

    簡單地說,我們舊有的經濟體系,是依靠國家嚴格管控、各部門分頭劃分、各行業各行其是而形成的一台低效率機器;在這樣計劃嚴密的體系下,那個掌握資源的階層既找不到資本的出口,也沒有機會來對手中掌握的資本進行調動,因此和普通民眾相比,他們佔據的優勢並不大。

    然而,資本能夠帶來超額的剩餘價值,這既是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又是商業社會鐵板釘釘的經濟規律。

    利潤最高的社會財富,大多數集中在房產、地產、礦山、高級資本市場、海洋等領域,這些都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問津的。假如有人提議,要求廢除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由市場配置來實現社會公平,那麼這個人不是居心叵測,就是極度天真。

    在任何一個國家,普通的百姓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對這些領域進行開發,只有那些在計劃經濟時代就擁有原始資本的階層,才有可能從事這一社會工程。

    有資本就可以僱傭勞動力、有資本就添置購買設備、有資本就可以引進技術、最重要的是,有資本才擁有市場准入資格,比如在資本市場上,普通人是絕無機會染指半分的。

    當普通大眾猛然醒悟的時候,原始資本階層早已經夾帶信息,驅動資本在市場裡扑打多年,以手中的資本開發出更多的財富,由此就實現了資本增值,躍升為中國的新權貴階層,進而將市場壟斷,而壟斷了市場的權貴階層必然追求超額的利潤,無休止的經濟壓搾,只能讓普通大眾更為貧窮。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