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寶貝計劃 第29章 學會儲蓄(10~12歲)
    如今,世界各地對孩子儲蓄觀念的培養均十分重視,值得中國家長們借鑒。例如在英國,兒童儲蓄十分流行,有1/3的英國兒童將零用錢存入銀行。11~14歲的英國學生,便要懂得花費和儲蓄受哪些因素影響;14~16歲的學生要學習進行預算和儲蓄,甚至要學習使用一些金融工具。

    孩子的財商教育需循序漸進,家長應先教孩子消費的觀念,然後讓他們有儲蓄的習慣。畢竟孩子長大後,只有擁有足夠的儲蓄,才能有餘力從事投資,並最終成為有錢人。

    對於10~12歲的孩子,家長不應只鼓勵儲蓄,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購買心愛的東西,才能推動他們保持儲蓄的習慣。

    設定儲蓄目標

    場景:讀小學四年級的小明,看中一款價值400元的飛機模型,但他每月的零用錢只有280元。而這個飛機模型,小明又真的非常想要,此時小明應該怎麼辦?

    爸爸媽媽決定給小明一個儲蓄罐,把飛機的照片貼在儲蓄罐上,小明把每月用剩下的零用錢都存起來。存夠400元,他就可以用自己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在此期間,小明就再也不能買玩具了。

    儲蓄是投資之本,也是保持收入的重要方式,沒有足夠的本錢,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投資。對孩子來說,此時談投資為時尚早,太長的儲蓄計劃——大學教育金,孩子也沒有概念,所以孩子此時儲蓄的目標,還是為了消費。

    要讓孩子儲蓄,父母首先得與孩子解釋清楚有關延遲滿足的道理:如果今天把錢用了,將來就不可能存得大額的金錢,也就不能買昂貴的飛機玩具了。究竟是今天把錢用來買餅乾開心,還是把錢存起來,下次買玩具開心呢?

    多討論一些類似的問題,孩子就會明白,今天的節儉,可換取未來更大的快樂。

    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一個看得見的目標比虛無縹緲的目標更有吸引力。為吸引孩子儲蓄,父母可帶他去玩具商店,讓他找尋心愛的玩具。

    要想讓孩子儲蓄,首先要制定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存錢的動力,並能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感受到儲蓄的快樂。家長要留意,孩子一旦有了特別想得到的東西,就是制定儲蓄目標的良機。

    有些父母會將孩子的儲蓄放到他們拿不到的地方,甚至存在銀行裡,我並不贊同這種模式。特別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目標看得見摸得著十分重要。

    父母可幫孩子買一個或製作一個儲蓄罐,跟孩子一起來存錢。

    儲蓄罐的款式亦要講究,如果孩子的儲蓄目標遠大,最好選擇一隻隻可打爛而不可打開的儲蓄罐,這樣孩子每次取錢都要有十足的決心。如果能買到透明的儲蓄罐,就更理想,因為儲蓄金額更形象化了,能讓孩子掌握儲蓄金額的多寡。

    例如,孩子想買一個400元的玩具,媽媽可陪他一起存錢。

    孩子用剩下的零用錢、媽媽上街購物找零的錢等等都可以存入孩子的儲蓄罐,且剛開始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存,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有存錢的習慣,並建立不浪費的觀念。

    此時,父母應抓住機會,讓孩子知道如何通過勞動賺錢的觀念。

    例如當孩子發覺將舊報紙存到一定數量可以換取金錢時,就會很容易自覺地協助爸爸媽媽將舊報紙折疊好,更要求親自將報紙送往廢品收購站換取金錢。即使送報紙的過程有點辛苦,孩子也會很開心,對於自己賺到的金錢更是非常珍惜。

    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我更推薦將錢放到儲蓄罐的模式,而不是放在銀行。讓孩子理解銀行的運作方式還為時過早,他們只會認為把錢放到銀行,錢就再也拿不回來了。在他們的存錢罐裡適當留一些錢,讓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看著錢一點一點地增加,會更有督促作用。

    為了鼓勵孩子儲蓄,父母可給予一定的獎勵,例如給予孩子在儲蓄罐裡的錢一定利息,由父母進行貼補,順便也進行了利息的教育。

    而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可實行一種類似慈善捐贈的誘惑,就是當孩子每儲蓄1元,父母就會同樣地幫他存入1元,使孩子更快達成儲蓄目標。但父母也需定下一些額外條件,例如孩子不能半途而廢,一旦半途而廢,父母便會把自己的部分取回。借用這樣的方法,除可以增添孩子儲蓄的動力外,還能延長儲蓄的時間。

    當存到一定金額之後,不管你是否贊成孩子買這個高價玩具,父母一定要記得實現諾言,帶著儲蓄罐裡的錢去買孩子想要的東西,讓他切實體會到儲蓄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自己來儲蓄,絕不能背著孩子,以孩子的名義存錢。孩子只有自己省下零用錢,存起來並最終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感受到儲蓄的快樂和意義。

    孩子癡迷廣告怎麼辦?

    場景:小寶剛上小學一年級,每次他都吵著要某種類型的玩具,就因為這個玩具在電視上出現過。小寶媽媽說:"這種玩具,家裡有好多了。"小寶卻哭著喊:"我就要,我就要,我在電視上看到有哥哥玩過,別的玩具我不要了。"如今,電視對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大,有研究表示,未滿12歲。

    財商小貼士

    投資的第一課,非"儲蓄"莫屬。等孩子長大後,父母可帶他去銀行參觀,讓孩子明白銀行會定期給予存戶利息。目前不少銀行開設了專門為兒童服務的理財賬戶,父母可通過給孩子開設兒童儲蓄戶口,讓孩子從小培養儲蓄的習慣,同時明白將財富交予專業人士管理的重要性,為未來學習理財投資打好基礎。

    的孩子,對廣告的抵抗力較弱,很容易受到廣告的影響。

    記得《蠟筆小新》中有一集,小新超級迷動感超人的各類衍生品,每次看到,都會纏著媽媽買。這種情況在國內家庭中也不鮮見。

    但父母應教育孩子,用合理的價格買到好東西。絕不要因為電視廣告,或是朋友有那樣東西,你就要買。每次買東西時,應問問自己:"我真的有這需要嗎?"父母在教孩子買東西的過程中,也要教會孩子認識廣告。廣告是孩子瞭解商品信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孩子可以從廣告中瞭解到一些新的消費方式和傾向。在現在這個商品社會裡,孩子不可避免地要處在廣告的包圍之中,而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廣告,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消費。

    在平時孩子接觸廣告的過程中,父母就要讓孩子認識到,廣告是對商品的一種藝術的呈現,所有的廣告所言的不可能完全屬實。廣告是對商品最突出的優點集中的展示,讓人能夠記住這個商品。但是商品中還會有很多缺點,這是廣告不會說的。所以孩子在聽完廣告的宣傳之後,還要通過自己的認真比對,來確認自己所購的商品是否最優。

    如果孩子要求你給他買從電視廣告上看到的某種食物,不妨帶他一起去買。找到他想要的東西之後,先花上幾分鐘時間跟他說說這樣東西的價格,以及它的營養價值。讓孩子明白他所夢寐以求的零食究竟是怎麼回事。

    而當孩子因為廣告宣傳而購買商品,回家後卻發現該商品不如想像中的好吃、好玩時,父母應告訴孩子,廣告不一定真實,趁機把握訓練孩子拒絕廣告誘惑的好時機。

    父母可以在孩子購買一些較昂貴的商品時,與孩子作一些簡單的比較,分析這些昂貴的商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比如,孩子在買一雙新的運動鞋時,可以引導孩子首先分析不同品牌運動鞋的原產地和質量,然後觀察各種品牌的廣告在電視上出現的頻率,最後填上每種牌子的價格。

    完成下面這個表格後,孩子就能明白商品價格由哪些因素決定,從而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

    父母在買名牌運動鞋給孩子穿時,一定要跟孩子解釋為什麼要買名牌,當然並不是因為品牌的虛榮心,而是名牌運動鞋用料、科技、款式設計等優點。而且要告訴孩子,有消費能力才能買名牌,從小培養孩子的鑒賞能力及量入為出概念,以免孩子將來長大後迷失在名牌中。目前,電視上那些宣傳消費的廣告,讓大家誤以為人人都有高消費能力。

    身處這樣的環境之中,孩子很容易在還沒擁有賺錢能力時,就先學會了高額的消費模式。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時,應在旁解釋電視廣告與現實的差異,並追蹤廣告對孩子的影響。面對一些誇大的廣告,應注意解釋廣告的功能,讓孩子分清哪些是實際的,哪些是誇張的,減少孩子對廣告的盲目信任。

    如何開始和孩子談投資?

    場景:有家長問,我想教讀小學的孩子認識金錢和儲蓄,想帶他們到銀行開個賬戶,把他們存錢罐裡的錢都存進去。這個想法好不好?

    我不建議父母太早讓子女吸收與投資相關的資訊,以免他們誤認為投資等於投機,以致無心向學。我相信,大多數父母並不希望孩子在初中階段就開始炒股,畢竟巴菲特只有一個。

    但對於進入初中階段的孩子,可讓他們預先瞭解投資的知識,父母應用通俗的語言,向孩子解釋銀行、信用卡等財經知識。

    銀行是進行理財教育的最佳場所,也是體驗和學習的教室。

    在銀行參觀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明白,在家往儲蓄罐裡存錢和到銀行開戶存款間的差別,孩子就能對銀行和利息有進一步的瞭解。

    到底什麼叫做銀行?簡單來說,銀行就是在有餘錢的人與缺錢的人之間做牽線工作的媒介。

    財商小貼士

    一項研究發現,兒童在大賣場購物時,他們只選擇在電視上見過廣告的品牌,尤其是購買零食或飲料時,大多數兒童只購買廣告上出現過的商品。父母要重視廣告對孩子的購買慾望的影響,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關注孩子收看的電視節目的內容,不能讓孩子養成迷戀電視的習慣。這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受廣告的影響越大。年齡小的孩子很難頂得住廣告的誘惑,要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能逐漸有所好轉。

    個人存在銀行的錢不會很多,但關鍵是積少成多,銀行就是把這些小錢彙集起來,再借給需要錢的人,特別是公司。

    那為何在銀行存款需要利息呢?這一方面是,今天的100元比明天的100元更有價值,貨幣有其時間價值;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物價會通貨膨脹,今天10元錢能買3斤蘋果,但明天很可能只能買2斤蘋果。從這個道理分析,存錢是一定要支付利息的。

    什麼是復利?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把"復利"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指的是一筆很小的錢,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一大筆錢。

    假設存入1萬元,利息是10%的話,那1年後這筆錢就會"長大"到11000元;又過了一年,11000元就又獲得了利息1100元,總計達到了12100元;如此經過10年後,所累積的錢,將是原先存入的錢的2.5倍以上。

    所謂信用卡,就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不論是向銀行還是任何人借錢,都得去還錢,因為人家是信任你,才把錢借給你。

    信用卡,絕對不是"聚寶盆"。

    而所謂"信用"就是每次借錢後,你是否能按約定準時還錢。

    對銀行來說,"信用"是決定要不要借錢給你、要不要接受你申辦信用卡的最重要參考指標。

    當你接到銀行寄發的賬單時,賬單上會註明最後繳款日,在這個日期前繳清消費金額,銀行不會收你利息;但若過了最後繳款日,銀行就會以年息約15%,也就是借100元要還115元的方式,向你收取循環利息。因此,使用信用卡的規則是:還錢絕對不要超過最後繳款日。

    目前的社會,信用很重要。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特別在預支零用錢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孩子的誠信意識。信用卡的核心在於欠債必須要還,而且要在規定期限內還。孩子若因特殊情況,向父母預支零用錢,應要求在約定期限內償還,而且一定要控制在孩子可償還的能力範圍內。

    當然,在孩子10~12歲時期,父母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時,還需引入兒童思考未來的職業規劃,也就是讓孩子認知:如果能善用自己的天賦,未來在社會上具有競爭力,就能擁有更多的錢財,這就是積極的理財行為。

    父母要特別注意,千萬別將小孩引導到"以錢賺錢"的錯誤方向。就教育觀念而言,對於正值小學階段的孩子,父母應著重於建立孩子的人生目標及價值體系,也就是追求幸福。

    金錢是一種交易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它解決日常生活所需;財富是舒適生活的必要條件,我們希望孩子能明白正確的價值觀——不拜金,但也無須抗拒財富;學會理財而不守財,善用金錢與財富。

    財商小遊戲

    玩電腦遊戲學投資電腦遊戲也是培養孩子財商的不錯方式。以《模擬人生》為例,該遊戲的玩法,是通過自己設計的模擬市民,開創他們的事業,玩家可以自行設計開設何種類型的店舖,例如服裝店、精品店、花店、電子產品店、理髮店以及餐廳等等,定下商店的主題,再進行規劃、定價,定下更強的市場策略。

    《模擬人生》對孩子認識理財有一定的幫助,可讓孩子學習管理生意,訓練經營思維,體驗可持續發展的收入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