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對了事情,記得給他正向鼓勵,讓他再接再厲,例如用"心肝寶貝"、"寶貝,你最棒了"這些句子來鼓勵、關心他。孩子是不斷模塑出來的,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起碼要經過21次的模塑。
夫妻常吵架、對小孩責罵多於鼓勵等,都可能讓孩子心理受創,缺乏安全感。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曾以美國逾千戶家庭為樣本,研究4~19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提出一份報告。該報告指出,嬰兒潮後期出生(1955~1979年)的父母,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他將其稱為"溺愛世代"。溺愛世代的出現原因有三:一是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二是孩子生得少;三是他們放棄當"權威",選擇與兒女做朋友,並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
和美國當年的嬰兒潮一樣,如今中國父母也是上一代嬰兒潮的產物,他們的孩子也較少,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進而採取朋友式的寬鬆教育。
"溺愛世代"在中國出現,已成定局。
我有一位朋友是某跨國公司的總監,在公司管理著數百名員工,卻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孩子提出買啥,他就買啥,結果小孩越來越嬌生慣養,每月花的錢也越來越多,如今花在小孩身上的錢,比全家的開支還要多!
而我給他的建議,就是要教孩子知道節制。
有了節制,就不易沉迷。
現代父母應該教育孩子三大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的能力、處理物質慾望的能力和瞭解匱乏與金錢極限的能力。這些能力背後最重要的,就是為自己負責,自己解決問題。
許多人都以為物質、金錢越多,人將越滿足。事實上,耶魯大學羅伯特·萊恩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的"幸福的喪失"研究中發現,當人的需求與供給剛好對等的時候,滿足感與愉悅感是最高的。而過多的供給,反而讓人比缺乏時更為失落。
中央電視台《經濟生活大調查》欄目持續3年的調查顯示:
2006年,最幸福的是西藏居民,其次是山東居民和黑龍江居民;2007年,有關幸福的排名出現了變化,最幸福的居民生活在山東,其次是安徽、吉林;2008年幸福感的排名則是:吉林、陝西和山東。
幸福感最強的城市,往往並不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而是那些生活壓力不大的二三線城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反而是生活壓力最大的。
而國際調查也顯示,全球幸福感最強的國家,並不是美國、英國或瑞士、沙特等富裕國家,而是一個遠離塵世的小國——不丹。
我曾經遇到兩位85後同事,一位哪怕取得再小的成就或獲得表揚,都會深以為然,高興個小半天,而另一位則頗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架勢。說實話,在現實生活中,我還是認為那些"笑點"比較低的人會更幸福些。
其實,孩子也是一樣。我始終認為,如果房間滿地都是玩具,孩子反倒會因為擁有太多,而被剝奪很多期望的樂趣。
我總能聽到一些朋友抱怨:現在的孩子命太好,零用錢都是百元起跳,歲數越大,越把錢不當錢,而且錢花得再多,也不覺得滿足和開心。這些忙著賺錢的父母,不免擔心自己辛苦大半輩子的財富,會不會被下一代揮霍殆盡。
在我看來,物質過剩的孩子,長大後未必會感到幸福,他們是"滿足感被剝奪"的一代。這些孩子擁有財富及特權,但依然不快樂、不滿足。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在這些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挫折感。
目前在國外,為教育子女更好地理財,富豪們都盡量少給子女留遺產,但在我看來這只是消極的做法,因為正確的財商教育,才是對抗"富裕病"的良方。
如果說,50年代,財商是節儉;70年代,財商是儲蓄。那麼現在,財商則是認識金錢價值、對抗物質誘惑、獲得心靈的滿足。
西方諺語有云:
"人因匱乏而致富"(Amanisrichwhenheoncebecomesfamiliarwithscarcity)。與其讓孩子做先天的有錢人,不如讓孩子借由匱乏感,成為後天的有錢人。
不要給孩子超過他所需要的
場景:斯坦福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把一群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給他們一人一塊棉花糖,讓他們選擇是要馬上吃掉棉花糖,還是等15分鐘,如果願意等,就可以再多吃一塊棉花糖當獎勵。
研究發現,能夠等待獎勵的小孩,長大以後,不管是學業、人際關係全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成功。
"棉花糖理論"表明,能延遲享樂以追求未來獎賞的孩子,其成就比追求立即享樂的孩子大得多。
財商小貼士
家中若有過多的玩具,父母不妨讓孩子學習分類,將玩具分箱整理,每兩周或每月更替著玩,不但可以保持孩子對玩具的新鮮度,也能讓孩子更珍惜玩具,培養節儉、不浪費的生活態度。
對0∼3歲兒童而言,他們已進入認知符號、建立自主性時期,對外界的探索能力加強。父母應根據"棉花糖理論",培養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和避免廣告誘惑的能力,長大後才不會產生偏差的消費方式及不當的理財行為。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4種類型:民主、權威、溺愛、放任。
民主型的家長具有較高的民主意識,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個性和獨立性,經常用說理的方法教育孩子,也經常與孩子溝通情感。
民主型父母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因而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能力。
在美劇《成長的煩惱》中,西弗一家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
在我看來,相比我們的長輩,80後的父母由於其教育、生長背景,大多都青睞民主型教育方式。但也需注意,民主型很容易變成溺愛型,兩者之間常常只是一線之隔。溺愛型的家長對兒童高度接納和遷就,很少要求兒童獨立,對兒童也很少使用懲罰措施,這類兒童跟父母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好,但由於他們基本上都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不用自己處理問題,因而對家長過於依賴,無法制止本身負面、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相對缺乏獨立性、自立性和創造性。
權威型的家長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並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加以監管。孩子稍有不順從的表現,就對孩子實行體罰和言語上的侵犯。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極其不平等的,父母與子女只是單純的管和被管的關係。
放任型的家長雖然給予孩子較多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孩子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但父母對孩子的不聞不問,會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脅,同時產生疏離感,在對社會認知和道德規則的遵守意識上比較薄弱,這類兒童較容易走上青少年犯罪的道路。
父母應記得,現實生活,才是最好的培養孩子財商的方式。
我的一位朋友最喜歡帶兒子去玩具反斗城。每次去玩具反斗城前,他都會跟兒子約定:"那裡玩具很多,但你只能選一樣。"而且,他會先和兒子約定購買玩具的金額上限,比如200元。有一次,他很興奮地告訴我,他的兒子迷上了變形金剛,看著反斗城裡琳琅滿目的變形金剛玩具挑花了眼。當兒子在掙扎買"擎天柱"還是"大黃蜂"時,面對"只能選一樣"、"不能超過200元"的緊箍咒,兒子最後選了"大黃蜂",而且剛好是199元。他覺得,兒子長大後,一定會是個理智的消費者。
小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往往無法克制,會一直央求父母給他們買。如果父母總是答應孩子的要求,孩子便沒有機會在下面兩個選擇中作決定:
立即享受一顆棉花糖。
延遲享樂,就可以多吃一顆棉花糖。
一直給孩子棉花糖吃的父母,總是順應孩子的要求,自認為這是疼愛孩子的表現,不自覺地限制了孩子發展延遲享樂的能力,進而局限了孩子未來成就的高度。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發展出延遲享樂的能力,一定要培養他正確的金錢觀念。
父母應記得,不要給孩子超過他所需求的。如果他只需要一顆"棉花糖"就能滿足,就不要給他買變形金剛的玩具,否則,孩子就會被你寵壞的。而且隨著胃口被逐漸"吊大",孩子的"笑點"也越來越高,長大後較容易成為一個對什麼都不太感興趣的人。
控制慾望13招
人的慾望有"需要"和"想要"之分,但在孩子眼中,他們沒有需要的東西,都是"想要"的東西。在孩子2~5歲時,一定要讓他們明白,有效的花錢,就是讓花掉的金錢得到最大的效益。
第1招買玩具要定量
為了訓練孩子控制慾望的能力,可告訴孩子一次只能買一個玩具,金額設限,父母要經得起孩子的哭鬧,堅守原則。
第2招共食原則
年齡較小的孩子,零食類如冰激凌可以共食。
第3招生活費內含零用錢
交通、用餐等生活費與零用錢相加,一次性給孩子,不額外給零用錢。
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拉長給零用錢的時間,除固定發放時間,其他時間沒有錢拿。
第4招減少無目的逛街
不把逛街當做家庭休閒。
第5招機會教育
帶孩子體驗鄉下生活,參加各類慈善活動。
第6招記賬並檢查對賬單
提供孩子家計簿或記賬軟件,定期(每週或每月)檢查對賬單,超支便從下周或下月零用錢款項中扣。
第7招乘大眾交通工具
試著提早出門,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並教導孩子比較搭出租車與大眾交通的金額差異。
第8招買東西分析成本
教孩子閱讀商品標價,並比價、比質量。
第9招善用免費資源
即便是學習資源,也要避免孩子開口要家長就給,可善用如圖書館、小區遊樂中心、公園等免費資源,並趁機教育。
第10招折扣期間購物
在週年慶、打折時候購物。購物有目的,好比定期添購衣服、書籍。買完就回家,避免亂逛。
第11招所得須用付出交換
小孩提出額外的購物、旅遊等要求,須用一段時間內的付出,如擦地板等條件作交換。
第12招不要無故吃大餐
吃大餐要出於某種獎勵,並告知孩子具體理由。
第13招適當的言語警告
例如"一個月零用錢就這些,用完就沒有了",一定要說到做到。
財商小遊戲
當當銀行小職員
在這個遊戲中,孩子是一家銀行的職員,父母是來銀行換零錢的顧客。
首先為孩子準備幾個小盤子,在小盤子裡分別放上10元、5元、2元和1元的鈔票各一堆,然後父母扮成顧客,拿一些鈔票來讓孩子兌換。這個遊戲可鍛煉孩子的數學能力,並幫助孩子認識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