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北方士兵不習水戰、不熟悉南方地理、不適應南方氣候,由此必然會像曹操當年的「赤壁之戰」那樣,生出各種病來,導致戰鬥力降低。
其三,軍事統帥苻堅的個人也是很大問題。苻堅已經從一個銳意進取的人變成了一個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的人,而驕兵必敗是必然的事情。只要迎頭痛擊,想給對方一個下馬威,對方立刻會有很大震撼,從而導致判斷失誤。
最終,戰爭的發展和結局證明謝玄的分析非常正確。當東晉部隊以兩萬戰勝前秦先鋒十萬之後,苻堅認為以前的情報是錯誤的。東晉能夠調動的軍隊不會只有八萬,再加上後來謝玄用的各種障眼法,苻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覺得東晉的軍隊人數比自己只多不少。由之前的極度自信變成了恐慌。由此,大敗而逃,前秦也就一蹶不振。
根據這一戰役,我們不妨可以得出「創造性」的完成工作的幾條經驗。
1.有了必然成功的精神才能最終成功
俗話說得好:「輸什麼不能輸氣勢,狹路相逢勇者勝。」
還沒見敵人呢,先認為自己必敗無疑肯定不成。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不妨把工作當成戰場。競爭者和困難都可以被視作敵人,只需要注意我們這個敵人並不是「你死我活」完全可以「競合」就可以了。什麼是競合?就是在競爭中合作,搞正當競爭,利用合法手段競爭戰勝敵人。
有一些看樣子完不成的工作、不能戰勝的困難、實力比我們強大的競爭者出現,心態決不能軟弱。你首先就要認為自己能夠完成,先解決了心理懼怕問題,先說服自己肯定能夠成功的問題解決了,再加上有清醒的頭腦,你才能認真、理智的去分析。不可完成的事情,也就有可能會變成可以完成的事情。
2.認真分析對方的不足
解決了氣勢問題,就進入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環節。分析對方的不足,你可以在內心明白這些問題的份量,如果你要解決的問題需要團隊支持。那麼,就不妨把對方的不足說得嚴重些,讓團隊也擁有了必勝的細心。當然,此時不要被自己的分析所束縛,要明白敵人的不足哪些是關鍵的。
有句話叫做:戰略上要輕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內心認為敵人因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它必然會失敗。但是,也要認清敵人不是傻子。所以,他針對我們的措施就要重視。比如競爭對手推出一個營銷方案,你不能一看就認為臭招,正確的做法是瞭解他們有什麼目的,之後再去向如何針對不足去解決問題。
3.創造性工作=他人經驗+創新
創造性的工作雖然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勝利後的結果將是長期的,特別是對於士氣的影響極為關鍵。例如,肥水一戰後,東晉軍力、士氣空前高漲。前秦則一蹶不振、分崩離析。可以說,淝水之戰換來了東晉一百多年的安穩。這就是高風險孕育著高成果。
謝玄為什麼可以成功呢?其原因就在於他深切的研究了歷代以少勝多戰役的共同特點。當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使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方法,古今中外其實都是一樣的。對於競爭者來說,幾乎都是利用、擴大對方的驕傲心理;對於苦難和事情來說,都是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由此,可以說,創造性的工作就是在沿襲他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本人的具體特點進行全新的應用。也就是成功經驗+創新。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創新?創新就要關注別人不曾關注的事情。首先就要先關注別人不曾注意的事情就需要打破既定的思維模式。既定的思維模式就像是一個鳥籠子,束縛了我們的想像。例如麵條就得煮,這是傳統思考方式。但是自從方便面出現後,這種思維定勢被打破了。方便面的發明者是日本人安籐百福。
他看到許多人都頂風排起了很長的隊伍購買拉麵心中不禁產生出「面為什麼都要煮」的疑問。從此,他便開始研究不用煮的面。最終,經過幾年的發展,他成功的研究出了方便麵。突破思維方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順著人們相反的方向去跑,所有人都去幹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了;所有人都不做的事情,只要經過認真考慮後覺得可以去做,就要堅定不移的去做。
關注他人不曾注意的事情,其次就要關注細節問題。同樣是上廁所,你我都覺得很浪費時間,或者看報紙、或者無聊的左觀右望。然而,卻有人在拿出廁紙的時候,忽然想到了在廁紙上印製廣告。從而不但解決了公司的生存問題,還開闊了收入來源。
逃離工作的舒適區
懷才不遇者在工作上有許多不滿,例如自己的經驗豐富、業績突出卻沒有受到重視。但是,如果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都盡力了嗎?如果盡力的話業績會不會更突出?恐怕就是因為你沒有盡力,你的老闆才不想重用你。因為你對待工作的認真度、對企業的忠誠度還有待加深和提高。
此時的我們,還應該想一想,我們是否已經進入了舒適區?如果進入了,請你趕快撤出來。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提高自己的目標,把自己定位在:超脫於一般人的人才上,而不是為了自身的舒適甘做一般人。
這時,不免有人會發出疑問,舒適區不是很好嗎?許多人都夢寐以求有一個條件好、氛圍好好的工作單位、職位。為什麼還要逃離呢?其實,這裡的「舒適區」是一種心理學術語,更多的是指的「心理舒適區」。
日常中,我們會看到某個人面對一項工作時,似乎帶著無所謂的態度。例如幹好干壞一個樣,只要能幹完就行。在別人眼前非常棘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他們眼中則比較輕微。例如這個問題沒什麼,失敗了也不是天塌地陷。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舒適區。
在心理學上,人們為了避免失敗或經受高強度的壓力,想方設法地將自已的目標設定在一個比較容易實現的範圍內,這個範圍將給我們帶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舒適感」。
避免失敗的例子很簡單,就是一看責任比較重大、問題比較多且難以解決,便推諉出去讓別人去做。自己呢?躲在後面等待成果的出現。
避免經受高強度壓力的例子也很多,比如許多業務員往往有這種心理:不能按照老總規定的計劃去完成,否則,下個月肯定會提高任務。例如,有位業務員本月的銷售任務是100萬元,完成後可以拿到全部獎金。他可能前半個月拚命的去做,完成後怎樣?一般是好好的舒服舒服。大多數人會略微超過一下任務,但不會超得太多。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是一般人,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才能成為優秀的人。這就是眾所周知的「80/20原則」,這個原則幾乎可以擴充到所有關於人的領域。
不可否認,一般人中也有許多論才能甚至比成為優秀的人還要高,但他們為什麼沒有成為那個百分之二十?其原因就是安逸地躲在舒適區得過且過造成的苦果。
儘管你可能會擺出一大堆道理,例如,企業家是貪得無厭的,這個月完成了,他們會在下個月加上許多,而給予的相應獎勵卻沒有遞增。打個比方,完成100萬,這個月每天的平均獎勵是100元;完成120萬元,他們給與的獎勵很可能則是平均每天降到了90元。即使真的往上升了,也是不成比例的。要知道,這個月完成了,下個月我們很可能完不成。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緩一緩把這個月得剩餘放到下個月呢?
這種思考方式,有一定道理。但人們卻忽略了一點:這是什麼人的思考方式?這是一般人的思考方式,這是為了養家餬口的思考方式,這是一種為了躲避競爭而產生的消極思考方式。如果你認為你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不甘於平凡的人,就不應該執拗於這種思考方式,應該改換為下面這樣一種思考方式。
業績才是硬道理
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唯有業績才能顯示自己的價值,如果我們不能有超脫於他人的業績,我們如何才能苛求他人重視我們、認可我們呢?因此,你要把它看做一種認可的途徑,你跑得越快、走得越穩,人家就會越重視你。無論你自認為多麼有才,沒有業績也是枉費。所以,如果我們抱著這個月超額,下個月可能完成不了,不妨先扣著能更超額的部分放到下個月的想法,那我們的業績永遠平平常常。
老闆的心思不用猜
企業的所有者,無論是私人企業的老闆還是國有企業的老闆,他都要全盤考慮。企業不可能是一個部門,有的更是企業集團。你這個部門或企業好了,那個未必會好。因此,他需要統籌並作一定的防備。這就是你所理解的貪得無厭的原因。
其實,他也明白:這個月超額完成了任務,下個月未必完成,但是他必須要這樣做。因為你這個月的超額完成,給了他企業更興旺、發展更好的希望。
任何人都不想打破這種希望,都想在希望之上來個更高的喜訊。這既為了企業,又為了自己。許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許多人已經有了那麼多錢還要去賺,其一是企業發展需要,其二則是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讓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施展。
高壓才能出高才
你要把高壓力變成才能成長的途徑。也許這個月你超額完成了任務,下個月做不到了。但沒關係,任何人都會理解你,你的老闆也是從基層幹起來的,他也知道這樣做永遠會有完不成任務的現象,關鍵你可以在高壓中鍛煉各種能力。
首先就是你鍛煉了抗壓性、忍耐力。其次,在完不成任務的前提下,你會盡其所能、開動所有才能器官去尋找機會、尋求破解難題的方法。最後,完不成任務,你還要和老闆溝通、交流,讓老闆認可你的難處。如此,也鍛煉了你的語言能力、思辨能力等等。
不斷進取是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
許多人,特別是大學畢業生都感慨,現在工作不好找;懷才不遇者也感慨,現在的老闆懂得欣賞人才的太少。然而,是不是我們把自己看得過高呢?與其慨歎,倒不如靜下心來努力思考如何進步,如何才能讓人重視,這就是不斷進取的精神。有了它,無論我們的起點有多麼低都可以成功。
1992年義務市義亭福利鎖廠來了一位很普通的員工。他叫陳封強,因為家境貧苦,高中畢業後便出來打工。製造鎖的工作並不累,要求有耐心、細心,因此,女工居多男工很少。大部分男人都是手笨心焦,陳封強也是如此。女工們說他手指粗,幹不了這個。因為每把鎖都有鎖眼,鎖眼內有小彈子,非常小,要既快有合格的裝好,是件很費心神的事情。
然而,實踐證明陳封強幹得不錯,並不比女工們差。更令許多人不解的是,在工作之餘,他還看很多書、學習不少知識。在初步獲得了生活物質保障後的第二年,他便去當了修公路的監查人員。通過考試,他以第二名的身份成為了監查人員,一幹就是八年。
無論風吹雨打,他都堅持出工。學習各類公路建設知識,同時也結交了不少朋友。2001年他開始自主創業,200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義烏市交通工程領域的一面旗幟。
可以說,高中學歷在今天並不高。但是,他卻獲得了成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學生並不少見,但是未必全都成功了。與陳封強同時期的大學生,在那個時代真是「天之驕子」,那個時期大學生並不多。但是,能夠像他那樣擁有自己天地的人也並不是太多。
因此,一個人不在於知識有多少,而在於有無進取精神。有了進取精神,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同樣可以完成。如果沒有進取精神,即使你再有天賦、再有能力也是枉然。
劉翔是中國的驕傲,正如劉翔自己所說:「很早就知道阿蘭?約翰遜的名字了。我想每一個練跨欄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剛練跨欄那會兒,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看見約翰遜。必須承認,他已成為我的一個偶像,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座遠方的大山,我到山腳下的那一天都遙不可及,更別提要逾越這座大山了。」
後來如何呢,劉翔說:「隨著我的成績漸漸提高,出國比賽的機會也多了起來,而進入決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從而使得我和約翰遜面對面過招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整個2003年,我和約翰遜比賽了近10次,我全軍覆沒,沒有一場勝利。但可以看到的是,我的成績,從原來徘徊在第四、五名慢慢進步到了躋身前二、三名。」
而如今呢?自2004年劉翔第一次打敗約翰遜以來,二人交替著成為賽場上的冠軍,雖然現在他們並沒有爭出最終誰勝誰負。但是,劉翔現在卻不像以前那樣認為:他不可戰勝。由此,從劉翔的上述言論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它至少告訴了我們如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