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真有才,還是假有才,愛抱怨的人往往都是抱持折一種極其消極的工作態度,對工作百害而無一利。這種憤世嫉俗的心態,喋喋不休的怨聲載道,只會讓你消極倦怠,不思進取,困在自織的繭中,與好運絕緣。因此,從這一刻開始,首先堅決打消抱怨的這種方式,然後再主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終有一天「懷才可遇」。
得志的人,並非都是小人
在以往我們很熟悉的敘事文本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模式:那些取得良好發展前途或者取得良好權力位置的人們,通常被描述成通過迎合、奉承乃至為虎作倀的小人。他們通過不正當的競爭渠道,取得了對自己有益的發展機會,從而一躍而上,一飛沖天。這個時候,我們會對他們表示出由衷的唾棄與不屑,並且把同情的目光投給那些懷才不遇的人,甚至於認為懷才不遇者的不遇處境,完全是那些小人們造成的。
誠然,在社會和職場中,這種通過不正當渠道而取得發展機會的小人的確為數不少,並且時常充斥在我們的視線裡。可是,在對那些小人進行背後冷眼、憤怒指責的同時,我們是否想過,所有的事業有成者難道都是小人嗎?難道全是靠著不正當手段才有所成就的嗎?
通常情況下,如果有某個位置是人人嚮往的,那麼不管這個位置是一個職位、一個發展機會,還是一次機遇,哪怕僅僅是公司裡的旅遊機會,都會引起其他人們的羨慕。因為羨慕,所以產生這樣的心理——為什麼這個機會屬於他,而不屬於我?
很顯然,嫉妒產生了,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更多時候,嫉妒會蒙蔽我們的雙眼,遮住我們的內心。妒意頓起,讓我們感到怨恨,妒火中燒,讓我們由衷憤怒。
因為嫉妒,我們不會願意進行分析,不會願意去看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毋寧相信這是不公平的——如果我在這個位置上,會比他做得更好,而沒有這個機會,不是因為我的無能,而是因為不公平,因為現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是個小人!
因為這些,所以我們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一味地認定那些得志的人都是小人,小則埋怨上級是非不分,大則抱怨天不開眼,使好人沒活路。
但是,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坐下來,理性地想一想,分析一下那些得志的人真的是小人嗎?他們取得成功,真的是因為那些小人之道嗎?自己的失敗,僅僅是因為自己不是小人嗎?即便身邊真的有小人得志這樣的情況,那麼,那些小人又有什麼可取之處,就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
作為銷售部的主管,肖其將工作做得很出色。他在將部門管理和部門業績做的如火如荼的同時,很注重搞好和上級領導的關係。在老闆眼裡,肖其既是業務上的骨幹,也是生活中的朋友。很多工作時間以外的應酬活動,老闆也經常叫上他參加。一方面他會說話、會辦事,另一方面帶他拓展一下人脈,對業務的開展也很有利。
然而,所謂樹大招風,對於這樣一位老闆眼裡的紅人,不但個別同級別的其他部門主管覺得心裡彆扭,就連肖其部門裡的少數工作人員也發起了牢騷,背後罵肖其是佞臣,老闆是昏君,並說肖其之所以當上主管就是因為拍馬。
不久前,肖其被調到集團的另一家公司做經理,銷售部由原來其他部門的主管接任,而這個新主管恰恰是過去曾經視肖其為小人中的一個。當他接手這個工作後才發現,面對市場的開拓,業務的開展,銷售部主管這個位置並不是什麼人隨便都能做的,更不是靠拍馬就能取得業績的。無奈之下,他只得去找到肖其,虛心地取經。
對那些有發展機遇、有能力的人咬牙切齒,並且以「酸葡萄」的心態去看人。試想,這種文化因素上的阿Q心理如果與自己認為的懷才不遇心理結合在一起,受損的恐怕不是那個身居高位者,而是自己的發展前景。須知,得志的人首先是聰明人和有才幹的人,其次是善於把握機遇者。至於是否小人,則與之沒有直接的關係。
你是真才,還是自以為有才
懷才不遇有兩種,一種是真才,只是客觀原因制約了他的表現;一種是自以為有才,而抱怨懷才不遇。可見,正視自己、反省自我,確認自己是天才還是人才;是人才還是庸才;是乏善可陳的普通貨,還是待價而沽的搶手貨,恐怕是抱怨懷才不遇者們當務之急要做的事。但這也並非簡單的事情,正如蘇軾在《題西林壁》中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人看人很準,但惟獨看不清楚自己。由於個人情感、主觀情緒,人們在認識自己時往往會把自己弄得暈頭轉向。認識自己,也許真的很難做的,古希臘的一座神廟上刻著一句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看起來很平常,但是往往很多人,也許一輩子也不能認識自己。
那麼,認識自己,從而提高自己、改造自己,真的這麼難如登天嗎?
未必。其實,更多時候,人們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中,高估往往多於低估。這就是所謂的自大、自狂、自傲、自戀。無論你叫它什麼,總之,這類人往往更容易高估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潛質。
在一些懷才不遇者的眼中,自己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自己缺少的只是機遇和被提拔的機會。在他們看來,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他們做的都是理所當然、不能懷疑的。因為,他們堅信真理掌握在他們手裡。而事實往往不會因他們的自我認識而向懷才不遇者妥協。於是,職場失意成了他們的一個重要打擊。而又因為他們往往是內心很自我的人,於是他們受不了這種打擊,所以一蹶不振,天天抱著懷才不遇仰天長歎。
那麼,你想改變懷才不遇的境況嗎?請先從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開始吧。想要正確認識自己,那就先拋去高估自己的想法吧,讓自己盡量不那麼自信,反思一下自己,甚至於讓自己變得稍微的「自卑」一些。有時候,對自己說「我行」,是建立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的。在職場中,你要想獲得肯定,得到提升的機會,你需要認識自己的哪些方面呢?
探尋你的競爭力和業務水平
關上門在家裡說自己很有才,肯定是一個自大狂。仔細想想,你在自己的工作中,成績如何?在同事和同行業中,自己的工作做到了什麼樣的水平?你如果真的認為自己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的話,再試著問問自己,自己還有提升水平的可能嗎?如果有,請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讓自己不可替代
有時候,在一些行業,哪怕你兢兢業業、累死累活,你的成績最多也就是及格的水平。因為在很多行業中,人們的水平是以一個標準來衡量的。舉個例子,作為一名流水線上的工人,你與你的同事在完成的產品上是沒有什麼差異的。因為你們生產出的產品是有統一標準的,是無法產生個性化差異的。
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考慮,自己是否有其它的過人之處。比如協作能力、統領班組和團隊的能力。一定要讓所有人覺得,你在這個位置上是不可或缺的,是無法替代的。假如你做的事情明天可以換另一個人來代替,並且工作成果也差不多的話。哪怕你再有才、再努力,也是失敗。
探尋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
更多時候,才能並不僅僅是單純的業務水平,而是一個人在這個崗位上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體現。有廣泛的人際關係,有屬於自己的人脈關係網,有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圈子,這本身就是才能的一部分。在這個協作的時代,閉門造車者,哪怕手藝再精湛,也是生產不出勞斯萊斯和寶馬汽車的。不要一味地孤芳自賞,不要一味地心高氣傲,數一數,自己有多少人脈關係,有多少朋友圈子,這些朋友能在哪方面給予你幫助,而你,又能在哪方面給予人家幫助呢?
明確你的奮鬥目標
儘管,你現在並不得志,只要你從現在開始振作起來,不再一味地埋怨,重新確立你的奮鬥目標,並能為之艱苦不懈地努力。那麼,一切都不算晚。這就是有鬥志、有希望的人就會有前途。反之,如果你沒有了鬥志,就肯定沒有了希望和前途。
懷才不遇者們在抱怨的時候,肯定已經進入了人生低谷。然而,每個人都會有低谷區,只要你不懼怕它,不消極和自暴自棄。你同樣可以走出低谷攀上高峰。
抱怨者存在受害心理
許多身在職場的人心中都非常苦悶,特別是一些感情比較豐富的人甚至會留下委屈的眼淚。之所以委屈就是因為為了工作,他們往往喪失了許多自我時間,但工作卻沒有做好,老闆沒頭沒臉批評了一頓,或者把本該自己的職位、工作交給了他人等等。
其實,在職場中根本沒有所謂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因為職場不相信辛勞的失敗,只有勝利者才會在職場中獲得尊重。
絕對公道永遠不存在
職場並不相信眼淚,特別是有才能人的眼淚。在許多人委屈的淚水中,往往執拗的以「公道不公道」來評價職場現象。其實,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
許多人都有一種受害者心理,認為這不公道、那不公道,其實,按照京劇《蘇三起解》中的念白就可以說明問題:你說你公道,他說他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你認為不公道的事情,其他人也許認為很正常。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而職場的公共道德是什麼?就是更好、更恰當的把事情做好,賺到利潤。
不是領導不用你,而是他不敢用你
許多人都認為自己能力很好,卻得不到重視,但沒有仔細思考過,你的老闆為何不重視你?是不是你太高調了,志向太高遠了,使得人家不敢重用你呢?
也許你的能力很強,但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事上你不行,有你的存在團隊的團結力、向心力就會出現問題。而一個企業的發展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集體,一個人的能力再高也無法替代集體。所以,不是因為老闆不公道,而是因為你的性格、缺點造成老闆不能用你、不敢用你。
也許你的能力很強,待人接物也很好,非常受同事的歡迎。在這種情況下,你也許認為你天生就應該是管理者,但是結果不是。這時,你可能就會說老闆實在是不公道。但是,你有沒有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呢?
老闆在創業的時候,許多都是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上面。他是從自身、全局去考慮問題,不像打工者、其它管理者總是從自身看待問題。因此,衝突在所難免。如果這時,你不能體味老闆的辛苦而「造反」將會如何?因此,不是領導不公道,而是因為你太有能力,領導不敢用你、他怕你。
由此,暫時在職場中失敗的人不要哭泣、傷心,那樣於事無補,除非你自己創業。但是,有趣的事情仍然會發生——曾經覺得懷才不遇的人仍然會按照其他懷才不遇者鄙視的方式去創業,進行創業中的管理。從而,被其他懷才不遇的人視作「不公道」的代表。這個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現在你的角色變了,你考慮問題的方式也變了。
由此,懷才不遇者不妨考慮公道不公道這個問題的時候,多用自己的心去體味一下管理者、老闆。這時,你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那麼不伯樂,你也並非絕對是千里馬。
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畢竟社會上只會有少部分人會去創業,大多數人還要給人家打工生存。即使創業,最好也要先打工。打工就是為了積累經驗、結交人脈、實驗能力,如果你打工的時候都不能幫助老闆賺錢,那麼你在自己創業的時候怎麼可能賺到錢呢?既然無論如何都要先打工,現在職場中生活。那麼,就需要心平氣和的看待它的職場規律。
在職場中生活,一定要放棄被害者心理,因為那樣沒有任何效果,眼淚不能換取別人的憐憫和同情,只會徒增被人笑話、羞辱的幾率。
職場中,沒有苦勞只要功勞。因為苦勞再多,忠厚老實的人再多,如果不能使之變成實實在在的利潤,那麼企業就會失敗,所有人都會失業。放上全部身家的老闆們也會一無所有。因此,對於企業和老闆來說功勞是最主要的。沒有功勞的苦勞等於零。
在職場中,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公平。公平、民主、自由在現代社會是一種共識,然而,真正的、絕對的公平、民主、自由不要說在社會,就是在企業也絕對不會出現。從人性角度考慮,人無制衡就會肆意妄為,正如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一樣是真理。所以,不要妄想每件事情都會被公平的對待。
在職場中,職業道德第一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企業的生存危機,一些在職業道德上有所缺陷的人會受到重要。但是,只要危機一過恢復到日常生活的時候,職業道德缺憾者就會面臨被追究責任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