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第27章 誠信通世界 (2)
    作為現實的誠信通的市場切入點,阿里巴巴在誠信通起步時仍然用的是中國供應商的套路——賣排序。把免費會員的排序作為誠信通的起點,另外與中國供應商一樣,誠信通的起步點仍然是選用了發起人制度——顯然,這樣的制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一個新產品的銷售難度。

    「不過,誠信通在2002年的銷售似乎是蕭條的,一周的客戶簽單大約只有幾個。這遠遠不能賺回我們設計產品時所花的成本。」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層說。但是馬雲對此表現出了堅強的決心:「哪怕只有一個誠信通會員,我們也要把它做下去。」他說。這似乎顯示了馬雲的成長。如果說中國供應商設計時他還需要服從市場的話,那麼這裡他已經有充分的自信,自信他與市場一定是合拍的。

    而到了2005年,誠信通目前的銷售情況是:在阿里巴巴辦公樓的大廳裡,幾百個誠信通的電話銷售員在不停地打著銷售電話,而他們所用的電話號碼資源來自於阿里巴巴700萬免費會員數據庫——每天早上,當銷售員走到自己辦公桌前的時候,他們的電腦裡已經裝滿了昨天晚上服務器自動生成和分配好的電話號碼,他們一天的工作就是把這些電話號碼打完,並根據客戶的反應在電腦裡做上相應的記號。這些記號意味著接到電話的客戶會得到相應的處理——如果客戶表示願意成為付費的誠信通會員,那麼接下來的工作會轉到服務部,由專業的服務人員指導客戶如何遞交材料、簽單、付款;如果客戶表示不願意成為誠信通會員,那麼數據庫會重新保存這個客戶的數據;如果對方的表示是猶豫不決的,那麼數據庫會在一段時間後自動提醒這個銷售員通過電話去做回訪,徵詢他的決定有沒有變化。

    「每個銷售員一天大約可以打200個電話,再多就不行了,人容易疲憊,情緒會有變化。」誠信通的一位銷售主管這樣說。

    無疑,這樣的銷售方式已經是弱化了,如果還不是最弱化的話。而從誠信通產品主管那兒得到的數據——在3年中,誠信通發展了10萬左右的會員,證明了這種銷售方式看來是很有效的。

    而同時,這樣的工作方式又會讓很多商人驚歎,IT技術的強大被發揮到如此地步,讓人不禁會產生害怕的情緒。但實際上,這樣精確的工作方式正是阿里巴巴提出的「Workatalibaba」的可能目標之一,馬雲和他的高層們希望把這樣的工作方式推廣到他們的客戶,也就是中國中小型企業群中去,讓這種高度電腦化的工作方式成為中國中小型企業銷售管理的一種模式。

    顯然,在馬雲和阿里巴巴的高層們看來,誠信通應該是一個更加「互聯網化」的產品。比起陳天橋的網絡傳奇遊戲來,它的傳播速度應該更快。但是現在的誠信通無疑還是需要銷售的,雖然已經下降到了電話這種銷售方式,但在馬雲和他的高層們看來,這還不是一個「互聯網產品」所擁有的特性。在他們看來,已經擁有10萬會員的誠信通項目現在還只是剛剛開始了它的行程。

    「我們認為這個項目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態。誠信通的理想狀態是完全不需要銷售,而這將會在誠信通會員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以後出現。我們對稍近一點的時間段內設想的理想狀態是這樣的:假使使用阿里巴巴誠信通會員的商人佔到中國商人總數的,比如說10%的時候,誠信通會員就會是一張通行證。想進入誠信通會員的行列就必須持有這張通行證,沒有這張通行證的話,所有誠信通商圈裡的人都會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待這個新來者:你為什麼沒有這張通行證?要麼你害怕別人對你的誠信程度進行評價,要麼你付不出每年2300元的年費。而這兩者都是一個商人所必須具有的,前者代表誠信,後者代表最起碼的資金能力。一個沒有這兩種資質的商人是進不了這個圈子的。到那個時候,誠信通的銷售才真正進入了理想狀態,它會像一個過了雪山頂的雪球一樣迅速地增大。」一位參加誠信通設計的阿里巴巴高層這樣說。

    如果這樣的情況出現,基本上意味著馬雲在阿里巴巴的預期達成了。馬雲的這種預期是:阿里巴巴應該是被錢追著跑的,而不是辛辛苦苦追著錢跑的公司。

    一位傳媒人士在評論誠信通時不無尖銳地指出,馬雲想把誠信通做成一張全球信用名片的想法沒有錯,但成功與否取決於他的速度。因為這樣的一個信用體系全球只能存在一個——如果它是全球性的話。而就阿里巴巴現在在誠信通上所取得的進展來看,可以說與他的目標相比微不足道。另外從這個終極目標而言,中國確實不是一個好的起步點,儘管中國確實特別需要一個信用體系。把信用賣給中國商人是個好主意,但無疑在中國起步會意味著馬雲的全球信用體系目標將有一個漫長的起步期,而這與速度是相背的。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馬雲可以寬慰自己的是,他似乎還沒有一個緊追者。西方的同行們看來對這個體系沒有多大興趣,因為在他們那裡,銀行信用基本上起到了商業信用的替代作用,以至於他們來做這樣一個信用體系沒有多少空間。而在整個東方,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一個龐然大物,沒有多少同行可以與它抗衡。

    在誠信通的世界裡

    把誠信通賣給中國,這是樂觀主義者馬雲和阿里巴巴的高層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想要做的事情。

    這意味著阿里巴巴的誠信通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主要應用在中國,是一個內貿工具。而對於這個目標,馬雲有一句多少有些狂妄的話,他說:「(阿里巴巴)要讓誠信的商人先富起來。」

    阿里巴巴擁有的財富是商業機會。而馬雲所說的「讓誠信的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無疑是要把存在於阿里巴巴體系內的商機更多地分配給誠信通成員,那麼他有哪些手段?

    在一個以搜索為主要尋找工具的商業網站裡,排序是賣家最核心的獲得商機的機會。出現在一個商品類目下的賣家中,集合在第一個頁面中的賣家有最多的成交機會。

    而阿里巴巴,至少在它自己的網站範圍內,擁有這個機會的分配權。

    馬雲萬分重視這個機會的分配權。

    首先,從2002年誠信通推出的時候開始,「誠信通會員將會獲得最優先的商機獲得權」成為阿里巴巴的一條原則。「更新」不再是企業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獲得排序優先的規則,誠信通會員現在取而代之了。

    從商業的角度看,這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商人們最看重的無疑是價格,有差價是商人們進行採購的根本動力。但誰願意與一個根本不知道背景的人做生意,一個沒有背景的人即使報了一個極其誘人的價格又有什麼用?也許他說的一切全都是假話。

    所以,「誠信通」這樣一個身份無疑是一封介紹信。它背後的含義是告訴大大小小的買家和賣家們,假如你是在與一個誠信通會員談生意的話,至少他確實是一家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過的企業,而在與你談生意的人也是這個企業的老闆,或者是經過老闆授權過的人。

    與這樣的人打交道無疑會給人安全感,買家們因此可以知道,網絡對面的那個人確實是可以談交易的人,他擁有決定權。

    不過且慢,網絡對面確實是那個人嗎?那個有交易決定權的人?這其實還不僅取決於阿里巴巴為誠信通所做的兩道認證,至少它還取決於對面的那個誠信通會員是否認真地保管了在阿里巴巴上網時所要求的賬號和密碼。如果那個老闆是個漫不經心的人,他隨便地把賬號和密碼在其企業內部公開了,那很有可能與這個企業打交道的買家們要繞一些彎了,很可能他們之間會有一個不順利的過程,甚至生意因此而作廢了。

    所以,馬雲說誠信通是通往阿里巴巴商人世界的一張門票。這裡的含義是:它是一個必要而非充分條件。不是嗎?如果僅僅憑誠信通就能給企業帶來成交,那它的2300元的價錢也實在是太便宜了。這裡說便宜的意思還不僅是阿里巴巴收入的問題,更是一個界定的問題。如果門票太過便宜,必然會導致這種機會不被阿里巴巴的成員們所重視,而這反映到交易上,就必然會產生交易中的不確定性,正如我們在上面那個例子裡看到的那樣。

    所以,它只能是一種大致的分類,把商機盡量地分給誠信通的會員。

    顯然,就現在而言,馬雲和他的高層們還沒有想好在誠信通的世界裡應該如何進一步分配商機:如何把這種機會精確地分配給確實想利用,也有實力來利用阿里巴巴以獲得成交機會的商人。

    不過,他們確實已經在作出努力。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下面兩種方向:

    1.競價排名:這項在2004年推出的基於誠信通會員的服務,要求會員經過拍賣來獲得他們在每個產品類目下前三名的位置。拍賣的上限價格為每個月1.6萬元。

    對於這個方向,阿里巴巴固然可以得到大筆的收入。據說,拿出來拍賣的產品類目高達數萬個,而在已經進行的拍賣中可以競拍的位置有三個。由此得出的估算值是,如果競價排名獲得成功,那麼僅這一項,阿里巴巴的收入至少可以達到每月都有上億元。而從阿里巴巴第一次和第二次競拍的情況看,也確實有誠信通會員以一口價的方式來獲得這種機會。

    客戶追捧競價排名指數的熱情已經到了這樣一個程度:有一個阿里巴巴的客戶為防止同行競爭對手的注意,特意選擇在中午給競價排名出價。「我們假裝去吃午飯,帶上有無線上網卡的手提電腦並突然出價,以這樣的方式來突然競價,讓對手無法根據我們的出價作出反應。」一個客戶這樣說。

    他這樣做的道理在於他的獲得。「我們每年獲得的阿里巴巴競價排名訂單光加盟費和保證金就有600萬——100萬元加盟費、500萬元保證金,當然更大頭的是產品銷售的利潤。」而他的成本可以推算出來,不過是幾萬元的競拍價而已。

    而從交易本身來看,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以獲得排名的企業一定是重視這種機會的企業。

    不過,我們同時也可以判斷,這個產品的成功是有限的,至少在目前是這樣。因為如果這樣一個產品成功的話,作為一個信息的中介者,阿里巴巴收取的信息中介費太高了。按常規,如果僅僅是中介費的話,交易額的1%應該是一個合適的比例。假定阿里巴巴的收入是1億元的話,僅僅每個類目產品前三名的成交量就應該達到至少是100億元以上。阿里巴巴也許有這樣的撮合能力,但我們假定:1%的中介費看來還是一個一般的數字。它也許可以吸引對阿里巴巴足夠瞭解的客戶,但這種吸引力似乎不足以使這項業務有爆炸性的上升,而爆炸性的上升是阿里巴巴所習慣擁有的。

    2.誠信通指數:這是一個根據誠信通會員的交易情況,比如說交易額、交易筆數、交易對手評價等指標來建立的一個對誠信通會員的評價體系。目前,這個體系還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選擇,也就是說,當買家們通過產品類目搜索某個產品時,出現在他的第一個頁面上的企業,並不是誠信通指數最高的會員。不過如果買家加上一個誠信通指數指標的話,他所獲得的就將是在該個產品類目下按誠信通指數排列的企業情況了。

    這個體系是有前途的。因為無論是資金實力(競價排名的取向)也好,形式上的認證(誠信通會員認證的取向)也好,都無法像交易本身的情況一樣模擬出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而這種地位,包括由這種地位帶來的資金實力、外在形式、在交易中的誠信程度,是買家在決定交易之前真正想瞭解的賣家信息。因此,這種信息在交易的過程當中無疑是最有價值的。

    當然,這個體系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還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在於,阿里巴巴如何從買賣雙方的這種信息交換中得到自己的利潤。不過從我們在後面對於阿里巴巴的價值分析中可以看出,這個問題似乎也不大,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阿里巴巴在乎的是首先怎樣為他的客戶創造價值。至於錢,馬雲認為,只要客戶滿意,他們會通過任何一種形式來支付。

    馬雲在員工大會上發言,神色凝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