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說:「我相信我們應該在一種理想主義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這種理想主義要能夠不使我們驕傲。而又能夠使我們把我們的希望和夢想放得很高。」
修橋教子
在清朝最鼎盛時期,有一位封疆大吏告老還鄉。在那個時代所有高官都不能在家鄉任職,這位封疆大吏總想為家鄉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在任上時卻不能做到。歸隱後他想用一生的積蓄為家鄉建一座橋,但是子女們卻不理解。子女們說:「您常年不在家鄉,做了一輩子的封疆大吏,卻沒有給我們帶來一點實惠,如今好不容易盼到您回來,您卻仍然不考慮我們的生計。」這位封疆大吏不為所動,仍然用盡一生的積蓄,歷時多年,終於修成了大橋,取名「毓秀橋」。橋修好後家鄉的人們非常高興,紛紛感謝。這時,這位封疆大吏深情地對子女們說:「我沒能為家鄉作出實際貢獻,心中非常慚愧,如今告老還鄉用全部積蓄修橋,就是對家鄉的回報。同時,我還想用這個行為讓你們明白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創造,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自己的路終究要自己走。」為了更深刻地教育子女,讓子女形成獨立的性格,這位封疆大吏最終以十五兩白銀的價錢把用全部積蓄建造的橋賣給了當地官府。
這位封疆大吏就是康熙年間的貴州巡撫劉蔭樞。他的行為對子女形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他的子女們都成了對社會有用的人。
勵志感言
言傳不如身教。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行為遠遠大於道德說教,身為父母者品行端正對孩子的影響是至為深遠的。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勤於觀察父母的行為,從中學習對我們有益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處世能力。
談遷與《國榷》
我國是一個史學發達的國家,歷史著作浩瀚無邊,對歷朝歷代都有明確的記載,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在那些史學著作的背後,隱藏著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國榷》一書作者的遭遇就感人至深。
《國榷》的作者是明代遺民談遷。
談遷(1594—1657)。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先世居住河南開封,南宋末定居鹽官(今浙江海寧)棗林。明亡後他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曾自稱「江左遺民」,著述等身,撰有《北遊錄》、《棗林集》、《棗林雜俎》、《棗林外索》、《棗林詩集》、《海昌外志》等,其最重要的著作是記錄明代史事的《國榷》。
談遷遠祖生活在國破家亡之時,受家族熏染,談遷對亡國之痛深有感觸,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談遷成為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學家。在談遷的著作中,充分表現了亡國之痛,寄托了對歷史、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在談遷的心目中,大史學家司馬遷是其最為景仰的人物。談遷自幼立志成為史學家,記錄亡國之痛,因此刻苦好學,遍覽群書。由於家庭貧困,只能靠替人抄書、代人寫信或為別人做記室(秘書)維持生活。為完成心中宏願,談遷訪求邸報、檔冊、各地方志和多種遺聞,撰寫私史。談遷著述不計報酬,不慕虛名,只為展示歷史的真實。因此,談遷一生貧寒,卻錚錚鐵骨,可以說是極具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史學家。
談遷好學不倦,博覽群書,尤善諸子百家,精研歷代史籍,遍索明代掌故。有感於亡國之痛,談遷立志編寫一部詳盡真實的明代歷史。從天啟元年(1621),他27歲開始,以歷朝實錄為基本材料,兼采雜史一百餘種,歷時二十餘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終於完成編年體明史《國榷》,全書500萬言。艱難完成《國榷》之後兩年,既清順治四年(1647)手稿被竊,時已53歲,談遷「悲悼者累月」後發憤重寫,又經四年艱辛努力,於順治十年(1653)完成新作,攜稿入京,前後寫作時間累計達35年之久。
這樣,以寄托亡國之痛的一代名著《國榷》終於完成並流傳至今。
勵志感言
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激勵人生前進的巨大動力,談遷六易其稿的《國榷》不幸被盜,其痛苦可想而知,但使命感催促他繼續奮鬥—「悲悼者累月」之後,他以驚人的毅力重新寫作長達500萬言的巨著,由此可見,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人生的重大意義。面對重大挫折,能否以昂揚的毅力堅持下去,是對人生的重大考驗。
大山中走出來的孩子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出生於1902年12月28日,湖南鳳凰縣人,有漢苗土家血統,父親名叫沈宗嗣,母親名叫黃素英。沈從文家有兄妹九人,他排行第四,由於在男孩中居第二,因此弟弟妹妹們都習慣管他叫二哥。
沈從文一生坎坷,從1917年到1922年在湘西沅水流域漂游;1923年來到北京,只能靠寫作謀生;1928年離開北京,到上海中國公學任講師,兼多種報社文藝副刊主編;後又在多種機構任職。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作品《邊城》、《長河》、《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
1915年,沈從文從私塾進入初級小學讀書,半年後轉學。沈從文天性活潑,像其他孩子一樣貪玩,經常逃學去看木偶戲,書包就藏放在土地廟裡。有一次,回到土地廟取書包才發現書包不見了。第二天,他無奈地硬著頭皮去上學,在一株楠木樹下,遇到了他的老師毛先生。毛老師略帶怒色地罰沈從文跪在那株楠木樹下,大聲斥責沈從文為什麼不上學。沈從文只能實話實說:「看戲去了。」毛老師見他逃學看戲還理直氣壯,便語重心長地說:「勤有功,戲無益,樹喜歡向上長,你卻喜歡在樹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爭氣了!」後來,毛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繼續開導他說:「樹木是往上長的,你卻要往下跪。人必須要進取,不能自輕自賤,而要自尊自貴。」經毛老師耐心地說服教導一番後,沈從文知恥而後勇,一改以往的頑劣脾氣,勤奮學習,成績提高非常快。就是這位淘氣的小孩為中國文學貢獻了無數偉大的作品。
沈從文是大山裡的孩子,是從邊城走向世界的大文學家,這一切都取決於他不屈不撓的性格,沈從文在1936年的《籬下集》題記中曾寫道:「我崇拜朝氣,喜歡自由,讚美膽量大的,精力強的。一個人行為或精神上有朝氣,不在小利小害上打算計較,不拘泥於物質攫取與人世毀譽,他能硬起脊樑,筆直地走他要走的道路,他所學的或同我所學的完全是兩樣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或與我的極其衝突,那不礙事,我仍然覺得這是個朋友,這是個人。我愛這種人也尊敬這種人。這種人也許野一點,粗一點。但一切偉大的事業偉大作品,就是這類人有份。他不能避免失敗,他失敗了能再干。他容易跌倒,但在跌倒以後即刻可以爬起。」這位從湘西大山中走出的小孩,在一生的奮鬥中不但為中國文學貢獻了許多偉大的作品,而且在晚年為中國的文化事業貢獻了許多傑作,其中以《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學術專著為代表,尤其是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影響巨大,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先生的作品不但在中國影響巨大,而且還被譯成日文、英文、韓文、俄文等文字,在四十多個國家出版,是中國文化的傑出代表。
勵志感言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過、「一個人可以被打敗,卻不能被消滅。」這種精神是值得欽佩的,同樣,沈從文先生也說過:「他不能避免失敗,他失敗了能再干。他容易跌倒,但在跌倒以後即刻可以爬起。」
胯下受辱
韓信(公元前?一前19年),秦末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人,西漢開國功臣,初從項羽,後歸劉邦,拜為大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戰略家,與蕭何、張良合稱為漢興三傑。
韓信出身平民之家,性格豪放、不拘禮節。由於未能被推擇為官吏,又不會經商,因此只能依靠下邳鄉亭長的施捨勉強度日,當地的街坊鄰居都討厭他。韓信母親病逝後,家裡無錢辦理喪事,但是他卻尋找到一處又高又寬的墓地,要讓那墓地可安頓得下一家人。
韓信胸懷大志,深研兵法,總是佩帶刀劍出入於里巷。有一次,在淮陰城裡韓信碰到了幾個賣肉的人,這幾個人身材高大,相貌凶悍,屬於當地的地痞之類,其中有一個人瞧不起韓信,當眾侮辱韓信,蔑視地對他說:「儘管你長得高大威武,喜歡佩刀帶劍,但你徒有其表,其實是個膽小鬼。」韓信不為所動,繼續向前走去,那個人就當著大家繼續羞辱韓信說:「如果你不怕死,就來刺我;如果你怕死,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這時,韓信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或者教訓對方一頓;或者受辱。但韓信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想了想,又仔細地打量了對方一番,二話不說,就毅然從那個地痞的胯下爬了過去。
於是,集市上的人都嘲笑韓信,雖然佩刀帶劍,但只是個膽小鬼而已。只有韓信自己明白,自己要成就一番偉業豈能與街頭地痞廝鬥?!幾年之後,韓信官拜大將,衣錦還鄉,那幾個當年侮辱他的地痞紛紛前來求饒,韓信不但沒有懲治他們,還接納他們為麾下士卒。明代的黃道周在《廣明將傳》中曾說韓信:「淮陰餓夫,飯於漂母。時不利兮,胯下受辱。」雖然受到了如此奇恥大辱,但韓信卻不以為意,因為他有遠大的志向。後來得到了丞相蕭何的器重,並得到了劉邦的賞識,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勵志感言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青年朋友經常會受到委屈甚至屈辱,這時應該學會忍耐,努力提高自己的涵養。畢竟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爭一時之氣,很有可能毀掉遠大的前程。
與死神擦肩而過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向死而在」,意思是說人生隨時都會死亡,要努力把握住現實的生命,做最有意義的事情。這個觀點對我的一個朋友王衛東影響非常大。
兩年前王衛東感到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後傳來的是一個噩耗,他已身患癌症。當時醫生告訴他,他得的是一種不治之症,最多還能活半年。面對命運的殘酷打擊,王衛東沉默了,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要把一切事情都料理好,然後向所有朋友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