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好的文學作品內容一定要充實,要有話值得說,「文學必須寓親切情趣於具體意象。情趣與意象欣合無間,自成一新境界,就是值得說的話。沒有親切情趣,自己未曾受感動,決不能感動人;有親切情趣而沒有具體意象來表現它,喜只發洩於一笑,悲只發洩於一哭,境遷情逝,便了無餘韻。情趣化為意象,作者才可作沉靜的回味,讀者可由境見情。」可見好的文學作品既要有真情實感,又要具體「不空洞」,作品的內容要有意義,思想有深度,對讀者情感上有感染,思想上有啟迪。
其次,形式方面需注意:朱光潛先生曾在《文學與語文(上)——內容、形式與表現》一文中寫道:「一篇文學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語文。如果它在這方面有毛病,我對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並非要求美麗的辭藻,存心裝飾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惡;我所要求的是語文是精確妥帖,心理所要說的與手裡所寫出來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誇張,最適當的字句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這就說明朱光潛先生首先認為文章的語言應該精確妥帖。「把話說得恰到好處形式才完美。」
其中「語文的精確妥帖」就是指語言的準確性,「精確」就是指準確地表達出內心的想法,「妥帖」就是指將最適當的字句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的藝術,差之毫釐往往就會謬以千里,如果寫出來的和心裡所想的不一致,那就無異於說謊,失去了表現的意義,而且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它需要尖銳的敏感,極端的謹嚴和極艱苦的掙扎。
除此之外,在語言上朱光潛還讚賞「情溢乎辭」,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因為從作者的角度說,語文有它的限度,盡情吐露有時不可能,而且藝術的作用不在陳述而在暗示。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則「含蓄不盡,意味才顯得閎深婉約,讀者才可以馳騁想像,舉一反三。把所有的話都說盡了,讀者的想像就沒有發揮的機會」,而「辭溢乎情」,則「它很容易流於空洞、腐濫、蕪雜。有些像紙折的花卉,金葉剪成的樓台,絢爛奪目,卻不能真正產生一點春意或富貴氣象。我們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辭藻,期望在裡面玩味出來和它相稱的情感思想,略經咀嚼,就知道他索然無味」。
所以好的作品應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
再次,內容形式要做到統一,從而達到美的境界。作品的內容是作者對於人生世相獨到的觀感,形式是獨到的新鮮的表現,內容與形式必須打成一片,融合無間,成為一種有生命的和諧的整體,能使觀者由玩索而生欣喜。達到這種境界,作品才算「美」。朱光潛先生認為「境界」對於文學作品很重要,「凡是人物性格事變原委等都要借境界才能顯出。境界就是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獨立自足的世界」,「作品的文學價值愈高,愈是情理事態打成一片」,實際就是要求抒情議論敘事描寫幾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造境對於文藝是難事,尤其達到「化境」的藝術境界更難,它要求成熟的藝術修養與成熟的胸襟學問的修養融成一片,中國文學作品中言情文字如屈原的《離騷》,陶淵明和杜工部的詩,說理文如莊子的《逍遙游》、《齊物論》和《楞嚴經》,記事文如太史公的《項羽本紀》、《貨殖傳》之類作品都可以說是到了「化境」。
最後,真正的文學作品還應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著作,許多流行的書只是迎合一時社會心理,實在毫無價值,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的書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讀一遍兩遍以至於無數遍。別的事都可以學時髦,唯有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
閱讀要廣泛
朱光潛主張讀書要廣泛,認為讀的範圍愈廣,知識愈豐富,審辯愈精當,胸襟也愈恢廓。在廣泛的閱讀中,通過對比,才能發現作品的優劣,趣味才愈純正。
青年學生培養文學修養具體應該讀哪些書呢?朱光潛先生說:「讀書不是一件死板的事,一個書單不能施諸人人而有效,各人的環境、天資、修養和興趣都不能一筆抹殺。」所以他不主張列書單,但我們從他的《人文方面幾類應讀的書》和《談讀書》等文中還是可以看出他個人認為有必要進行閱讀的書可以分為三類,那麼是哪三類呢?
哲學、歷史、科學等方面的書。若在文學方面受到熏陶,應該明確本國的文化演進,社會變遷以及學術思想,因為文學這棵花所賴以滋潤的土壤很廣,它不能脫離哲學、藝術、科學等文化部門而獨立。儘管文學不必直接討論這些文化部門,它的根卻必須伸到它們裡面去吸收營養。學文學也要明白史的背景,才能觀古鑒今、繼往開來,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中國古典書籍。中國古代典籍中,朱光潛先生尤其推崇《論語》、《孟子》和《五經》。「無論從思想或是藝術觀點看,《論語》都是一部絕妙的書,可以終身咀嚼,學用不盡的。」《孟子》是「犀利痛快,明白曉暢」的說理文,「後來沒有人能趕得上」;《五經》之中,《詩經》是中國「純文學之祖」。文藝方面除《楚辭》及陶杜諸集外,一般可從詩詞曲選本入手,比如曲讀《西廂記》、《琵琶記》、《桃花扇》等。另外他認為中國古典小說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和史傳作品《左傳》、《史記》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外國的優秀作品。「在現代,一個人如果只讀中國書,他的見解難免便狹固陋,而且就是中國書也不一定能讀得好。」朱光潛先生的這一觀點告訴我們要讀各國有特殊造詣的作品,比如在西方的影響大概超過任何一部書的《聖經》;還有如莎士比亞的劇本,莫裡哀的喜劇,歌德的詩文集,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諸人的小說集等,一些藝術上達到「登峰造極」的作者的作品。
讀者應該對自己所讀的書列個目錄,前後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個人趣味的變遷。
文體要求
朱光潛先生認為「初中的學生們宜多讀想像的文字,高中的學生才應該讀含有學理的文字」。因為15歲以後的教育宜注重發達理解,15歲以前的教育宜注重發達想像。「想像的文字」指記敘抒情類的文章,而「含有學理的文字」則是指議論性的文章。朱光潛先生這樣說一方面是從理論的角度依據近代心理學知識提的,是具有一定科學道理的,理最為抽像。它無形無聲無臭亦無味觸,不能由感官直接感觸,只能用理智領悟;另一方面從自身實踐的角度得出的結論,「我從10歲起到20歲止,前後至少有十年的光陰都費在這種議論文上面。這種訓練造成我的思想的定性,注定我的寫作的命運。我寫說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說得出,很難說的理我能用很淺的話說出來。但是就全盤計算,我自知得不償失。在應該發展想像的年齡,我的空洞的腦袋被歪曲到抽像的思想工作方面去,結果我的想像力變成極平凡,我把握不住一個有血有肉有光有熱的世界,在旁人腦裡成為活躍的戲景畫境的,在我腦裡都化為乾枯冷酷的理。」所以在初中階段要多讀文學類作品,對學生進行文學教育,培養純正的文學趣味,對發展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有積極意義。
閱讀內容的品位直接影響讀者的審美趣味,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不過「讀書好比探險,也不能全靠別人指導」,通過自己的摸索,即使失敗了也會收穫教訓。
二、閱讀方法的確定
閱讀方法正確,才能有效提高閱讀鑒賞力,培養出純正的文學趣味。
把握重點
欣賞文學重點應欣賞什麼?朱光潛認為欣賞的對象不是未經藝術點化以前生糙的內容如偵探故事、愛情故事、黑幕、自然風景、抽像的道理之類,而是藝術點化以後的作品,是藝術家對於人生的關照及他們傳達這種關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說中的故事大半隻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只在撐持住一園錦繡燦爛生氣蓬勃的葛籐花卉」,這「花」是指文學作品中的具體的境界,生動的人物和深刻的情致,比如欣賞小說應著重看性格的描寫,心理的分析,情思與語文的融貫,人生世相的深刻瞭解。
閱讀文學作品只知看故事中的熱鬧,本質是只顧內容不講藝術,是捨本逐末的做法,並不是真正的鑒賞。
精選精讀
從內容上看,朱光潛先生主張讀書要廣泛閱讀,但在具體讀的過程中他強調要精選精讀。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精神遺產越來越豐富,讀過的書籍越來越多,但真正好的作家並不多,而真正好的作家的好的作品也往往寥寥可數。「走進一個圖書館,你儘管看見千卷萬卷的紙本子,其中真正能夠稱為『書』的恐怕難上十卷百卷。你應該讀的只是這十卷百卷的書。」所以讀書應精讀精選,須攻堅挫銳,佔住要塞,否則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如蘇軾集裡有許多隨便寫成但「不可為訓」的詞,讀他的全集所得的印象遠不如從精選本所得到的那樣完美。從讀者方面來說,因為時間和能力有限,從許多壞作品中抉擇少數好作品是不太現實的。所以他建議初學文學時可讀文學選本,「它的最大功用在供一般人能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得到一國文學最精華的部分所能給的樂趣。」進得其門,對某個作家產生興趣以後,再進一步讀全集。
精讀就是要對書的內容細細咀嚼,直至能夠進行消化吸收,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慌意亂,空手而歸。這是朱光潛先生關於精讀的一段很精闢的論述,他的這一論述是特別有深度而令人信服的。
多讀多記。
朱光潛先生強調值得讀的書至少讀兩遍,第一遍快讀,整體瞭解全篇主旨與風格,第二遍慢讀,以「批評的態度衡量書的內容」,就是辨別作品的趣味,批評的態度就是欣賞時不是全盤接受,而是帶著自己的眼光有選擇地吸收作品的優點。
多記就是多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就好像在腦以外另開闢了「儲藏室」,它能幫我們記得準確牢固。其次,記筆記可以逼你仔細,刺激你思考。記筆記的過程是加深理解的過程,是不斷地思考的過程,筆記增強了思想的條理化與系統化。做讀書筆記實際是不斷積累消化的過程,如果不能儲藏,過目即忘,則讀亦等於不讀。
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