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日我們倡導自由,倡導在為人處世中也要把握好自由,要學會給自己自由。現在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為人處世的重要性,而他們有的人往往為了有好的人際交往,在為人處世中迷失了自己,過於追求討好別人,取悅別人,為人處世不是諂媚的人生哲學,所以,我們要學會給自己自由,給自己心靈一個窗口。
自由需要條件
李安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拍國片像做皇帝,大家聽令於我;拍西片像當總統,總統是要出去取悅每個人的。」劉墉分析他之所以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他在台灣拍片時,導演最大,愛怎麼幹就怎麼幹;但是當他到好萊塢拍片的時候,卻總得跟製作人、演員、攝影和片廠溝通,他雖有導演的自由,卻要尊重每個人的意見。」
可見,「自由有個必要條件,就是不能影響到別人的自由。自由的基礎是自製和守法。」自由是一種免於恐懼、免於奴役、免於傷害和滿足自身慾望、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舒適和諧的心理狀態。自由既有為所欲為的權力又有不損害他人的責任義務。
這是從社會學角度來說的,對於與他人無關的事情,是人自己的事情,那麼人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而與他人發生關係的事情,就必須服從不侵害的原則。否則,這個行為必然受到反擊,至少是思想上的厭惡和不滿。
真正的自由,也應該是對不屬於自己的自由不強求,聽其自然,做到「無為而治」,強求反而會適得其反。從這個意義上講,自由就可以保持自我,而不被一味地討好別人迷失,這樣才能做到把自己的身心自由和別人的自由,當成一種崇高的境界來為人處世,自由地面對現實,自由地生活。
給別人自由
思想,每個人都不同。我有我的想法,我認為我是對的,但並沒有說你是錯的。思想上一切對錯都是相對的,互相尊重,不強加給別人自己的思想,這才是美麗的信仰。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和自由,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還是把自己局限在更加狹小的範圍內,完全取決於你自己。讓心靈擺脫桎梏,讓自己獲得自由,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別人自由。
生命中有許多美麗的東西,它可能是一枚鑽石戒指,可能是一段溫馨甜蜜的愛情,可能是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也可能是一個溫柔的愛人。自由也是美好的,無論是你的,還是他的。有時候我們的願望是好的,但是永遠讓別人恐懼,得不到別人的誇獎,那麼請給別人自由,也是給自己自由。越是害怕失去,心裡承受的痛苦只會更深。
「當你和老闆有工作上的交往時,你無法指揮你的老闆;當你向客戶推銷產品時,面對可能有的誤解,你不可能甩手走人;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你也無法對他發號施令。」給別人自由,就是為自己開啟一片天空!給別人讓一條路來,就是為自己拓寬一條陽光大道。堅持和堅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持久地讓行為和思想一致,才能做一個正常、健康、積極、向上的人。否則,人生只會陷入灰暗、消極,生存的空間會越來越窄。
相信這個世界是你給他一個什麼樣的力,他會給你一個同樣的反作用力。不要讓自己的碌碌無為成為別人應該加倍努力的借口,永遠都要獨立看待自己和別人。而不能妄圖從別人的身上給自己找補,自己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來實現。不要把自己的夢想都寄托在別人身上。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適者」不一定是佔有者、勝利者,而是能與週遭生物「共榮共存」的。
——《奉獻的樹》
達爾文說過,「自然界中能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強的物種,而是最能適應外部變化的物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一隻鸚鵡從籠子裡飛出來,逃走了,獲得了本應屬於鳥兒的自由。能夠重新獲得自由本是件好事,但是十多天後,人們在森林裡發現了它的屍體。不禁有人愕然:在果實纍纍的林子裡竟會有鳥餓死?
用看林老人的話講:「家養的鳥兒,用不著找吃找喝,慢慢地會失去尋食的本領,一旦飛出籠子,難免餓死。」
這便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生存如同登山,經驗豐富的人,能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往往會到達光輝的頂點。缺乏鍛煉的人,不是因為迷失方向而功敗垂成,就是因為體質太差而被淘汰。很多人在人際交往中學會了為人處世的技巧,掌握了生存的本領,成為人生的「適者」,也有的人,像那些飯來張口的籠中鸚鵡在纍纍秋實面前餓死。
我們生存的地球之所以如此熱鬧,是因為它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條件。一切生存的生物都必須適應環境。因為只有適應了生活環境,有了一套生存的本領,才會有生命的繁衍不息。與別的生命相比,我們人類能如此「高級」,是由於我們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凡事要順勢而為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很現實的舞台,有能力的就繼續表演,功力不足的就只有離開。任何想要改造別人的做法,結果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失敗。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人際交往中也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應對這種變化的唯一辦法就是調整自己。「當哥兒們有一天當上了警察,原來的哥兒們,就不再容易是哥兒們了。」
人不可能改造他所不想面對的一切事物,相反卻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只有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及周圍環境,改變自己去適應變換的角色的活動才真實有效。而別的任何一種無謂的反抗和阻撓都將是無效和失敗。人際交往,說到底是對人與人之間關係規範的認同。有一則故事:
一隻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天氣太冷了,小鳥凍僵了,從天上掉下來,跌在一大片農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時候,一隻母牛走了過來,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
凍僵的小鳥躺在牛屎堆裡,發覺牛糞真是太溫暖了。牛糞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它躺在那兒,又暖和又開心,不久就開始高興地唱起歌來了。一隻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循著聲音,貓發現了躲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並將它給吃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不是每個把你從屎堆中拉出來的都是你的朋友。而且,我們身處的環境時刻都在改變,當外在的條件、環境改變時,作為主體的你,也要學會改變,要看清你的周圍的狀況。
適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雜事上,要維護好同事間的關係。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則別人將會對你感到乏味。必須使人們總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點的人會使人保持期望,不會埋沒你的天資。
與其想通過控制別人來實現自己的目的,不如自己努力,通過自己的勤奮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把別人的一切都想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想法、待人的態度、做事的辦法都想改為按自己的願望去做,是會招致徹底失敗的。只有把一切做事的權利都交還給別人,才能真正實現對事的掌控,這便是適應環境亙古不變的真理。
學會退避三舍
無論我們怎樣調整心態,適應環境,遇到了這樣一種人,我們都要退避三舍。「人們常以表面的感覺來判斷事情,卻不在實質上著眼。而當我們失望傷心的時候,常失去應有的觀察和判斷力,以致錯過難得的良機。」
1972年底,第十一位世界棋王菲捨爾在同斯帕斯基的對抗賽後,回到丹佛同在押的犯人進行了一場車輪大戰。比賽中,他發現一個對手偷走了他的車。「如果你不把我的車放回去,我就告訴你們的長官,」菲捨爾威脅道,「他們知道後會給你加刑的!」
「你請隨便,」對手無所謂地說,「反正我已經是終身監禁了。」
常言道:「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犯人之所以膽大妄為,對菲捨爾的威脅置之不理,就是因為他被判處了終身監禁,已經一無所有了。這種「窮光蛋」無牽無掛,無所顧忌,他完全可以拋棄一切,與任何人爭鬥到底,因為他已經沒什麼可拋棄的了。為了適應環境,跟這樣的人爭鬥,小則會身敗名裂,大則會引來禍患,實在是很不值得。所以,為人處世,見到這種「窮光蛋」,即使是對方無禮挑釁,你也應該全力隱退,不要盲目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