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墉講為人處世 第17章 肯定自己 (2)
    愛因斯坦說:「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威爾遜說:「要有自信,然後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論語》中經常提到仁、智、勇的問題,這也是儒家最推崇的三種美德,其中有句話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不會有困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無所畏懼。從中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真正強大,不在於多麼高大、多麼魁梧,有多少財富、多少家產,關鍵在於自己的內心世界是否強大,是否有不可戰勝的信心。俗話說:「心中的力量才是支撐自己走向成功的核心動力。」

    曾被人們尊稱為「鐵娘子」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她曾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

    當撒切爾還是一個小女孩時,她就是個充滿自信的孩子。她所在的學校經常請人來學校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同齡的女孩往往怯生生地不敢開口,只能面面相覷或者抬眼看天花板,但她總是第一個站起來大膽提問。

    有一次聽到別人議論:「女人怎麼能執政!」她立即站出來自信地說:「我不僅要當英國的第一個女議員,還要當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後來,當她與石油大亨撒切爾喜結連理時,她又對記者說:「今天,人們知道撒切爾夫人是因為撒切爾,明天,人們將因為撒切爾夫人而知道撒切爾!」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氣魄。

    1979年5月4日,撒切爾夫人入主唐寧街,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她擔任首相十一年,成為英國最有權勢的女人。

    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如果缺少了自信,就不可能獲得成功。羅曼·羅蘭曾說過,「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為自己建立自信,自助者助人。

    自信不自負

    人人都有改造世界的能力,你自然也不例外。多參加一些活動,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當然,任何人只有自信還不行,必須在有著崇高信念的基礎上,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否則,就會自以為是。過於自信的人,有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自負的人。

    本田汽車公司總裁曾在一次晚宴上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本田公司裡兩位資歷相近的人,一個升到高級主管而另一個卻時時受到排擠呢?本田先生回答說:「個人品質問題。」他又進一步解釋說:「那位成功者一定是一位平易近人、自信而不自負的人,能與人相處得很好。」

    自負是自以為了不起,驕傲自滿。記得我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老捨說過:「驕傲自滿是我們的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挖掘的。自信與自負僅一步之遙,自信的人身上充滿著活力,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和把握,不斷給自己加油鼓勁;而自負的人對自己的能力估計得過高,在競爭中容易輕視對手,往往大意失荊州。」

    人生的征途正如茫茫的黑夜、漫無邊際的海洋,而自信和信念就如同永不熄滅的明燈。如果把一個人的心靈比喻成一面鏡子,那麼外界的一切厄運和遭遇就是鏡子中的影像,儘管它們千變萬化,但不會影響到鏡子本身。因此,我們每個人對自己心中的明鏡,都要經常擦拭,勤於愛護,讓它永遠保持一塵不染、明亮如初。

    得意不忘形

    年輕人失敗,常敗在不知道及時表現自己,也常敗在過度表現自己。愈表現,愈得意,得意忘形地忘了別人的存在。

    ——《我不是教你詐》

    劉墉先生說:「今天不論誰從世界上消失,明天太陽還是會從東邊出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多麼大的變化,人們都能適應。自以為重要的人,必須知道這一點。」《晉書·阮籍傳》中載有:「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說的是魏晉時期文學家阮籍,因為魏國滅亡而隱居山林,與文人嵇康等被稱為「竹林七賢」的他狂蕩無羈,別人形容他喝酒時愛吹口哨,高興時好像忘記自己的存在,真是得意忘形。

    得失之間,泰然處之

    得意忘形,常用來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忘乎所以。為人處世最忌得意忘形,喜怒溢於言表,最貴不動聲色,成敗掩於心中。有道是:得意忘形失天下,不動聲色定乾坤,古今興亡多少事,露與隱時見真因。

    古往今來,凡是有成就之人,都善於克制自己,善於隱藏自己的目的與動機。

    韓信對於漢王朝的建立可謂功莫大焉,正如司馬光所說:「漢之所以得天下,大抵皆韓信之功也。」儘管韓信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蓋世功勞,但劉邦對他並不感恩戴德,而且對他很不放心,最後毫不猶豫地向他舉起了屠刀。

    這是為什麼呢?韓信之所以不得善終,問題的關鍵在於他是一個得意忘形的人。

    韓信在楚漢戰爭中功勞非常大,戰爭中甚至有自立的念頭。劉邦建立西漢後,韓信總是心懷怨艾,手裡總是放不下昔日的光芒,放不下自己重新佔據政治中心舞台的慾望,得意忘形而不能自控,最終被抓住殺掉了。

    由此可見,世間很多的失敗,都源於成功時不能抑制驕傲自滿的情緒。我們在取得階段性的成績時,應避免得意忘形。越是膚淺的,越得意忘形、自命不凡;越是深厚的,越誠信篤形、保持低調。

    為人處世就要有「寵若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卷雲舒」的氣定神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風平浪靜。勝而不得意忘形,敗而不悲觀絕望。得失之間,泰然處之。

    對別人的危難應盡力相助,不應袖手旁觀,落井下石。即使是自己人生得意馬蹄疾時,也不能得意忘形,居功自傲,而是應多想想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和恩惠,讓三分功給別人。

    虛心求教

    邯鄲學步,也經常用來比喻那些生搬硬套,機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的人。勤於向別人學習是應該肯定的,但是,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於學生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孤芳自賞,通過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不斷使自己取得進步,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健全的心理品質打下基礎。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我們要學會謙卑自己,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就是能夠拜一切人做師傅。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並且在別人的問題上看到自己,能夠揚長避短。

    在我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難免有不如人的地方,這時,我們就要學會放下架子,謙虛地向別人學習,積極和別人合作,這樣我們可以通過積聚別人的力量來輕鬆地完成個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特別對剛學會為人處世的人來說,更應該學會向別人學習,因為你的經驗和經歷都不多,需要努力觀察別人的做法,向別人吸取寶貴的經驗。現代企業中強調的團隊精神、團體合作,也正是這個道理。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的團體,是不會輕易被擊垮的,我們必須努力培養積極的團隊精神。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我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正確分析自己身上的優缺點,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後憑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只有這樣才可算作高明的人。同樣,對別人的認識和瞭解,也需要認真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然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團隊中,為人處世要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避免產生矛盾,懂得收斂自己身上的稜角和鋒芒。怎樣才能在為人處世中做到與人和睦相處呢?

    首先,欣賞對方的長處。多欣賞、發掘、搜尋對方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朋友之間千萬不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就嫉妒,學習用欣賞代替嫉妒。

    其次,要包容對方的短處。《聖經》說「愛是凡事包容」,又說「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恨能挑起爭端。包容就是遮蓋,幫助對方把短處變成長處。

    再次,要分擔對方的難處。再有本事的人也會遇到難處。碰到困難要彼此分擔。你想讓別人怎樣待你,你應該首先怎樣待別人。

    最後,想想自己能從這些觀察中學到什麼。前世界首富保羅·蓋蒂說:「我寧可用一百個人每人百分之一的努力來獲得成功,也不要用我一個人百分之百的努力來獲得成功。」不管你個人有多麼強大,你的成就有多麼輝煌,只有保持你與他人之間良好的關係,這一切才會有現實的意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