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墉講為人處世 第3章 做人是一門學問 (2)
    但若與那些比自己更困難的人比較,你會不會長歎一聲「何獨我哉」?然後你再背上一遍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便會有「冬天逝,春天到」的感覺,就會抹去許多對人世的不平,對人生的哀怨。

    「不平常」的平常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每一天都很快樂,但也不可能每一天都倒霉,不可能事事順心,更不可能總是成功而沒有失敗。因此,失敗了不氣餒,成功了不驕傲,要善於向別人學習,用平常心去面對就好!

    誠如書中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於貪慾和爭鬥,對於一個悟得平常心的人來說,即正確而明智的抉擇。」平常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貴在持之以恆。

    劉墉先生說:「平常心要以平常來準備,而非臨時抱佛腳。」真正領悟平常心的意義,並以此為人生準則,從中獲取無限的歡樂與滿足,做一個永遠幸福的人,既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又要有睿智的理性思考。如此說來,平常心的內涵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平常心」,其實並不平常。

    人不可貌相

    每個人應該先瞭解自己的才能在哪裡,來選擇學習的東西。選對了,可以事半功倍,選錯了,則可能勤苦而難成。

    ——《天才與白癡》

    當選秀已成為一種時尚,越來越多的人把外在當做人生唯一的籌碼,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有益的交友格言忘得一乾二淨。泰戈爾說:「你可以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隻蝴蝶,但不能這樣來評論一個人。」事實上,相貌不揚的人,很可能非常有才學,而相貌出眾的人,未必才華橫溢。

    看過報紙上的報道,說是某人因救火而毀了容,雖然他們的事跡在當地的報紙上被大大地表揚了一番,人們也很敬佩他們的義舉。可政府對其並沒有任何補貼。主人公除了要支付昂貴的醫藥費,還要養家餬口,因此,不得不出去找工作。結果令人心酸的是,因為「長相太差」,沒有一家公司肯錄用他,不管他的薪資要求有多低。後來,好不容易有家小企業願意收留他了,誰料竟是想利用他的名頭給自己企業做廣告。因為「長相太差」,英雄在企業裡受盡閒言碎語,最後不得不帶著屈辱離開……

    以貌取人由來已久

    容貌的美醜就真的那麼重要嗎?重要過人的良心嗎?其實,對這種「以貌取人」的事,古已有之。孔孟雖為聖人,也有這方面的失誤。《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有許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侍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因之不願收為學生,後勉強收之。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頌他的事跡。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地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孟子·離婁》也有記載說,孟子以看人的眸子來判斷一個人內心的正邪。對此,魯迅在《略論中國人的臉》一文中表示了諷意。以貌取人,在中國古代還曾形成過制度。

    在常人眼裡,「以貌取人」就是將人的容貌言行等外在的標準作為對人進行評判和選取的標準;古代選官中的「以貌取人」,最初主要指對容止和威儀的重視,也包括對相貌姣好的偏愛。

    唐代選官,有過「身、言、書、判」的標準,「身」就是體貌,包括相貌和身高,後三項是言辭、書法、文理。科舉考試,自然成績之優劣最重要,但也有相貌決定名次的時候。明代有考生王艮,本已考中狀元,但因其貌不揚被移至第二。以貌取人,最低劣的表現是相面算命,其種種無稽之談,引人訕笑。

    現在以貌取人的也不少,雖說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穿著,很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容貌」參考一下可以,但如果把它當成待人處世的「準則」,那不就真的應了那句「狗眼看人低」了嗎?

    以貌取人是本能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分別讓一位戴金絲眼鏡、手持文件夾的青年學者,一位打扮入時的漂亮女郎,一位挎著菜籃子、臉色疲憊的中年婦女,一位留著怪異頭髮、穿著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邊搭車,結果顯示,漂亮女郎、青年學者的搭車成功率很高,中年婦女稍微困難一些,那個男青年就更難搭到車。

    接接觸、手掌乾燥、堅定有力、自然擺動而不是無力、潮濕、試探性的人,不僅能讓你感覺良好,還將取得你的信任。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

    人生觀是我們的第二個靈魂,當第一個靈魂跌倒時,第二個靈魂還可以把我們扶起來。

    ——劉墉

    有人說,人生如戲,社會如舞台,人就如這場戲裡的角色,不停地在舞台上表演。有的人當了主角,有的人做了群眾演員,但不論怎樣,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因為這是一場誰也逃不了的戲,是一個誰也躲不開的舞台。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鄰居家的故事。

    孩子一直在央求他的媽媽給他買新衣服,要求上衣是白襯衫,下面是黑色的短褲。

    他的媽媽說:「老師怎麼會這樣啊?」

    我問:「怎麼了?」

    她說:「他們學校要搞拔河比賽,要求男孩兒一律穿白襯衣黑短褲,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為他長得瘦小,沒有被選上參賽。」她是不想買的。因為孩子有很多舊衣服。

    他的媽媽接著說:「我想這孩子虛榮心太強了,看見別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

    孩子哭了,邊哭邊說:「雖然我沒有被選上參加拔河比賽,但老師說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沒有我的鼓勵,他們會沒有力氣的。」

    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利益方,不同的企業對角色的定義也有所不同。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可悲的是,很多人都沒有。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可以說,不論你願不願意,不論你甘不甘心,你都有不同的角色要去扮演。不論你認為角色如何,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其定位。是服務生,就當個笑容最甜的服務生;是總機,就當個最有禮貌的總機;是打雜的小妹,就當個手腳最勤快的小妹。

    找準自己的位置

    我們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會得到別人的讚賞和肯定。北京中外企業人力資源協會理事、秘書長許悅,這樣總結自己走過的路:

    我其實算不上成功,但我相信,只要勤勉地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就不必擔心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到你的角色,把它演好,這就夠了。

    做人要踏實,以誠相待,做事情也是一樣,要講究公平心,要對得起天地良心。人們總是要求別人很多,要求自己卻很少。如鳩佔鵲巢,以為自己是勝利者,然而短暫的勝利所帶來的快感很快就會使矛盾升級。鵲是不會束手待斃的,弄到最後只剩下一拍兩散,對誰都沒有好處。

    作家素黑在《一個人不要怕》中說:「人生一場戲,試想,當生命是一場戲,你將不再執著特定的角色。人生也是一場遊戲,應該懷著喜悅的心情到此一遊。無需執著,隨緣自樂。生命其實很簡單,無須把它想得太複雜。人生沒有什麼秘密,只要保持澄明的心態,保持覺知,強壯能量,一切可以比想像和要求的更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