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點7:倉促下結論的心理期待
20世紀30年代早期,俄羅斯心理學家亞歷山大盧裡亞對一些目不識丁的農民進行了訪談。他想要研究農民們如何進行推理,所以就給他們出邏輯題。例如,他會說:「棉花只會在炎熱乾旱的地區才能生長得好。英格蘭寒冷潮濕。棉花在英格蘭是否能生長?」下面是一個37歲農夫的回答:
農夫:不知道。
盧裡亞:再思考思考。
農夫:我從來沒離開過喀什葛爾村,除了村子裡的事情我什麼都不知道。
盧裡亞:但是基於我剛才跟你說的信息,你認為棉花能在那兒生長嗎?
農夫:如果土地肥沃,棉花就能在那兒生長,但是如果土地潮濕和貧瘠,就不能生長。如果那兒跟喀什葛爾村一樣,棉花就能生長。當然,如果土壤鬆軟,那棉花也一樣能生長。
盧裡亞繼續提問:「棉花只會在炎熱乾旱的地區才能生長得好。英格蘭寒冷潮濕。棉花在英格蘭是否生長?」然後,他問道:「根據我的話,你能得出什麼結論?」農夫回答說:「如果那兒寒冷,棉花就不能生長。如果土壤鬆軟和肥沃,棉花也能生長。」
盧裡亞堅持問:「但是,根據我的話來判斷呢?」農夫回答說:「嗯……在喀什葛爾,我們都是無知的人;我們從來就沒去過別的地方,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英格蘭是冷是熱。」
為什麼農夫如此難以回答出訪談者想要的答案?類似的對話總讓我覺得這些成年人根本沒有抓住要點但是他們到底是哪裡沒有搞清楚?他們不理解的地方是什麼?
◎不是所有知識都來自直接觀察
在我看來,這些成年的俄羅斯農民不懂這樣一個道理:即使人們沒有直接觀察到某些事物,他們也可以對這些事物有所認識。他們不懂得人們可以從已有的知識中通過邏輯推理而獲得新知識。這就是我想對俄羅斯農民說的:「如果棉花只能在炎熱和乾旱地區生長,難道你就不明白它沒法在一個寒冷潮濕的國家生長嗎?」他們看起來不能理解哲學家所指的「邏輯必然性」,即某些特定情況不僅是真實的,而且它們必須是真實的。例如,只要我和姐姐簡都活著,她就永遠比我年長,這個事實不僅是真實的,而且必須是真實的。
再舉一個邏輯必然性的例子,假如我有兩頂帽子,一頂白色,一頂紅色。我蒙住你的眼睛,將一頂帽子戴在你頭上,然後告訴你我自己戴上了另一頂帽子。當我移開蒙住你眼睛的布時,你就能看到我,此時,我要求你告訴我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如果不照鏡子或以其他方法查看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你能作出判斷嗎?如果你看到我頭上戴著紅帽子,那麼你就知道自己一定是戴著白帽子。除非我在告訴你帽子顏色的時候欺騙了你,基於前面提供的信息,我們必然可以得出後面的結論。
我們「知道」類似這樣的事實「一定是真實的」,這是由邏輯決定的。我們不必要直接觀察,因為從已知的情況就能推斷出來。然而,俄羅斯農民似乎就堅持,除非親自跑到英格蘭看看,否則就沒有辦法確定那兒是否適合種棉花。因此,盧裡亞和他的同事得出結論:這些農民在推理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用盧裡亞的話來講:「同樣是這些人,卻能對跟他們相關的事實作出非常傑出的判斷,他們也能根據邏輯規則得出所有隱藏的結論。」那麼,為什麼他們卻不能通過盧裡亞的邏輯測試?
◎推理能力與受教育程度有關嗎
無獨有偶,除了盧裡亞對俄羅斯農民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了研究外,另外一些研究者也對其他人群進行了類似研究,而且他們得出的結論和盧裡亞十分類似。例如,英國人類學家E.埃文斯普裡察在對非洲阿贊德部落人進行研究時就得出如下結論:儘管阿贊德人能成功地就日常事務進行實際推理,但是他們似乎無法理解基本的邏輯論證規則。例如,阿贊德人相信,通過親自查看死去的人腸道裡是否有某種物質,就能知道她是不是變成了女巫。基於這條規則,他們應該能從理論上將獲得的有關靈異巫術法力遺傳的信念運用起來,從而得出死去的人的親屬是不是巫師的結論。對於阿贊德人來說,知道誰是巫師非常關鍵。但是,當普裡察提示他們知道誰是巫師這個問題可以基於他們自己的信念體系及邏輯方法來得出結論時,阿贊德人卻把他的提醒當耳邊風。他們對普裡察的邏輯建議持拒絕態度,這讓一些哲學家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阿贊德人是不理性的嗎?或者至少不如研究他們的社會科學家們理性?
像「不夠理性」這樣的詞語總是讓我覺得,這是一種更禮貌、更官方的表達方式,但其實它是在說這些受教育較少的人沒有其他人聰明。然而,不論是阿贊德人,還是俄羅斯農民,他們都能對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進行良好的推理。例如,基於對土壤條件、氣候等的認識,他們能敏銳地識別種植某種莊稼的最佳地域。因此,我們不禁納悶,為什麼他們卻不能解決這些邏輯問題呢?
當我發現有些研究表明兒童也能進行邏輯思考時,上述問題就更令我困惑了。假如給幼兒園的孩子做前面那道白帽子、紅帽子的推理題,他們很快就能根據朋友戴的帽子的顏色作出正確的推斷。你也許還記得第一章提到的研究,研究者給學齡前兒童講一個虛構的動物的故事,比如「merds(虛構的單詞)」,然後告訴他們:「Merds很高興的時候會笑,笑的動物不喜歡吃蘑菇。」然後問他們:「Merds喜歡吃蘑菇嗎?」孩子們都能運用推理能力獲得正確答案。對比來看,那些俄羅斯農民和阿贊德人不能作出同樣的推理與受教育程度無關。所以,到底他們的問題在哪裡?
◎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倘若我告訴你:「如果你接下來的3個月每天都加班,我就給你加薪。」在日常的交談中,我們假定該命題的反面也是真實的——也就是,如果你拒絕每天加班,你就得不到加薪。很有可能,這就是說話者的潛在意思,它是一個合理的推論。語言學家把這種推論稱為「誘導推論」,其實並不符合邏輯,卻是在一般的交談中最容易得出的推論。
在日常交談中,假定某個陳述的反面也成立,一般來講能給我們帶來便利。但是,它又會讓我們在邏輯測驗中犯錯誤,因為反面並不一定都成立。例如,我們都知道,所有母親都是女性,但是反過來卻不成立,並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是母親。我們的這種認為如果某表述成立,那反面表述也必然成立的思維傾向會導致我們在解決邏輯問題時發生許多錯誤,在日常生活中能發揮作用的思維策略在玩邏輯遊戲時卻一無是處。
事實上,邏輯遊戲有一整套規則,這套規則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式完全相反。一般來講,我們利用有關的常識來巧妙地解釋某件事情,但是邏輯遊戲要求我們忽略常識,而僅僅只是根據詞語的意思來得出結論。例如,我偶然聽見一個8歲的男孩評論商店酒品部入口處的標誌,那個標誌寫著:「你必須是21歲才能購買啤酒(英文原文為YouMUSTBE21yearsoldtobuybeer)。」他想了一會兒,然後對和他一起的成人說:「我們都不能在這兒買啤酒!」正是因為他逐字逐句地進行解釋才導致他開了這麼一個玩笑:很明顯,基於情境,標誌的意思是「你至少必須21歲才能購買啤酒」,而不是「你一定是21歲整」。但是這種逐字逐句解釋的方式正是正規邏輯問題所需要的。
下面是最後一個類似的例子,我們可以通過它看看邏輯推理思維和日常生活中思維的方法是如何的迥然不同。
所有的毒藥都是苦的。砒霜不苦。因此,砒霜不是毒藥。
如果上面是一道邏輯題,被問到「砒霜不是毒藥」這個結論是否正確,你應該回答「正確」,在邏輯測驗裡,「正確」並不意味著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它僅僅意味著這個結論是根據前面的兩個表述邏輯推理出來的。在這個邏輯遊戲中,就好像有人對你說:「我知道前兩個表述可能不正確,但只是問自己:從這兩個表述是否一定能推導出結論?如果是,那麼結論就是正確的,即使在現實世界這個結論並不真實。如果不能推斷出來,那麼結論就是錯誤的,即使這個結論在現實世界中是真實的。」
人們很難忽略某一表述的真實性而僅僅只是關注表述之間的邏輯關係;同樣,當人們理解他人的表達時,也不可能忽略對現實世界的已有知識而僅僅去體會別人所說的話的字面意思。這就讓我們能更加理解本章提出的主要疑團:到底為什麼那些成人都會在推理的時候犯邏輯錯誤,而學齡前兒童看上去卻思維清晰。
在學齡前兒童實驗中,我們所涉及的是自然邏輯的一種,自然邏輯是認知心理學家馬丁布萊恩用來描述人類如何思考的詞語。布萊恩聲稱,即使是在文字尚未出現的古代社會,人們也能自然地使用邏輯來推斷有關世界的各種情況。但是,當正式的邏輯難題要求人們用比日常語言和思維更嚴謹的方法時,人們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因為不知道答案而提出問題,但是正如心理學家、作家瑪格麗特所說的,課堂裡發生的事情是不同的。專家、培訓師、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他們已經知道了答案,學生們也知道老師有答案。學生們都知道他們只是在玩課堂遊戲。因此,學生總是會根據情況來調整對課堂問題的答案。
這恰好解釋了第一章研究中的問題。在那個研究中,研究者會指著桌上的盒子說:「如果這個盒子裡有一隻貓,那麼就有一個蘋果。」在偷看盒子裡的情況後,研究者會宣佈:「裡面有一隻貓!」並且會繼續問參與實驗的成人:「盒子裡是否有一個橘子?」大約一半的成人會回答沒有。從邏輯原則來講,基於提供的信息,沒有任何理由能推斷出盒子裡沒有橘子。因此,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很簡單,即「不知道,我必須看看才清楚」。
到底是什麼讓半數以上的成年人都不能給出「不知道」的答案?為什麼許多成人需要做好多遍類似的邏輯題才能意識到如何回答問題?這個測試中的被試者認為,研究者正是在提一個已知答案的課堂問題。他沒有詢問:「盒子裡有橘子嗎?」他們知道研究者肯定清楚盒子裡是否有橘子,也知道自己是被測驗。並且,上過學的我們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課堂上,「不知道」幾乎從來就不會是正確答案。所以這些成年人要做很多類似的題之後,才會考慮將「不知道」和「無法辨別」作為正確答案的可能選擇。
◎學習如何解決邏輯難題
邏輯難題經常被當做考核人們是否聰明的絕佳測驗,它們常常出現在某些雜誌的最後幾頁,偶爾也有些餐館會出一些這樣的題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一個6、7歲的孩子,即使他非常聰明,第一次看到如圖8.1中的那種邏輯題時,也會覺得困難。「我怎麼知道皮特住在哪所房子裡?」孩子們可能會問:「有關皮特的信息一點也沒提示!」但是如果你說「嗯,我們看看這兒,首先一起來想想瓊住在哪所房子,把她的名字寫在那所房子的下面」,他就能開始著手解答問題。對孩子而言,他僅僅只是需要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他就能得到答案。
同樣,學會玩邏輯遊戲至少很大一部分的意義就是學會方法,比如建立一個網絡,幫助我們組織信息,讓不同事實之間的關係更明晰。一旦這些關係清楚了,並不需要特別天才的人也能推理出答案:答案會變得很明顯,就像圖中皮特住哪所房子一樣清晰。其實,最大的挑戰就在於找出最佳的表徵信息的方式,這樣答案就能呼之欲出。
在正式的邏輯課上,學生們學習如何使用維恩圖和歐拉圓來
瓊、薩爾瓦多、米蘭達、德裡克和皮特住在同一個小區。你能辨別清楚他們分別住在哪座房子裡嗎?
以下是線索:
瓊家的窗戶比其他人家的窗戶都多。
薩爾瓦多對花粉過敏,他家的鄰居絕對不能種花。
米蘭達不喜歡瓊,所以她搬到了離瓊家最遠的地方。
德裡克和薩爾瓦多家的前門有同樣的設計。
瓊、薩爾瓦多、米蘭達和德裡克分別住在哪座房子裡?
皮特住在哪座房子裡?
圖8.1
表徵複雜的信息,完成這一任務的能力依賴於解決不同邏輯題的經驗以及解題的方法,同樣還有賴於我們的邏輯推理能力。一旦熟悉了方法,並且在實踐中加以使用,我們就能機械地跟隨方法的腳步揭示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