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溫州人一樣思考 第23章 精明算計好賺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3)
    周時選,溫州平陽人,早期承包著一個井巷施工隊,整日奔走在平陽與蒼南兩縣的井巷施工現場。199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山西承包了西山礦務局的西曲礦的一個挖井工程,此間發現煤炭市場潛在商機。從此也與煤礦結下了不解之緣,據他回憶,那時他花了1個億承包了一個煤礦礦。誰知當時煤炭價格非常慘淡,1噸煤開採成本30元,售價20元,不生產虧,生產更虧。周時選苦不堪言,但煤礦無法脫手,只好硬挺著。

    市場總是公平的,2000年,他在熬過了最艱難的一年之後,第二年,煤炭市場開始復甦,煤價飛漲,他由最大的輸家變成了最大的贏家。鹹魚大翻身,用一夜暴富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這位原先只是一個井巷包工頭,搖身變為家纏萬貫的煤老闆,這樣的消息傳回溫州,猶如一個炸彈迅速炸開了鍋,煤炭行業的巨大的利潤吸引了一大批溫商來山西投資。他們或是家族成員,或是朋友集資、組團入股購買煤礦,也有通過民間借貸,也有通過地下錢莊的,還有抵押房產向銀行貸款的,僅在晉城投資的就高達七八千萬。要知道這些溫商對煤炭行業純屬外行,很多對煤礦生產一竅不通,是純粹的投資客。他們寧可高薪聘請專業人才,也要先把煤礦承包下來。

    因為當時煤炭行業十分不景氣,很多小煤礦出現了經營困難,工人工資也發放不了,當時很多溫商就低價把煤礦買過來,先墊付一部分工資。隨著煤炭市場的復甦,煤礦經濟效益逐漸好轉,他們財富也開始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在外人看來,溫州人做生意似乎有趁虛而入、趁火打劫的意味,但在他們眼裡,這就是賺錢的最好時機。越是市場慘淡的時候,越是介入的好時機,越是別人不敢涉足的高危險行業,利潤越大。就像2002年溫商發起的這場炒煤風波,大部分晉商已經在最有利中的市場賺足腰包,準備撤離市場。溫商卻大批進入,事實證明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賺錢機會。2002年後,煤炭價格飛漲。有人算了一筆賬,在晉城當時的煤價每噸高達300多元,淨賺220元,如果一個日產300噸煤的煤礦,煤商每天即可進賬6萬多元。一個投資一兩億元的溫商,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溫州人不尋常的投資方法,正是他們大膽、精明、富有冒險精神的體現,投機往往是表現在某個人或者某幾個人採取不合法的手段,以犧牲、破壞他人的利益為前提來攫取高額的利潤。溫州人則不同,他們在賺取大量財富的同時並沒有影響到他人的利益,反而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我們都知道,溫州的巨大民間資本具有很大力量,溫商每到一個地方投資,都會帶去大量的資本。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介入,對當地市場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正如一位溫商所說:「他花高價買下一個中小企業,聘請的全是當地的工人,管理人員,這些人員的開銷都是企業獨資承擔,而且按國家規定還要正常繳稅。」溫州人經商向來不講究規則,不按常理出牌,這也使得很多人對溫商有種種誤解。

    在溫商看來,只要有利可賺,就值得去一試,他們的投資活動向來是靠著自己的辛辛苦苦賺下來的,再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投機取巧,相反,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一路走來。即使是在企業最艱難的時期,也沒有輕易放棄,因為他們不僅僅要努力賺錢,還要努力為自己的企業找一條更好的出路。

    ※時刻都在尋找新的投資新領域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溫州人總是在尋找新的投資領域,他們總是走在市場經濟的最前沿,幾十年來,溫州人熱衷的製造業已經處於一個衰退階段。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什麼行業最賺錢,什麼行業利潤最高,溫州人看的非常清楚。他們先人一步涉足地產、煤炭、石油這些行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這也反映了溫商敏銳的市場眼光,勇於創新的精神。

    ※投資高風險市場不能貪得無厭

    溫州人雖然有冒險精神,精明的頭腦,但是他們為了賺錢並非失去了理智,相反,他們心裡有明確的目標。面對變化莫測的市場,無論是炒煤還是炒房,他們心中都有一個期望值,如果達不到心目中的期望值則會全身而退。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溫州人非常信奉這句話,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他們往往是在危險即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刻介入市場,這樣才可達到預期目的。如果一個市場正處於沒落、衰退階段,一旦介入則可能全軍覆沒。

    捨得出去,才能賺得回來

    【財富語錄】

    捨得花錢看似是一件很吃虧的事,但往往會變成非常有利的事。只有捨得花出去,才有可能賺得更多。

    【溫州人創奇】

    徐建林,贛州市溫商商會會長,2007年開春以來,在他的倡議下,活躍在贛州溫州商們醞釀著一個更大的計劃,投資2個億創建贛州養老服務機構。

    養老服務機構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這是一個全新領域,對於以經營中小商品起家的溫商來說,這既是一個機遇,更是一個挑戰。徐建林是個「老贛州」了,自從他40多歲來到贛州做生意,已經十年的時間了。在這十年間間他養過上萬畝大閘蟹、承包過山林果園,如今他擁有3000多畝楊梅林。

    他在自己贏利的同時還帶動了周邊廣大農戶致富。他發現贛州至今還沒有一家設備齊全、成規模的養老服務機構,由此,他想到了興辦養老院、老年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於是,他利用自己在商會的影響力,與在贛州的溫商們商量這一計劃,欲尋求更多的溫商加加入到中間來。

    達成初步協議之後,贛州溫州商會迅速聯合會員企業,開始合股投資興辦贛州第一家大型民營養老院。經過努力他們將地址選在了距離贛州市區3公里處的郊區,已經獲批了420多畝建設用地,這裡環境安逸,地理位置優越。靠近知名的馬祖巖森林公園。

    這一宏大工程沒花費絕大,工期較長,以徐建林為首的問上門進行了周詳的計劃,先完成第一工期,然後逐步完工。2009年年初第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其他工程預計在2013年將會完成,屆時,規模達8000張的集養、醫、護、康復、娛樂為一體的綜合老年服務中心將會矗立在贛州。

    溫州人有瘋狂的賺錢思維,也有極其豪爽的花錢方法,富起來的他們在投資上動輒幾千萬、上億元。這與他們的性格有關係,也許是做生意遍及四方的原因,溫州人不僅有南方人精明的頭腦,也兼具北方人的豪爽與義氣。在別人眼裡,與溫商做生意都能感受到極大的好感與信任感,他們穿著良好、談吐不凡、笑聲爽朗。

    溫州人愛財,但從來不吝嗇,正確的財富觀使他們對自己手中的金錢運用自如,恰到好處。溫州人在做生意上從來捨得花大價錢,在他們看來,只有大膽花出去,才能賺得回來。當前的形式已經與以前大大不同了,想要創業,沒有投資,就不會有回報,現在已經很少有赤手空拳地去創業的人了。再看看溫州人是怎麼做的,富裕起來的溫州人在投資上從不會猶猶豫豫,躲躲閃閃,只要看住機會,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去做,動輒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砸」下去。速度之快,數量之多,氣魄之大都令人佩服。

    在溫商看來,只要有利於企業的發展都應該不惜大價錢,。溫商如此大手筆,有人可能會說「那是他們手裡有錢,沒錢怎麼能如此大手筆?」這是十分錯誤的觀點,溫州人捨得投資並非手裡的錢太多,出來擺闊的,而是一種商業運作理念。要知道大部分溫商的日常生活非常節儉,非常低調,寧肯讓別人說窮也不擺闊,衣食住行一點也不奢侈,平時身上只帶夠用的小錢就足夠了。

    金錢就是一個財富多少的符號,金錢是有價,不能沒有,也不能看得太重,不做揮霍的浪費者,也不做葛朗台似的吝嗇鬼。溫州人除了在投資方面產長有大手筆之外,在做社會慈善事業上也非常慷慨,這也是溫商在人們興中樹立良好形象的暈暈之一。每年的中國慈善家排行榜上有多個溫商的名字出現。據統計,2005∼2008年的中國慈善榜和胡潤中國內地慈善排行榜上,溫州人共上榜55次,累計捐款近15億元。到現在為止,溫商越來越看重對社會的貢獻。

    ※富於資產,窮於小錢

    和賺錢的一樣,在花錢上溫州人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

    在溫州有一種說法「富於資產,窮於小錢」,意思是一個人要想富起來,主要是敢於做大投資,而不是整天算計自己手中幾個小錢。的確,高投入,高回報,雖然一次性投資過大會冒一定的風險,但是總會有大回報的機會,而如果斤斤計較手中的小錢,永遠不會有發財的機會。

    ※大投資都來自於小錢的積累

    不知道賺錢的艱辛,就不明白用錢之難,溫州人在這方面顯得更成熟。

    溫州人在投資上十分闊綽,但這都是他們精打細算出來,他們深深地懂得生財之道,因此在花錢上也十分注重小錢的積累。溫州人十分精明,是最會精打細算的商人,他們從不浪費一分一厘,能省一分就省一分,做生意都是小商品,利潤本來就不大,全靠一分一厘的積累。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捨得出去,不計得失——有人把「捨得出去」簡單地理解為大規模、不計得失的花錢。做生意最終講究的是「利潤」,不計回報的投資,投得再多也無法轉化為實際利益。所以說,投資必須與即將形成預期利益相結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