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的麻辣江湖 第8章 論劍 (7)
    武俠人士的正業是什麼?自然是好好練武,天天向上了。張君寶小同學,從小跟在覺遠老和尚身邊,除了唸經練武,就沒幹過別的雜事。長大之後,也是心無旁騖(除了對著郭女士偶爾出過一回神外),一心練武,把自己練成了百歲壽星的同時,也開創了極純極柔的太極神功。就說練武,張君寶所學也甚純,光是一本《九陽真經》就受用了一生,余澤還惠及當世。

    張君寶小朋友在辛苦練武的時候,我們且去看看他的小姐姐郭襄郭女士在幹嘛。有書可證,郭女士從小就對什麼奇門八卦啦、琴棋書畫啦、九宮算術啦之類的甚是感冒,興趣面不謂不廣。所以她在《倚天》中一出場,就把號稱「劍棋琴」樣樣精絕的崑崙三聖何足道給鎮住了。

    何足道長居邊地,好不容易到中原來走一趟,第一次就開了眼界,知道我泱泱中華,奇才輩出,光是一個年紀輕輕的美貌女子就能讓他一見傾心。當然,他不知道的是,像這類型的奇女子,五百年武林也難出一個。

    《倚天》中雖然只給了郭襄一回的篇幅,卻足以讓我們認識到她的通才面貌。相比起來,張三豐自然是《倚天》中的頂尖專家。張三豐之所以能後發者先至,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郭襄為了雜學荒廢了太多正經練武的時間,而且所練武功太多太雜,用力過於分散,以至於各項都達到了優秀而沒有一個特優。

    套用亦舒的一句話,人的時間花在哪方面,是看得出來的。張君寶咬住一個方面不放鬆,結果成了一代宗師;郭襄各方面平均用力,結果成了一大通才。

    金庸筆下的通才和專家一相遇,都往往會被後者在「正業」也就是武功方面壓制住。

    《笑傲江湖》中的黃鐘公、黑白子、禿筆翁、丹青生各擅所長,合起來應該算是通才,但他們四個人就是敵不過一個專家:任我行。黃鐘公死前,哀歎自己「玩物喪志」,可見是為了選修課荒廢了必修課。

    《天龍八部》中的蘇星河是個通才,門下的八個弟子則是在學武功之外,每人修一門工藝專科,可說是通才與專才之間的「中庸之道」,倒也切合現代「主修、輔修」的理念。原意武功是「主修」,工藝技術是「輔修」,還是剛相反,殊難稽考,但是八弟子最後成了工藝專家、輔修武功,卻是事實。

    蘇星河的師弟丁春秋,卻是個專家。丁春秋不得師父無崖子的喜愛,於是化悲憤為動力,每天拚命練功,和師兄他朝相逢,總算能夠技高一籌,揚眉吐氣了。

    黃蓉是個通才,郭靖則是個專家。想黃蓉在《射鵰》中一人智斗漁樵耕讀四大弟子時何等意氣風發,到了《神雕》中呢,專家郭靖已躋身於江湖五大SUPER高手的行列,黃蓉卻只堪堪和武林新秀李莫愁「打成個平手」。

    《俠客行》中,哪個武林人士都比石破天多讀了幾本書,多有幾項特長,但到了最後呢,偏偏是這個一字不識的石破天一鳴驚人,藝壓群雄。

    金庸筆下的天字第一號通才,當非黃藥師莫屬。

    關於黃藥師的通天徹地之能,金迷們已經多有描述,我姑且轉載一段對他的描寫吧:

    1.黃藥師號稱「東邪」,武功登峰造極,天下能與之匹敵的屈指可數,毫無爭議,黃老邪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武學宗師——武學家

    2.精通音律,《碧海潮生曲》曠世絕響,顛倒眾生——音樂家

    3.九花玉露丸,世間之靈丹妙藥,尤其是對內力消耗,特效明顯——醫學家

    4.巧對絕聯,表現在黃蓉智敗朱子柳時引用的對子,朱子柳認為是天下最難的對聯,卻是黃老邪平時拿弟子開涮的遊戲之作,滿腹才華,可見一斑——文學家

    5.門人眾多,武功了得,連傻姑這等白癡也不容小看,而且不管是背叛師門,還是被師父廢棄,都對恩師念念不忘,忠心耿耿,可謂教導有方——教育家

    6.桃花迷陣,讓人摸不著南北,奇門五行,頗為精通——玄學家

    7.愛收藏古玩文物,妻子墓中珍寶無數——收藏家

    8.桃花島上植有桃花,養有金娃娃魚,對動植物亦有研究——農學家

    9.「雖當炎夏,但眾人一見到這間屋子,都是突感一陣清涼。黃藥師將四人讓入書房,啞僕送上茶來。那茶顏色碧綠,冷若雪水,入口涼沁心脾。」這等冰凍綠茶的功夫,委實了得,即使是現代,沒有電冰箱也是做不到的。竊以為,黃蓉的智慧根源於她老子,取助於潮水的浮力,使用絞盤救人的訣竅,無不與之有關——科學家

    10.襄陽城中,調兵遣將,布下「二十八宿大陣」,直闖蒙古大軍,救人(郭襄)擊敵——軍事家

    11.瑛姑苦攻算術,想上桃花島救人,可見黃老邪數學之高——數學家

    12.桃花島「啞僕個個都是忘恩負義的奸惡之徒,黃藥師事先查訪確實,才一一擒至島上,割啞刺聾,以供役使」。還有釘在梅超風身上的「附骨針」,與奸人常處,控制人於無形,管人手段高強——管理學家

    13.書中說道黃老邪「文事武略,琴棋書畫,無一不曉,無一不精」,由此可見,這幾個稱號也不用客氣了——書法家、畫家、大國手

    如果說黃蓉郭襄還是只沾了黃藥師的一點靈氣,博而不精,那黃藥師則是真正的博大精深啊。如果要比十項全能,估計不單是《射鵰》,可能古往今來八荒六合都沒人拚得過黃藥師。黃老邪的才華,當真是多得要溢出來了。但是(這個煞風景的但是啊),如果要比業務能力,卻是強中自有強中手,天字第一號通才,又一次被專家給壓制下去了。這個專家就是:王重陽!

    說實話,我要是黃藥師,敗在了王重陽手裡,心裡難免也會有少少不爽。因為,這個王重陽,未免也太太太無趣了!

    如果要評《射鵰》中最無趣的人,我可能會把這頂帽子送給王重陽。可能很多人都具有火眼金睛,看出了王重陽無趣的本質,所以在史上最有趣的武俠電影《東成西就》中,導演劉鎮偉讓王重陽一出場就死於歐陽鋒的一隻靴子之下,留下的,都是一大幫不論好壞都有趣的人。

    王重陽的感情生活是很無趣的。俠之大者如郭靖,也和黃蓉生了三個孩子,但老王倒好,為了抗金,連如花美眷林朝英都可以棄之不顧。光不顧也就罷了,他又跑去跟人家膩歪,親親熱熱地在信中稱人家「吾妹」,搞的又是義結金蘭那一套。

    對比起來,遇上了黃藥師,馮衡縱然是死得早,也算是大幸;遇上了王重陽,林朝英縱然是得享天年,也算是大不幸。

    如果說王重陽還有一丁點有趣的地方,就是他收了周伯通這麼一個師弟。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他會容許身邊有這樣一個調皮鬼,看過《東成西就》後才明白,原來啊,這兩個人是假師兄弟之名,行斷袖之癖啊。

    難怪林朝英這麼才貌雙全也不招王重陽待見呢,估計是人家壓根就不好這一口。但王重陽為人太糾結,不知出於什麼目的,又和人家糾結了小半輩子,搞得人林朝英滿腔情懷無處排遣,只得融進了那一套極香艷的《玉女心經》之中。

    五大高手中,歐陽鋒壞得氣貫長河,洪七公正得大義凜然,南帝仁慈得阿彌佗佛,黃藥師邪得前無古人,唯有這個王重陽,面目模糊行為曖昧,讓人搞不清他腦子裡想的是什麼東東。

    試想黃藥師這樣一個大好男兒,卻被王重陽這種無個性無趣味者技壓一籌,心裡肯定蠻不是滋味的。

    莫非金庸對他筆下的通才都持貶抑態度?在我看來,非也非也。曹雪芹在寫他偏愛的人物如寶玉黛玉時,常常用批判的手法,比如說寶玉就是「古今不肖無雙」,但實際上呢,是個人都知道他是喜愛寶玉的。

    金庸也繼承了曹公的遺風,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明褒實貶,明抑實揚。金庸賦予了專家們最高超的武功,卻把更多的喜愛和欣賞,留給了他筆下的通才們。

    在金庸的筆下,專家們武功絕世,通才們風華絕代;專家的生活乏善可陳,通才的生活多姿多彩;專家大多無趣,通才大多有趣;專家們務實,通才有點務虛;專家們向著天下第一的目標急急趕路,通才們卻一路走走停停,忙於欣賞沿途的風景;專家們贏得了生前身後名,通才們卻享盡了人間清歡。

    親愛的筒子們,你是願意做一個高處不勝寒的專家,還是願意做一個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通才呢?當然,限於本人的資質,兩者皆不可求啊。

    其實,現實中的金庸,就是一個通才式的人物。首先,他自然是一個偉大的小說家。除此之外,他早期有著做外交家的夢想,儘管沒有實現,英文還是很不錯的,可做翻譯家;寫得一手好社評,有做政治家的天賦;創辦了《明報》,是出色的企業家加報人;精研佛經歷史,又當得起宗教學家和歷史學家的頭銜;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這些業餘小道,更是無所不知(精不精無從考究,總之,較之平常人還是遠遠高出的了)。

    金庸的小說之所以好看,正在於「博大精深」這四個字。想當年,我就是把他的小說當古典文化的啟蒙教材來看的,綜觀武俠小說界,還沒有哪個人能把書寫得這樣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相當於一部生動的百科全書,實乃居家旅遊必備之物啊。

    如果說金庸是通才,古龍就更像專家,專於武俠小說一道。因為專精此道,古龍的小說初看之下,總給人驚才絕艷的感覺,但是,就我個人來看,我覺得他的書不耐讀。

    而金庸的書卻是可以一讀再讀的,小時候讀到的是刀光劍影的熱鬧,稍大時讀到的是兒女情長的纏綿,稍讀點書還能從中領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入世後又可從中讀到尋常世態人情世故,總之,其中之精華如《笑傲江湖》,的確足以讓人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古代中國採取的是通才教育,所以才能夠產生黃藥師這樣文理通吃的全才,現代社會卻傾向於培養專家,分工越來越細,很多人都曾說過,這是一個盛產專家的時代,卻注定產生不了大師。

    分工越來越細的後果是,我們都變成了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個性全無,面貌模糊。人類越來越像量化生產出來的產品,面目雷同,言語乏味,生活漸漸機械化,頂著某行某業專家的帽子,漸漸喪失應有的最後一絲趣味。

    科技和經濟的進步,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得告別過去那種充滿人文趣味的生活?我問蒼天,蒼天無言。

    草根也有閃光時——我看江南七怪

    很多年以後,江南七怪在我的記憶中,只留下一點點殘存的影像,在七怪這個頭銜下,他們似乎都喪失了個體特徵,個人泯滅在群體之中。這也難怪,這七個人抱成一團,出場的時候一起出場,死的時候又一起死(除了張阿生和柯鎮惡之外),群體性自然大過了個體性。

    話說金庸似乎很喜歡這種幾男配一女的組合,比如說明教四大護法中,就是三個男護法配一個女紫衫龍王。《射鵰》中,更是出現了兩個這樣的奇異組合,都是六男配一女,一個是全真七子,一個是江南七怪。

    與全真七子相比,江南七怪自然是在武林上排不上名號的,光是一個丘處機,就夠他們七個人喝一壺的了。在他們手下還是一塊頑石的徒兒郭靖,到了馬鈺手裡就成了「精美的石頭會唱歌」。牛鼻子可不是白白叫的,人家就是這麼牛,伸伸手指就能點石成金。

    但比較起來,我對江南七怪的印象更深些,感覺也更親切些。其實,七怪的名頭是唬人的,他們完全就是最底層的平民俠客,和你我一樣,掙扎在社會結構的最底層,生於草根,識於微時,和全真教那七個仙道來比,自然讓我們感到可親可愛、平易近人。

    誰能夠想到,需要仰望全真七子、連五大高手的邊都沾不上的七個小人物,當年也有過閃光的時候。

    我始終忘不了江南七怪出場時的場景。

    那時候,他們和剛涉足江湖的你我一樣,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初生牛犢不怕虎,憑著些許微末本事混上了一點名聲,渾然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且看七怪的華麗登場:纖纖弱質的韓小瑩,划船用的卻是柄銅槳;南希仁肩上的扁擔、全金髮手中的秤、張阿生的殺豬刀,都化腐朽為神奇,讓嘉興人們知道原來這些物事除了用來混口飯吃外,也可以作為行俠仗義的道具;柯鎮惡是聲色俱威;韓寶駒一身絕佳的相馬術;最妙的是妙手空空朱聰,整個一妙人兒,捉弄完顏洪烈、智斗丘處機,小時看到此段時我不禁拍案稱絕,原來草根也有閃光時啊!

    江南七怪的言行舉止、裝扮武器,都取材於街頭巷尾,脫胎於市井之中,尤其是張阿生這幾個人身上,一身的市井氣,就好像鄰居家的那個張屠夫,一柄殺豬刀宰起豬來游刃有餘,原來背後深藏的秘密就是,這個屠夫和不受重用的007一樣,從表面上看來是一個屠夫,實際上卻是一個風塵俠客,大隱隱於市,用殺強盜的功夫來殺豬,焉得不游刃有餘?

    這個時候的江南七怪,在嘉興頗有俠名,因為沒受過什麼挫折,所以很有自尊很有原則。和丘處機過招後,七個人居然敗在了一個牛鼻子手裡,我挺替他們叫屈的。七怪卻輸了裡子不肯輸面子,反而越挫越勇,為了一個賭約,居然追到大漠之中去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