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II:從貨幣看懂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 12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和透明度越來越大
    阿蘭·布林德(AlanBlinder)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家、美聯儲前副主席

    美聯儲是私人公司,又是政府的一部分

    在美國,美聯儲是一個很特別的機構,它是政府的一部分,但卻獨立於政治和政府之外。美聯儲12個聯邦儲備銀行分佈在全美。美聯儲在法律上是一個私人公司,但其股東在該公司卻沒有多少權力。從美聯儲的職能來看,它彷彿是政府的一部分。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一樣,美聯儲有責任確保貨幣支付體系的有效運轉,支票可用、現金可以流動等。它還需要負責平衡美國與其他國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關係。同時,它也實施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在以前是很簡單的,只需要提高或者降低隔夜利率,在美國隔夜利率也叫作聯邦基金利率。此外,美聯儲還有一個特殊的委員會,叫作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一般每年做出8次決策,比如聯邦基金利率政策。然而,自從2008年12月以來,聯邦基金利率就基本接近於零,並且幾乎沒有變化。美聯儲認為現在還不能改變利率,這是很不常見的。

    從全球來看,幾乎任何機構都處於政治控制之下,有的控制較嚴,有的有一些獨立性,程度有高有低。而美聯儲則是一個特例。一般認為,它是最為獨立的中央銀行。可能對國際觀察家來說比較奇怪的是,美聯儲的獨立性不是美國憲法規定的,而是在傳統中形成的。翻開美國法令全書,你就會發現,美聯儲是1913年國會通過一項常規法案後建立的,後來經過了多次修訂。國會通過常規法案建立了美聯儲,意味著可以隨時取消。國會雖然有權隨時取消美聯儲的獨立性,但國會卻無意這麼做,這很不尋常。美國國會兩黨都認為,擁有一個獨立的貨幣機構對國家是有益的,如果貨幣政策受到政治的影響過多,就會非常糟糕。這就是支撐美聯儲獨立性的主要原因。

    2008~2011年美聯儲的政策變化

    2008~2011年美聯儲的政策發生了兩個巨大的變化。一個就是美聯儲的開放度和透明度更大。從全球來看,中央銀行的透明度差別很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聯儲在透明度方面全球墊底。

    但現在,美聯儲在講話、國會致辭以及決策委員會的決策聲明等方面,與外界的對話更多了,這是革命性的變化。或許這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演進的變化,因為美聯儲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以求變得更加開放。

    另外一個變化,即推出了非傳統的貨幣政策,這是由於美聯儲感受到了局勢的壓力。如果經濟疲軟,就需要用貨幣政策來刺激。如果將隔夜利率降到接近於零,那麼就只剩兩個選擇。一個就是放棄,因為已經接近零,無法再降低利率了,除非經濟有起色,否則沒有辦法,但這不是美聯儲選擇的政策;另一個選擇是努力尋找解決辦法,從不同角度來刺激經濟。

    面對經濟困境,美聯儲不應該放棄,不能什麼都不做,也不能放任經濟不管。它確實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比如,量化寬鬆政策,主要就是大量購買資產,不管是政府資產還是非政府資產。

    但同時又需要意識到,量化寬鬆政策是一個很弱的武器,而更為強大的「子彈」是降低短期利率。美聯儲已經在這方面做到最大程度。這次短期利率的大變動,基本上是美聯儲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然而,現在無法再降下去了。因此就只能使用較弱的工具了。

    二次量化寬鬆政策雖然力度不大,但比第一次量化寬鬆政策遭到了更多的詬病。原因就是:第一,具有潛在的通貨膨脹風險;第二,對美元匯率產生消極影響,導致與鄰國的匯率降低。這不是二次量化寬鬆政策本來的目的,美聯儲並不想通過降低美元匯率來刺激經濟,但不管怎麼說,美元匯率都是處於下滑的態勢。

    如果我們查看一些經濟調查,會發現一個明顯的理論,即任何寬鬆的貨幣政策,不管是傳統的還是非傳統的,都會降低匯率。因此,如果反對本國貨幣匯率降低,也就是在反對任何通過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的舉措。然而,這種反對是不合理的。

    美國正處於長期的利率下行階段

    美元正處於長期的利率下跌階段,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一個原因是美國正在受到世界的追趕,最典型的就是中國。但10年前,日本曾經快速追趕過美國,現在基本上與美國處於差不多的水平。但中國還有很大的差距,亞洲很多其他新興國家也是如此。

    另一個原因是,隨著收入的增長,美國人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增長要遠遠高於外國對美國商品的需求增長。因此,美國政府的長期債務赤字以及不斷增長的貿易赤字成為一種長期的趨勢,除非美元貶值。

    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還需要三四十年的時間

    在過去的10年,歐元已經與美元平分天下,美元地位下降,歐元的儲備地位上升。如果歐洲能夠解決危機,這一趨勢還會增強。至於人民幣,要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候選國際貨幣,可能還需要三四十年的時間。

    中國經濟增長迅速,但還需要在知識產權、流動資本市場、浮動匯率以及穩健的銀行體系等各個方面都作出努力。人民幣要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還需要中國作好其他一些準備。除此之外,中國政府是否希望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也是一個問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中國崛起之前,日本貨幣是亞洲最為活躍的經濟地區的主導貨幣,日本人卻不希望承擔這一職責而有意避之。日本政府不想日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因此,一個國家的政府首先要願意承擔這樣的功能,其次要有號召力,也就是說可以像美國那樣在國際上貸款。作為世界儲備貨幣,採取行動要負責,要考慮國際利益,維持較低的通貨膨脹率等。

    黃金被用作抵禦通脹的工具

    2011年初金價是每盎司1255美元,但現在已經漲到了每盎司1850美元,人們認為黃金是最佳的保值資產。人們為什麼願意持有一種不會每年有固定利息收益的資產,而且儲藏黃金的話可能還需要成本?原因在於,2008年以來,人們的投資重點從無形資產轉變為有形資產,而且這些有形資產的價格一直維持得很好。除了黃金,鑽石等所有有形資產都是如此,當然,房地產除外。總之,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人們希望持有有形資產。

    除保值之外,還有主權債務問題,這也與貨幣的相對價值有關。我們看到,很多人傾向於持有黃金,這些黃金也未必就是用作首飾,而是被他們當作抵禦通貨膨脹的工具。通貨膨脹是個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在食品等商品行業。因此他們所做的就是,將黃金作為抵禦其他資產貶值的對沖工具,也就是對沖貨幣貶值。

    不管什麼資產總有下行風險。如果宏觀經濟情況有所好轉,中央銀行可能就會出售黃金,如果是這樣,金價就不太可能維持目前的水平。

    黃金價格與通貨膨脹的關係

    從組合投資來看,黃金是一種實物資產,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投資產品。在談到黃金時,很多人一開始往往會想到黃金對沖通貨膨脹的功能,因為人們對未來可能的通貨膨脹以及類似的風險比較擔憂。但卻有一種觀點認為,黃金與通貨膨脹之間沒有關聯,如果二者沒有關聯,為什麼黃金能夠對沖通貨膨脹風險呢?

    人們的觀點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關聯」是指兩種資產之間線性的量化關係,是變化的,如果這種關係不是直線的,那麼就無法找到它們之間的關係。從長期的歷史來看,當通貨膨脹處於某個範圍時,黃金價格基本不受影響,因為還有其他資產在影響金價,也有一些其他的供求因素在影響金價,而且往往是比通貨膨脹更重要的因素。如果通貨膨脹率超過一定的範圍,人們可能就會開始擔憂,並通過黃金來對沖通貨膨脹。因此,它們之間不完全是一種線性的關係。

    第二,最好從全球的形勢來解讀黃金,比如全球通貨膨脹,當然這不是影響黃金的唯一因素,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另外,黃金是投資組合中的一部分,不僅可以應對通貨膨脹,還是應對不確定性的一種工具。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是通貨膨脹,可能是系統性風險,或者各種其他因素。

    有一項對黃金的全球供應與未來的通貨膨脹預期之間的聯繫所作的調查發現,金價的變化可以反映在未來的通貨膨脹預期上,這是其中之一,同時還有很多其他方面。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認為金價的推動因素只有通貨膨脹。

     美國和歐洲經濟復甦,這或許會對西方的黃金投資產生影響,但印度和中國等國家的黃金消費量還是很高,不管是首飾或是金條投資,還是含有黃金成分的高科技產品。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