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離不開理財學 第5章 為自己和家人撐把保護傘——保險篇
    ○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險種

    時下,各種類型的保險在國內遍地開花,深受老百姓的推崇。但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很多人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為自己買了幾份保險。過了一年半載,才逐漸發現自己所選的險種「不到位」,離自己真正的需求相差甚遠。特別是有些人喜歡拿保險與股票來比較,當自己買的保險並沒有獲得預期收益後,就認定是上當了。如此比較,其實只能說明他對保險的認識出現了偏差。

    有個腦筋急轉彎,問「什麼東西用不著的時候難受,用著了更難受?」答案就是——保險。之前,大多數人買保險只買傳統的健康險、意外險等,一旦真用得著理賠,豈不是說明自己已經遭遇意外了?這個答案說明什麼?說明「保障」是保險的主要功能!投入幾千元的保費,一旦出險拿到的可能是10萬元的理賠,這恐怕不是多少收益率能夠計算來的。更為重要的是,保險提供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保障,還有心理上的安寧。買了保險的人在盤算將來時,不管是養老還是撫養子女,都會感到後顧無憂。如果單純地將保險與股票作比較的話,必定會影響老百姓對保險功能的認知,造成人們在選擇保險時,首先想到收益如何,而不是重點考慮能提供多少保障。

    目前,各大保險公司都推出了種類繁多、功能各異的人身保險險種。在購買時,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先來看一下人身保險的大致分類:

    1.保障型保險

    這類險種在萬一發生傷、殘、亡等不幸事故時,能夠有一筆數額不小的保險金留給親人來保障以後的生活。

    2.儲蓄型保險

    利用保險這種特定的半強制性的儲蓄方式,保障子女教育金或退休時的養老金。

    3.醫療型保險

    又分為重大疾病醫療、一般疾病住院醫療、住院津貼和意外傷害門診醫療。

    4.投資分紅型保險

    這類保險險種不但有投資功能,而且還具有投資分紅的功能。

    瞭解了人身保險的大致分類,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險種。

    1.剛剛踏上社會的普通上班族,收入較少且不穩定,建議首先應當考慮選擇保障型的險種。

    一般來說,可以用定期壽險搭配終身壽險來構建人生保障,此外再搭配意外險、醫療險和防癌險,就能先做好基礎的保障規劃了。等以後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再考慮逐步購買其他險種。

    2.如果是工作、收入都比較穩定的工薪階層,建議首先選取醫療型險種和保障型險種,這樣在生病或者意外傷殘時,可以及時得到經濟補償。

    有小孩的家庭,可以適當為小孩買一些重大疾病、醫療、意外險,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適當購買教育險。此外,還應當買一些收益性的財險,金額不必多,因為超過房子實際部分是無效的。

    3.如果是高收入的成功人士,建議在獲得高收入的同時,也要做到高保障。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保證高保障型險種與醫療型險種的保額充足。

    如果能兼顧子女教育和養老保險,保障就更加全面了。當然,這類收入人群也可以通過分紅險的投資功能來達到籌備養老金的目的。

    4.如果是國家公務員,因為已經有了基本的社會保險,因此應選擇重大疾病保險作為購險首選。在此基礎上,如果已為人父,還可以購買一些子女教育險。

    一般來說,公務員可將年收入的15%用於購買保險,其中60%以上用於投保子女教育保險,其餘的用於投保重大疾病保險和意外險。此外,如果有投資意向,還可以選擇投資型保險,比如「萬能+重疾」或者「分紅+重疾」這樣的組合。

    5.如果是從事業務性質或危險性較高的工作,建議首先要將保額適當提高。其次,當工作發生調整或者進行人生的重大計劃,比如結婚、生子、購房時,都需要有一筆龐大的費用支出,一定要和壽險顧問約個時間,至少每年檢視保單一次。假如保險有調整的必要,要盡快做出合理調整。

    當意外和風險來臨的時候,因為購買了足夠的保險,家庭總收入才不會受到影響,各種投資理財計劃才能夠有條不紊地持續下去。

    專家支招:

    問:你好,我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單位簽約,而是做自由職業,收入不是太穩定。請問,像我這種情況該如何購買商業保險?

    答:自由職業者應優先考慮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社會保險屬國家統籌,比商業保險優惠,而且繳費基數也可以自由選擇。之後,再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適當數量的醫療保險、意外險和養老保險等。在購買養老保險時,如果你有很強的理財能力,可以購買保費低廉的定期壽險,而後自己做投資來儲備養老金。反之,建議你最好購買分紅型養老保險產品。

    ○如何選擇車輛保險

    現代社會,擁有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當然,隨著一些「馬路殺手」的出現,千奇百怪的交通事故也就不可避免了。因此,為心愛的「座駕」購買車輛保險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就目前來說,車輛險共有九大種類。如果要想買得省錢,又能兼顧車輛的基本「保險」,該如何選取呢?下面,先來瞭解一下各種車輛險,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哪些必須買,哪些可買可不買。

    1.車輛損失險(主險)

    車輛損失險是指保險車輛遭受保險責任範圍內的自然災害(不包括地震)或意外事故,造成保險車輛本身損失,保險人依據保險合同的規定給予賠償。

    2.第三者責任險(主險)

    這個險種屬於強制性保險,車年審時需要。以現在的賠付標準,建議最少買10萬元,最好買20萬元或50萬元。總之,這個險種買大的自己安心。特別是新手或中意飛車的朋友,還有那些工作壓力大導致開車時精神不易集中的朋友,一定要買。

    3.盜搶險(附加險)

    如果你的車在使用過程中一直都在比較可靠、安全的停車場中停放,上下班路途中也沒有什麼特別僻靜的路段,可以考慮不保盜搶險;但如果你的車屬於很常見的、丟失率比較高的車型,那這個險必保無疑。

    4.車上座位責任險(附加險)

    個人建議這個險種不要買,直接買意外險更好一些。但如果你的車經常有朋友坐,那你也可以考慮買一點,不過不用買太多,保障額度在1萬∼2萬元/座就夠了。

    5.玻璃單獨破碎險(附加險)

    這個險指的是車輛使用過程中發生本車玻璃單獨破碎,重點在「單獨」倆字。如果是其他事故引起的,車損險裡有賠。所以,如果你的車是國產車,玻璃也不貴,想省錢的話也可以不買。

    6.自燃險(附加險)

    該險指的是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因本車電器、線路、供油系統發生故障及載運貨物自燃原因起火燃燒,造成車輛損失以及施救所支付的合理費用。新車不建議買,如果你的車使用時間超過3年,建議考慮該險種。

    7.劃痕險(附加險)

    此險指車輛在使用過程中,被他人剮劃(無明顯碰撞痕跡)需要修復的費用。這個險種非常適合新車、新手購買。

    8.不計免賠額(附加險)

    你只要投保了這個險種,就能把本應由自己負責的5%∼20%的賠償責任再轉嫁給保險公司。由於這個附加險保障全面,而費率卻相對便宜,所以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在購買車險時,你應給車損險與第三者責任險分別投保不計免賠險,如此可使自身理賠權益達到最大化。

    專家支招:

    問:請問,車輛出險後,我能自行修理,然後再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答:不可以。保險合同已有明確規定,出險後48小時內應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會派人及時查勘現場,確定損失。之後,你可以依據保險公司的損失確認結果盡快修車,這樣就不會給理賠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如何給孩子買保險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預知的事情太多,將來萬一有個什麼病或意外住院,有份保險也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當然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是每個做父母的心願,但買了保險,也算是給孩子一份安全的保障,有利而無害。保險,為人提供的就是一份保障,不但有物質上的,還有心理上的。那麼,為孩子買保險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1.根據經濟實力來投保

    一般說來,在寶寶出生30天後,就可以為他們選購保險產品,主要有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教育金儲備險等。對於經濟實力一般的家庭,可考慮只買意外險和醫療險,一旦孩子發生疾病或意外後,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花錢不多,保障不錯。

    經濟實力稍好的家庭,除了考慮投保幼兒重大疾病險之外,還可以為寶寶增投教育金儲備險。購買教育險,其實等同於一種「強制儲蓄」,它的收益比定期存款稍高一些,也很划算。

    在為寶寶購買保險時,應該遵守「先近後遠,先急後緩」的原則,按照意外險、醫療險、少兒重大疾病保險、教育險的順序來選擇安排。

    2.首選意外、醫療險

    很多父母花大量資金為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卻不購買或疏於購買意外保險和醫療保險,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幼兒寶寶比較容易患感冒、發燒、腹瀉甚至肺炎等疾病,生病住院的概率要比成人高很多。因此,給孩子投保意外險和醫療保險非常有必要。

    小孩的醫療保險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補償型,以實際發生的全部費用為賠付上限,不重複賠付;另一種是根據診斷書賠付的大病險,只要小孩確實患上保險範圍內的疾病,保險公司就會賠付相應的額度。

    3.投保貴精不貴多

    投保幼兒險,並不是越多越好。從投保數額上說,目前,兒童險風險保障最高為10萬元,購買兩家公司以上可以累加,但超出10萬元的部分無效。如果想給孩子買多份不同的保險,之前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尋找理賠程序上沒有衝突的產品,可別花了冤枉錢。

    此外,也沒必要一次性買全。因為保險也是一種消費,它也會根據具體情況而發生變化。對於那些經濟條件不是很優裕的家庭來說,尤其是大人自己的養老金尚沒有儲備足夠的情況下,考慮孩子的養老問題確實沒有必要。

    最後提醒一句,在投保時一定要選擇有投保人豁免的保險,以確保當父母不幸發生意外或不具備繼續投保財力時,孩子仍可以享受不變的保障。

    專家問答:

    問:請問,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在買保險時應當如何選擇險種?

    答:對於0∼4歲的幼兒來說,發生呼吸系統疾病概率較高,保險理賠率也較高,應首先考慮疾病方面的保障;對於5∼14歲的青少年來說,發生意外的概率會高一些,應優先考慮意外險;對15∼18歲的未成年人來說,對將來讀高中、大學甚至出國留學所需的大筆教育金需求迫切,應在意外、健康保障基礎上,考慮教育金的規劃。

    ○投保應以收入的多少比例來投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生命質量、生活品質的今天,保險產品也像「舊時王謝堂前燕」一般,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了。保險,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和多餘的奢侈品,而已成為在現代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角色。那麼,一個家庭在保險方面的投入,占家庭總收入的多少才是合適的呢?不同家庭,自然有不同的投保比例。

    1.普通工薪家庭

    主要指的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以及家庭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的工薪族家庭。

    如果你是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光棍節」的時候還能收到朋友的各種「祝福」短信,更重要的是你在日常花銷方面毫無節儉概念,那建議你適當買一些保險,這樣既可獲得一些基本保障,也可養成強迫儲蓄的習慣。在購買保險時,應首先從儲蓄方面考慮,適合購買儲蓄投資型保險,在獲得保險保障的同時,還可以變相領取一份儲蓄投資。至於保障時間,購買5∼10年的中短期險種就可以了。

    而對於已經享受「二人世界」或「三口之家」的普通工薪大眾來說,如果年收入在6萬以下,保險支出不超過10%就完全可以了。因為,此類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於日常生活開支以及孩子的教育支出。在險種的選擇上,可以考慮購買三項保險:養老保險、重大疾病險以及意外傷害險。而且,保險的側重點也應該是扮演家庭經濟支柱角色的大人,而不是孩子。

    2.中等收入家庭

    指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家庭,收入穩定,並有10萬元左右的銀行存款。

    這類家庭應把握當前經濟壓力較小、節餘較多的有利時機,做好長期保險規劃。以一個擁有10萬元存款的家庭為例,在當前的低利率時代,把10萬元全部存入銀行顯然不利於投資理財。投保人完全可以在留存兩三萬元存款以作應急之需後,把剩餘資金用於購買中長期的分紅型年金類保險產品。其產品收益不僅包括了較高的固定回報,而且還包括了紅利分配。這樣一來,在即將退休的時候,投保人所領取的年金將會使晚年衣食富足。

    根據年收入的10%∼15%用於購買保險的適度原則,年收入為8萬的家庭最多可將1.2萬元用於給全家人購買綜合保險。夫妻二人可以選擇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意外事故險,給孩子的保險則應側重在教育金的準備上,以解決孩子將來上學的高昂學費。當然,在購買教育險的同時,也應當為孩子購買一些意外險和重大疾病保險。

    3.高收入家庭

    年收入至少在10萬元以上的家庭,擁有兩套及以上的房產,銀行存款在百萬元以上。

    雖然這樣的家庭收入頗高,但他們日均工作時間、工作壓力也都遠遠高於常人,健康狀況並不理想。因此,對於這類家庭來說,重要的不是通過購買保險獲得更多經濟回報,而是如何為自己的健康與生命提供保障。

    有一種專門為高收入人群量身打造的高額壽險,較為適合私營業主、高級白領、企業管理者等人群。當然,條件也較為苛刻,5000元起存,年收入低於兩萬者不予投保。其優勢表現在有保底利率,保額越高,其回報也就越多。此類家庭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投保金額,一般保持在總收入的15%∼20%為宜。

    專家支招:

    問:我最近剛買了一輛家庭用車,感到手頭資金緊張,想把一年前買的一份保險退了,請問如何能將退保損失降到最低?

    答:不知道你所投的是哪種類型的保險,假設你投的是傳統的長期壽險,建議不要輕率退保。如果實在無力負擔保險費用,或急需現金周轉,那就為你提若干建議吧,希望你在退保前慎加考慮。

    1.利用寬限期適當地推遲交費日期

    一些保險公司對於長期壽險產品,都有寬限交費期。就拿新華人壽來說,其寬限期為60天,投保人可在寬限期內的任何一天交費。如果60天內無法交費,仍舊可以利用兩年的寬限期,但這兩年內保單會處於一種失效狀態。如果投保人在這兩年內經濟條件好轉,有能力繼續支付保費,就可以申請恢復保單,所有效力不變。

    2.利用保單質押貸款

    在保險單的現金價值範圍內,投保人可以隨時向與保險公司合作的銀行提出辦理保單貸款,不需要另外提供擔保人。一般分紅類保險可以貸到現金價值的90%,而兩年以上的壽險保單可以貸到現金價值的70%。所以,假如在兩年之內退保,損失就會相對大一些。

    3.利用自動墊交保險費

    有些險種設計有自動墊交保險費的條款,如果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大於應繳納的當期保險費和利息,而且投保人事先又有此約定,那麼保險公司為了使保險效力得以延續,會自動墊交應交的續期保險費。在投保時,應盡量利用這一條款。

    4.辦理減額交清保險

    將保險金額縮小,不用再繳納保險費,可以繼續享有保險保障。

    5.縮短保險期限

    在縮短的保險期限內,投保人仍然可以享有原來的保單上規定的各項保障。

    ○買保險一定要以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者為主

    在一個三口之家,應當最先為誰來買保險呢?丈夫會說,當然是給我的妻子和孩子買了,他們才是最需要保護的;媽媽會說,當然是給寶寶買了,他是我們全家的希望。不錯,妻子和孩子都需要保護,可是真正適合享用家庭第一份保險的人,卻並不是因為她是女性或者他是個孩子,而是因為他(她)是家裡的家庭經濟收入支柱。簡單來說,誰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者,誰就應該最先去買一份保險。

    為什麼呢?道理顯而易見,既然他是家裡的經濟支柱,那麼當這個經濟支柱發生意外或者重大疾病的風險時,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會中斷,嚴重時還會導致整個家庭的崩潰。因此,最需要受到保護的,應當是這個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家庭成員。一旦本末倒置,家裡的頂樑柱倒了,這個家也將搖搖欲墜,難以支撐太久。

    秦先生這幾年一直在做建材生意,年收入50萬元以上。妻子原來是一個公司的職員,兩人育有一個10歲的女兒,生活寧靜而美好。後來,妻子乾脆辭掉工作,專心在家做了全職太太,悉心照料丈夫和女兒的生活起居。

    秦先生有朋友在做保險代理,推薦他為自己和家人買幾份保險,他爽快地答應了。但他並沒有將朋友幫他設計的一份200萬的壽險計劃放在心上,他想:我現在這麼有保障,還是先為老婆和女兒買吧。就這樣,秦先生為妻子上了一份重大疾病險和養老險,為女兒上了一份教育險,每年的保費約3萬元。

    真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一年後的一天,秦先生開車經過一個工地時,被鐵架上意外飛下來的一塊鐵板砸中了車,汽車方向失靈撞在了牆上,秦先生當場死亡……噩耗傳來,妻子悲痛欲絕,幾次哭得昏死過去。

    除了工地得到有限的賠償之外,秦先生身後沒有得到任何賠償。他的突然離去,給家庭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擊。所謂人走茶涼,很多生意上的夥伴聞訊,欠賬的全不見人影兒了,而債主們卻全上門來討債了。最後,秦先生的妻子不得已只好賣掉房子,才將這些債主打發走。從衣食無憂到流離失所,秦太太的生活完全被顛覆了。生活的困苦自不用說,就連丈夫在一年多前給自己和孩子買的10年交的保險,也已經成為她無力承受的經濟負擔,不得不退掉……

    秦先生一家的悲劇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但現實生活中,這種隱患的的確確存在於某些家庭中。在這裡,我想提醒所有打算買或者已經買了保險的朋友,不論在什麼時候,別忘了給家裡那個最重要的人買一份保險。因為,他不僅承擔著一個家庭的大部分開支,也承擔者家裡所有人的幸福。

    專家支招:

    問:請問躉交和期交相比,哪種繳費方式更加划算?

    答:就我個人認為,在投保重疾保險等健康險時,盡量選擇交費期長的交費方式。一是因為交費期長,雖然所付總額可能略多,但每次交費較少,不會給家庭帶來太大的經濟負擔,加上利息等因素,實際成本不一定高於一次繳清的付費方式。二是因為不少保險公司規定,若重大疾病保險金的給付發生在交費期內,從給付之日起,免交以後各期保險費,保險合同繼續有效。這就是說,如果被保險人選擇10年繳,交費第二年身染重疾,保險金也拿到了,而實際保費只付了五分之一;若是20年繳,保險金拿到了,而保費就只支付了十分之一的保費。從這兩個角度來說,期交相對划算一些。

    ○保險搭配的購買法則

    家庭沒有相應的保險,心裡會不踏實,但是不是保險越多就越好呢?當然也不是。買保險,關鍵講究一個「巧」字!只要搭配的巧,不用買那麼多險種,照樣保障多多。對於普通的工薪家庭而言,錢就得花在「刀刃」上,明確目前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再有針對性地購買。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種購買保險的搭配法則。

    「雙劍合璧」——消費型+儲蓄型

    很多人在投保時都有一個疑問,究竟該買多少錢的保險才合適?雖然有專業人士認為,每個家庭的保費支出占總收入的10%∼15%較為合適,但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只有自己才清楚多大金額是承受底線,「10%∼15%」只是一個合理的參考範圍。

    保險產品有消費型與儲蓄型之分。兩者雖說保額一樣,但儲蓄型的保費卻比消費型的要高出幾倍,這是因為消費型的保險只保障約定期限,如果在約定時間內未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不返還所交保費。而儲蓄型則不同,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還兼備儲蓄功能。如果在保險期內不出事,在約定時間保險公司會返還一筆錢給保險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費,到期後進行整取,與銀行的零存整取相類似。以很多人的消費習慣,可能更加青睞到期可以返還本金的保險。不過對於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來說,不妨將消費型和儲蓄型搭配來購買。

    舉個例子,假如想獲得20萬保額的重疾險保障,就可以分別購買10萬保額的消費型和儲蓄型重疾險。從30歲算起,每年交1000多元用於購買消費型健康險,保障至50歲,繳費20年總保費約2萬多元;同時,每年交4000元用於購買儲蓄重疾險,保障至80歲,繳費20年總保費8萬元,到期可返還10萬元保額。這樣一來,返還的10萬元減去儲蓄型保險所交的8萬元保費,餘額就相當於消費型健康險的保費。到50歲以後,原本用於消費型健康險的這部分保費還可以考慮轉用於養老計劃。如此一來,「雙劍合璧」比單純購買任意一支都更加划算。

    「兩翼齊飛」——主險+附加險

    買保險不光要注重主險的選擇,附加險的挑選也大有學問。目前,市場上的附加險主要有附加意外傷害及醫療險、附加住院醫療險和附加重疾險等。很多保險公司的附加險種,費率往往比同樣保障內容的主險產品要便宜1/3∼1/2。而且,有些保險公司在主險產品的設計上並沒有涵蓋所有的險種,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附加險來完善保障計劃。在選擇附加險時,有這樣幾個小小的技巧:

    1.從險種選擇上來看,優先選擇醫療保險,特別是應及早購買一份重大疾病險,再補充常見的健康類附加險(即附加住院費用險和附加住院津貼險)。個人在購買時,可以根據自己單位的醫療保險福利情況來作出相應的選擇,如果有醫保或單位能報銷一部分,就選擇津貼類保險;反之,則需要購買附加住院費用險,如此才能達到分攤風險的目的。

    2.附加意外傷害保險通常與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相互搭配,除獲得普通壽險的死亡保險金給付之外,還可獲得高達主險數倍的附加意外傷害保險金給付。

    3.一些具有特殊功能(如家庭保單)的附加保險,與健康險搭配比較好。除了承保被保險人之外,還可以擴大至被保險人的配偶及子女。可謂一張保單,全家受益。

    在這裡,提醒大家注意兩個情況:

    1.附加險的效力在時間上從屬於主險

    如果主險的效力中止了,那麼附加險的效力也就隨之中止。但是,有一小部分附加險還是能在主險失效後而獨立存在。所以,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不妨問清楚代理人,附加險是否能在主險失效後繼續有效。

    2.主險有效,附加險並不一定有效

    這是由於附加險期限往往短於主險,如果附加險期滿,保險雙方沒有就續保達成一致,則主險雖然有效,但附加險的效力在期滿後會終止。

    專家支招:

    問:我為父親購買了一份養老險,但我聽周圍鄰居說還有附加險可以選擇。請問,附加險該如何購買,在挑選時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答:所謂附加險,指的是除了保險條款規定的主要險別外,投保人根據需求所加保的一些險別。附加險是主險責任的擴展,也是對主險基本保障功能的擴充,一般不能單獨投保,購買附加險必須以購買主險為前提。只有在主險繳費期內,才可投保附加險。主險可以年繳,也可一次繳清,但附加險必須一年一繳。如果主險保費採用躉交方式,即使尚處於主險保障期內,但因交費行為已終止,也不能再購買新的附加險種。

    另外,在選擇附加險時,要問清楚所投主險的保障範圍,然後根據主險的缺漏,選擇有補充作用、也需要的附加險。切勿貪圖便宜,什麼都想買。且附加險和主險有購買比例限制,投保前務必仔細詢問。

    ○你也可能會犯的保險理財誤區

    隨著人們風險意識的不斷加強,保險作為對家庭財產和人身安全的有效保障,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接受。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保險的認識還不夠充分,雖然有著積極良好的出發點,但卻很容易走進保險理財的誤區。

    誤區1:我這麼年輕,用得著買保險嗎?

    「瞧瞧我這身體,哪有什麼病呀災的。倒是你,該為自己買一份保險了吧,嘿嘿……」表妹經常仗著小我幾歲,極盡所能地打擊我,彷彿她還是一棵小嫩草,而我早已是滄桑無比的老枯樹。在我周圍,尤其是一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有這種觀點的人還真不少。他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人生到處都是不可預測的風險,覺得保險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遙遠了。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難免會發生一些頭疼腦熱、磕磕碰碰的小狀況,就算再小心謹慎,也難免發生點什麼意外。所以,儘管有些人對保險可能還存有偏見,但踏踏實實地買一份保險,才是對自己、對家人一種責任感的體現。

    誤區2:保險的投資回報率高嗎?可不能虧了本!

    保險雖然也是一種投資手段,但它的首要目的是取得風險保障,其次才是投資增值。每每看到有的人一說起保險回報率就變得急切而又興奮的表情,我就忍不住想問問他:在你心目中,是健康重要還是金錢重要?再說,風險保障程度高的保險是不能返還保險費的,而那些具有返還保險費功能的保險,風險保障程度又比較低。在為自己或家人購買保險時,比較明智的做法是從自己的繳費能力出發,先安排保障,再考慮投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將兩類保險組合購買。

    誤區3:買保險?哪兒比得上炒股票、買基金,甚至都不如存銀行。

    保險好比家庭財務的守門員,當風險來臨時,它可以有效避免家庭財務陷入危機,屬於避害型產品。而基金好比家庭財務的前鋒,帶來的是預期可能的增值,屬於趨利型產品。銀行儲蓄在家庭理財中以其方便性、靈活性、安全性而頗受大眾的歡迎,但恰恰由於它的靈活性和存取的方便性,使某些家庭因為缺少規劃而始終無法達成儲蓄目標。即使達成了一定的儲蓄目標,如果沒有保險的保駕護航,也難免會因為一些突發事件而使多年的積蓄化為烏有或使生活水平「一朝回到解放前」。

    誤區4:保險,買時容易理賠難。

    保險理賠當然不像拿存折到銀行取款那樣簡單易行,而是要經過報案、索賠、核實再到批准發放賠款這樣一個程序。事實上,很多人對理賠難的印象只是來自於「聽說」,而非真正親身經歷。單從「理賠」這個角度來講,只要合乎道理和程序,即可獲得賠付。

    誤區5.:買了幾年保險沒發生意外,保險費白交了。

    有些人覺得買保險不划算,是由於這樣一種心理:如果沒發生什麼意外,我這保費不就等於白花了嗎?可要是真出點什麼事,又覺得是保險帶來的厄運。其實說心裡話,誰也不希望有什麼意外發生,買保險只是以防萬一。「不出事,我為人人;出了事,人人為我」,這才是保險的作用。

    誤區6:只為孩子買保險就行了。

    很多人認為,孩子才是家庭的重點保護對象,只為孩子上了保險就行。其實,大人孩子都需要保險。而且在買保險時,應當遵循「先大人後孩子」的原則,把「家庭支柱」保障好了,孩子也等於有了最起碼的保障。

    專家支招:

    問:請問,懷孕以後還能買商業保險嗎?

    答:保險公司規定女性在懷孕28周前可以投保,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孕期已經過了28周,保險公司一般不會受理。此外還要注意,雖說懷孕28周之前保險公司可以受理,但條件相對來說也要苛刻一些,首先,懷孕後女性的保費比沒有懷孕的要高;其次,保險公司一般會要求孕婦做身體檢查,以確定其身體狀況。

    所以,如果女性朋友想在懷孕期間給自己和寶寶更多的保障,最好盡早咨詢適合自己的險種,在懷孕前至少一年就做好保險計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