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6:社交禮儀 第46章 尊老愛幼的你
    各位好!以下,我們來談談有關尊老愛幼的禮儀規範。

    古人有訓,曰:「老吾老,幼吾幼。」把這句話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要求我們務必要尊老愛幼。事實上,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它一直在不斷地被發揚光大。在《孝經》裡,有道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此可見古人對此問題的重視。

    時至今日,尊老愛幼依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對於家庭關係的穩定、社會關係的和諧,都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少數人卻對尊老愛幼存在著一些極其錯誤的看法。他們有的認為:我只要心裡惦念著老人和孩子就是了,不必在乎採用哪一種表現形式去作「表面文章」。不是說「路遙識馬力,日久見人心」嗎?那就走著瞧吧。有的人則慣於「看人下菜碟」,對自己的老人、孩子好得沒法子說,可是對其他的老人、孩子卻表現得十分蠻橫無理。還有個別的人,甚至走到了極端,他們認為這年頭了,誰管誰呀?一切都是假的:父母生育自己是出於私心,為了養兒防老;而自己生兒育女則會浪費青春,得不償失。於是,他們千方百計地逃脫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人要想在社交中取得成功,就必須注意與他人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而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與年長於自己的老人和尚未成年的孩子之間的關係,便處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如果我們與老人、孩子的關係不融洽,哪怕是與自己家裡的老人、孩子的關係不融洽,不僅有可能招致非議和批評,而且的確會影響到我們事業的成功。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必須認真做到尊老愛幼。而要做到尊老愛幼,使我們在這方面的所作所為得到社會的認可,就非得用社交禮儀來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可。

    首先,我們來談談尊敬老人的禮儀。

    尊敬老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等於是在尊重我們自己。更為準確地說,尊敬老人就是在尊敬未來的我們。光陰荏苒,青春難再。今朝風華正茂的我們,幾十年之後也會變老的。假設我們現在都不知道尊敬老人,導致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待到我們自己成了老人,誰還會尊敬我們呢?

    第一,尊敬老人,應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家裡首先做起。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中所發生的事件,大都是社會上所發生的事件的縮影。所以我們對老人的尊敬,應當從自己家裡做起,從對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與自己居住在一起的長輩開始做起。

    我們能夠來到人世之間,並且長大成人,首功當推自己的生身父母。離開了他們的無私奉獻,一切都難以想像。我們每一個成年人肯定都知道這一點。因此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及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同樣做出巨大貢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長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天職。

    其一,在家裡,要孝敬父母等長輩,就要尊重他們。有的人總認為:父母等長輩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做得多,理所應當;要是做得離自己所希望的還有一段距離,則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是大發雷霆,就是惡語相加。

    其實,有禮貌的人在自己的長輩給予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關心和幫助之後,也要表示謝意。當父親送給自己一件夢寐以求的禮物,當母親親手為自己縫製了一條長裙,當祖母特意為自己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我們都要當時面對他們認真地說上一聲「謝謝」。感激可以用行動表達,也可以用語言表達。對自己的長輩而言,用語言對他們表達的感激往往更令其珍惜。

    在一個和睦的家庭裡,長輩與晚輩的關係應當是平等而融洽的。作為晚輩的我們在家中大都可以暢所欲言,但在長輩面前也不能過分放肆,不能直呼長輩的名字,不要跟長輩開失禮的玩笑。在外人面前,把自己的長輩稱為「老頭」、「老太太」,不見得親切,反而有點兒不對味。

    其二,在家裡,要孝敬父母等長輩,就要體諒他們。人到老年,最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所謂「愛之愈深,責之愈切」的說法,我們對此應予以理解。對於長輩的批評指教,我們務必要洗耳恭聽,並且努力依照其要求去做,以不辜負長輩對我們的殷切希望。老年人說話,難免有時有些嘮叨,甚至還有可能發發脾氣,遇上這種情況,我們不必與之頂撞,把他們的話當成耳旁風。重要的是我們應當理解他們的一片苦心。

    有可能的話,我們應當多抽一些時間同長輩談談心。這樣一是可以加深雙向溝通;二是可以讓長輩多享受一下他們最嚮往的天倫之樂。自己遇上大事,最好不要相瞞,而應多聽聽長輩的意見。俗話說:「老馬識途」,這話絕沒有錯。有事外出,出門之前要跟長輩打個招呼,以免其操心。回來之後,也應告之長輩。長輩若向我們關心地詢問:「幹什麼去呢?」應以實相告。不要嫌煩,或是乾脆置之不理。即便長輩有時態度過於嚴厲,說了過頭話,也應再三退讓,不要立即與之大吵大鬧,甚至拂袖而去。

    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我們的長輩可以說是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他們對於晚輩的關心,卻是永遠沒有窮盡的。老年人害怕孤獨,尤其害怕被自己的子女所遺忘。我們若是成家另過,一定不要忘了多在節假日去看望他們。我們可以陪他們軋軋馬路,逛逛公園,看看電影,聊聊家事。但是不要把父母當成了自己的「假日保姆」,過年過節名義上說是去看父母,實際上卻跟去「打土豪」一樣。一家人等父母備好了飯菜才進門,打完牙祭,再搞點兒隨手牽羊,碗都不洗便走人了。

    其三,在家裡,要孝敬父母等長輩,就要關心他們。一方面,我們要在精神上關心自己的長輩。到了他們的生日或結婚紀念日,要熱烈地向他們表示祝賀,並為之安排一定形式的慶祝活動。這樣做費不了多少時間與金錢,卻能夠使他們充分地體驗到晚輩對他們的愛心。如果沒有與他們住在一起,要定期寫信、打電話給他們,並且抽時間專程前去探望。不論多麼忙,這一點都不能忘了。有機會多向他們請教一下他們有所專長的問題,對待他們的「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也要表現得百聽不厭。要使他們感到,我們需要他們,他們的寶貴經驗對我們極有價值。這將使他們在精神上感到無比欣慰,也是一道為之提神祛病的良方。

    另一方面,我們要在生活上多照顧自己的長輩。有時間的話,多去做一些家務,學著燒飯燒菜,讓長輩多休息一下。每逢一定的時機,應主動給他們送一些諸如補品、服裝、首飾之類他們平日捨不得買的東西作為禮品。在他們眼中,一件式樣極為普通的衣衫,只要是晚輩孝敬自己的,那麼就一定是天下最好的。而且一有機會,他們就會以此作為「現身說法」,向他們的老友誇耀我們的孝順。此乃人之常情,大家都能理解。

    第二,除自己的長輩之外,我們對待其他老年人也應無一例外地表現出自己的尊敬。

    平時,在社交場合遇見任何老年人,我們都要首先向其施禮、問安。

    在社交場合與老年人談話,要以「您」相稱,並且要甘當小學生,不恥下問。不要出口成「髒」,耀武揚威,在老年人面前表現得狂妄不可一世,沒大沒小。

    上下公共汽車、火車、客輪或電梯的時候,對老年人要禮讓三先。遇上個別行動遲緩的老年人,應主動攙扶相助。為沒有座位的老年人讓座,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在這類場合,憑藉著自己年富力強,推搡、辱罵老年人,或是與老年人爭搶道路、座位,都絕不允許。

    與他人發生糾紛或爭執時,在場的長者的勸解和評判,通常被認為是公正的和必須遵從的。與其無理狡辯,不會引起他人的同情。

    同老年人發生了磨擦,應當退避三舍,並且要多作自我批評。對極個別記憶減退、身患病症的老年人,我們更是不能自以為在理,就與之大動干戈,得寸進尺。

    其次,我們來談談愛護孩子的禮儀。

    孩子是人類的未來。愛護每一個孩子,對於我們來說,都等於是在愛護我們自己的未來。它與尊敬老年人一樣,都是一個現代社會的文明人所必須具備的教養。

    雖然從本質上來講,愛護孩子是人類的天性,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對孩子的愛護並不總是能夠被孩子所理解和接受。在極其個別的情況下,我們對他們的「愛護」,甚至會產生適得其反的後果。

    要做到愛護孩子,依照社交禮儀的基本要求,我們每一位成年人都必須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尊重孩子、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們的心靈最純潔,他們的眼睛裡是不揉沙子的。作為孩子的長輩,我們往往是他們崇拜的對象,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為他們所傚法,並且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現得奉公守法、忠於職守、好學上進、克己敬人,而且必須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長輩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為孩子們做好表率。如果我們在孩子們的面前說一套、作一套,好逸惡勞、不思進取、打人罵人、庸俗下流,那麼不僅可能會失去孩子們的尊重與信任,還有可能把他們引導到邪路上去。

    現在我國由於國情特殊,普遍提倡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不少長輩,特別是作父母的人,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對孩子們的要求也經常百依百順。而另一方面,他們卻又「恨鐵不成鋼」,對孩子求全責備,小到孩子吃什麼、穿什麼、跟什麼人玩,大都孩子學習什麼、今後朝什麼方向發展,都希望替孩子包辦代替。這種生活上溺愛、教育上苛求的做法,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一定會有什麼真正的好處。

    對待年幼無知的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是必要的,可是也不能做得過了頭。要使孩子健康地成長,就應當多去培養一下孩子的自尊心,而不要對孩子干涉過多,特別是不允許粗暴地干涉孩子所做的一切。

    不論父母,還是孩子的其他長輩,都要學會跟孩子交朋友,與之平等相處。孩子懂事之後,他自己的事情最好要由他自己去決定和負責。在一般情況下,包括父母在內的所有長輩的意見主要是供孩子參考的,而不宜要求他必須照辦。不要有意地與孩子保持一段距離,並且以此作為「威懾」孩子的一種手段。也不必在孩子面前說一不二。只有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談心,擺事實、講道理,才能使孩子口服心服。

    不要對孩子一味地採取「壓服」的方法,把打罵孩子當成管教孩子的必要手段。這種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是極不文明的。

    要尊重孩子的某些合情合理的個人秘密,不要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不放心,看不慣。不經孩子的同意,私開孩子的抽屜,翻看孩子的日記,或是私拆孩子信件的做法,都容易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感,而且的確也是失禮於孩子的。

    孩子的同學、小朋友來家裡作客,長輩表示歡迎並提供方便就行了,不要上去逐個地「查戶口」,或是坐在一邊監視。當著外人的面,不要總說孩子的不是,例如說他尿床、考試不及格、偷家裡的錢,等等。這樣也會傷害孩子脆弱的心靈。

    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們在心理上愈發要求獨立,他們普遍地反對長輩特別是父母過多地干預自己。而事實也已經證明,事事都替孩子拿主意,只會助長孩子的依賴性,使他們遇事沒有主見。為了增強孩子們的生活能力,有必要有意識地去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生活的能力。作為長輩,此時應給予孩子的,唯有信任、鼓勵與支持而已。

    例如,孩子能夠站立了,就不要總讓他坐著。他能夠走幾步了,就要盡可能地讓他自己行走,哪怕走得搖搖晃晃,連摔了幾跤,只要能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大家都知道溫室裡的花朵弱不禁風,那麼我們幹嘛不讓自己的孩子去自主、自立、自強呢?

    不要當孩子的司令,處處給他下達「必須執行」的命令,而要當他的參謀,為他出謀劃策,而由他自己決斷,自己負責。

    別忘了,對孩子愛得過分,對他也是一種傷害。

    當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下手去抓麻辣豆腐時,你恐怕軟硬兼施也不能制止他。這時不妨讓他「成功」一次,親口嘗一下「辣」味。有了此番經歷,你再讓他去吃,他也不會從命了。這就是對孩子「自主嘗試」的教育方法。這種方法,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很大好處。

    有關尊老愛幼的禮儀規範,我們暫且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