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
我從你這裡聽到,整個存在是一個答案,而不是一個問題,所以當答案存在,而問題不存在,為什麼問題會來自答案?
它不是來自答案,而是來自你,而它之所以來自你是因為你還沒有看到那個答案,你還沒有聽到那個答案。
要知道存在,你必須成為存在性的,目前你還不是存在性的,你生活在思想裡,你生活在過去或未來,從來沒有生活在此時此地,而存在就在此時此地。你並沒有在此地,所以那個問題才會升起。問題之所以升起是因為你沒有真正在生活;你認為你在愛,但是你並沒有真正在愛,你只是在想「關於」愛,你只是在想「關於」生活,你只是在想「關於」存在,那個「想」就是問題之所在,那個「想」就在障礙。放棄所有的思想,只要看,你將找不到一個問題,只有答案存在。
那就是為什麼我一再一再地堅持,那個找尋並不是真的為了答案,那個找尋並不是為了你的問題能夠被解答,不,那個找尋只是為了要如何拋棄那些問題,如何用一個不發問的頭腦來看生活和存在,那就是信任的意義。這就是信任最深的層面:你以一個不發問的頭腦來看存在,你只是看,你不帶著任何觀念說要如何來看它,你不強加任何形式在它上面,你不帶著任何偏見,你只是用赤裸裸的眼睛來看,完全沒有覆蓋著任何思想、任何哲學,或任何宗教。用類似小孩子的眼睛來看整個存在,這樣的話,突然之間就會有答案存在。存在裡面沒有問題,問題是來自你,那些問題會繼續來臨,而你可以繼續累積答案,你要累積多少答案,就可以累積多少答案,但那些答案是不會有什麼幫助的,你必須去達到那些答案,而要達到那些答案的話,你必須放棄所有的發問。當頭腦裡面沒有問題,那個視界是清晰的,你的知覺非常清澈,那個知覺之門非常潔淨,而且是敞開的,每一樣東西都頓時變得很透明,你就可以進入到最深處。每當你看,你的看就穿透到最深的核心,在那裡,你會突然找到你自己。
你在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找到你自己。如果你看得很深,如果你看得夠深,你將能夠在石頭裡面找到你自己,然後那個觀看者、那個觀察者就能夠變成那個被觀察者,那個看者就能夠變成那個被看的,那個知者就能夠變成那個被知的。如果你看一塊石頭、一棵樹、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看得夠深的話,如果你繼續很深地看,那個看就變成一個圓圈,它從你開始,經過其它的東西,再回到你身上,每一樣東西都變得非常透明,沒有什麼阻礙,那個光線發射出去,變成一個圓圈,然後再退回到你身上。
因此才會有優婆尼沙經裡面那個最偉大的奧秘句子之一:「你就是那個。」或者「那個就是你。」那個圓圈已經完成了,現在那個獻身者已經跟神融合為一,那個追求者已經跟那個被追求的融合為一,那個發問者本身已經變成了答案。
在存在裡面沒有問題,我已經生活在它裡面夠久了,但是我從來沒有碰過一個問題,甚至連一個問題的片斷都沒有,一個人只是很單純地去經驗它。
那麼生活就有它本身的美,頭腦裡面沒有懷疑升起,沒有懷疑包圍著你,沒有問題存在於你的人裡面——你是不分裂的、你是完整的。
第二個問題:
老子和你都一直在說:「只要變得很平凡。」——然而你似乎非常不平凡,不管是你的外表或是你的生活形態看起來都非常不平凡。一個師父和一個平凡的成道者之間有很多差別嗎?
沒有差別——任何東西對你來講似乎不平凡,那只是因為你不瞭解平凡是什麼。
因為你從來沒有經驗過平凡,所以平凡本身對你來講就變得不平凡。你在我裡面有看到什麼不平凡嗎?我過著一種最平凡的生活,當餓的時候,我就吃,當困的時候我就睡,我不練習任何東西,我甚至連什麼事都不做,任何發生的事情就發生,我跟著它走,我隨著河流漂浮。
但是對你來講,這樣可能看起來不平凡,因為你不知道平凡的味道,一旦你知道了那個味道,你就會瞭解。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要成為不平凡,那是在追尋自我——成為某一個特別的人,成為某一個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的人。這是一個矛盾:你越是試圖成為不尋常的,你看起來就越平凡,因為每一個人都在追求不尋常,這是一個非常平凡的慾望。如果你變得很平凡,那個成為平凡的追尋就是不平凡,因為很少有人想要默默無聞,很少有人想要只是成為一個中空的空間。
就某方面而言,這真的是不平凡,因為沒有人想要這樣,當你變得很平凡,你就是不平凡的,而且,當然,你會突然發現到,在沒有追尋的情況下,你就變成獨一無二的。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你能夠停止那個經常對目標的追求,你就能夠瞭解到你是獨一無二的。它並不是某種要去發現的東西,它已經在那裡了,情況本來就是如此:只要存在就是成為獨一無二的,沒有其它的存在方式。樹上的每一片葉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岸邊的每一顆石頭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其它存在的方式,你無法在整個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一顆類似的石頭。
兩個類似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不需要去成為某某顯赫的人物,你只要成為你自己,你就馬上是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的,那就是為什麼我說這是一個矛盾:那些努力追尋的人失敗了,而那些一點都不擔心的人卻能夠很快達成。
但是你不要讓這些語言混亂了你。讓我再重複一次,想要成為不平凡的慾望是非常平凡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能夠瞭解而變成平凡的是非常不平凡的,因為它很少發生——佛陀、老子、耶穌都能夠做到這樣。每一個人都會試著想要成為獨一無二的,但所有那些人都失敗了,而且是全然的失敗。
你怎麼能夠比你已經是的來得更獨一無二呢?獨一無二已經存在了,你必須去發現它,你不需要再去創造它,它已經隱藏在你裡面,你必須將它顯露出來,就這樣而已。這個獨一無二不需要再去培養,它是你的寶藏,你一直都攜帶著它,它是你的本性,它是你存在的核心,你只要閉起眼睛來看你自己;你只要停下來休息,然後看。
但是你跑得那麼快,你那麼急著想要去達成它,所以你將會錯過它。
老子的一個偉大的弟子列子曾經說過,有一個傻瓜手上拿著一根蠟燭在找火。列子說:如果他知道火是什麼,他一定能夠早一點把飯煮好。他整個晚上都餓著肚子,因為他在找火,而他找不到——但是他手上拿著一根蠟燭,因為在黑暗中如果沒有蠟燭,你怎麼找?
你在追尋獨一無二,但是事實上你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能夠瞭解,你就可以早一點把飯煮好。我已經把飯煮好了,所以我知道。你不必要地在挨餓——火在那裡,蠟燭也在那裡,蠟燭就是火,不需要再拿著蠟燭去找。如果你手上拿著蠟燭,而你繼續找,那麼即使你找遍了全世界,你也無法找到火,因為你不瞭解火是什麼,否則你一定能夠瞭解,因為蠟燭就在你面前,你自己拿在手中。
這種事有時候會發生在戴眼鏡的人,有時候他們戴著眼鏡在找眼鏡,他們或許找得很急,當他們很急,他們就到處找,他們完全忘記說他們已經戴著眼鏡了。有時候你會陷入恐慌,平常你或許有類似的經驗,因為那個找尋,你變得很恐慌、很擔心、心情很混亂,因此你的視界變得不清楚,以至於某種在你面前的東西你卻看不到。
情形就是這樣,你不需要找尋獨一無二,你就是獨一無二,沒有辦法使一樣東西變得更獨一無二。「更獨一無二」這句話是荒謬的,「獨一無二」就夠了,沒有所謂「更獨一無二」的東西存在。它就好像「圓圈」這個字,有很多圓圈存在,沒有比圓圈更圓的東西存在,這樣說是荒謬的,圓圈本來就很完美,不需要更多,圓圈是沒有程度的,圓圈就是圓圈,更多或更少是無意義的。
獨一無二就是獨一無二,更多或更少是不適用的,你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唯有當一個人準備好要變成平凡的,他才會瞭解到這一點,這是似非而是的真理。如果你瞭解,那麼就沒有問題,那個矛盾是存在的、是很美的,但是沒有問題。矛盾並不是一個問題,如果你不瞭解,它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問題;如果你瞭解,它是很美的,它是一個奧秘。
變成平凡的,那麼你就會變得不平凡;試圖去變成不平凡的,那麼你就會仍然保持平凡。
第三個問題:
經過兩年跟你在一起之後,我似乎已經變成一個白癡,我已經不知道我要走到哪裡,或者我要什麼,或者甚至我喜歡什麼。我發覺這樣的狀態很痛苦。在所有的這些受苦當中,我覺得我成長得越來越離開你,而不是越來越親近你。
這剛好就是我所想要的,你必須變成一個白癡,這就是你所能夠完成的最偉大的成就,這就是智力所能夠達成的頂點或高峰。
這就是整個努力:你必須成為無知的,你必須放棄所有來自累積文字、理論和教條所產生出來的知識、信念和垃圾。它們給你一種權力的感覺,一種你是某號人物的感覺,一種你很聰明的感覺。當你停止攜帶這些經典、教條和純理論的重擔,你就會立刻瞭解到你是一個白癡,因為如此一來,自我就不再穩固了,它就開始顫抖了,事實上,我是試著在將地面從你的腳移開,有一個片刻會來臨,到時候你將會瞭解到你是一個白癡,如果你能夠瞭解,那將是一個很美的片刻。
你可能會錯過它,你很可能會錯過它,這樣的話,你可能會再度退回到你的知識,然後執著於它。如果你能夠瞭解,蛻變就會立刻發生,因為無知意味著一種清理,如此一來,你那一塊板子就很乾淨,沒有什麼東西寫在它上面,如此一來,你的頭腦就是空的,沒有什麼東西充滿著它,如此一來,你的頭腦裡面就沒有傢俱,房子裡面就有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有很多事可能發生。但是當你稱之為白癡,或者你告訴你自己說:「我覺得我好像是一個白癡。」你就已經在譴責它了。
你很快就會碰到老子所說的: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是白癡。每一個人看起來似乎都很聰明,每一個人都知道他來自哪裡,他要去哪裡,只有我似乎很迷惘。每一個人都非常聰明,只有我似乎很昏庸無能,我們很快就會看到老子的那個說法。
所以,試著去瞭解這個狀態,這個狀態是一個偉大的必經過程,現在你從那個你稱之為知識的垃圾進入了本性和存在的世界,在這個中間,在這個中間階段,你會覺得好像是一個白癡。去感覺和享受它,不要受到它的打擾,成為一個白癡有什麼不對?
自我會受苦,因此你會覺得痛苦。我已經不知道我要走到哪裡,或者我要什麼,或者甚至我喜歡什麼。美得很!那意味著你沒有地方可以去,你可以只是停留在此時此地,目標消失了,現在你已經不確定你要走到哪裡去。多麼美!當目標消失,你無法走到任何地方去,你只能夠在這裡——此時此地就是目標。你覺得這個狀態很痛苦,因為自我必須死掉,自我想要成為一個博學多聞的人,而不是一個無知的人,自我想要執著於單純的文字,裡面不必有任何內容物,因為這樣仍然可以給你一個感覺說你知道某些東西,而你知道說你要走到哪裡去。如果你被自我所說服,你將會覺得很痛苦,如果你沒有被自我所說服,你將會覺得很快樂,你將會慶祝,你將會覺得很快樂說你已經達成了某些有價值的東西。
不要為你自己創造出痛苦,試著用一種完全不同的眼光來看這個無知。這就是我想要傳授給你的——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看事情的眼光。無知是純潔的,比任何知識更純潔,無知是寧靜的,比任何知識都更寧靜。知識永遠都是嘈雜的,知識是一個菜市場,無知是喜馬拉雅山深處的一個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