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育兒書 第36章 情感交流 (6)
    還有這樣的一種情況,寶寶很喜歡吃糖,爸爸媽媽規定了他吃糖的數量。因為白天是請的人帶他,有時他會管帶他的奶奶要糖,若白天吃了糖,他就會對奶奶說不要告訴父母,說告訴爸媽回家就吃不成糖。當爸媽問她吃糖沒,她會說不告訴你,有時又說沒有。這是孩子鑽了撫養人的空子。家長要跟白天帶他的奶奶有充分的溝通,告訴他白天要給他吃多少糖限量,不能多給,要保持不同的撫養人前後撫養態度一致。要讓白天帶他的奶奶重視問題的嚴重性,不能包庇他,沒有空子可鑽,以後他就不會這樣了。

    喜歡咬人的“小野蠻”

    朋友家的小孩星星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帶回來一個特殊的紀念,臉上有兩個深深的牙齒印——他被別的小朋友咬了。媽媽問他:“你今天被人咬了?”“是的。”星星委屈地回答。媽媽又問他:“為什麼有人會咬你的臉呢?”他半天也沒有開口,可能他還太小,說不清楚或者根本就不會說。媽媽猜測或許是寶寶和其他小朋友發生了爭執,就被人咬了,於是也就沒有深究下去。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送寶寶去幼兒園時,老師告訴媽媽,星星在幼兒園裡一天之內居然咬了三個人。媽媽非常擔憂,怎麼自己的孩子有這麼野蠻的攻擊性行為,不知該怎麼教育才好……

    小寶寶第一次用剛萌出的乳牙咬人的時候,爸爸媽媽也許會很開心:“寶寶出牙了,我們的寶貝長大了!”可是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還保留著愛咬人的“愛好”時,爸爸媽媽就開始著急了。

    到了2到3歲,寶寶發生咬人事件會相當頻繁,你的寶寶或許也被人咬過,或者你的寶寶也張口咬過別人。那麼,寶寶是真的想攻擊別人嗎?他們真的野蠻嗎?怎樣的教育才能適當制止寶寶的咬人行為呢?

    事實上,2歲寶寶習慣用嘴去感覺事物,這是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種途徑,也是他們自我放松的一種方式,並無惡意。這時剛剛學步的孩子還不懂得用語言表達他們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歡通過咬人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興奮和激動。由於年齡關系,他還不能分辨自己行為的好壞,因此爸媽需要了解寶寶咬人行為背後隱藏的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咬人(或物)和吸吮一樣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咬人的本能深深地埋藏在下意識中,如有的成年人在激動的時候會咬嘴唇、指甲,思考問題的時候會咬筆頭、橡皮,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現。

    小嬰兒剛出牙的時候,對嘴裡的新東西還不習慣,因此吃奶時會嘗試著咬媽媽的乳頭,試圖擺脫自己的新牙。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如果感覺到寶寶咬乳頭,可以將寶寶的頭輕輕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寶寶呼吸不暢,會自動把嘴松開。同時,為了滿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給他一些安全的東西來咬,如牙膠或磨牙玩具。

    還有的寶寶每次吃完奶後,總會使勁咬媽媽一口。而突來的劇痛會使新媽媽不由自主地抬開寶寶或尖叫一聲。實際上,嬰兒愉快的情緒大多是在哺乳時獲得的。吃飽後的小寶寶常會咬媽媽,這是他對媽媽表達感激的方式,是在說:“謝謝媽媽給我這麼好吃的乳汁。”媽媽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這麼做,因為可能會嚇到寶寶,當然也沒有必要咬緊牙關任他咬。寶寶咬奶頭,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將手指頭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讓他松口,但別馬上把他放回小床,他可能還不想這麼快和媽媽道別。和寶寶玩上一會兒,使他明白並不是一松口媽媽就會離開。

    還有的寶寶喜歡哭鬧,或咬自己的手指或腳趾,對於半歲大寶寶的哭泣,爸媽常因怕寵壞寶寶而采用冷處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寶寶發脾氣的同時還咬自己的手指(腳趾),則是小寶寶感覺不舒服,向你發求救信號。感覺疼痛的寶寶常常咬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其他人。當寶寶哭鬧時,你首先要查明寶寶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還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給寶寶一些可以咬的固體食物,以用來磨牙和鍛煉咀嚼功能。

    一歲半的寶寶和媽媽玩得高興時忽然咬媽媽,越讓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為什麼會有這麼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呢?寶寶的想法是:“我很愛媽媽,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達對媽媽的喜愛之情啊!難道不允許嗎?”有時生氣的媽媽會反咬孩子,這可是不好的榜樣。如果你反咬寶寶,他會更加興奮,覺得你在和他玩,認為咬人是允許的,更不會明白這種行為是在傷害別人,因此媽媽要盡量克制情緒,以抱抱他、親親他的方式來影響寶寶的行為,同時要明確地告訴他“媽媽疼”,可以讓他試著咬自己的手指。讓他親身感覺一下疼痛,另外告訴寶寶,咬人不是表達喜歡的好方式,引導寶寶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否則寶寶可能會認為咬人不可以,那麼表達愛也是不對的了。

    寶寶咬人有時還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為了幫助寶寶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給予寶寶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寶寶渴望被關注和愛護,當他害怕的時候保護他,永拉在他身邊,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不要因為寶寶膽小而笑話他,懲罰他,尤其是男孩子。恐懼不會因此消失,但對寶寶的心理卻是極大地傷害。更不要逼迫寶寶克服膽小,這會讓他更加膽怯.最好的辦法要經常和寶寶交談,反復告訴他,你是多麼愛他,你是他的保護神,不會允許任何人傷害他。這樣,一段時間後恐懼感自然會消失,寶寶也不會再咬人了。

    但是攻擊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為,就如前面的星星小朋友。長期這樣不利於寶寶與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議寶寶用不傷害別人的辦法來轉移負面情緒,如拍打枕頭,撕報紙等,要對寶寶反復強調,咬人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爸爸媽媽和小朋友都不喜歡,這會傷害別人,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同時你也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思考對寶寶進行懲罰是否恰當,否則將會出現雙重標准。寶寶會糊塗,大人為什麼可以使用暴力,他卻不可以呢……

    如果你選擇正確的行為對策,那麼情緒逐漸趨向穩定的寶寶兩歲後就不會再咬人。但三四歲的寶寶會因為情緒緊張、焦慮而出現繼續咬人的行為,你可以向兒童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找出寶寶焦慮的真正原因並進行治療。

    你為什麼這麼磨蹭

    同樓住的小寶寶雷雷是個讓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來總是慢吞吞的。從吃飯穿衣,到畫畫兒、寫字、做游戲,常常忘掉該做的事情。每當需要為某事做好准備時——上幼兒園、上床、洗澡、去親戚家,如果父母不沖雷雷大叫“現在,現在就做!”他是決不會准備好的。對此,雷雷的父母也很犯愁,幾次遇到我便問雷雷是不是腦袋笨。

    “這個孩子為什麼做每件事都磨磨蹭蹭的?如果說是基因的原因,但我們家沒一個人做事拖拖拉拉,這孩子怎麼會這樣呢?”雷雷爸皺著眉頭,很不可理解的樣子。

    其實,拖沓只是一個習慣,並不是一個人的個性特征,也不是性格缺陷。家長在著手幫孩子改掉這個毛病時,必須讓孩子知道一點,拖沓是我們都可以改變的習慣。

    現實生活中,愛磨蹭的孩子的確是很常見的,但除了極少數外,通常並不是因為孩子“腦袋笨”造成的。就拿雷雷來說,當專家對他進行面對面的觀察和測試後,發現他的智力在同齡中屬於中等水平,而且通過對他進行多項非智力因素的測查,證明孩子的發展都不差。

    造成孩子做事慢的因素通常有兩個,一是孩子“手笨”,即做事情時,動作不熟練。由於孩子的神經、肌肉活動不夠協調,同時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導致他做事情比較緩慢。二是孩子的時間觀念差,做事情缺乏緊迫感。也就是常說的“慢性子”。一般來說,孩子的時間概念通常要到5歲左右才開始形成,而大約在8歲以後才逐漸穩定。

    此外,孩子的磨蹭行為還可能與爸爸媽媽自身的行為有關。有的家長平時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書報,有的家長也會因疲倦或懶惰做事拖時間,這些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養成注意力不集中、辦事拖沓等不良習慣。因此,家長不妨先自我檢查,為孩子做個榜樣。

    那麼如何來糾正孩子磨蹭的壞習慣呢?給家長幾個建議,如果孩子愛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後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這些游戲玩多了,孩子可能覺得沒趣,這時,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繼續做下去。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由於時間觀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在孩子開始做一件事之前為他規定時間。父母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此事的時間,並以此作為時間限制,然後根據孩子完成的情況,給予表揚、獎勵(或無獎勵,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在開始設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他計時,告訴並誇獎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鍾。這樣,孩子會有積極性。

    另外,磨蹭這個習慣,不光存在於學習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吃飯、玩耍等。所以要克服這個毛病,必須從不同角度著手,從自己孩子的實際出發,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麼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設的時間以內(當然能夠越快越好)保證質量地完成。

    做完以後,可以共同討論,對方案進行調整,爭取下次做得更好。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進行這些計時活動,如閱讀、答題、勞動時,如果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進行,會收到更好的成效。

    那個不聽話的孩子

    外甥家的小寶寶金金3周帶6個月了,剛剛上幼兒園,結果上了4天被老師批評了4天,把他媽媽氣得夠嗆。老師告狀說他不聽老師的話,在位置上也是坐不住,還揪女同學的小辮。回到家後不但不承認,還告訴爸爸媽媽誰誰今天哭了,還能報出名字。父母都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了。

    孩子剛到幼兒園,對園裡的環境和老師,小朋友都不熟悉,會產生一種自然的抗拒。就是不聽老師的話,不跟小朋友玩。作為家長首先得跟老師多溝通,了解孩子在園裡的表現,把自己孩子的性格跟老師說一說。回到家裡可以跟孩子多講一些與幼兒園有關的話題,鼓勵孩子多跟小朋友玩,讓孩子明白,老師也會像媽媽一樣愛他的。過一段時間,孩子就會慢慢適應了。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說話的父母。”作為父母或者老師一味地指責孩子“不聽話”這是不公平的。我們曾經都是小孩子,都曾有過不聽話的經歷,都曾有過愛聽什麼和不愛聽什麼的偏好。其實這些都很正常。首先,人之所以有差別,就在於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大腦。你的大腦決定了你的意識、思維、情感、行為的活動。我們的孩子,尤其是在成長發育過程中的孩子更是如此。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中,要經歷兩個反抗期。一般在2歲半至4歲時期為人生第一反抗期。孩子2歲後,動作和語言有了發展,自我意識和獨立性有了提高,此時,既有模仿性,又有擺脫成人束縛,想嘗試自己力量的欲望,事事要自己動手做。如果家長包辦代替,剝奪他們嘗試和鍛煉的機會,就會使其產生不滿的情緒反應,哭鬧、發脾氣或表現出排斥、反抗行為。

    有時,孩子的“不聽話”其實是他們的生理要求,使得他們不願意按照父母說的那樣做。比如母親怕孩子夜裡起夜,不讓孩子喝過多的水,可是孩子卻怎麼也不聽。對於母親而言,孩子不聽話,強脾氣,不好管。而從孩子來說,這是他的需要,有的孩子就是要比其它孩子多喝水,這是他的代謝類型決定的,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當然,在不聽話的孩子中,也確實有本性十分任性的孩子,這一方面是孩子脾性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父母過於嬌慣的結果。隨著寶貝的成長發育,他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外界的事物,這些事物帶給寶貝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為了解開自己心頭的疑問,寶貝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比如,寶貝看到鄰居小弟弟有一輛電動小汽車,而他的電動小汽車與自己的不太一樣,他急於探究這種區別存在的原因,於是寶寶可能會任性地堅持要媽媽給自己買一輛一模一樣的小車來延續自己的探索活動。這時候,因為寶寶無法准確地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他會憑著自己一時的情緒與興趣來行事,寶寶的任性便顯露出來。

    處於獨立性萌芽期的幼兒,對一切事情都想親力親為,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力親為”的心理行為,往往會不合情理不合時宜地表現出來,這就導致了我們所說的任性。父母對寶寶的這種任性行為既不可惟命是從,也不要斷然拒絕,而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區別對待,畢竟它也是寶寶的一種心理需求,應該得到尊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