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攝過度的喜情,採取以情勝情方法當然不失為是一種方法。但是,如果能夠加強精神修養,對每時每刻的情緒採取自控法,使七情永遠處於平和協調的狀態,則是一種從根本節制喜情的方法。《淮南子》中有言曰:「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人是有理智的,平時注意加強思想意識的修養,凡事都能以辯證的觀點看,做到正確認識自己,正確估價自己,不自視過高,不自滿,總是想到自己的短處和不足,謙虛謹慎,嚴於律已,自覺地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不困一時一事而喜,在成績和榮譽面前永遠有一種不自滿的精神,那麼,就能真正做到有目的、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成為控制不良情緒的主人,不為不良情緒所驅使,永遠保持平靜、愉快的心情,這才是調攝喜情的根本方法。
對不良情緒進行調攝,不使其失控,是養生之道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的養生學認為生命活動本於陰陽,只有協調陰陽,使其保持平和,才能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存在著陰陽兩個方面,而且事物的發生發展及變化始終都貫穿著陰陽二氣的作用。生命活動是以陰精陽氣為基礎的,人的生理功能雖然複雜多變,但都可以概括為陰精和陽氣的矛盾運動。因此,生命活動無一不是陰精與陽氣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人體生、長、壯、老整個生命過程,都是由具有推動溫煦作用的陽氣,和具有營養滋潤作用的陰精共同作用的結果。臟腑經絡陰陽氣血平衡,人體才能健康無病,不易衰老,益壽延年。因此,七情不協調,甚至失控,就會精神不正常,引起陰陽失去平衡而導致各種疾病。
金元時期著名醫家張子和認為:「以悲治怒,以愴惻尖楚之音成之,以喜治悲,以謔浪戲狎之言娛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師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奪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人耳目,易之視之。」七情互相調攝的實際醫案在歷代醫案中都有所見。通過對七情的不同刺激,可恢復體內陰陽平衡,達到治病的目的。
所以,清代養生家石成金主張「說七情,和悅人生」,以防患七情失調於未然。說七情,就是不以外界的刺激而使七情波動起伏,使七情始終保持平和的狀態。和悅人生,就是以平和愉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際遇和人際關係,以求使自己的七情始終處於平和的情態,不使體內陰陽失調。由此看來,對七情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調攝,使其保持平和,是養生的重要方法。
淡七情,和悅人生,就可避免「七情」過度所導致的各種疾病,有益於健康長壽,這是我國養生之道中的重要內容。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攝生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高,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並說,「此十二少者,養性之要契也」。這十二少中,對於情緒的調攝佔了絕大部分,可見,調攝七情在養生之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最好的是寧靜法,就是心理經常存有一個「靜」字,沒有一點雜念,做到天大的事在腦子裡也等於不存在。正如《內經》所言:「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就是說,思想寧靜無慮,則正氣充聚而不散亂,雖然有很強的致病因素作用,也不能侵害人體。如果能做到如《素問·上古元真》中所說的「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就可「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心地光明磊落,無私寡慾,就能精神自守,真氣自會保全。當然,達到這種境界固然不易,但如能以以情勝情法始,繼而以自控法調節,是能夠一步步地達到寧靜養生的境界的。
清代醫學家吳尚先曾經說過:「七情之病也,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由於人的情志、愛好、性格的不同,又由於人們所處的自然條件與家庭環境的不同,可以有選擇地養一些適合自己的花卉品種,以達到怡情養性,消悶解愁,陶冶情操,煥發精神,增強活力,延年益壽。
◎心理健康重在養德
唐代有一位著名禪師——石頭希遷,又被稱為「石頭和尚」。他不僅是一位高壽禪師(享年91歲),而且還是無疾而終。這不禁使人驚歎他的養生奇方。
那麼希遷大師的養生奇方到底是什麼呢?
他曾為世人開出十味奇藥:「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是:「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於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無瘥。切忌言清濁,利己損人,肚中毒,笑裡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
不難看出,希遷大師的養生奇方其精要在於養德。養德「不勞主顧,不費藥金,不勞煎煮」,卻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壽。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了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提倡養德,即注重人體精神的健康狀態——精神衛生。
古代學者曾提出「仁者壽」,因為德高者擁有其他人所不具備的三大特徵:第一,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在「與人為善」的助人行為中,會喚起他人對自己的感激、歡喜和熱情,由此而產生的溫暖的感覺,將有助於徹底免除精神緊張。醫學研究表明,那些經常與別人在一起,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比缺少社會關係,無交往的孤獨者長壽2.5倍。
第二,具有善良的個性人格,為人正直,胸懷坦蕩,情緒樂觀,意志堅實,感情豐富,富於愛心。德高者對人、對事胸襟開闊,無私坦蕩,光明磊落,故而無憂無愁,無患無求。身心處於淡泊寧靜的良好狀態之中,必然有利於健康長壽。
第三,具有良好的處世能力,能正確認識自我和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誠如古訓所言:「善醫者,必先醫其心,然後醫其身。」
在道德修養與健康、養生和關係方面,我國歷史上的許多思想家和養生家都把養性和養德放在養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養生之根」
我國儒家始祖孔子曾提出「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仁,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同情、友愛的情感。壽,則有兩層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實際壽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們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但他們的業績和英名卻可以傳之久遠,其壽可以說超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