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養生 第9章 修身養性促健康 (3)
    其實,並不是我們這位劉大夫有多神,而是因為任何疾病都伴有一種應激反應,也就是說,只要不是傻子,那麼任何病人都會因為心情不好而引發疾病或者使病情加重。

    那麼什麼是應激反應?當人體遭到不良刺激的時候,比如說,憤怒、害怕、寒冷、扭傷、燒傷、感染等,除了引起相應器官的反應之外,還有一個普遍的反應,就是交感神經興奮。而加拿大生理學家漢斯·塞裡則首次將這種反應稱為應激反應。

    《黃帝內經·靈樞篇》中有一段對疾病原因的分析:“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起居”,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氣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費身體的血氣能量,更是造成人體各種疾病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所以,中醫裡講究難得糊塗、大智若愚、看破紅塵。說通俗點就是,我們的思想、感情、語言要講究以平靜對待變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護自己。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從中醫角度來分析,發脾氣時,氣會往上沖,直沖頭頂,所以會造成頭頂發熱,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禿頂。嚴重的暴怒,有時會造成肝內出血,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吐血,吐出來的是肝裡的血,程度輕一點的,則出血留在肝內,一段時間就形成血瘤。這些聽起來很可怕,可是卻是真實的情形。

    中醫所謂的生氣並不單指發出來的脾氣,有些悶在心裡的生氣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生悶氣會使得氣在胸腹腔中形成中醫所謂“橫逆”的氣滯。婦女的小葉增生和乳腺癌很可能都是生悶氣的結果。

    生氣會造成肝熱,相反的肝熱也會讓人很容易生氣。從中醫的觀點,怒傷肝,肝傷了更容易發怒,兩者會互為因果而形成惡性循環。

    當人體長期透支體力,使血氣下降到陰虛火重的水平,由於這時的人體使用的能量是透支的“火”,肝必定比較熱,肝火也比較旺,人就很容易生氣。因此,調養血氣,使血氣上升超越陰虛的水平,也會使人的脾氣變得比較平和。

    暴怒還會造成肝熱,繼而使肺也跟著熱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失眠,我曾經就遇到過一個五天五夜無法成眠的人,就是生氣造成的。

    在醫院中身體虛弱的病人,有時候一生氣就會造成生命的危險。例如,痰比較多的病人,一旦生氣,會使痰上湧,造成嚴重的氣喘,一不小心就窒息死了。

    ◇生氣還能引發其他疾病

    月經不調:有的婦女平素性格內向、抑郁,有了不愉快的事情或有一些想法的時候,不能通過向他人傾訴、與他人溝通來排解,減輕壓力。長期的壓抑導致肝氣郁結、經脈氣機不利,經前出現周期性的乳房脹痛、頭痛、失眠、情緒波動易激惹等,甚至出現閉經、崩漏或更年期提早到來。更有甚者可因肝氣郁結,發生良、惡性腫瘤等嚴重後果。

    乳腺疾患:由於肝經循行布兩肋,故肝氣不疏、氣滯血淤,經脈運行不暢與乳腺增生、乳腺結節甚至乳腺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臨床可見,中年女性乳房腫塊,經前脹痛,經後緩解,伴有心煩急躁、胸肋脹痛、口苦、月經周期不規律、經量減少、血色暗紅等症狀。

    由於生氣會引起身體許多問題,因此,日常保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不生氣”。所謂的不生氣並不是把氣悶住,而是修養身心,開闊心胸。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在面對人生不如意時,能有寬廣的心胸去包容他人的過錯,更不會和自己過意不去。如果生活或工作的環境讓人無法不生氣,那只有轉換環境一途。就像佛家所說到的:“物隨心轉,境由心選,煩惱皆由心生。”

    那麼與生氣相對的就是開心、微笑了。中國有句很有名的俗語,“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說明中國人自古就明白笑可以使人歡心愉悅,抵制不良情緒的侵襲,是最方便、最廉價、最管用的健康長壽良藥。所以才編出了這句膾炙人口的俗語來倡導笑。

    就像廣州的一位百歲老人鄧倫芝,說到她的長壽秘方,老人的女兒說道:“媽媽一生愛笑,笑聲是抗衰老的最佳武器。老人為人開朗,心胸寬闊,活得簡單,心境平和,有什麼事不往心裡去,該做什麼的時候專心做什麼。”

    所以說因為生氣造成死亡的人,中國人稱之為“氣”死的人,其實也是真正“笨”死的人。

    ◎選對滅火器,再來“降火”

    當我們感到身體不適時,經常會用到“上火”這個詞:牙痛,說是“上火”了;眼睛紅腫、口角糜爛,說是“上火”了;小便赤黃、大便秘結,也說是“上火”。那麼,這“上火”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人體內的確有一種看不見的“火”,它雖然不像自然界熊熊燃燒的烈火那般凶猛,但卻有著火的某些特性,能夠產生熱量和力量、提供生存的能源、推動生命的進程。這種“火”被中醫學稱之為“命門之火”。但是如果人體內的“火”失去制約和調節,浮炎於上,蔓延成災,便會戕害機體,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亂。中醫學不僅借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並認為“火”的病理可分虛、實兩大類,常見的“上火”症狀有以下幾種:

    心火:中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是人體的主宰,而心火則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內源。如果心火太旺,便會出現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症狀。常用黃連、蓮子芯等藥物清心瀉火。

    肝火:古人雲:“暴怒傷肝,五志化火”,有些人心胸狹小,沉郁寡歡,遇事心煩易怒,從而導致肝郁氣滯而肝火上炎。表現為頭痛、頭暈、面紅耳赤、口苦咽干、胸悶脅疼。中醫常用龍膽草、夏枯草等藥調治,可獲良效。

    胃火由於飲食不節、嗜酒、過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積”,生熱化“火”,以致胃火熾盛。症狀為胃部灼熱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齦腫痛等。多以山楂、生石膏、鐵樹葉等藥物瀉胃清火。

    肺火或因氣候驟然變化,身體不能適應;或由於勞倦過度,消耗了超量的體內陰液,從而引發肺火亢奮,這在老年群體中是比較多見的。其表現主要是呼吸氣粗、高熱煩渴、咳吐黃稠痰,甚至痰中帶血。中醫多用黃芩、桑白皮、甘草等藥物清肺火。

    春季是身體各髒器“火證”的多發季節。無論是哪種內髒器官出現的“火”都和心理狀態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所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態度,是人們抵御疾病重要的“滅火劑”。

    而我們身體裡的這把“火”還很會與時俱進,每到春、冬季,它就活躍起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春兒了,好上火”“冬天干燥容易上火”。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可以避免“上火”呢?古代有許多著名的中醫,都曾教人以攝生之術。他們的方法,主要是從疾病的根源上著手,這可以叫做治本或根治的方法。其次,臨時治標的方法當然也不應該放棄,不過那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罷了。

    從根源上說,火既然被認為是由熱而來,那就一定要防熱了。金朝的名醫劉完素,在他所著的《六書》中說:“諸熱皆屬於火。”因此,他認為要“驅火”必須“退熱”。元代的名醫李杲,在他所著的《十書》中也認為,“飲食勞倦”都會“損耗元氣”,都會“生火”,而“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照他的看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飲食不可失節,寒暖不可失調,更不可喜怒無常,任性放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區別內外之火並不困難,而要區別虛實之火卻較難。但是,只要記住勞損而虛、積郁為實,這樣也就大致可以區別了。當然,具體分析病情,並且對症下藥進行治療,這是醫生的事情。我們只不過從衛生的知識方面大略懂得一點而已。

    具體的情況是復雜的,要區別虛實也不能簡單化。比如,有的人也許飲食不消化,造成積滯,但是他的身體素來衰弱,這是虛實交錯的一種情況;反過來,有的人也許幾天沒有休息,以致過度疲勞,但是他的身體素來強壯,這又是虛實交錯的另一種情況。如此等等,可以類推。

    一般說來,對於自己的身體應該有基本的估計,找出一種規律,遇到上火之類的小病,自己稍稍加以調攝,自然就會痊愈,即便到偏僻的地方,萬一有病也不致張皇失措。如果又懂得一些醫學常識,就更加心裡有數了。

    保持樂觀積極心態,平時少食油膩,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不吸煙、少飲酒,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濁。如有輕微“上火”,平時可吃些梨、藕等食品,腸胃有火多食富含纖維素蔬菜,以增加腸蠕動。

    上火喝碗銀耳粥

    銀耳自古被列為飲食和養生的“上品”,中醫認為銀耳能清肺中熱、養肺陰、濟腎燥,治肺熱咳嗽、久咳喉癢、咳痰帶血、肺熱胃炎,以及大便秘結、大便下血等。

    銀耳對人體的滋補,重在“養”和“潤”上。以大風干燥氣候為主的冬季,人們飲食起居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有消化道慢性疾病和便秘宿疾的中老年朋友更容易出現便血現象。中醫認為,人體表面傷口愈合會耗用體內津液,造成內髒缺水,尤其老年人冬季腸燥引起的痔瘡、便秘、便血更容易反復發作,苦不堪言。由於便血通常是因為大便不通、用力過度,或老年人消化道運動慢導致大便難以排出,從而引發局部皮膚開裂,解決辦法應以潤燥滋陰為主,建議大家多吃點銀耳這樣的潤而不寒的食品,一則補足體內陰液,潤腸通便;二則加快痔瘡愈合,促進傷口修復,使出血傷口盡快愈合。

    ◇“滅火”要對症

    “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如果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干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

    “火”是如何產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熱之邪”的侵襲而引起“上火”症狀;一是機體內存在的能推動生命機能而看不見的“火”。

    由於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狀。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髒腑開竅,把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結合內在情況,這些火還可統分“虛實”兩大類,症狀重,來勢猛的屬實火;症狀輕,時間長並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這種分類為有關治療提供了依據。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而不盲目投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後者卻只能針對症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藥洩火,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見“火”就用三黃片之類,有時並不奏效,反而誤事。

    ◎養生最高境界——順其自然

    戰國時期,有一個年輕人,自認為自己的射箭功夫是天下無雙,但是師爺甘蠅淡笑著說:“真正的射手是不用弓箭的。”說完,師爺做了個射箭的動作,手指指尖正指向天空中飛行的一只小鳥,小鳥應聲墜下,師爺拿起鳥,吹了口氣,小鳥又突然飛向了空中。頓時,年輕人被眼前的這一幕震驚了,決心跟著師爺學箭。這一學就是10年。10年來,這個年輕人逐漸變得平和恬靜,穩重淡泊。

    從那以後,再沒有人看見這個年輕人射過箭,但他住的房子卻箭氣沖天,連最凶猛的鷹都不敢從他的房上飛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就是,當你真正成為自然的組成部分時,自然的力量才真正屬於你,正如真正的拳師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書法家是用心在寫字。

    有讀者會問,咱怎麼講起寓言故事了。其實我這是在拋磚引玉。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順其自然。當悟出天地大道理時,才能在天地間長存。天下事物沒有一定之規,養生也是如此。對待他人養生的經驗應悟其妙處,而非簡單模仿。每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各有自身獨特之處,對一個人有用的東西,未必適合於所有人。因此,中國傳統養生觀念認為:人要去掉主觀干擾,尊重客觀反映。例如體內缺水,客觀反映是口渴。在這方面,兒童是我們成年人的榜樣。兒童喜歡在土地上滾爬,因為這樣可以向大地釋放“靜電”。農村的孩子生病少,是接觸大自然多的原故。現代城市大多數家庭住水泥樓房,人容易躁。兒童都喜歡在草地上翻滾,是去躁本能的反映,是回歸自然。但這種行為卻又被家長們主觀上的一個“髒”字給限制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