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閃念想出一種能和別人進行交流的密碼。他唯一能動的是一根手指,於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發號施令,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
生存的邏輯
順境使精力閒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礙卻喚醒這種力量而加以運用。
——休謨
有一個英國退伍老兵買了一座田莊,他帶著獵狗生活在田莊裡,每日餵養雞鴨,過得悠閒自在。
不到兩個月,老兵發現曾經威猛強健的獵狗逐漸變得茶飯不思,萎靡不振起來。它每天趴在狗房裡呼呼大睡,只有到傍晚才出來。它每天只在田莊裡的小山丘上轉悠一下,懶洋洋的。又過了一個月,獵狗竟瘦成皮包骨頭。
老兵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一天,他看見一隻蒼鷹在田莊上空盤旋,獵狗見了它,竟突然來了精神。它不斷衝著蒼鷹狂吠,跳得很高,試圖將鷹抓住,直到蒼鷹倉皇逃去它才安靜下來。這之後,獵狗神采奕奕、威風凜凜,飯量大增。
老兵目睹了整個過程,他似乎得到一些啟發。他從山裡捕獲一隻狼,拴在莊園裡一棵大樹下。獵狗只要一見到狼,就立刻精神百倍,昂首闊步地在莊園裡巡邏。從此,它的身體也一天天好了起來。
老兵一直在思考獵狗發生轉變的原因。有一天,他看見幾個小孩子玩一種叫做「生存」的遊戲。遊戲中使用了幾張卡片,分別代表虎、狼、狗、羊、雞、獵人。虎能將其他四者吃掉;而兩個獵人在一塊可以將虎打死;一個獵人可以將一條狼打死;兩隻狼可以吃掉一個獵人。這看上去十分有道理。可是,當虎和狼都被打掉或消失後,一隻羊便可吃掉一隻狗。老兵看到這裡,覺得不可理喻。
孩子們認真地解答了他的疑惑:狗在它的競爭對手虎和狼都消失後,便處於一種沒有任何威脅的狀態中,它會放鬆地享樂,漸漸失去了生存的本領。這時,不但一隻羊可以吃掉它,就算是遇上兩隻雞,它也會被吃掉。
老兵聯想起自己的獵狗,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這種生存的邏輯。
苦難是一筆財富
為了生活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
——羅丹
4歲時一場麻疹和強直性昏厥症,使他幾乎夭折。
7歲時患上嚴重肺炎,不得不服用大量抗生素。
46歲時牙床突然長滿膿瘡,只好拔掉幾乎所有的牙齒。牙疾剛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兒子成了他手中的枴杖。
50歲後,關節炎、腸道炎、喉結核等多種疾病吞噬著他的肌體。
後來聲帶也壞了,靠兒子按口型翻譯他的思想。他僅活到57歲,就口吐鮮血而亡。死後屍體也備受磨難,先後搬遷8次。
他從4歲開始便與苦難為伍,直到死依然沒有擺脫苦難的糾纏。可他在苦難中沒有失去人生的信仰,最終使自己在苦難中脫穎而出。請接著讀他的故事。
他長期把自己關禁起來,瘋狂地練琴,每天練琴十幾個小時,忘記飢餓與死亡。
13歲時,他開始周遊各地,過著流浪的生活。除了兒子和小提琴,他一無所有。
他還在指揮藝術上苦下工夫,並創作出《隨想曲》、《無窮動》、《女妖舞》和6部小提琴協奏曲及許多吉他演奏曲。
15歲時,他舉辦了首次音樂會,一舉成功,轟動了整個輿論界。他的聲名傳遍法、奧、德、英、捷等很多國家。
帕爾馬首席提琴家羅拉聽到他的演奏驚異得從病床上跳下來,木然而立。
維也納一位盲人聽到他的琴聲,以為是樂隊在演奏,當得知台上只有一個人時,大叫「他是個魔鬼」,匆匆逃走。
盧卡共和國宣佈他為首席小提琴家。
他就是世界著名超級小提琴家帕爾尼尼。由於他的信仰不滅,苦難沒有打倒他,相反,他在苦難中成長為音樂界巨擘。
愜意一生
積極的態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毛姆
一天,一個覺得生活很容易厭倦的年輕人來向園藝學家大衛·波庇求教:「要想生活得愜意一些幹點什麼好?」
波庇反過來問那人:「想愜意一陣子嗎?」
「對,哪怕是一陣子也好。」年輕人說。
「那你去吸上一點,一個鐘頭之內就會愜意的。」
「不,那太短暫了,那玩意有毒,我不沾的。我想整個週末都過得愜意一些。」
「那你就突擊結一次婚,好就好,不好的話,把週末一過就拉倒。」
這不像是很負責的咨詢,年輕人覺得這樣胡攪亂攪不成,再說只是週末盡一下興,週末一過又陷入無聊,也並不怎麼好,於是沒吱聲。
「我明白了。」波庇說,「你想一整個星期都來勁,那你就把你那只乳豬宰了,吃上個把星期也就差不離了。」
「光是有那麼一點口福,恐怕不……」
那話沒說完,但他面帶著個疑問號,不說完也罷。波庇說:「你是想一輩子都過得愜意嗎?」
對方也沒吱聲,那目光倒好像正是這個意思。
「那好說,」波庇指點著,「喏,學我這樣,栽點花,種點草,讓自己時刻感覺是春天。」說著他指了指自己那個院子,那可真是多姿多彩、鮮艷活潑,時值深秋,那兒卻滿園春色。年輕人悟出點什麼,笑嘻嘻地走了。
人生無悔
風景屬於看風景的人。
——愛默生
「還是忘不掉啊。」霍比的老鄰居艾倫不無遺憾地嘟囔著。他是一個個體出租司機,上個月剛退休。身體還很硬朗,完全可以繼續工作,但卻決定放棄工作。就在他65歲生日的那天,也就是上個月16號。
「30年啦,沒有出過事故、沒有違反過交通規則……」彷彿說給自己聽一樣,他仍舊低聲嘮叨著。然而就在艾倫先生決定退休的16號,他工作的最後一天,出了一起交通事故。
無數的親朋趕來安慰他,鼓勵他,試圖讓他忘掉那件不愉快的事。而霍比,只是聽著。
當客人散去,只剩下霍比一個人的時候,霍比想他該說點什麼才好:出事那天,是和平時一樣的早晨嗎?」沒想到自己竟然提出這樣的問題,霍比不禁尷尬地笑了笑。
「是啊,和平時一樣。60歲以後,晚上我就從來不出車了,每天早上還要看同樣的電視節目。當然,那天也是哦。」艾倫先生陷入回憶之中,臉上瀰漫著迷惑的神情。
誰都有人生中重要的日子。艾倫先生也希望自己重要的日子能夠平安無事地度過。
「和平時一樣,喝了不加糖和奶的咖啡?」霍比小聲問道:
「是聽我老伴說的吧?對,每天都讓她沏給我。但是那天沏的味道不大好。我沒有抱怨,看了我的臉色她自然就明白。」艾倫先生的老伴坐在一旁,憨憨地笑了笑。
那天的交通事故其實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故,也沒人受傷,僅是雙方車子有了一點凹痕而已。幸運的是當時沒有載客。但是,艾倫先生卻認定此次事故是他人生的污點,懊悔不已。
「想再重新過一次那天嗎?」霍比提出了有些失禮的問題。
「哦……聽你這麼問,倒讓我想起很多事。在畢業典禮上打盹,還有1000米賽跑中臨近終點的時候突然摔倒的事。不過,最終還是畢了業,賽跑也跑到了終點。」
既然不是無法挽回的失誤,就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人生本來就不是完美的,我們沒有必要沉湎於曾經的過失難以自拔。放下過去,面向未來才是最重要的。可是,這個道理無論旁人怎樣解釋,恐怕還是很難改變當事人的看法。
「1000米賽跑你是第一名嗎?」
「記不清楚了,哦,是第一名!我印象最深的是跑步時摔倒,還是爬起來衝到終點呢?」
艾倫的眼神漸漸由迷茫而變得清晰起來。隨即轉過頭望了望霍比的臉。「我明白了,其實我並沒有什麼好後悔的呀!」
此時,他的妻子正好端來熱騰騰的咖啡。他們互相對視著,而後笑了起來。
重要的一課
災難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為我們服務,拿住刀刃會割破手。
——洛威爾
那天的風雪可真大,外面像是有無數發瘋的怪獸在呼嘯廝打。雪惡狠狠地尋找襲擊的對象,風嗚咽著四處搜索,從屋頂,從看不見縫隙的牆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
大家心底都在叫冷,一屋的跺腳聲。
鼻子被凍得紅紅的雷科巴老師擠進教室時,一股等待了許久的風,趁機席捲而入,牆壁上的《世界地圖》一鼓一頓,憤怒似的捲向空中,接著又一個跟頭栽了下來。
這時,往日很溫和的雷科巴先生一反常態:滿臉嚴肅莊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氣。亂哄哄的教室立即安靜了下來,學生們驚異地望著雷科巴先生。
「請同學們放好書本,我們到操場上去。」
幾十雙眼睛在問:「幹嘛?」
「因為我們要在操場上立正五分鐘。」
「這麼冷的天要我們出去站,而且是站在大雪之中,老師是不是瘋了?」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即使雷科巴老師下了「不上這堂課,永遠別上我的課」的「死命令」,還是有幾個嬌滴滴的女生和幾個很強壯的男生沒有出教室。
操場在學校的西南角,南邊是空曠的菜園,再南是一口池塘,但是現在操場、菜園和池塘都融為了一體,肉眼根本就辨不出哪是哪。
矮了許多的籃球架被雪團打得「啪啪」作響,藉著南風捲地而起的雪粒雪團弄得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口。臉上像有無數把細窄、鋒利的刀在拉在劃,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腳像是踩在帶冰碴的水裡。
學生們像一群剛從狼窩逃出的綿羊,再次見到凶神惡煞的狼一樣,擠在教室的屋簷下,不肯邁向操場半步。
雷科巴先生沒有說什麼,面對學生們站定,脫下羽絨衣,毛衣脫到一半,風雪幫他完成了另一半。
「快到操場上去,站好。」雷科巴先生臉色蒼白,一字一頓地對學生們說。
誰也沒有吭聲,學生們老老實實地到操場排好了三列縱隊。
瘦削的雷科巴先生只穿一件白襯衣,襯衣緊裹著的他更顯單薄。
學生們規規矩矩地立著。
五分鐘過去了,雷科巴先生平靜地說:「解散。」
回到教室,雷科巴先生說:「在教室時,我們都以為自己敵不過那場風雪,事實上,叫你們站半個小時,你們也頂得住,叫你們只穿一件襯衫,你們也頂得住。面對困難,許多人戴了放大鏡,但和困難拚搏一番,你會覺得,困難不過如此……」
學生們很慶幸,自己沒有縮在教室裡,在那個風雪交加的時候,在那個空曠的操場上,他們學到了人生重要的一課。
神奇的指揮棒
堅強是反映意志對猛烈打擊的抵抗力,頑強則是指意志對持續打擊的抵抗力。
——克勞塞維茨
1816年,德國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剛剛46歲,健康狀況突然開始變壞了,以致在他50多歲時,耳病發作,不久便全聾了。
貝多芬雙耳失聰後,仍然頑強地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起初,他曾要求親自指揮一次自己的作品《但麗奧》,但是由於耳聾,他完全聽不見台下的歌唱和樂隊的演奏,結果失敗了。貝多芬感到十分痛苦,但他仍不氣餒,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然後,他依法苦苦練習。一段時間後,當貝多芬指揮他的《合唱交響樂》(即《第九交響樂》)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人們在讚賞貝多芬卓越的指揮才能的同時,對這位雙耳失聰的音樂家的頑強毅力更是欽佩不已。演奏結束後,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貝多芬卻絲毫沒有察覺,直到一個女歌唱家牽著他的手,讓他面對觀眾時,他才突然看見全場觀眾已站立起來,揮舞著帽子在向他鼓掌致意。
這兩次音樂演奏會,一次以失敗而告終,一次卻贏得了全場的喝彩。更多的觀眾則是不解:一個完全失聰的音樂家何以能夠如此嫻熟地指揮整個樂隊呢?
原來,貝多芬是用一根細棒來聽取鋼琴演奏的音響效果的。他將細棒的一端戳在鋼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齒中間,當琴弦發出聲音時,振動就經過細棒和牙齒傳到了內耳。
天才的音樂家又以其天才的頭腦戰勝了失聰帶來的種種致命的困難,將生命全身心地融於他畢生酷愛的音樂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