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Ⅱ:贏在起點的哲理 第17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 (2)
    「但是,」你或許提出疑問,「理查德身體健康,四肢發達,天賦良好,這才是他成功的原因。」不對,任何確立了生活目標的人只有不懈地努力工作才會成功。

    讓我們看一看一位身體不像理查德那樣健壯的運動員吧。 這位叫登普西的運動員生下來時右腿只有一半,右手變形,可是從小他的父母就幫助他樹立起這樣的信念:「我是能夠做事的,我會有成就的。」

    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參加了童子軍,他不顧殘疾堅持和他們一起參加行程10英里的野營活動。長大後,他決定去打橄欖球。經過不斷地練習,他掌握了打球的技術。於是,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的職業橄欖球隊。教練勸他不要參加,而他堅持要求參加,教練不得不讓他當候補射手。起先,他們只不過想讓他試一試,可沒想到,他的球藝竟絲毫不比健康球員遜色。他可以把球踢進50米外的球門裡,他們就讓他在各種表演賽中出場。他越踢越好,一場共得了99分;一場關鍵性的比賽真正考驗了他。當時新奧爾良隊落後1分,比賽只剩下最後幾秒鐘了,可全體隊員還沒過45.72米線,正巧對方犯規,教練換上了湯姆·登普西踢任意球,登普西一記猛射,球從57米外直飛球門,中了!結果新奧爾良隊以19比17獲勝。

    看來,登普西和理查德的認識是正確的:人能夠做到他們想做而努力去做的事。而說不行的人卻永遠不行。

    成功者,沒有時間表

    無論什麼時候,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我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

    ——愛迪生

    俗話說:人過四十,天過午。如果一個人年過半百的話,還會迎來事業、愛情的第二次輝煌嗎?在常人眼裡,這幾乎是不敢想像的事。但有一個人卻做到了,而且,她還是一個女人。

    這是一名德國人,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自小喜歡上演員這個職業。20歲那年,因為天生麗質加上傑出的演技,她被當時的納粹頭目相中,「欽點」成戰爭中專用的宣傳工具。幾年之後,德國戰敗,她因此受到牽連,被判入獄4年。刑滿釋放之後,她想重回自己喜愛和熟悉的演藝圈。然而,儘管她才華橫溢、演技出眾,但由於歷史上的污點,主流電影媒介處處對她小心提防、敬而遠之,大好的金色年華就這樣付之東流水。一晃十幾年過去,她的身份,仍然走不出刑滿釋放犯的影子,沒人敢起用她,沒人敢收容她,甚至,沒人敢娶她,年近半百,她依然獨來獨往、形單影隻。

    她的50歲生日就這樣悄然而淒然地來到了。那一天,她大醉了一場,醒來之後,突然作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隻身深入非洲原始部落,采寫、拍攝獨家新聞。這之後的兩年,她克服重重困難,頂住心理、生理上的巨大壓力,拍攝了大量努巴人生活的影集,這些照片,一舉奠定了她在國內攝影界的地位。

    她的奮鬥精神和曲折經歷深深吸引了一位30歲的小伙子,他和她是同行。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超越了年齡的隔閡,拋開了外界的輿論走到了一起。在接下來的近半個世紀的時光裡,他們遠離人間的一切是是非非,用理解和真愛,出入戰火和內亂交困的非洲部落,深入大西洋海底世界探險,書寫了一段浪漫而美麗的愛情。

    為了使自己的拍攝才華與神秘的海底世界融為一體,在68歲那年,她開始學潛水。隨後,她的作品集中增添了瑰麗多彩的海洋記錄,這段海底拍攝生涯一直延續到她百歲高齡。最後,她以一部長45分鐘的精美短片《水下世界》寫下了紀錄電影的一個里程碑,也為自己的藝術生命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就是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位藝術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萊妮·麗勞斯塔爾。她以前半生失足、後半生瑰麗的傳奇經歷告訴人們:成功沒有時間表,只要時刻保持自信和奮鬥的雄心,生命的碩果就會永遠如影相隨。

    25年前的理想

    跛足而不迷路,能趕過雖健步如飛但誤入歧途的人。

    ——培根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皮特金中學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他本以為這些東西在德軍空襲倫敦時被炸飛了,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裡,並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羅迪隨便翻了幾本,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學生說,未來的他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也只能背出7個;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盲人學生,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總之,31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有當馴狗師的,有當領航員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何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25年前的夢想。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這一想法,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書信向布羅迪飛來。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理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後,布羅迪身邊僅剩下一個作文本沒人索要。他想,這個叫戴維的人也許死了。畢竟25年了,25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理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理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裡,我沒有一天放棄過;25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理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的理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後來被發表在《太陽報》上,因為他作為英國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15歲時想當總統的理想保持25年,那麼他現在一定已經是總統了。

    10歲男孩的夢

    只有向自己提出偉大目標並以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之奮鬥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加裡寧

    一個10歲的男孩執著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使小鎮有了一座像樣的圖書館,他也由此走上了成功之路。

    1979年末,韋恩·哈德邁在海軍服役20年後退伍了。他和妻子都是猶他州人。於是,他們決定在鹽湖城南160英里的小鎮愛爾辛諾安家。這座位於落基山西側的小鎮,人口680人,以新鮮的空氣、友善的鄰里關係和培育良種馬匹著稱。

    韋恩有3個孩子,最小的男孩傑申。韋恩的家人很喜歡這個地方。美中不足的是,這裡缺少一樣重要的東西:書籍。

    在父親的兵營裡有四家圖書館,傑申算是老讀者了。但在這裡,離得最近的圖書館有六英里路,每次還限定一周只能借3本書。

    1980年初,10歲的傑申向母親訴苦,沒有書看。林達·哈德邁是當地文化俱樂部的副主任。她知道,幾年前因資金短缺,小鎮上最後一家公共圖書館關閉了,但有一些書堆在倉庫裡。她提醒兒子,去翻翻有沒有他喜歡看的書。傑申在翻閱時,高興極了,這些舊書還保存得挺好。他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這些書足夠開個小圖書館。

    文化俱樂部沒有人反對他,也沒人重視他。由於這些書是屬於小鎮的,他們告訴傑申,開辦圖書館必須得到鎮議會的同意。傑申不懂得怎麼幹,只得求助於父親:「我想開個圖書館,需要你幫助我。」韋恩當時正忙於經營保險生意,想給家裡蓋幢房子,但他沒有拒絕兒子的要求。

    一個月後,父親陪兒子去了鎮議會,傑申回憶道:「一群大人圍桌坐著,我不知道他們在談什麼。過了一會兒,一個人問我們有什麼事,父親站起來說:『我兒子想辦個圖書館。』」

    議員們有點吃驚,他們問傑申怎麼會產生這個想法,並很有禮貌地聽完傑申關於在倉庫發現書籍的敘述。傑申請求使用鎮議會的一間地下室做圖書館。鎮長馬克·羅斯表示反對,因為那兒沒有暖氣和電。

    韋恩表示他們能解決。鎮長同意讓議會再討論一下,他們以為拖過一兩天傑申的熱情會減退,不會再提此事了。

    回家後,傑申問父親議會是否會同意他的請求,父親要他等著瞧。一個月後,父親叫兒子打電話給鎮長詢問一下。傑申受到了鼓勵。他記住了鎮長的電話,每天晚飯後給鎮長打電話詢問:「我的請求議會是否決定了?」每次答覆都是沒有。傑申相信最終鎮長會被他催得只好做出決定的。連打了幾個星期的電話,鎮長明白這孩子辦圖書館的想法不是心血來潮,議會終於同意了。但提出了苛刻的條件,首先,一切都得傑申自己幹,包括運轉經費和所需材料;第二,假如圖書館辦成,議會也不提供給他經費;第三,圖書館必須由一個成人負責。傑申接受了前兩項,拒絕第三項。他說:「既然成人不給我幫助,我也不需要他們的管理。」他還說,假如他們再不同意,他會每天晚上給每位議員打電話直到他們同意為止。議員們知道鎮長對電話傷透了腦筋,只得同意了。

    第二天,父子兩人去看了那間地下室,地下室又暗、又濕、又髒,傑申的心涼了半截。幾星期後,一位鄰居自願來安裝了電燈,又有幾個人幫他們做了書架,母親、姐姐、哥哥都幫了忙,他們終於把地下室裝飾成圖書館了。

    在裝修房子期間,傑申開始向人們募集舊書,每晚他隨父親開車到各處收集舊書。在他11歲生日那天,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

    開始一切很順利,但冬天來了,沒有暖氣的地下室寒氣逼人,傑申穿著厚大衣,干坐冷板凳,沒人下來借書。他真想打退堂鼓了,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他找了一些舊地毯鋪在水泥地上,父親還給裝了煤油取暖器。就這樣硬是挺過了冬天和春寒。

    學校放暑假之後,傑申忙得不亦樂乎。當地一家報紙的編輯注意到這個猶他州最小的圖書管理員,他報道了這件事。一些報刊轉載了這個報道,於是傑申以「最小的圖書管理員」出了名。

    1982年7月,全國圖書和信息科學委員會派人訪問了他。他們要傑申出席國會聽證會,討論美國鄉村對信息、文化設施的需要等問題。議員、記者、旁聽者濟濟一堂,傑申平靜地敘述在家鄉辦圖書館的經過,他還講了自己把鄉村圖書館辦得跟城裡一樣時的興奮心情,聽眾對之報以熱烈的掌聲。

    回家後,傑申接到一個電話,問他是否願在電視節目「今晚談」露面。傑申當時還以為是朋友在開玩笑呢。但一星期後,他真的在加州電視上露面,談了他的圖書館,並且說他需要更多更好的書。

    於是,圖書從全國各地送來了,有新的,有舊的,有單冊的,也有成套的。甚至有人還寄來了100元的支票。那年冬天,傑申共收到4套大百科全書,1.4萬冊圖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