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隨心所欲 第2章 幽默探幽  快樂本色 (2)
    幾個星期以後,這位鄰居拜訪馬克·吐溫,向他借用鋤草機。「當然可以」,馬克·吐溫說:「但是依我的規矩,你得在這棟房子裡用它。」

    就像馬克·吐溫一樣,當我們想要改變他人的態度時,常常需要用充滿趣味的方式。

    4.歪打正著

    有人詼諧的說,幽默是出乎意料的歪理。有的學者經過對幽默的認真研究後也指出,幽默的基本邏輯是出乎意料,是違反生活情理而專講歪理。

    我們國家從古至今都是講理的國家。古人說,理是什麼,理的一邊是王字,就是說王有理。今天我們說,理有階級性,理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符合革命事業的需要就是真理,否則就是歪理是謬論。如果不服再狡辯幾句就是強詞奪理。

    如果人們換用幽默來講,除了它給人們以笑的享受外,就是「歪理」也會被人們笑著去接受,這也許是幽默的又一強大威力。當然,這種「歪理」的背後隱藏的是小機靈,還是魔鬼頭?只有對歪理有徹頭徹尾的瞭解的人才會得出結論。現在,我們還是讓講歪理的幽默出來亮相吧!

    小的時候我們愛在一起抬槓,有的朋友說,公雞會下蛋,他親眼見過。接下來,他就講了一段《公雞下蛋》的故事:

    一個知縣想陷害他手下的一名衙役,限他三天內買一百個公雞蛋,否則砍頭。

    這衙役一天買不到,兩天買不到,到了第三天,他哭哭啼啼地對家裡人吩咐後事,準備去挨刀。他的女兒問明了情況,安慰他說:「爹爹不必著急,我去向老爺回話就是了。」說罷,便趕到縣衙,大喊領罪!

    知縣立刻升堂,問明是衙役之女,喝道:「你父親為何不來?」女子說:「回大人,我父親正在坐月子!所以我前來替父親領罪。」

    知縣吼道:「你胡說八道!哪有男人生產的?」

    女子反向:「男人不能生產,公雞又怎麼能下蛋呢?」知縣一聽,啞口無言,只好免去衙役的死罪。

    這則故事之所以好笑,是因為知縣老爺講歪理,故意刁難手下卻反被手下提異。如果手下跟他講真理肯定講不過他,因為他頭上頂著官帽,手裡握著「理」,聰明的女兒以歪理對歪理,解救了他的爹爹,這說明「歪理」的智慧之光是多麼強大。

    這則故事是用歪理制服歪理的傑作。它說明,歪理的盡頭就是真理的曙光。生活中不乏講歪理的人,我們不妨也採用這種以牙還牙的辦法去追求真理。

    滑稽的故事,既取笑了有權有勢的縣官,同時也為自家找回了真理,我們再看另外一個經典故事:

    明朝人陳全,據傳是個能言善辯、善說笑話的人。有一天,他上朝誤入了皇宮禁地,被一個大太監抓住了。他趕忙賠罪道:「小人陳全不知,請公公饒恕!」

    大太監早就知道了陳全的名氣,便說:「我知你會說笑話,你給我說一個字,能讓我笑了,我就放了你。」

    陳全想了想,就說了一個「屁」字,太監問:「這是什麼意思?」陳全說:「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太監大笑不止,連說:「放了吧,放了吧!」陳全巧用幽默的雙關語化險為夷,顯示了陳全的聰明才智。

    有個成語叫曲徑通幽,原意是指通過許多曲折的道路,到了一個幽靜的好地方。幽默中的歪理,似乎也有這種作用。它通過幽默的歪理,曲曲折折找到了所要找尋的絕妙去處。有本幽默笑話書中講了一個《捉糊塗蟲》的笑話:

    有個縣官為人十分糊塗,常常胡亂斷案,把事情搞得一團糟。老百姓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糊塗蟲」。會做詩的人還做了一首嘲笑他的詩,題目叫《抓拿糊塗蟲》:

    黑漆皮燈籠,半天螢火蟲,

    粉牆畫白虎,青紙寫鳥龍,

    茄子敲泥磐,冬瓜撞木鐘。

    天錯與地暗,哪管是非公。

    這首詩還被寫成傳單到處張貼起來。

    他看到這首詩,立刻傳差役們過來,大聲責備:「哼,你們這些混帳東西,一天到晚在幹什麼?外面出了告示,要拿糊塗蟲,你們為什麼沒有照辦?老百姓都在怨恨,你們知道嗎?現在,本官限你們三天之內把糊塗蟲捉到,一共三個,少一個也不行!不辦到,哼!小心你們的狗命!」

    差役退了下去,卻無法辦理這樁公案,只好出城去碰碰運氣。

    差役看見有個人頭上頂著被包騎著馬進城來,他們就問:「喂,你為什麼不把被包綁在馬後面?」

    「我怕馬馱得太重,頂在頭上,馬可以省些力氣。」差役一聽這話心想:「這個人可算是糊塗蟲了。」就不由分說,立刻把他拿下。

    來到城門邊,又見有個人拿著一根竹竿要進城。先是豎拿著,城門要比竹竿低;再橫拿著,城門要比竹竿窄,因此進不得城門,站在那裡乾著急。差役見了就想:「這又是一個糊塗蟲。」也不由分說,立即把他拿下了。

    已經有兩個,還差一個,找來找去找不到,看看天色將晚,只得先把這兩個帶回去。

    縣官聽說已先拿到兩個糊塗蟲,馬上升堂問案。對第一個,他下判斷說:「你頭頂被包騎馬,還說省馬力,糊塗極了,是一個糊塗蟲!」對第二個下判斷說:「你手拿竹竿進城,豎進,城門矮;橫進,竹竿長。為什麼不借把鋸將竹竿鋸斷,可見也是糊塗蟲。」

    差役聽他這樣說,上前稟告說:「老爺,第三個糊塗蟲也有了!」

    縣官問:「在哪裡,快把他帶上堂來!」

    差役回答說:「等下一任老爺到了,小的們馬上就可把他也拿來。」

    縣官要為難差役,找了個歪理說捉糊塗蟲。差役曲曲折折,把老百姓要抓的糊塗蟲最終亮相。人們在捧腹大笑之餘,不是也看到曲徑通幽的去處嗎!

    生活中歪打正著,也是一種求理的方法。幽默中的歪理,也起著這種作用。

    有個長工給一家地主扛活,天天吃些殘羹剩飯,沒見過一筷子整齊一點的菜。

    一天,地主做生日,叫長工到市上去買條大鮮魚,長工把魚買到之後,切成了三截,中間一段淨肉,他煮後吃了個痛快,把剩下的一頭一尾,交給了地主。

    地主一看就愣了,厲聲責問道:「怎麼搞的?這魚光剩一頭一尾啦,中段呢?」

    「中段有什麼用?早割掉扔了!」

    「說傻話!怎麼會扔了?」

    「唔,不扔還留著?我在你家幹活快兩年啦,從來也沒吃到過一回魚身子,我一直以為只有魚頭魚尾才能吃呢!」

    5.笑聲是最好的武器

    有時我們也能以有趣且有效的方式來運用敵意的幽默,因為當我們把自己放進其中時,原本充滿敵意的幽默也就變得沒有敵意了。這時我們就可以如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所說的「表現於外」了。

    你不一定要像演員那般去「表演」。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你都站在人生的舞台上,你都能將心底所想表現出來,解決你的困難、怒怨、痛苦和困窘。更重要的是你也能夠幫助他人,讓他們看到如何將個人的困擾表現出來。

    這說來似乎有點矛盾,但敵意的幽默的確能夠提供某種關懷、情感以及溫柔——只要你能將它轉變成下面這個例子中的情況:

    索非走到鄰居門口,手裡握著一把斧頭,說:「我來修你的電唱機了。」

    索菲並不是想把鄰居的電唱機砸壞,他只是恰當地表達了對鄰居太嘈雜的音響的不悅,而不是對鄰居大發雷霆。他的行為似乎是對鄰居說:「我喜歡你,我關心你,我希望和你好好相處。因此,可不可以請你把唱機的聲音關小一些?」

    你不一定要找個道具例如斧頭,才能將意思表達出來。只要試著把你自己和你自己的感受放進你的幽默中,作為幽默力量的來源,就可以達到幽默的效果。

    事實上,有關幽默力量的許多矛盾之處,都顯示我們只有對所愛、所關心的人運用幽默的時候,才能把似乎敵意的幽默加以有效的運用,從而產生好的結果。這類幽默與其稱為「敵意」,不如稱作「損人」更為恰當些。損人的幽默常常以女性為對象。

    下面是一則太太們對於結婚紀念日的感慨:

    夫人甲:「我家那個馬大哈真叫我傷心,他連我們的結婚紀念日都忘記了您丈夫該記得吧?」夫人乙:「我才不希望他記得那麼清楚,我總是一月份提醒他一回,到了七月份又提醒他一回。這樣,我一年就能得到他送給我的兩份禮物。」

    這類玩笑在表面上看來似乎很損人。但是我們可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這也可以看出夫人乙是很愛自己的丈夫的,她體諒自己的丈夫,又以丈夫的健忘或是不細心來滿足自己小女人的心態。

    這當然不是呼籲大家多加使用或者經常運用這類損人的幽默。我們強調的是將這類幽默轉變為幽默的力量,來幫助我們把內心的溫暖表達出來。

    表達內心的感受,能使我們和他人免於爆發戰火。當我們把內心負荷過重的事情表達出來的時候,就能卸除心頭的緊張而不致引起怨懣。

    幽默力量可以避免戰火爆發,卸除心頭重擔!下面是一個缺點和優點的諷刺幽默:

    一輛公共汽車靠站時,一位年輕人從車上直往下衝,把一位老人撞倒在地,而他卻視而不見,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突然,有人喊他:「喂!年輕人,你掉了什麼?」

    年輕人急忙趕回,摸摸口袋,又遍地尋找,一無所見。

    「你先把這位老大爺扶起來,我再告訴你。」喊他的那位婦女說。

    年輕人無可奈何,只好硬著頭皮把老人扶起,然後急切地說:「快把東西給我,我還有事哩!」

    婦女正色地說:「你差點兒把做人的道德丟了,不過,現在你已經撿回來了!」

    年輕人紅著臉匆匆走了。

    諷刺的效果在於使他人能夠傾聽你說話,記住你所說的,並且也能使談話順利進行,抓住聽者的注意力,便於意見的表達。

    耶穌基督在世上傳福音的時候,也用諷刺的力量來表達他的信息。當他這樣問:「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想要餅,卻給他石頭呢?」這諷刺的震撼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問法:「如果你的孩子想要吃三明治,你會拿石頭給他嗎?」

    耶酥把要餅的舉動比成人們求天父幫助的需要,他所要傳達的信息是:「求則得之。」

    諷刺有其重要作用,利用它可以把一些足以損害我們的慣例或是想法的流弊暴露出來,但是我們若要運用它.至少有兩點要求需要我們注意。第一,我們必需熟習運用諷刺的幽默力量,必須知道它與事情的關聯,知道它會得到別人的認可。第二,我們必須確定對方——一個人或是一群人——能明白你諷刺中有趣的一面,而且能對它做出趣味的思考。

    6.人際關係的特殊處方

    人的一生追求的是事業上的成功,這一點對任何人來講都是同樣的。無論是想登上總統寶座的競選者,還是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無論整日爬格子的文人儒生,還是苦思暝想的科技工作者;無論整日和機器轟鳴在一起的工友,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奮鬥著,並希望自己的事業最終成功。因此,有人把事業的成功比作高山的峰頂,比作叢塔頂端的寶剎,比作心中的太陽……達到事業成功彼岸的路可以說有千條萬條,而幽默卻是通向事業成功的一條陽光大道,是瀟灑走一回的必然選擇毫無疑問,幽默是事業的指路明燈。

    林肯是美國歷屆總統中談吐最為幽默的一位,他經常採用幽默的方式去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張,用笑的藝術來緩和緊張的空氣,化解悲哀的情緒,從而戰勝危難。他經常說:「我笑,是因為我不會哭。」有位財政部長批評他笑話說得太多了。林肯說:「依我的經驗來看,在向一般人說明或者解釋問題的時候,說笑話的方式比其他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這樣,林肯用歡笑的幽默,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成功。

    像林肯一樣,在現代的歷任總統中,裡根總統也是善於用幽默和笑話取得事業成功的政治家。1984年裡根競選總統連任時,他的年齡成了競選的主要話題,他是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候選人,而他的對手蒙代爾比他年輕很多。在電視辯論中裡根說,「我不希望把年齡當成競選的話題,也決不會用對方太年輕、經驗不足作為把柄來攻擊對方。」裡根總統的幽默往往使一些很嚴肅的問題變得非常輕鬆。

    60年代的肯尼迪總統也是一位善於運用幽默達到成功的人物之一。他就任總統時,提名他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擔任司法部長,受到議員們的批評。肯尼迪含蓄風趣的說:「羅伯特想將來繼續做他以前的生意,我覺得他應該先學點司法經驗。」他認為從事政治工作,能表現出幽默是很重要的能力。他說:「我非常同意古代一位印度詩人的話,大意是:天下只有三件事——上帝、人類的愚蠢和歡笑。頭兩件事是我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就必須緊緊地把握住第三件事。」

    在中國,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許多成功的政治家、經濟家、藝術家,他們的經驗也緊緊和幽默的風度聯繫在一起。

    說到古典幽默,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幽默大師。歷朝歷代總會出現幾個怪胎,用嬉笑怒罵的口吻來發洩對於朝廷的不滿。金聖歎、鄭板橋與紀曉嵐等都是。

    比較早的,有漢朝時的東方朔。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