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超能分析力 第8章 分析力的基礎 (4)
    貝都印人解釋說:「你看棕櫚樹的影子,在這樣的大熱天,你總不會認為一個人不要涼快而坐在太陽光下吧!所以,可以肯定,你的同伴曾經是在樹陰下休息過。可以推算出,陰影從他躺下的地方移到現在我們站的地方,需要3個小時左右。」

    聽罷,阿拉伯人急忙朝敘利亞方向去找,果然找到了他的同伴。事實證明,貝都印人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讀完這則故事,想必你會欽佩這位貝都印人的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一個觀察力和分析力強的人能從一般人認為是司空見慣的事件中發現奇跡。一個觀察力和思考力弱的人即使進入寶山,也可能空手而返。蘋果落地,火爐上的水壺蓋被水蒸氣掀開,這些都是人們十分熟悉的現象,但牛頓和瓦特卻由此分別發現和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和蒸汽機。當然,從這麼簡單的現象中得出這麼偉大的分析結論固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觀察力強的確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面介紹幾種具體的行之有效的觀察方法。

    1.順序轉換法

    觀察要得法,首先就得學會有計劃、有次序的觀察,從不同角度、不同順序上去觀察同一事物或用同一順序觀察不同事物,從而把握觀察對象的整體和實質。

    首先,觀察順序要從不同方面入手,指的是從被觀察事物的不同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東到西、由近及遠等開始;觀察順序還可指被觀察事物的不同結構組成部分的次序,如從頭到尾、由表及裡、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所以,觀察同一事物,既可以依循其空間順序,也可以從其不同結構次序入手,獲取的信息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也不同。用不同順序觀察不同類事物,往往採用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分析法。

    其次,還可以採用「自我—他人—群體」的觀察方法:

    ●我們觀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總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用我的目的、需要、態度、價值觀念、情感偏好、審美情趣等等,作為「標準尺度」去分析外來的事物和觀念。

    ●「他人視角」要求我們,在思維過程中盡力擺脫「自我」的狹小天地,走出「圍城」,站在「城外」,從別人的角度,對同一事物和觀念進行一番分析,發現創意的苗頭。

    ●任何群體總是由個人組成的,但是,對於同一個事物,從個人的視角和從群體的視角,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再次,還有一種方式:無序—有序—可行:

    ●「無序視角」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創意思維的時候,特別是在思維的初期階段,應該盡可能地打破頭腦中的所有條條框框,包括那些「法則」、「規律」、「定理」、「守則」、「常識」之類的東西,進行一番「混沌型」的無序思考。

    ●「有序視角」的含義是,我們的頭腦在思考某種事物或者觀念的時候,按照嚴格的邏輯來進行,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排除偶然性,認識必然性。

    2.求同找異法

    求同找異法就是認真觀察和研究觀察對象,找出其同類事物之間的異同,並分析其間的關係。這裡可用到的是分解觀察。即將事物按照時間、方位、組合原則、運動等不同標準進行分解,然後對各部分分別進行觀察,確立觀察重點、事物特色、因果關係,尋找部分的連接點,最後歸回到整體。

    3.動靜觀察法

    在觀察事物的運動時,動靜觀察法更是十分必要。因為事物的運動本身就包括動和靜,這兩方面相輔相成,缺少了任何一方面的觀察,都是不完全的,都不可能完全把握事物,進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動態觀察是指按先後順序或方向位置觀察物體的變化;靜態觀察是指按物體的顏色、形狀等進行觀察,建立基本概念,理解自然法則。

    4.重點觀察法

    在事物完整的發展過程中,必定有一個環節是重點,這個環節是重點觀察的對象。這些能使我們抓住主要問題,看準中心環節,掌握大局。但要抓住重點,必須從全局來分析,否則,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又何談重點呢?全面觀察,就是從整體上對事物進行觀察,掌握事物的輪廓然後進行分析。

    如古希臘人及近現代的歐洲人就善於運用重點觀察法。所以,不但近代天文學產生於歐洲,而且許多著名的天文現象也是歐洲人首先觀察到。

    從另一個角度看,望遠鏡、顯微鏡等觀察儀器由歐洲人發明,也說明由於一些理論上的思考,特別是大論戰,激發了歐洲科學家的觀察熱情,產生了對先進觀察工具的需求。

    總之,就像牛頓所說的那樣:「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人人都會觀察事物,但這只是一種認識和反映事物的能力,與科技發現發明的要求相距甚遠。科技活動本質上是一種研究性質的活動,只有觀察的眼光,沒有思考的頭腦是不行的,因此科學的觀察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想像力和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

    質疑的視角

    要把所掌握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就要去理解,理解時遇到問題需要分析,分析時你敢質疑嗎?

    巴甫洛夫說過:「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索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提出問題是取得知識的先導,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分析解決問題,從而認識,才能前進。把提出的問題作為觀察事物的引導,進而有意識地注意某個認識對象,對現象加以科學的分析。即以質疑的頭腦來觀察事物,以便較敏銳、快捷地抓住事物發展的某些新趨勢。

    要讓質疑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應注意兩點:善疑和敢疑。

    所謂善疑就是要提倡理智的懷疑,而不是盲目的懷疑。深思熟慮、審慎、積極的懷疑,是自己獨創性分析的先導;而不假思索地懷疑一切、否定一切是分析思維的大敵。

    所謂敢疑就是不迷信權威。傳統的觀念不見得全是真理,權威人物也會犯錯誤。盲目地迷信權威和名人,把他們的每一句話都當做金科玉律、永恆真理,就會窒息自己的分析和思維,從而在前人的水平上停止不前。

    處於探索和創造過程中的青年,尤其是當自己還是無名小輩時,一定要以銳不可當的開拓精神,樹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權威,虛心學習他們的豐富知識經驗,又要敢於超越他們,在他們已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

    為了提高我們的質疑和分析能力,可以運用一種打破習俗的心態來練習,思維訓練師稱之為「喬治熱身練習」,它有助於我們認識日常習慣中的合理部分與不合理部分。

    我們常常會把一切習慣當做理所當然,殊不知許多偏見就是這樣形成的。請想一想,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項目,有「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之分,為什麼?有什麼道理?是不是該頒獎給「最佳白人男演員」,「最佳黑人男演員」或者「50歲以上的最佳女演員」?這種獎聽起來不是很荒謬嗎?沒錯,但是以性別來劃分獎項的「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女主角獎」不也一樣荒謬嗎?但是我們願意接納它,其原因不外乎習以為常,從沒想過要質疑。如果一件事情在我們生下來時就已經存在,我們自然會把它歸納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英國沒有王室,難道英國人會在投票時,把設立王室列入其中嗎?

    該如何避免習以為常、不加深思的壞毛病?這就需要「質疑」,分析理解的一個大問題就在於此。在質疑時,一般按照「肯定—否定—存疑」的邏輯順序進行。

    ●思維的「肯定視角」就是,當頭腦思考一種具體的事物或者觀念的時候,首先設定它是正確的、好的、有價值的,然後沿著這種視角,尋找這種事物或觀念的優點和價值。

    ●思維中的「否定視角」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為「反向」,就是從反面和對立面來思考一個事物,並在這種視角的支配下尋找這個事物或者觀念的錯誤、危害、失敗、缺欠之類的負面價值。

    ●對於某些事物、觀念或者問題,我們一時也許難以判定,那就不應該勉強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問題,讓頭腦冷卻一下,過一段時間再進行分析和判斷。這就是「存疑視角」。

    每個人的分析能力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從而引導他朝某一個特定的方面進行分析。

    我們看待一個問題的方式常常受到文化背景因素的影響。假設你想從一個島航行至另一個島,如果你是個地道的西方人,就可能計劃使用航海圖和航行設備來達到目的。但對於南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居民來說,他們就會嘲笑這種所謂的航海技術,甚至對去別的島這種行為感到莫名其妙。在他們看來,每個島嶼皆是漂浮著的,沿著海洋不斷地漂流。從一個漂流著的島上到另一個漂移的島上,他們不是按通常意義上的「去」,而是坐在他們的小船之中,觀察洋流的變化和水的顏色,然後在目標島漂過時「抓」住該島。以啟髮式的分析方式解決問題,其方法並不是惟一的。

    先請讀者做一個小測驗,請看下面的問題:

    誰說過「我惟一的遺憾是只能把一次生命獻給我的國家」?

    要是外國人來侵略了,用什麼信號可以將這一消息從高塔上傳給國防部?

    在原來的童話中,灰姑娘的拖鞋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

    很多人能輕鬆地回答這些問題。但是,輕易肯定自己「懂」的人往往是答錯了的!問題在於,我們自認為知道的事情,不一定是我們「懂得」的事情。我們可以認為自己知道,認為自己不知道,大聲宣稱自己知道,而實際上根本不知道。我們的想法不一定構成知識,除非它們與事實相吻合。顯然,我們自以為知道而實際上並不懂的情況,阻礙著我們的有效分析。任何一個人,當他認為自己知道時,還是應當進行認真調查或聽取反證。我們要重視「知」的動態性質——我們是怎樣「知」的,以及哪些知識是最有價值的。

    就我們目前所接受的知識來說,通常我們能分析、能弄懂的真理是在簡單性中發現的,一旦被複雜化,我們的分析能力就會超負荷運轉,反而會阻礙自己的理解。

    一個簡單的設想帶來巨大的成功,在科技史上是常有的事。當有人因此而名利雙收時,很多人都會懊喪不已:「為什麼我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佈置一間「黑房子」,這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啊!為什麼在近代光學研究隊伍中偏偏就只有牛頓首先這樣做呢?

    也許是因為這過於簡單,很容易被從事科學研究這種高深工作的人們所忽視。而牛頓,一方面,他當時還只是一位研究生,玩一玩「十分有趣」的遊戲也無傷大雅;另一方面,牛頓的一個最著名的分析方法,就是他本人一再強調的——真理是在簡單性中發現的,而不是在事物的多樣性和紛亂中發現的。

    當然,如果我們要深入瞭解簡單性原則,又會發現它其實並不簡單。說明這個問題的更好例子,也許還是那個在全世界流傳了200多年的「蘋果落地」的故事。

    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是一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對這樣簡單的事,除了好奇的孩子之外,很少有人去思考,很少有人去發揮他的想像力。而牛頓的思緒則被這個落地蘋果輕輕地一敲,就以超越光速的速度飛到了月球上,飛到了太空之中。最後以此為突破口,發現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所以,人們常說,一個蘋果的偶然落地,成了人類科學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在蘋果落地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自然奧秘,伽利略實際上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在其《關於兩大宇宙系統的對話》一書中說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他能夠教給我什麼是使地上萬物落下的原因,我就可以告訴他地球運動的原因。」弗蘭西斯·培根在其名著《新工具》中更為明確地把物體落下的原因歸之於地球的「吸引」。伽利略和弗蘭西斯·培根都是科技史上的巨人,他們都認識到了物體落下的巨大意義卻沒有在引力問題研究方面取得像牛頓那樣大的成就,表明「蘋果落地」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暗室的設想也並不簡單,這表現在它的反常性上。

    假如我們向一個不知道七色光的孩子提問:「太陽光有幾種顏色?」毫無疑問,如果他想用親眼觀看的結果來回答的話,他會走到窗前或門外,仰望天空,仔細觀看太陽。儘管這無法得到正確答案,但誰也不會認為這個孩子幼稚可笑,因為他這樣做,完全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相反,如果這個孩子聽到有人問他太陽光的顏色,他就往一間暗室跑去,人們不但不認為這是一個天才,反而認為他是一個古怪的孩子。

    在暗室中觀察陽光,實際上也是一種反常的行為。牛頓開始時把這作為「一種十分有趣的消遣」,表明他並沒有期望此舉能有多大的收穫。

    另外,在進行分析活動的過程中,情緒可以影響人對信息的選擇,因而情緒可駕馭人的行為,支配人同環境的協調,影響人對環境信息進行分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