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超能分析力 第5章 分析力的基礎 (1)
    儲藏你的知識,用它們來觀察、分析、思考,你會發現,你在接近你的目標。

    知識的動力

    在正式進行論述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看一下知識在分析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一艘載客潛艇在海底航行時不幸失事。艇上遊客是10對度蜜月的新婚夫婦。失事後,9對夫婦和3名艇員的屍體漂浮到海面上來,只有一對夫婦生還。警方認定他倆是毀艇謀殺的嫌疑犯。這對夫婦有口難辯,也說不清為什麼其他人都遇難而只有自己生還。在法庭上,才學淵博的律師為他們作了申辯:潛艇撞裂後,艇上的人紛紛拚命爭搶救生圈逃命,這對夫婦沒有搶到。他們只尋到一塊木板,慢慢地升上了水面。到底兇手是誰?是潛水減壓症。在海底,人們隨著6倍於陸地的強壓,全身血液溶入大量空氣,主要成分是氮氣。他二人借助木板,上升較慢,近似自然減壓,氮氣自然從肺部呼出體外,所以安然無恙。其他人靠救生圈,上升很快,氮氣來不及呼出,在全身各處形成氣栓,阻塞了心、腦及週身的供血,造成了暴死。律師的辯護啟發了人們,後請法醫驗屍,果然發現死者們血管裡有大量氮氣栓,心臟和腦因嚴重缺血而壞死。至此,那對夫婦才得以解脫。

    通過此例,很容易就得出這樣的結論:擁有知識是進行分析的前提。律師所以能拯救那對夫婦的生命,與其說是因為律師的善辯,倒不如說是因為律師具有淵博的專門知識,他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

    在古希臘,所有知識都是來自於個人的經驗,而每個人對事物的感受不同,因此,知識僅僅是相對於個人而言的,沒有絕對意義的知識。

    柏拉圖認為:知識是經過證實的正確的認識。人們只有在正確方法論指導下獲得的認識才是知識,否則只能叫想法或信仰。

    羅素認為:知識是一個意義模糊的概念。

    德魯克認為:知識是一種能夠改變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是經過人的思維、分析、整理過的信息、數據、形象、意象、價值標準以及社會的其他符號化產物。

    是什麼東西使得我們掌握的知識能夠被隨手運用,而不是佈滿灰塵地儲藏在某種心理閣樓中?我們如何才能夠對心理機敏狀態——它看起來似乎讓人們能夠馬上認識到相關線索的重要性——獲得最好的理解?是否有什麼證據證明確實存在此種心理機敏狀態?諸如此類的問題追問的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讓我們能夠時刻準備著把握突破的關鍵時機。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整天都要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基本前提是知識和以知識為中心的概念。有豐富的知識可以啟迪人的靈感和智慧,可以拓寬認識和分析的視野與思路。解決問題要靠以知識為基礎的思維、分析、判斷和選擇能力。有證據表明:傑出的科學家和成功者之所以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具有豐富的知識。

    傑出人物無不知識淵博,同時,他們又都具有強大的知識更新能力,拿破侖皇帝是偉大的軍事家,而他最大的貢獻則是法國民法典;柯南·道爾筆下的著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思維之所以非常敏捷、極富邏輯性是因為柯南·道爾的智慧。如果柯南·道爾沒有淵博的知識功底,無論如何,他也塑造不出福爾摩斯這個智慧的偵探形象的。

    下面這個例子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探長和絲米小姐約好晚上8點鐘見面。絲米小姐是最近發生的一樁血案的重要見證人,探長要向她瞭解一些情況。

    晚上8點鐘,當探長推開絲米小姐家的房門時,卻意外地發現房門虛掩,屋子裡空蕩蕩的。探長知道情況不妙。他走到一張寫字檯旁,發現上面放著一台計數器,上面顯示著一道算式:101×5。探長很快意識到絲米小姐出事了,於是馬上拔腿衝出屋子,前去營救絲米小姐。探長怎麼知道絲米小姐出事的呢?這是因為101×5=505,在計數器裡顯示作505,似SOS。

    如果探長不知道SOS是求救信號,看到505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想到這跟絲米小姐出事有什麼聯繫的。

    可見,擁有一定的知識是分析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涉獵廣泛的知識,知識能夠使人聰明起來。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知識會讓觀察者的眼睛變得更加明亮。缺乏正確的知識會讓人們產生盲點,阻礙人們對問題的分析。擁有正確的知識並且能夠隨時靈活地運用它,這是人們要獲得頓悟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在分析訓練中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專門用來學習知識的,不過這種知識學習是服務於分析能力發展需要的,是為思維的層次進化打基礎的,我們稱這類知識為智慧型知識,它包括科學、政治、經濟、軍事、藝術、文化、經營、管理、社會學、邏輯學、心理學、哲學等各個領域的核心知識。有時候為了活躍思維、更新觀念、客觀分析,還必須學習一些最新、最前沿的知識,這時候,新知識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分析訓練。

    所以,分析與知識的關係無疑是非常緊密的。沒有大腦思維的創造性活動就不會有知識的產生,而不同時代人們的活動又都是建立在相應的知識層面上的。所以,儘管分析和知識是兩個相交的圓,但是絕對脫離知識的分析訓練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現實的。這就如同生活在沙漠地區的人僅憑道聽途說是永遠無法真正想像出大海的波瀾壯闊一樣,沒有現代知識背景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培養出現代的分析方式。

    一、兩種基礎

    清楚地瞭解你應當知道些什麼,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你能否開始分析活動的前提。僅僅是知道還不夠,除了擁有正確的知識之外,人們還必須能夠調用此種知識。人們往往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知識,但是卻不能夠將他們的所知調用出來。許多頓悟性謎題往往就是利用了人們的這一弱點。下面一夫多妻這個例子就是如此。

    一男子把家安在某個小鎮中。他先後與同住在該鎮中的10名婦女結婚(marry),並且,從來沒有與其中任何人離婚,也沒有違反任何法律,而且她們之中亦沒有任何人死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諸如這樣的謎題往往使得人們讓自己擁有的相關知識繼續閒置在內心深處,它們從一開始就製造了一個錯誤解釋的陷阱。人們可能會認為這個男子住在另外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法律非常寬鬆或者屬於某個非常獨特的宗教體系。但是不是如此呢?標準答案是這名男子是一個牧師,他讓這10名婦女分別與不同的男子結了婚。單詞marry(結婚)有兩個非常相近的意思:「與人結婚」和「主持婚禮」。這個問題的表述讓人們首先想到第一個意思,從而壓制了第二個意思。每個人都非常清楚這個單詞有兩個意思,但當第一個意思已經端坐在聚光燈下的時候,要調用這個單詞的第二種意思是很困難的。

    心理學家約翰·布蘭斯福特和他的同事們用這個問題(表述與這裡稍微有些不同)以及其他類似的問題做實驗,以證明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調用「惰性知識」來分析問題是多麼的困難。

    他們的實驗證明,即使此前開展某個活動讓參與實驗人員短暫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牧師主持人們的婚禮這種日常生活場景上,他們往往還是無法進行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

    他們的研究還表明,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運用相關知識,與只是讓知識儲存在腦海中比較起來,更有助於人們使自己掌握的知識處在活躍狀態,並推動人們對問題的解決。

    人作為分析問題的主體,都擁有一定的知識,稱之為「背景知識」。主體所擁有的背景知識狀況首先是由其知識種類決定的,其次取決於各種知識的多少。如認識主體掌握了多少人文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有多少理論性知識和實用知識,特別是有多少經驗(直接知識),這都是主體知識結構中最主要的構成成分。

    故意(比如在謎題中)或偶然地(比如在現實世界的問題中)讓人們作出狹隘的假設並使得相關知識塵封起來。儘管如此,我們在分析的過程中,總有一些知識是處在前景之中的,它們更容易被激活或調用,另外一些知識則處在背景之中。是否知道相關知識並不具有什麼絕對性,它只是個程度問題。

    分析問題時的前景知識更可以讓人獲得頓悟。

    有這樣一個案子:

    羅克威爾死了,據他的妻子講,他在禮拜過程中睡著了,夢見自己身陷於法國的大革命之中,被革命派抓住,然後被判處砍頭之刑。當夢中的斧頭朝他的脖子落下來的時候,他的妻子注意到他睡著了,於是用扇子輕輕地敲了一下他的後脖子。此種驚嚇讓這名男子當場死亡。

    法官卡爾在處理這件案子的過程中,遇到了障礙。比德森向他提出了脫離固有分析方式的建議:注意自己可能作出的錯誤的假設。這對他根本就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然後比德森又給了他另外一條建議:試試在更大的範圍內來看待這則故事,即將它放在更大的場景之中。這個建議馬上就讓他獲得了突破。卡爾說起初他是從做夢的那名男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也就是從這名男子自身在夢中夢見法國大革命的角度來考慮的。當比德森給了他提示之後,他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閱讀這則故事,也就是從妻子的角度,之後他馬上意識到這名男子的妻子根本無法知道她丈夫夢見了什麼,其他任何人也是如此。

    因此說人們的兩種知識基礎——惰性知識和背景知識,如果不能得以恰當地運用,那麼很容易給人製造出陷阱,在很大程度上將阻礙人們的分析力,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二、合理的原則

    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量是如此之大,儲備一定的知識就成為你成功的根基與底蘊;又因為知識的變化如此之快,知識的更新就成為必然之事,是不至於落伍的惟一手段。因此,吸納知識是一種能力,如何富有成效地儲備知識,吸收什麼樣的知識,怎樣才能既儲備又同時將它運用於實際,將決定你的分析能力。

    信息比知識範圍要小一些,現代科技提供了接收信息的技術手段,但人本身必須具備接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會搜尋、整理、判斷信息。此外還必須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在大腦這座「未來工廠」內生產出優秀的產品。從一定意義上說,這種分析能力,可稱之為知識社會的生產力。

    但不被分析利用的知識不再是知識,正如埋在地下的金礦並不等於黃金一樣,只有能夠加以分析利用才能成為未來的知識。

    賓斯是哈佛商學院的博士生,成績非常優秀,畢業後,幾家大型的跨國企業爭著要他,他經過再三的衡量,去了實力最強的福特公司。公司非常重視他,把他安排在重要部門,並對他期望很高,他自己也決定不負眾望,拚搏一場。

    可是,他總覺得力不從心,他的知識儲備是夠多的,就是不會應用到具體問題上。一次,上司讓他提一個銷售方案,當然,這涉及到對市場購買力及前景的分析、預測。他調用自己知識儲備的時候,總是感覺它們支離破碎,不成體系,更談不上再把它們用於分析綜合了。

    最後,他被炒了魷魚。

    可見,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不見得就萬事大吉了,關鍵是看你會不會運用它。這就涉及到建立一個怎樣的知識結構的問題。

    經斯馬特博士分析,具備「T」型的知識構成較為合理,也能符合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必須具備多學科、跨學科的經過精選的、寬厚的知識面,這是「T」的一橫;另一方面也要具備某一些專業的縱深知識,這是「T」的一豎。做到專博結合,兩相兼備,從而成為能夠跨越幾個知識領域的「通才」。

    因此,在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學習新知識之前,應該掌握一些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原則。這些原則不是一般意義上對學習者的要求,而是必須遵循的準則,離開這些原則的支撐和指導,要建立任何具有實際意義的知識結構都是不可能的。

    1.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體現的是知識內在的邏輯聯繫和必然性。在建立自己合理的知識結構時,必須從總體上來考慮知識的功能和效應,片面零散、支離破碎的知識不可能提高一個人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的內在結構和體系應該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個別到一般的規律,這些原理都是符合學習知識的過程;而好高鶩遠、脫離實際地追求博大精深只能是一種幻想。

    用整體性原則指導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結合自己的整體目標,先從宏觀上把握對自己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知識,然後再從知識的內部融會貫通,完整掌握,而不能滿足於淺嘗輒止和一知半解。一種職業、一個崗位總是對從事它的人提出特定的知識要求,這些知識的本身總是一個個有機的整體,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價值,越能從整體上把握,它的價值就越大。

    2.重點性原則

    知識是海洋,無所選擇的吸收反而會阻礙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建立合理知識結構的過程中,重點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哪些必須具備,哪些可以省略?這樣,才能確保合理知識結構構建的有的放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