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超能考試力 第29章 考試大集訓 (3)
    絕不能滿足於掌握一點點知識就自鳴得意,自以為了不起,在以前的學習中,由於學校的安排和教學大綱的要求,自己已經擁有了一個知識的圓,這個圓經過自己的努力之後,已有了相當的把握和能力,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現在參加考試,考試的內容具有相當的範圍和限制,它不可能考一些與自己學習內容無關的東西,它只是在自己圓中有所發揮。

    只要自己信心足夠,思維清晰,頭腦靈活,方法得當,就可以戰而勝之,儘管它們有一定的難度、深度、高度,只要努力是可以攻下來的。應該看到難的地方不光是自己難,競爭者也難,在困難面前,誰有信心,誰有勇氣,誰去努力,誰就能走在前面,得到勝利的果實。

    如果一遇到困難,就想到這下完了,自己不如別人,尤其是對整個考試產生負面影響,讓愁雲籠罩了自己的心扉,壓抑了自己的情緒,處於消極悲觀之中,那就無法更好地進行考試,也就無法獲得考試的成功。

    其四,靈活。全腦學習一再強調,所有的學習都是圍繞著開發大腦,激發潛能,掌握和運用知識,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掌握。

    就是說學習的過程就是開發大腦智力的過程,提高能力的過程,大腦智力和能力體現在靈活機動、隨機應變上,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要靠靈活機動,在考試時,尤其是在遭遇難題時,不更應該發揮它的優勢嗎?

    遇到難題,往往處於膠著狀態,不前不後,不上不下,主要就是因為思維不靈活,沒有找到更好的解決途徑或角度。如果這個時候變一變、動一動、改一改、翻一翻等,很可能就會解決問題。具體來說可以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A、改變主次。在考試過程中,隨著每次考試的目的、命題、性質、形式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要求、重點、分值、難易、大小等,根據具體情況分配時間和精力,在平時訓練中,也要根據這個要求訓練自己靈活調度、隨機應變的能力,把訓練這種能力遷移到考試中,就可能取得良好的考試效果。

    B、切換。在訓練中對不同的試題進行審題,弄清題意之後,嘗試去解決,有時遇到困難無法繼續進行,有時感到頭緒太多理不清楚,此時可以轉換角度,從側面、反面或者立體綜合,往往轉變一個角度就會找到新的途徑,這個新的途徑往往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C、改變答題的順序。通常答題從前往後做,它與試卷的排列規律從簡到難、從淺到深是一致的。不過每一個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強弱等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有時碰到不能做的題,找不出辦法來解決,如果在這裡苦苦耗下去,既浪費了時間,也打亂瞭解題的思路,也影響瞭解題的情緒,帶來心理壓力。

    這時應該從全局出發,暫時放下,繞過去,等到做完其他的試題之後,再回過頭來解決,雖然這個問題一時受阻,但並沒有影響整個考試大局,最後能夠攻克最好,如果不能攻克,它也只是局部的損失,而沒有影響全部。

    如何進行考試心理訓練

    心理穩定是日常做事和考試正常進行的基礎。穩定的心理來自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

    遇事冷靜分析,不焦不躁,沉著穩重,膽大心細,心理自然穩定。對於考生來說,如果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較強,考試時心理就容易穩定,如果平時基礎不好,壓力又大,思想波動必然就大。

    心理訓練首先要訓練一種處事不驚、成熟穩重的心態,尤其是進入角色,產生一種定律,能夠排除雜念,輕裝前進,高度集中注意力,強化思維焦點,這樣就不容易引起情緒的波動和心理障礙。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遇到難題時,有的人過於緊張,而有的人卻過於稀鬆,這兩種心理都對解決問題不利。在考試中自然也是如此,尤其是遇到難題的時候,這兩種傾向表現得較為明顯。

    有時就是同一個人也會因某一個問題而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例如在考題中發現有些問題比較熟,可能就想當然,也許這些比較熟的地方並不是自己想當然的內容,如果匆匆下筆,草率答題,往往南轅北轍,效果適得其反。

    有的地方因為陌生,覺得自己平時沒有涉獵過,覺得不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而出現緊張、焦躁不安,也會影響考試。在考試之前進行的各種模擬考試,單元測驗等大大小小的練習,都可以當做是心理訓練,做這樣的訓練,可以多一些不同角度的練習,掌握各種題型的規律和不同的解法,減少在考題中可能出現陌生感的機率,也可以進行一些題型不同的練習。

    在這些練習中,漸漸培養自己穩健、沉著的性格,不亢不卑,不緊不松,泰然處之。

    對掌握的內容可以進行反覆的自查、互相檢查或進行模擬考試,模擬考試訓練既是對知識的摸底,又是對考場經驗的積累,同時還是對心理素質的訓練。

    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的話,我們主張適當多做一些檢驗或模擬考試。大家知道,一個歷經炮火洗禮的戰士,他會在戰場上表現得相當機智和勇敢,身經百戰,方能百煉成鋼。

    在考場上也是這樣,歷經大大小小的考試,形成一種心理慣性,他就不會為某一次考試而過於焦慮,以致帶來巨大的心理障礙。尤其在遇到一些重大考試之前,應該做一些難度相當的模擬考試。

    這種考試的難度、強度同正規考試比較接近,經受過這樣的訓練,在重要的考試中就不會過於緊張,因為在這之前已經培養出了相當的心理承受力、負荷力和壓力。

    考試心理訓練的另一個重點是挫折承受能力。失敗和苦難是生活的老師,這句話有點類似於失敗是成功之母,意思是人人都離不開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這是現實生活告訴我們的。

    但是有的人往往遇到挫折和失敗一多,就容易迷失自我,當然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為成功創造條件,這種心理也是考試必須具備的心理。

    要在考試心理訓練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這樣就可以在重大的考試中經受住心理考驗。

    考試焦慮訓練

    考試是學校生活中最頻繁發生的事情。一個人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要經歷的考試成百上千,可以說到了大學,每個學生都已是考試老手了,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考試還是令人畏懼的,尤其是在期終、畢業、升學一類較重要的考試之前,許多人更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有時這種焦慮的情緒會導致應試者腦子的麻木,出現所謂的「懵住」現象,考試結果便可想而知了。可待考試過後再看試卷,便覺得試卷內容並不如自己考中認為的那麼難,許多不對的地方考後全會了,這是為什麼呢?這便是由考試焦慮所引起的一種副作用,考試時緊張導致對知識的暫時性遺忘,影響了知識、能力水平的正常發揮,所以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發揮最佳狀態,學生必須有良好的應考準備。首先,積極的迎考必須有堅實的知識作基礎。對所考科目的概念、定義、定理、定律等,都瞭如指掌、研習透徹,做到「胸有成竹」,而要做到這點必須靠平時學習中的努力,不是考前幾天乃至一星期、二星期的突擊所能達到的。其次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

    考前對考試的範圍、難度等最好能有所瞭解,考試時對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對難題的處理等都應有一定的方法,考試經驗也是影響考試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再次便是要正確對待和處理考試焦慮。考試焦慮是大多數人在考試前、考試時都會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反應,如考試前極度不安、考試中頭昏眼花,甚至出現肚子疼,尿頻等生理反應,這都極不利於考生正常水平的發揮。所以,應正確處理好考試焦慮這一問題。以上三方面的因素都是考生在考前或考試時應解決的。當然對知識的掌握是基礎,沒有對自己掌握知識及能力的自信,也就談不上應考技巧及考試焦慮的控制。但是有了知識水平和能力作保障,是不是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呢?考試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沒有相應的應試技巧,對待考試焦慮沒有得心應手的方法也會導致考試的失敗,這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考砸」,而且這樣的結果更讓人沮喪、後悔莫及,因為你本可以取得比這好得多的成績,只是因為你在處理考試焦慮及應試技巧方面的「無知」便使你處於這般讓人羞愧的境地,真的是很「冤」的。所以,考前在複習知識的同時,注意對控制考試焦慮的重視,也加強應試技巧方面的訓練,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焦慮是天生就有的嗎?焦慮是人們對當前活動或未來活動的預想(如危險、威脅、需要努力而又無能為力的苦惱等)而產生的帶有不愉快情緒的適應行為,表現為不安、憂慮、緊張甚至恐懼。焦慮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在實踐中習得的一種經驗,所以它帶有很大的認知成分,對考試的態度認識會影響考生的焦慮水平(這一點我們在控制考試焦慮中會詳細講述。)焦慮的產生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某種刺激的出現使人體產生條件反射性的焦慮。如有的考生一看到桌上的考卷便會手腳發涼,而事實上他並未看試卷的內容。2、當個體認為所處的情境具有威脅性時,身體各部分(包括肌肉、腺體、神經)會做出反應——完成或是逃避。3、由於感到肌肉的緊張、腺體的分泌和神經發出的信號(不一定是意識到的)而產生不安感。4、上述身體的生理反應使個體感到不舒服,因而試圖擺脫。5、所有對不舒服狀態的反應形成謀求平安解脫的動機,若這些反應無法解脫,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影響焦慮的因素1、個體的生理成熟。

    年幼兒童容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神經易興奮,容易產生焦慮;開始步入青年期的初中生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隨著生理成熟度的增加,焦慮情緒可以減輕。2、個體的心理狀態。焦慮是個人心理現象的不平衡的表現。心理健全、平衡者不易產生,而心理失調者易產生焦慮,而且焦慮所產生的副作用也大。3、個性開朗、自信的人較少產生焦慮情緒,而自卑、多疑、虛榮心強的人易產生焦慮。4、身體狀況健康的人較少焦慮,而生病、疲勞時易產生焦慮。5、家庭和學校環境家長教育孩子的態度很能影響孩子的心態,過於嚴厲者往往會使孩子過度焦慮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而寬鬆、民主的家庭氣氛能養成孩子健康、良好的個性,也不易產生焦慮情緒。同樣,學校的環境寬鬆與否、氣氛緊張與否都影響到學生的焦慮情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