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博弈 第39章 遊戲中的規則廢立 (4)
    這就是說,陛下你應該講原則,不要耍小孩子脾氣。一席話,說的宋太祖自知理虧,但奈於情面,他一言沒發,站起來就回宮了。可是,固執的趙普卻緊追不捨。宋太祖入宮,他就立在門外等候。出以公心的趙普,很有你不批准,今天就不善罷甘休之意。宋太祖一看,也沒有辦法,是自己不對,就批准了他的要求。

    宋太祖終於實現了全國統一的願望。他經過了16年艱苦的南征北戰,才結束了從安史之亂到十國紛爭的200餘年的割據局面。這是他對中國多民族國家的一個重要貢獻。

    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

    《湘山野錄》中說,一個雪夜裡,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燼餘錄》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並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於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紀聞》裡說: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德芳叫來。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卻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后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宋皇后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給你了。」

    另外,據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后的意見。說是杜太后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綱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裡,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也就是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據。

    這一切,都使人們產生了許多疑問。

    一是趙匡胤死時的「燭光斧影」。

    按說宮廷禮儀,趙光義是不可以在宮裡睡覺的,他卻居然在宮裡睡覺。太監、宮女不該離開皇帝,卻居然都離開了。忙亂的人影、奇怪的斧聲,以及趙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訴人們,這是一場事先策劃的血腥謀殺。

    二是王繼恩假傳聖旨。

    王繼恩有何膽量,敢違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該傳趙德芳,卻傳來趙光義?倘若事敗,不是殺身之禍麼?這種說法,只不過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同時掩蓋了殺兄的罪行。

    三是「金匱之盟」的真偽。

    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值壯年,他的兒子德昭14歲了。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群龍無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賢明,怎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才列舉證人、公佈出來的。為什麼不在趙匡胤死時,堂堂正正公佈出來呢?

    還有一些疑點,也使人們對趙光義有非議。

    趙光義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換年號。——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可是趙光義把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這就打破常規的迫不及待,只有一個解釋:搶先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裡有鬼?

    逼殺趙匡胤的長子德昭,趙匡胤幼子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趙匡胤的遺孀死後,趙光義不按皇后禮儀發喪。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卻相信他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把皇位又傳給了趙匡胤的後代。這裡說的是宋高宗趙構傳位的事。

    據說趙構沒有兒子,誰來繼承皇位呢?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趙匡胤是開國之君,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起初,趙構對這種議論嚴加貶責。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主意,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宋太祖趙匡胤帶他到了「萬歲殿」,看到了當日的「燭光劍影」的全部驚景,並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兒孫,國勢才有可能有一線轉機。」於是趙構終於找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慎,並且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時離那個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經有187年了。

    這恰恰說明了:趙構承認了祖先的罪孽,也給了趙匡胤之死一個基本的答案。

    時勢造英雄。在群雄並起的混戰中,趙匡胤,便是這些英雄中的英雄。他以豪俠之氣,把眾多的英雄團結在自己身邊;又以卓越的軍事家的才幹,東征西伐,南戰北討,用武力消滅了一個個爭雄一方的霸主,結束了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統一了中國,為這段歷史劃上了一個句號。在統一全國之後,他高瞻遠囑,以宏大的氣魄,鋼鐵般的手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文治國,軍政分開,削弱藩鎮勢力,強化中央集權;建立任期缺席,削除了地方勢力的終身制和世襲制;提倡農業,鼓勵農桑,制定了一系列優惠農業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注意培養人才,健全了科舉制度,大興學校,尊重知識;注意發展文化事業,組織官員編纂重要典籍,出版印刷,使宋代的出版事業進入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整頓吏治,嚴法峻刑,處置了一大批貪贓在法的高官,使社會迅速從亂到治,走上了穩定發展的軌道。

    趙匡胤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僅醫治了國家數十年的戰爭創傷,也為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帝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趙匡胤還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於官宦之家,少年狂放不羈,頗有幾分紈褲子弟的味道;及長,因得罪朝廷,干犯龍顏,被迫浪跡天涯,因此又有點兒流浪漢的成份。這個流浪漢後來居然當上了皇帝。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從「安史之亂」到陳橋驛兵變二百零五年間,中原藩鎮割據,互相攻戰,朝代更替不休,國無寧日經濟凋弊,人民飽嘗了戰亂的苦難,國家統一,發展生產,安居樂業,已成了人心所向,眾望所歸,這一歷史使命擺在面前,待人承擔,後周名將趙匡胤,英勇善戰,軍功卓著,深受周世宗器重和將士的擁戴。公元959年,周世宗駕崩,年僅七歲的太子柴宗訓繼位,皇帝年幼,擔不起歷史重作,將士擁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作天子,於公元960年在這裡「黃袍加身」,做了大宋的開國皇帝,順應了歷史的發展。

    趙匡胤之所以能夠稱的上一代名帝,與其偉大功績和完美的人格魅力是分不開的,主要表現在:

    宋太祖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一舉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長達200年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戰亂局面。使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終於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我國歷史上有兩次名副其實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國,作為五代十國的終結者和大宋王朝的開拓者,趙匡胤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呈前啟後的重要人物。

    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的實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於後人有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的稱譽,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稱的上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以宋太祖為首的宋初領導集團集體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使宋初的社會經濟迅速呈現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減輕徭役,賦稅專收,以法治國,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澄清吏治,勸獎農桑,移風易俗等一系列英明決策,不僅盡快醫治了200年的戰爭創傷,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榮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另外宋太祖本人極具幾盡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進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世史學家津津樂道。

    與歷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創建的宋朝以其鮮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國文治盛世的頂峰,可謂中國君主專制史上的最開明的一個王朝,因此,儘管宋朝300年的基業中,長期積弱,但在民間卻享有盛譽,並對後世歷代產生深遠影響。

    心懷大度可以表現在對後周舊臣的懷柔政策上,張永德原本是後周皇親,是位權臣,趙匡胤當皇帝後,在張永德面前,從不以荒地自居,仍然像從前那樣尊稱張永德為駙馬,而不呼喚他大名,加封他為侍中,授武勝節度使。即使對企圖阻擋自己篡位的大將韓通,在其被殺後也追封中書令,下令厚葬,並經常對旁人提起韓通對後周忠心可嘉。早年趙匡胤投奔隨州刺使董宗本,可是其子董撙誨經常欺負他,趙匡胤不久又不得不踏上坎坷潦倒的流浪生涯,但是趙匡胤發跡以後,並沒有報復董遵誨,反而不記前嫌重用了他。

    有過必改。人生在世,誰能無過,而知過能改,卻並不容易,更何況是在封建年代的一國之君?趙匡胤聞過必改的例子很多,在此僅舉一例趙匡胤出身行伍,喜歡打獵,一次打獵從馬上摔下來,就惱羞成怒的把馬給殺了,回到宮中十分後悔自己的舉動,認為馬是沒有錯的,錯的是自己,自己貪圖一時快活,不應該殺馬,從此就不再出去打獵。

    崇尚節儉,杜絕奢侈。一次,宋太祖17歲的的女兒穿了件華麗的衣服,宋太祖對女兒的奢華打扮十分反感,就訓誡她「以後不要穿這種華麗的衣服,皇家子弟要注意自己的影響,不要引領這股奢華的風氣,」公主聽了以後很慚愧,連忙跪拜致歉。想想看吧,堂堂大宋帝國的公主難道連一件高貴點的衣服都穿不起嗎?不是,因為出身中下階層的趙匡胤瞭解體恤民間的疾苦。

    歷代帝王中的功夫魁首。在我國歷史上,開國皇帝大多能橫刀立馬征殺疆場,但是根據歷史文獻,官史,野史記載。真正能在中國武術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只有宋太祖趙匡胤,可謂歷代帝王中的第一武林高手。趙匡胤出身武將世家,其父趙弘殷精於騎射,趙匡胤小的時候就隨父學武,年輕時出來闖蕩江湖,訪名師,拜高人,見識和武藝都有了很大提高,後來投軍郭威帳下,屢建奇功,成為後周第一流的大將。相傳趙匡胤的蓋世武功主要集中在拳術和棍術,其武功已在多年的實戰中發展成自己的獨特體系和套路,其拳術被尊稱「太祖拳」,也稱「趙家拳」。身為武林高手的趙匡胤還擅長棍術,創立了「騰蛇棒」有36路棍法,被成為棒術的開山鼻祖,人稱宋太祖「一條棒等身齊,打下四百軍州都姓趙」。種種記載都表明,宋太祖趙匡胤是歷代帝王中武功之魁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