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指歸 第38章 論禪札記 (9)
    根據傳統的說法,禪宗的故事是很簡單的。一次[在靈山會上]有位信徒向釋迦牟尼獻了一束花。釋迦拈起一朵花[但並未說話],各大弟子皆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這時有個弟子大迦葉【Mahakasyapa】,乃向佛微微一笑。釋迦乃說:「達迦依【Kashima】懂了!」乃以秘偈和佛法[所謂「正法眼藏」]傳給大迦葉。這個[有名的「拈花微笑」的傳統故事,]據說便是禪宗的開始。這樣便代代相傳,一共傳了二十八代。這第二十八代祖師便是菩提達摩【Bodhidarma】。相傳他於公元500年左右[約在中國南朝齊梁之際]到達中國。達摩蒞華之後又[在中國信徒之中]把秘偈[和袈裟]所謂「衣缽」一代傳一代的傳到「六祖慧能」。慧能為廣東人,是個文盲,原來是位「獦獠」[當時廣東境內的一種半開化的少數民族]。慧能雖不識字,但是他一路做工行乞遊方到了北方,終於被「五祖弘忍」所賞識,乃於某日午夜秘傳以「衣缽」,乃成為「禪宗六祖」。[這便是中國佛教史上有名故事,說他在牆上寫了一首「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的那一段公案。]

    自從這位不識字的和尚接得了衣缽,其後禪宗中的五大支都出自此門……這是中國佛教史上傳統的說法。簡言之,便是自釋迦以後,禪宗在印度共傳了二十八代;[達摩東來以後]在中國又傳了六代。在六祖慧能以後,中國各門禪宗都是從「六祖」這一宗傳下去的。這也就是一篇禪宗簡史。

    但是只把這一傳統說法稍加考證,我立刻便發生了疑問。我不能相信這一傳統說法的真實性。在1923年和1924年間,我開始撰寫我自己的禪宗史初稿。愈寫我的疑惑愈大。等到我研究六祖慧能的時候,我下筆就非常猶豫。在此同時我卻對一個名叫神會的和尚發生了極大的興趣。根據唐代所遺留下來的幾篇有關文獻,神會顯然是把他那不識字的師傅抬舉到名滿天下的第一功臣。

    慧能——如實有其人的話——顯然也不過是僅僅知名一方的一位區域性的和尚,在當地傳授一種簡化佛教。他的影響也只限於當時廣東北部韶州一帶。他的教義北傳實是神會一個人把他宣揚起來的。神會為他拚命,並冒著殺頭的危險,經過數十年的奮鬥,最後才把這位南方文盲和尚的教義傳人中原!

    [由於史料有限,]我只是讀了點有關神會的文獻,便對這位和尚另眼相看。在我把中國所保存的資料和日本出版的東京版《大藏經》和《續藏經》【尤其是後者】搜查之後,我終於找出了有關神會的大批史料。那些都是中國和尚和佛教信徒們執筆的;許多竟然是唐代的作品。其中部分唐代史料,使我對神會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興趣。例如7世紀有一位叫做宗密的和尚,他在談到他當時的禪宗時,對神會便給以崇高的地位。據宗密的記載,那時禪宗已有了七支之多。神會和尚的[「荷澤宗」]便是當時的七宗之一。

    但是這位不顧生死,為南方禪宗而奮鬥,多少年遭迫害、受流放,終於經過安史之亂而獲政府加惠的重要和尚,除了宗密所留下的一點點紀錄之外,他自己本身竟然沒有絲毫著作傳之後世。那時唐朝幾乎為安祿山所顛覆,玄宗逃離長安往四川避難。途中自動遜位之後,太子即位[靈武],重率諸將,以圖匡復。

    在這段戡亂戰爭的過程中,政府的財政卻異常拮据,士兵無餉可發,政府只好籌款應付。籌款的方式之一便是發放佛道二教的「度牒」。人民之中有欲皈依宗教,[或為免役免稅而皈依的,]可向政府納款領取「度牒」。每一度牒索款十萬錢。那簡直是一種國家公債。政府為推銷公債,因而借重這位年高德劭而又能說會講的老和尚,在東都洛陽幫忙推銷。神會推銷的成績甚佳。據說這項籌款的成功,實為戡亂戰事順利進行的一大因素。

    其後[肅宗]皇帝為酬庸神會助餉之勞,乃召請神會入宮,並於公元762年【肅宗寶應元年】在洛陽重修佛寺為其駐錫之所。是年神會便在該寺圓寂。享壽95歲。

    [上面的故事是根據宗密和尚的記載,和其他唐代遺留下來數種,有關文獻的紀錄。]根據唐代文獻,宗密和尚在9世紀上半期頗為得勢。[所幸的是]在唐武宗【公元841—846】迫害佛教的前夕,他便死了【宗密是一位頗有頭腦的和尚。他留下了一些有關唐代禪宗發展的史料。這些材料都是八九世紀中國禪宗史的最重要的資料】。

    神會死後[很多年,終於]被迫封為「禪宗七祖」。因此他那位不識字的師傅,廣東籍的慧能和尚也就間接被公認為正統的「禪宗六祖」了。

    這段禪宗小史說明了神會的重要性。他確定了由南方禪宗來替代了自8世紀初期便主宰中原的北方禪宗!

    北方禪宗的地位原是由兩三位有力的和尚[「楞伽宗」裡的九十多歲的高僧神秀,和他的兩位弟子普寂和義福]所確立的。他們被唐朝中央政府尊崇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兩京」是指當時的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三帝」則是指「則天皇帝」【武後自稱「皇帝」】和她的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這三位「皇帝」在宮廷之中對這些和尚大為尊崇。尤其是那第一位名叫神秀的和尚。

    神秀和尚於公元700年【武後久視元年】入宮,死於公元706年【中宗神龍二年】。在這些年中,北禪實在主宰一切。神秀和他的兩個大弟子不但備受[朝廷的]尊崇,同時在民間也都被偶像化了。[唐德剛案:據說神秀於久視元年入宮時,武後和中宗、睿宗都跪迎。他死的時候,長安城萬人痛哭,送葬僧俗,數逾千萬。其哀榮的盛況,亦不下於一千二百多年之後胡老師在台北的出殯大典。]

    神會和尚成其革命大業,便是公開的直接的向這聲威顯赫的北派禪宗挑戰。最後終於戰勝北派而受封為「七祖」,並把他的師傅也連帶升為「六祖」。所以神會實在是個大毀滅者,他推翻了北派禪宗;他也是個大奠基者,他奠立了南派禪宗,並做了該宗的真正的開山之祖。這就是佛教中的禪宗!

    1926年我以「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國方面三位委員之一的身份去歐洲公幹。那時英國決定退還[一部分]中國對英國的庚子賠款[作為培植留英學生之用],因為該款用途尚未完全確定,我應約去歐洲出席「中英庚款全體委員會」。我因而想乘此機會往倫敦和巴黎一查唐代遺留下來的有關禪宗的資料,那些未經9世紀、10世紀,特別是11世紀和尚們糟蹋過的史料。我想找出六七世紀,尤其是8世紀,偶然地被在敦煌保留下來的有關禪宗史的史料。

    這些敦煌寫本大致是第5世紀至11世紀[自北魏至北宋一段時期]的遺物,前後包括了六百多年。這寫本總共有10000卷以上,一直在甘肅敦煌一間石室之內被密封了[將近1000年]。

    敦煌原有幾座佛寺,多建築於巖洞之旁。其中有一座千佛寺,寺內有一間[密封的]石室。其中藏有萬卷以上5世紀以後的經卷寫本,許多也至遲是11世紀早期[北宋初年]的遺物。這一間被密封起來的石室,封外的牆壁上都繪有壁畫。那可能是戰爭期間,廟內的和尚在逃走之前,把這個圖書室封起,並畫上壁畫,使人不疑壁畫之後還有藏經。

    這千佛寺原為一座佛寺。但是在公元1900年前後已經是僧道雜居了。一次有一位[王]道士做打掃工作,無意發現這壁畫之後似乎有門的跡象。他把這門打開了,便發現了這些經卷寫本。這位道士既不識字,人又愚蠢,他乃打主意把這些卷子出售給附近鄉民[作為仙方]以醫治牙痛或頭痛。一般愚民也就向他購買這些仙方破片,燒成灰燼,加水吞食,冀圖治病。他們這樣對古物的摧毀已經有相當年月了,所幸敦煌人口稀少,所以這些「仙方」亦無從大量出售。他們這樣的買賣一直到1907年[始為學者們發現]。那一年[瑞典籍的考古家]斯坦因【SirAurelStein】從印度進入中國,沿途考古,一直到了敦煌。他聽說這宗大量發現的中古寫本,乃親往查訪。他向那位道士行了點約值七十兩銀子的小賄,便運走了七大車的卷子寫本,經印度而去,終為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所收藏。

    翌年,1908年,法國的漢學家伯希和【M.PaulPelliot】也聞訊往訪,也就從敦煌運走了大約三四千卷。伯希和因為能讀漢字,又懂一些中亞細亞一帶的方言,所以他說服了這位道士,讓他在千佛寺內住下,慢慢選擇。所以他後來運往法國「國家圖書館」的一些卷子,都是經過選擇的。那些只是重抄的佛經,他都一概留下不要,他取去的都是些普通佛經以外的佛教著作,以及有關道教、儒教的寫本,或是一些註明年代和人名的佛經鈔本。他並且把漢文以外的卷子,如梵文及中亞細亞方言等等寫本,都全部拿去了。所以巴黎所藏的敦煌卷子實是一部選集,和一些有年代和人名紀錄的鈔卷。

    伯希和自敦煌取道北京返國,在北京他找了些中國學者來幫忙查對這些中文卷子。這樣才驚動了中國的學術界,學術界人士才報告了政府,清廷中央政府乃立即通知甘肅地方政府,不再許外人竊取,並明令把全部卷帙運京保存。這一來全部敦煌經卷的古董價值乃舉世皆知。因此在該項鈔卷運京時,又被沿途偷竊。為應付點驗起見,偷竊的人又往往把長卷剪成小捲來充數。由於監守自盜的結果,上千上百的卷子又被偷走了。所以後來敦煌卷子,除了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北平圖書館」所收藏之外,還有千百卷被零售給中國和日本的私人收藏家。這便是這宗敦煌鈔卷的一段滄桑史;也可算我個人自述的一個註腳。

    長話短說,當我在1926年到歐洲去的時候,我想如有可能的話,我決定便訪倫敦、巴黎兩處的敦煌藏卷。看一看這一些唐代鈔卷,對於中國佛教史,特別是禪宗史有沒有新發展。我在倫敦看了100卷;在巴黎看了50卷。使我且驚且喜的則是我居然發現了有許多有關中國禪宗史的重要資料,尤其是有關8世紀中國北派禪宗和其同時的其他禪宗各支的資料。

    我在巴黎所發現的便是三卷未註明[人名和年代的]有關神會和尚的史料,在倫敦我也找到一份[類似的]殘卷。由於個人研究興趣所在,我對搜訪這些史料是早有準備的。所以這些資料我一看便知。因而我把它們照樣複製,回國之後再加以校勘,便在1930年把它們出版了。出版的日期是我發現了它們的後三年。我把這本書叫做《神會和尚遺集》[民國十九年,亞東圖書館出版]。這本書的問世實在是對重治中國禪宗史的一個里程碑。

    在1926年之前我們所知有關神會和尚的著述只寥寥659個字。這個短篇對這位禪宗歷史的真正創造者的瞭解實在太有限了。可是在1926年我竟然找到了約有20000字上下的資料。

    我在巴黎所發現的三份鈔卷,過去1200年都無人知曉。其一便是《神會和尚語錄》,此卷甚長;第二件是有原標題的叫《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這是一份戰鬥文獻,是神會對北派禪宗的道統真偽與教義是非的公開挑戰。因為南北兩派都自稱是祖述達摩的正統。另一殘卷則是顯然也是上述戰鬥文獻的一部分。[唐德剛案:英文稿此處語義混雜不清。譯文系參考《海外讀書雜記》重校的。]

    這份戰鬥文獻活生生的紀錄了神會和尚和一位名叫「崇遠法師」的對話錄。崇遠法師是一位問難者,[他向神會提出問題由神會加以解答]就像現代電視上[新聞節目裡]的主持人【moderator】一般。這位崇遠法師也是位性格人物,他把這幕劇弄得更為戲劇化。

    在這次問難中,崇遠法師問曰:「[北宗]普寂禪師名字蓋國,天下知聞……何故如此苦相非斥?豈不與[神會大和尚,您自己】身命有讎?!」

    神會和尚答曰:「我自料簡是非,定其宗旨。我今弘揚大乘,建立正法,令一切眾生知聞,豈惜身命?!」[原文錄自《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讀者亦可參閱柳田聖山主編《胡適禪學案》,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版,281頁。]

    這便是這位神會和尚的精神!當然,我並不是說神會這一挑戰是什麼樣的天才。我而且懷疑他這一挑戰是公正有據的。或者他的挑戰正和北宗所自我誇耀的一樣無據。我必須說,一部禪宗史包括神會在內,百分之九十都是偽造的。這是我的估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