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國首部商業領袖集體傳記 第61章 朱新禮:農業夢(3)
    「賣果難」老大難問題解決了。

    做果汁,看運城。

    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的運城市,面積一萬四千餘平方公里,集中了匯源、海升、中魯、安德利等十家果汁加工廠。

    2005年,在運城下屬的萬榮縣果園核心區,匯源投資了一個每天加工能力為2000噸的濃縮果汁加工廠。萬榮縣共種植了70萬畝果樹,早年有50萬畝找不到銷路,農民把蘋果倒在了路邊。當地縣長找上朱新禮,接連登門拜訪八次,最後一次他送來了萬榮的蘋果,上面有字「向朱新禮總裁致敬,萬榮人民歡迎你」。這是在蘋果套袋的時候,特意給蘋果套上剪有字樣的袋子,經日光照射,自然形成的。

    招商引資,對於很多基層的縣市來講,是政府工作重點,有時候一個知名企業的落腳能夠改變這個縣城的經濟面貌。有時候他們甚至不惜弄虛作假。匯源就吃過虧。曾經有某個縣假報當地水果種植面積達多少萬畝,匯源花了幾個億投資,結果一開工,一個星期水果就沒了。匯源連著虧了八年,這八年還買來苗子送給老百姓,讓老百姓種。這個廠現在才剛剛好轉。調查是朱新禮親自去的,他記得冒著雨去橙子園調查,結果那地方就一個橙子園。

    萬榮的誠意最終打動了朱新禮,他也確實調查到萬榮蘋果產量的真實性。第一期工程投資兩億元,2005年6月開始建廠,2006年即開始生產。萬榮工廠書記孫世增是當地人,他記得2005年前蘋果只有五六分錢一斤,好蘋果兩三毛一斤。2006年蘋果收購價格就升到三四毛,然後再漲到五毛錢。

    自運城沿著233省道一路向北,經50公里便到了萬榮。灰色的水泥公路將一望無際的蘋果林劈成兩半。在萬榮縣,匯源有五個合作的蘋果園基地,種植面積共19.6萬畝,預計年產量37萬噸。基地採取合作社的形式,農戶按村、按地塊分編號種植,有專門的植保管理員監督,使用肥料與農藥都需要記錄。匯源拒絕收購基地外的蘋果。

    高村是匯源在萬榮的一號基地。高村有人口兩千三四百,果樹是村民的主業。平均家庭收入三萬元左右,好一點的家庭一年收入五六萬元。有一戶果農家裡地多、人多,捨得投入,打了深井牽了管道安上水龍頭澆灌,年收入達十幾萬元。

    38歲的史中山不愛種果樹,基本在外面做修路的活。他的妻子在家種蘋果,家裡共十二三畝地,畝產四五千斤,口感較差的秦冠就賣給匯源,大概七八角一斤。紅富士可以鮮吃,價格高一點。「如果都是百萬富翁,誰願意種田呢?種蘋果比較可靠,在外打工不可靠,老闆跑了的話就拿不到工錢。」史中山說。

    高村1985年才實行分田到戶。一開始分田後,家家種小麥,窮得叮噹響。1987年,有些人家就開始種蘋果樹,種得早的就發財了。紅富士1995年曾經賣到三元一斤。現在大概1.3元一斤。

    現在高村的人基本不住窯洞了,窯洞都用來貯藏蘋果。村裡五百多戶人家,每年都有三十多戶蓋新房,再過個三五年,基本上家家都會住新房。在修新房的時候,他們會在院子裡挖地窖。從地面經一條深約兩米的豎井下去,就看見長15米、寬4米、高5米的地窖。牆壁用磚砌成,上面是拱形穹頂。果農每年11月採摘蘋果,用保鮮袋裝好,放到地窖裡,能儲藏至次年的四五月份。每個地窖可儲藏40噸蘋果。

    史致康是高村果農合作社的負責人,他不種蘋果,專門把果農組織起來收購他們的蘋果,再賣給匯源。他的穿著相對史兆蘭他們更考究一點,穿著白色襯衫、深灰西褲。2008年他在村裡買了房,花了13萬元。房子大門用棕紅瓷磚貼面,三米多高,嵌著匾額「福海金濤」,兩扇門是仿古的,漆成大紅,上面嵌著黃澄澄的銅釘,以及黃澄澄的做成獅子頭的銅門環。整個房子透著一股大紅大金的喜慶的艷俗。

    1989年,史致康初中畢業之後,就在河津市(運城下屬縣級市)打工,辛苦了一年沒有拿到錢。後來回到村裡打工,一天工錢三五元。他父親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幫外來的水果商做信息員,當中介,幫他們收購水果。後來,在路上因意外事故而去世。在史致康父親做信息員那兩三年,家裡每年有一萬元多的收入。在父親去世後,史致康接手了水果生意,最遠曾押運蘋果到湖南衡陽。有一次收購價1.4元一斤,但運到岳陽只賣了四五毛錢,一車蘋果虧了兩萬多元。2003年,史致康開始給果汁廠送貨,最早是給陝西一家果汁廠,第二年給運城另一家果汁廠送蘋果。2006年,他開始給匯源送貨。

    現在萬榮不存在賣果難的問題了,因為方圓100公里內有近十家果汁加工廠,匯源和其他廠一樣,存在收果比較難的問題。但匯源優勢比較大,建在萬榮核心果園區,同等價格果農更願意賣給匯源。匯源不欠款,口碑比較好。2011年3月,匯源就把史致康的賬全結了,有一家工廠到5月還沒有結賬。另外,匯源做內銷,果農們看得見摸得著,這也給了果農安全感。

    「十年後誰種地?」

    匯源常務副總裁趙金林曾去安徽碭山調查,當地有幾十萬畝的梨,一名果農管一兩畝地。趙金林去的時候正趕上水災,單兵作戰的果農根本無法為果園提供防洪、排澇的資金和設備,眼看著水果爛了。「包產到戶作為階段性政策是可以的,長時間不行,抵禦不了風險。」趙金林說。

    目前,匯源與果農合作的模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到水果收穫季節,技術人員直接到果園驗收;第二種是與果農簽保護協議,果農按照匯源的要求種植、管理,匯源負責收購,有一個最低保護價——萬榮即屬於這種;第三種是匯源直接向果農提供苗木、技術以及田間管理,這是匯源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重慶市萬州區,匯源即建立了一個無公害的柑橘苗木示範基地。柑橘的苗木從國外引進,以六元一棵的價格賣給果農,到柑橘成熟季節,匯源再收購加工。

    西起重慶市江津區,東至三峽之末湖北宜昌,這一片三峽庫區被劃作三峽庫區優質柑橘產業帶,匯源在庫區擁有3萬畝柑橘示範園。萬州就藏在三峽庫區腹心,在長江邊上,大巴山、巫山山脈綿延起伏。層層疊疊的柑橘林密佈於丘陵,灰磚砌成的農舍偶爾在密林的空隙閃過。

    2002年,匯源在重慶萬州建成一個年產30萬噸的果汁加工廠。中國柑橘研究所前所長、現重慶柑橘產業化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沈兆敏教授一開始建議先建原料基地、後建加工廠。朱新禮說,建10萬噸也是建,20萬噸也是建,30萬噸也是建。我要建就建30萬噸。沈兆敏問他,這樣投資是不是太大,太浪費了?朱新禮回答:浪費?要是加工的時候生產能力趕不上,怎麼辦?沈兆敏一下子覺得這是個做大事的人。朱新禮另有想法,先超前建廠,讓果農放心去種柑橘,不愁銷路。但2010年,因全國性水果價格上漲,匯源萬州工廠也面臨水果收購難的問題。

    在萬州區甘寧鎮牌樓村果園基地,沈兆敏站在山坡上,看著漫山遍野的果樹,感慨萬千:這裡以前全是一片荒坡,引來水、修了路、種下樹。每逢開花的時候,都能聞到橘子的香味。到十月月底,果實成熟的時候,一片金黃。他常去村裡指導種植果樹,與農民和果樹感情都很深,有些村子會把第一個摘下來的橘子特意留給他。2006年,重慶遇上百年一遇的大旱,持續100天沒下雨。他在家裡睡覺,都盼著下雨,「水果、水果,得要水呀,沒有水得死啊。」下雷陣雨的那天,他正躺在床上,聽見屋外風聲雨聲,一躍而起,往窗外眺望大雨,激動得連眼淚都下來了。

    萬州區高粱鎮新店村支書萬久明,大學畢業,擁有建築高級工程師的職稱,在外工作20年後回到家鄉新店村當村支書,月工資600元,基本上是倒貼。因為他在外有公司股份,加上在建築工程擔任總工有薪酬,還有一些房產出租,能夠補貼生活。他告訴我,看到家鄉幾十年沒有變化,想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為家鄉做一些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