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台商,為什麼成都、重慶完勝越南?
自2010年以來,蘋果的台資供應商的工廠佈局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以富士康連續跳樓事件為標誌,台資工廠普遍意識到,中國沿海不斷加大的成本已經難以容納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蘋果供應商們不得不遷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在此之前,蘇州和深圳的台資IT工廠也多次傳出將遷走的消息,其中尤其以遷到越南的呼聲最高。
但幾年下來,真正將主要產能搬到越南的台資工廠並不多見。2010年形勢更是急轉直下,中國中西部的成都、重慶、鄭州在這場殘酷的爭奪戰中大獲全勝,成功吸引蘋果的產業鏈內遷。
2010年下半年開始,富士康率先宣佈在中國內地的鄭州、成都、重慶、武漢等地新建工廠。在吸取了深圳廠區的教訓之後,富士康決定不再新建深圳那樣巨型的廠區,而是「化整為零」,將旗下各大業務板塊分在不同的地方。
涉及蘋果的產品,將來成都將會是iPad系列平板電腦的主產地。富士康宣佈在成都修建52條平板電腦生產線,規劃產能達到上億台。而河南鄭州則會是將來iPhone手機的主要產地之一。
可以看到,蘋果的代工工廠相當一部分採用半手工、半自動化的生產線,因此需要極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因此內遷後的選址通常都選在勞動力輸出大省,讓農民工可以就近工作。
這一過程是在富士康和蘋果的共同參與下完成的。蘋果在2011年年初的一份報告中指出,2010年富士康發生工人連續跳樓後,蘋果COO庫克曾率領管理團隊飛赴深圳富士康工廠,並由一個專家小組對工人狀況進行了細緻評估。最後蘋果得出結論,需要將工廠設在靠近工人家比較近的地方,這才有了2010年下半年以來富士康聲勢浩大的內遷運動。
以成都富士康為例,富士康要在2011年6月份之前在成都新招25萬名工人——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為蘋果服務的。這些操作工通常要求年齡在18到35歲之間,身體健康,能適應高強度作業。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任務,當地政府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滿足富士康的需要。2011年春節剛過,成都市勞動局就和富士康一起,在人流湧動的成都火車站北廣場設立兩個臨時招聘點,開出月綜合收入2200—2800元的薪水,現場截留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當地政府還把為富士康招工作為指標攤派下去。
類似的情形早就在富士康另一處園區的鄭州上演。1月18日富士康在鄭州火車站設點招攬返鄉農民工。鄭州富士康的招工簡章上表示:凡於1月22日前應聘成功者,到職後即發放價值約人民幣100元的床上用品1套,外加人民幣200元的紅包。此外,到職簽訂勞動合同後,公司即發放首月的生活補助金人民幣400元,另全額提供前往深圳園區參加培訓的路費、體檢費用報銷。
在蘋果供應商內遷的過程中,曾經歷了多次考察調研,這其中交通的因素也至關重要。
蘋果的產品在大部分情況下通過空運的方式運出。成都之所以能夠吸引到富士康的iPad生產基地前來落戶,其空運優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成都雙流機場改、擴建的完成,成都已經成了中西部航空貨運的樞紐,每天出港的電子產品超過百噸。成都還在機場修建了巨大的航空貨站,並修建了進出口航空貨物保稅區。成都海關率先在雙流機場海關啟動「一站通」通關改革,使95%以上的出口貨物能在15分鐘內辦結海關通關手續。
2010年年底,成都雙流機場開通直飛歐洲的全貨機航線,採用載重量達110噸的波音747全貨機執行,一周3班,且可以根據引進項目的需求,增加航班次數。
從成都起飛的飛機到倫敦、法蘭克福10小時,到溫哥華、巴黎、悉尼12小時,到洛杉磯14小時,到紐約15小時。全國去歐洲的貨運航線,成都是最近的。
目前,成都產的iPad主要經過中國香港,空運到美國。不過總體來說,空運的成本依舊是十分高昂的,富士康在內遷的過程中,也考慮到了未來其他形式的交通運輸方式。
例如,一台iPad電腦若以海運的方式從深圳運往歐洲,每台需要花費運費約4美元,如果以空運的方式運出,運費則在20美元到40美元之間。
在現代電子產品的出口中,只有高毛利,或者要貨急的貨物才會選擇空運的方式。iPad在上市初期,一直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全球缺貨,且毛利也不錯,因此適合空運。不過隨著平板電腦的快速普及,以及蘋果在iPad上開始實施低價策略,將來蘋果很可能會通過鐵路或者海運的方式運送iPad。
在這一點上,西部的成渝經濟帶的陸路交通狀況同樣有了較大提升。
目前重慶經過新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到歐洲的鐵路剛剛通車,再結合上內陸保稅區的規劃,未來重慶和成都到歐洲僅需十多天時間,而且不必再經過層層的檢查。這與從上海或深圳通過航運到歐洲相比能大幅縮短時間。
至於向美國東部、日、韓的運輸,成都、重慶則可以通過鐵海聯運的方式解決。兩天內貨品就可以由鐵路運往上海洋山港或是深圳鹽田港。在成都、重慶出關後無須在上海或深圳重新查驗,實現「零障礙通關」,所花的時間成本不會比蘇州、深圳出發相去太遠。
對於零部件廠商來說,西部地區在交通上同樣有著吸引人的地方。以印刷電路板為例,一些原材料需要從歐洲進口,又重又貴,沒有人願意用空運。過去走海運到上海或深圳,要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通過歐亞鐵路,只要10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還可以直接通到廠區,省時省力。
值得一提的是,內遷的蘋果工廠在工人工資上,並沒有比深圳、蘇州有大幅的降低。然而同等收入讓遷到中西部的工人感到更加穩定,使他們過上比在沿海更加體面的生活,這正是因富士康跳樓事件而備受質疑的蘋果需要解決的問題。
幾乎所有蘋果位於沿海的供應商,都曾面臨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即工人流動性過高,工廠需要付出新工人培訓的額外成本,且產品質量也很難保證。這些工廠希望,在內遷後員工隊伍能夠更加穩定,以解決上述頭疼問題。
此外,西部水、電、煤的價格,也比沿海一帶便宜30%—40%。綜合以上因素,蘋果供應鏈由深圳、蘇州一帶逐步內遷,已經是大勢所趨。
在富士康率先完成西遷後,蘋果的部分供應商也開始陸續內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同蘋果供應商對內遷的態度差別較大。
到現在為止,除深圳和蘇州之外,還沒有一個地方真正形成一個新的蘋果產業鏈聚落。對於蘋果來說,這也是一個需要立刻解決的挑戰。如何讓供應鏈快速完成重構,是一個需要迅速解決的問題。
一個可以作為參照的事件是,前幾年富士康曾經一度在山東煙台擴充了一定產能,但是其供應商依舊集中在蘇州一帶,這讓富士康的原材料運輸和最終出貨都不夠理想,成本難以下降。最終富士康決定將部分產能再轉移回昆山,供應鏈生態圈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目前,蘋果的供應鏈依舊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但是部分蘋果供應商已經開始跟隨富士康在內地新建工廠。這些工廠內遷時將會呈現出什麼樣的規律,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此外,重慶和成都激烈的競爭也讓一些規模不大的零部件供應商猶豫不決。由於重慶和成都間尚有三四個小時的車程,一些廠商並沒有實力在兩地同時設廠,所以一些供應商選擇在重慶和成都之間的地方建廠。
除了地理位置、交通條件這樣的硬指標,蘋果的供應商對軟環境的選擇也是十分看重的。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蘋果的組裝廠通常都會要求設立保稅工廠,以適應其產品的出口需要。
富士康之所以能夠在深圳快速發展,深圳市政府在軟環境上對富士康的大力支持功不可沒。以深圳海關為例,近年來為服務富士康,深圳海關作了大量流程上的創新。
保稅工廠(BondedFactory)是經海關批准的,並在海關監管之下,用免稅進口的原材料、零配件進行加工、製造外銷商品,可以對外國貨物進行加工、製造、分類以及檢修等保稅業務活動的場所。
在中國,保稅工廠的概念最先由富士康引入,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廠是中國第一家保稅工廠。這種形式大大提升了電子產品供應鏈的效率,蘋果則是最大的受益者。
由於蘋果的產品大都兩頭在外,即原材料高度依賴進口,而產品大部分出口,因此對於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商來說,進出口通道就是它的生命線,其效率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效益。
在傳統的海關監管模式下,電子產品代工廠家需要經外經貿部門審批,並由銀行建立台賬、海關保稅備案等繁瑣手續,還有大量批文、登記等要應付。儘管企業派專人來回奔波,但沒有半月甚至更長,進口的IT零部件不可能進入生產環節。
富士康作為出口加工企業,按規定,其進口的料件跟出口產品的材質、數量必須完全相符。如果將生產電腦的材料用作生產手機,就必須加簽合同,這又得耗費大量時間。
在現代電子產品供應鏈中,按期、按質交貨是最基本的遊戲規則。由於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因此縮短供應鏈時間,成為各個IT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富士康在網上接受蘋果的訂單,通常會在48小時,不超過72小時就開始定制,因此對海關效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在引入保稅工廠的概念後,這些流程被大大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