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讓ARM對英特爾的統治構成嚴重威脅——蘋果讓ARM對英特爾的統治構成嚴重威脅iPhone使用的A4芯片由英國ARM(安謀公司)提供芯片核心知識產權(IP),然後由蘋果的工程師開發出適合蘋果產品的芯片,然後在韓國三星的半導體工廠裡代工,最後在中國深圳富士康的工廠裡組裝進iPhone和iPad並銷往全球各地。
在這一章當中,你將看到蘋果這家毫無經驗的PC廠商如何自己研發一款芯片並大獲成功,一家叫作ARM的英國「小公司」如何依靠獨特的商業模式讓「大象」英特爾渾身難受,當然,還有為蘋果代工芯片的韓國三星如何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半導體廠商。
這一天是2010年的11月26日,筆者在上海見到了ARM公司的總裁都德·布朗(TudorBrown)——一位不為大多數蘋果用戶所知卻對蘋果很重要的人。
51歲的都德·布朗穿著英式的條紋襯衫,身材略顯消瘦,發白的頭髮微微上卷。他用手托著自己的臉頰,皺著眉頭,看上去一臉嚴肅。他手上拿著蘋果的iPad,不停地在上面撥弄著什麼,似乎一刻也離不開這個玩意兒。他同樣離不開的還有面前的這部iPhone4,這是足以讓他感到自豪的兩款產品。正是這兩款產品,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他的公司。
許多iPhone手機的用戶可能不知道,都德·布朗領導的這家英國公司,為iPhone提供了強大的「芯」——iPhone手機全部使用著由這家公司開發的芯片。
我們面對面坐在上海一家高檔酒店的會議室裡,都德·布朗思維極其敏捷,面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那口標準的英式口音從不拐彎抹角。他對自己的公司充滿了信心,而對他的競爭對手——芯片巨頭英特爾似乎總是充滿不屑。
「蘋果公司有著經驗十分豐富的工程師,所以他們在ARM基礎上自己設計的A4芯片獲得了成功,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從頭開始做的……」當我要求他談談自己最重要的合作夥伴——蘋果時,都德·布朗很快打開了話匣。
他手上那台蘋果iPad裝著我想要的所有答案——裡面有各種市場圖表和商業模式簡圖。在回答問題的關鍵時刻,都德·布朗總不忘拿起他那台令他感到自豪的iPad,並在裡面尋找答案。
當蘋果總裁喬布斯在2010年1月份開始展示革命性的平板電腦iPad時,人們關於ARM芯片技術的討論開始越來越多,iPad和iPhone4使用的A4芯片在簡化了一些PC芯片的功能的同時,卻讓功耗大大降低,從而讓iPad的使用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從而令消費者趨之若鶩。
這些蘋果A4芯片全部由ARM提供芯片核心知識產權(IP),然後由蘋果的工程師開發出適合蘋果產品的芯片,然後在韓國三星的半導體工廠裡代工,最後在中國深圳富士康的工廠裡組裝進iPhone和iPad並銷往全球各地。
當蘋果每賣出一台iPhone或者iPad時,ARM都會從中收取幾美分的版權費用。這和「Intelinside」式的產品出售策略聽上去完全不同,人們喜歡將ARM和英特爾之間的競爭稱為螞蟻和大象之間的競爭——英特爾仍然強大無比,但是ARM正在快速崛起,並在移動微處理器市場佔有絕對優勢。
在智能手機市場,超過90%的手機使用ARM芯片。除了眾所周知的蘋果iPhone,在HTC、三星、摩托羅拉的智能手機當中,都用著大量的ARM芯片,而在剛剛爆發的平板電腦市場,ARM也佔據著顯赫的市場份額。
iPhone芯片的成功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革命性意義:
蘋果作為一家消費電子廠商,大膽地自己開發手機芯片,並獲得了革命性的勝利,這意味著一個終端設備生產商第一次成功地打破了英特爾和微軟壟斷多年的Wintel聯盟。
英國ARM公司長期以來賴以生存的專利授權模式,依靠iPhone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並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手機芯片領域的霸主地位,使其主要競爭對手英特爾很難在這一領域翻身。
韓國三星公司憑藉著為蘋果代工芯片,規模直追英特爾公司,並有望在2014年超越英特爾成為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企業。
英國劍橋——iPhone的芯片在這裡完成基礎研發
英國劍橋——風景如畫的劍橋大學城東南附近,ARM控股總部坐落在一片片的綠地之中。三棟建築組成的規模不大的園區和周圍的環境都無法讓人聯想到這就是蓬勃發展的計算技術搖籃。
在多個公開場合,ARM公司的領導者總不忘對芯片行業的老大哥英特爾進行一下冷嘲熱諷。在他們眼裡,英特爾商業模式老套,其輝煌屬於上個世紀,而ARM公司的商業模式才是真正「屬於21世紀」的。
這是一家和蘋果公司淵源頗深的英國企業。確切地說,蘋果曾經是ARM公司的早期投資者之一,曾在20世紀80年代末持有該公司30%的股份。
AR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此時奧地利人赫爾曼·豪瑟(HermannHauser)在劍橋創立了一家名為Acorn的電腦公司——這是一家規模不大但卻發明了一些重要產品的公司,在當時被稱作「英國的蘋果公司」。
那是一個PC革命在全世界風起雲湧的時代。在大多數人的記憶裡,這個時代屬於IBM、微軟和蘋果。此時,當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正在美國創建微軟和蘋果的時候,歐洲的技術人員還在琢磨如何參與其中。
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部紀錄片加速了這一進程。這部名為《強大的微處理》(TheMightyMicro)的紀錄片向電視觀眾介紹了電腦時代。紀錄片出來之後,英國國內很快掀起了一股PC熱。
後來,BBC決定向受到鼓舞的PC愛好者出售一款價錢合適的英國國產設備。後來Acorn電腦公司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最終贏得了BBCMicro電腦的合同。這是一款英國版的AppleII。Micro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Acorn預計銷售1.2萬台,結果卻賣出了150萬台。
當再次上演這一幕的機會來臨時,一群年輕的工程師決定設計一種能夠充當下一代機器的數字中樞的處理器。這種芯片基於「精簡指令集計算」(即RISC),這是一種強調簡潔和效率的方法。他們把它叫作AcornRISCMachine(後來更名為AdvancedRISCMachine),簡稱ARM。
不過,Acorn公司最終卻並沒有像蘋果那樣幸運,由於經營不善,該公司此後陷入危機。零部件短缺危及公司運轉,客戶開始取消訂單。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Acorn已經不止一次地陷於破產境地。
然而就在此時,蘋果公司突然出現了。當時是Acorn公司競爭對手的蘋果公司正在為Newton手提電腦尋找芯片。Acorn需要錢,蘋果公司需要芯片。
於是在1990年,Acorn拆分出ARM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而蘋果公司則出資300萬美元買下了其中30%的股份(在隨後若干年裡,蘋果逐漸拋售了這些股份)。
在ARM成立之初的好幾年,這家公司都在低落的情緒中度過。但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芬蘭手機製造商諾基亞的異軍突起,ARM在諾基亞的新型數字手機中贏得了一席之地,並借助手機市場的爆發開始壯大。
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技術名人對ARM專注於微型低功率芯片,而不是大受競爭對手青睞的、更強大的設計的做法不屑一顧。時任競爭對手硅谷圖形公司(SiliconGraphics)董事長的吉姆·克拉克(JimClark)稱ARM的技術是「小玩意兒」。
那並不是一個屬於手機芯片的時代。此時,桌面PC依舊是世界IT產業的核心,與此相對應的是,PC芯片產業的佼佼者英特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世界芯片產業的霸主。憑借和微軟精心建立的Wintel聯盟(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加上Intel的芯片),英特爾長期主宰著世界IT產業格局。
和老大哥英特爾比,ARM只能算小兄弟。
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Moore)曾預言,晶體管的密度每過18個月就會翻一番,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
而英特爾正是摩爾定律最好的證明者,每過一段時間,英特爾的芯片總會更新換代,運算速度大幅提升,功能越來越強大。全世界的PC機也隨著英特爾的進化進入奔騰1、奔騰2、奔騰3……的時代。憑藉著在PC領域的壟斷地位,英特爾隨著世界PC市場的發展迅速膨脹。
「在英特爾看來,我們的產品線處於英特爾產品線的『低端』部分。」ARM公司總裁都德·布朗對筆者說道。和英特爾那些售價50美元到上千美元不等的昂貴芯片相比,採用ARM技術的芯片售價相當低廉,即使最貴的ARM芯片也僅相當於英特爾的中檔芯片,「我們永遠不會和英特爾的高端芯片產品去競爭。」都德·布朗補充道。
但ARM這家來自英國的芯片「黑馬」卻用自己的一套商業規則讓老大哥英特爾頭疼不已。這家公司的最大特點在於,ARM本身不直接從事芯片生產,而是依靠轉讓設計許可由合作公司生產各具特色的芯片。世界各大半導體生產商從ARM公司購買其設計的ARM微處理器核,根據各自不同的應用領域,加入適當的外圍電路,從而形成自己的ARM微處理器芯片進入市場。
多年來,ARM將眾多IC設計公司從核心處理器電路設計的煩惱中解脫出來。靈活、方便的IP核應用於各類芯片設計中,節省了IC設計時間和成本,促進了IC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全世界有幾十家大的半導體公司都使用ARM公司的授權,因此既使得ARM技術獲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製造、軟件的支持,又使整個系統成本降低,使產品更容易進入市場被消費者所接受,更具有競爭力。
讓ARM公司聲名鵲起的還有一個重要事件,那就是關於蘋果可能收購ARM公司的傳言。2010年6月份,市場再次傳出關於蘋果可能以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的消息,此後ARM公司的股票在一天之內暴漲了32%。
「這(收購ARM)就像往火盆裡扔錢,沒有任何意義。」ARM首席執行官沃倫·伊斯特(WarrenEast)在第一時間趕緊出來闢謠,「收購ARM沒有任何經濟學意義。如果有人要收購ARM,唯一的目的就是扼殺競爭。」
在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主要的競爭對手,包括諾基亞、RIM、HTC等使用的均是經過ARMIP再次設計的芯片,而未來最有可能威脅蘋果的,Google的Android平台也同樣是基於ARM架構。因此,如果蘋果成功收購ARM,將從根基上徹底顛覆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
事實上,熟悉ARM公司業務模式的人會很快對蘋果收購ARM的傳言微微一笑,因為ARM公司的業務模式決定著,一旦蘋果真的收購ARM,蘋果將成為所有使用ARM芯片的廠商的敵人,並扼殺這家企業的經營效益。
伊斯特表示,公司客戶能夠分享ARM的研發成果,並能夠從該公司的芯片設計能力中受益,ARM的芯片設計能力要比英特爾更為高效。他說,讓多家公司使用研發成果,要比蘋果一家公司獨享這種成果產生更多的回報。
「我們的贏利模式主要有兩塊,一塊是一次性的對外知識產權收入,另外一塊就是版稅(客戶每生產一塊芯片就要向ARM交提成)。」ARM公司總裁都德·布朗告訴筆者,這種盈利模式看上去很像圖書的出版業。
由於收費低廉,ARM整體營收一直較小,目前ARM的年收入仍然徘徊在6億美元左右。但十多年過去,它培養了一個遠比PC市場更龐大的陣營,如山寨手機。按照蘋果的商業模式,一旦收購成功很可能停止ARM的對外授權,那將斷絕全球ARM陣營處理器企業的活路,並直接影響下游手機企業的生存,對通信市場來說無疑是場災難。
不過,這則傳言仍然撓中了蘋果的一個癢處:對於蘋果來說,ARM確實很重要。在下面一節,我們將介紹ARM是如何幫助蘋果設計iPhone的芯片的。